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18岁前,母亲要做的50件事
:31.80元
作者:聂丛丛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511331434
字数:
页码:2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人一生下来,早接触的人是妈妈。早得到的教育也来自妈妈。犹如一句谚语所言:“那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着人类的未来。”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妈妈的爱,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妈妈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18岁之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精心培育。
妈妈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早的启蒙教育。相信每一位妈妈、每一位无法“辞职”的妈妈读过这本书后,都将成为孩子好的老师。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18岁前,母亲要做的50件事》是针对母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专门为母亲们列出了一系列教育方法以供参考。如果说父爱如山的话,那母爱就似水,柔情款款,母爱灼灼,是每个孩子终生温暖的精神依赖。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并非完全按照年龄顺序来划分,而是根据一些核心的成长议题来组织内容,这使得即便是隔了一段时间再翻阅,也能很快找到当时最需要的那部分指导。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培养经济观”的部分,它没有陷入复杂的金融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比如零花钱的管理、第一次兼职的体验,来教导孩子理解“劳动价值”和“延迟满足”。我过去总觉得这方面的内容应该等到孩子上高中以后再谈,但书中论证了早期启蒙的重要性。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引用外部观点时非常审慎,不像有些书籍那样堆砌心理学名词,而是将理论融入到亲身实践的案例中,使得那些理论变得鲜活可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重新定义了“成功教育”的含义——成功不只是考上名校,更是培养出一个能在社会上独立行走、内心丰盈的个体。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未来几年的亲子关系规划有了一个更清晰、也更具弹性的框架。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母亲自我成长”的强调。很多育儿书都聚焦于孩子,但这本书非常坦诚地指出,母亲首先得是一个完整的、有追求的人,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书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说,母亲如果将自己的全部价值都寄托在孩子的成就上,那么当孩子长大离开时,母亲自己反而会面临“身份危机”。这种将母亲视为一个独立生命体的观点,在育儿读物中是相对少见的,它鼓励我们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维护自己的社交圈,而不是为了孩子而彻底“隐身”。这种理念的转变,极大地缓解了我身上那种“必须时刻在线”的育儿压力。行文上,它用词考究,逻辑严密,但又绝不晦涩难懂,仿佛作者在跟你进行一场高水平的私人辅导。它不会告诉你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一套让你自己找到答案的方法论,这一点非常高明。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温暖而坚定的感觉,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显得很用心。初翻开时,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育儿手册,但读下去才发现,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知心姐姐般的母亲在娓娓道来。书中的叙事方式非常贴近生活,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充满了体谅和理解。比如,在谈到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时,作者并非简单地给出“多听少说”之类的口号,而是结合了许多真实的家庭情景,展示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真正打动孩子的细节和技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强调规则和界限的同时,也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试错和成长。很多育儿书只会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这本书更多的是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它着重培养的不是孩子的服从性,而是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那些生硬的指令来得有效得多。每读完一个小章节,都会让我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最近跟孩子相处的方式,总能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做个好母亲,更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智慧、更有耐心的成年人。
评分我带着一种略微审视的眼光开始阅读这本书,毕竟市面上关于“18岁前”的指南太多了,很多都充斥着焦虑和制造恐慌的气息。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却是出奇的平静和赋权。它没有把“18岁”这个节点描绘成一个必须跨越的灾难性门槛,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人礼。书中对于“放手”的探讨尤其深刻,它不是那种鼓励家长完全撒手不管的“佛系育儿”,而是强调了一种“高质量的陪伴”和“渐进式的脱离”。我记得有一个篇章讲到如何处理孩子在学业上的重大挫折,作者提供的思路是,与其忙着替孩子找补救措施,不如先陪伴他们度过那种“世界末日”般的情绪低谷。这种关注内在心理健康而非仅仅关注外在成绩的做法,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的趋势。文字风格也很有力量,偶尔会有一些犀利的点评,但很快就会被柔和的接纳所取代,形成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让人读起来既感到被敲醒,又倍感安慰。这本书更像是一份给母亲的“心理按摩仪”,在你快要被日常琐事压垮时,轻轻地帮你松开紧绷的神经。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来看,这本书的细节处理得相当到位,字体大小适中,留白充足,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即便是晚上关灯前快速翻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书中提供了一种极具前瞻性的视角来看待“现代亲子关系”。它没有固步自封于过去“权威式”的教育模式,而是积极拥抱信息时代带来的变化,探讨了如何与一个从小就接触海量信息的孩子建立有效链接。比如,书中讨论了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络信息、如何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这些都是传统育儿书籍很少涉及的“新课题”。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过去很多基于“经验主义”的判断,都在这本书的引导下,被重新审视和修正。它不强迫你全盘接受,而是像一个优秀的辩论者,提供了坚实的论据和多维度的观察角度,让你自己去权衡和采纳。读完后,我感到对未来充满期待,因为我知道,面对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手中都握着一份高质量的“指南针”,而不是一份过时的“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