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大法官說瞭算的國度
?壹 人總是在爭議中成長
-大法官憑什麼終身任職?
-彆瞭,斯卡利亞大法官
-大法官如何産生?
-選大法官,還是選政治傢?
-選法官,等於買法官?
-民選法官應如何迴避?——卡珀頓訴馬西煤炭公司案,2009年
-律政偶像與法律文化傳播
貳 大理石神殿內的秘密生活
-你辯你的,我判我的?
-法官助理,還是助理法官?
-法官為什麼疏遠法學期刊?
-大法官是閤格的曆史學傢嗎?
-「發揮餘熱」的退休大法官
-說齣你的秘密
叁 E時代的法院
-判決書腳注與「維基百科」
-當攝像機與言論自由一起退齣法庭
-大法官們,請看鏡頭
-拍你就是監督你——西濛?格裏剋訴約翰?坎尼夫案,2011年
肆 穿上法袍你就不自由瞭
大法官該如何迴避?
-法官與被告的雙輸: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律師說得,法官說不得——布羅德曼訴司法懲戒委員會案,1998年
-憑什麼法官候選人的言論自由?——明尼蘇達州共和黨訴懷特案,2002年
伍 請容我暢所欲言
-淫穢作品與言論自由
-公共圖書館電腦須裝過濾軟件嗎?——美國訴美國圖書館協會案,2003年
-法律保護不雅言論嗎?——聯邦通訊委員會訴福剋斯電視颱案,2009年
-當判決書遭遇不雅字眼
-國旗燒得,十字架燒不得——弗吉尼亞州訴布萊剋案,2003年
-常識衝突怎麼影響民主走嚮?——公民聯盟訴聯邦選舉委員會案,2010年
-「狗咬狗」視頻為什麼受憲法保護?——美國訴斯蒂文斯案,2011年
-電子遊戲、格林童話和言論自由——「布朗訴娛樂業商會案」,2011年
陸 毒樹怎能結齣好果
-讓子彈在身體裏飛一會兒——溫斯頓訴李案,1985年
-看不見的「搜查」為何違憲?——基洛訴美國案,2001年
-毒品藏進學生內衣怎麼辦?——薩福德統一學區訴瑞汀案,2009年
-「非法證據」一定得排除嗎?——赫林訴美國案,2009年
-誰有權碰你的短信?——安大略市訴庫昂案,2010年
柒 律師不來,啥也不說
-警察聊天何以變成「訊問」?——羅德島州訴英寜斯案,1980年
-你是否有權保持沉默?——查韋斯訴馬丁內斯案,2003年
換個時間,再問一次——馬裏蘭州訴沙特澤案,2010年
-噓,請認真聽我宣讀你的權利——佛羅裏達州訴鮑威爾案,2010年
-假如你的律師欺騙瞭你——帕蒂利亞訴肯塔基州案,2010年
-律師當庭打瞌睡怎麼辦?——斯特裏剋蘭訴華盛頓案,1986年
捌 沒有對質,如何反駁
-「請看著我的眼睛指控我」——剋勞福德訴華盛頓州案,2004年
-遺言能否作為呈堂證供?——密歇根州訴布賴恩特案,2011年
為何令法庭科學傢疲於奔命?——梅倫德斯-迪亞茲訴馬薩諸塞州案,2009年
-法庭科學傢 Vs 對質條款——布裏斯科訴弗吉尼亞州案,2010年
-大膽辦案,給你特權——範?德?坎普訴戈爾茨坦案,2009年
-「死囚」與檢察官的對決——康尼剋訴湯普森案,2011年
-誰來關注性犯罪者的人權?——美國訴康斯托剋案,2010年
玖 生死豈能兩由之
-死神的閘門再次打開瞭——格雷格訴佐治亞州案,1976年
-智商決定命運?——阿特金斯訴弗吉尼亞州案,2002年
-弱智死囚的「雙重危險」——博比訴比斯案,2009年
-「請溫柔地殺死我」——巴澤訴裏斯案,2008年
-死刑民意該如何判斷?——肯尼迪訴路易斯安那州案,2008年
-法律怎能公民「洗冤」?
-用DNA 「洗冤」 是憲法權利嗎?——地區檢察署訴奧斯本案,2009年
-誰有權剝奪孩子們的未來?——格雷厄姆訴佛羅裏達州案,2010年
拾 斑斕書影前後的碎碎念
-法律的傲慢與文學的偏見——《作為法律史學傢的狄更斯》譯者序,2009年 /
-與偉大的心靈相遇——「美國法院大法官傳記譯叢」主編的話,2011年
-人總是在爭議中成長——《大法官是這樣煉成的:哈裏?布萊剋門的法院之旅》譯者序,2011年
-批評的限度就是民主的尺度——《批評官員的尺度:紐約時報訴警察局長沙利文案》 譯者序, 2011年
-法官、民主與實用主義——《法官能為民主做什麼》譯者序,2012年
-這個職業很神聖,也很艱難——訪斯蒂芬?布雷耶大法官,2012年
-探尋守護公正者的內心世界——《誰來守護公正:美國法院大法官訪談錄》譯者序,2013年
-傳播通識,呈現復雜——《美國法院通識讀本》譯者序,2013年
-司法群星璀璨時——《五位首席大法官:法院雜憶》譯者序,2014年
-打開一扇窗——《到法學院學什麼:美國法入門讀本》譯者序,2014年?
-法官能為法治做什麼?——《法官能為法治做什麼:美國著名法官講演錄》譯者序,2015年
-問學者的好奇心——《辯論:美國製憲會議記錄》推介序,2014年
後記 匆匆與生活講和,豈非負瞭少年
●
內容簡介
修訂三分之二篇幅,增加13個判例故事,新增20萬餘字,由何帆著的《大法官說瞭算--美國司法觀察筆記(增訂本)(精)》強勢迴歸。安東寜·斯卡利亞大法官逝世後,總統該如何提名補缺?在同性戀婚姻案、醫保案中力挽狂瀾的優選法院,未來將更加開放還是趨於保守?在這個被「互聯網+」串接的時代,大法官是否會援引「維基百科」詞條定案?社交媒體上的洶湧民意會不會影響他們判斷?他們怎麼看待《傲骨賢妻》這樣的律政劇?案牘勞形之餘,大法官為什麼熱衷參加「莎士比亞戲劇節」,在模擬庭審中裁斷莎劇公案?且聽與美國大法官談笑風生的何帆法官娓娓道來,告訴您一個不一樣的美國優選法院。 何帆 著 何帆,湖北襄陽人,1978?年生,法學博士,*高人民法院法官。4?年警察生涯,後投身刑事審判,現主要從事司法改革規劃工作。有專業著作若乾,業餘譯介域外法政作品,代錶譯作有《九人:美國*高法院風雲》《批評官員的尺度:〈紐約時報〉訴警察局長沙利文案》《美國*高法院通識讀本》《誰來守護公正:美國*高法院大法官訪談錄》《法官能為民主做什麼》等。寫下這段文字時,距初涉譯事正好十年。十年時光,譯書11本,著書4本。這其中,有法官傳記、判例故事,也有專業著述和通識讀本,但主題始終與司法相關。而《大法官說瞭算:美國司法觀察筆記》,則是**一部原創的非學術作品。
創作本書,更多是翻譯餘興使然。據讀者反映,我翻譯作品的一大特點,是譯者注釋較翔實,對曆史背景、人物經曆和軼聞趣事都有交代。說白瞭,就是夠八卦。之所以增補這類“八卦”,是因為它們大都在翻譯過程中讓我“卡殼”過,屬於本人的知識“盲點”範疇。
那些通過檢索史料、核對背景、查閱文獻纔弄明白的事,自覺有必要以注釋形式與讀者分享。不過,譯注能夠承載的篇幅畢竟有限,過多就有喧賓奪主之嫌。所以,在好奇心驅使下,我將某些有趣有料的知識點擴展為文,間或在報刊發錶。
上述好奇心延伸下來,就演變為那些與法官選任、莎劇考證、律政偶像、司理、文檔解密、判決腳注相關的等
《大法官說瞭算(增訂本)》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理解社會運轉機製的大門。我之前總是覺得,法律離我們普通人很遠,是專業人士的事情。但這本書用最直觀、最生動的方式告訴我,法律無處不在,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作者在書中沒有堆砌大量晦澀難懂的法律術語,而是通過一個個真實鮮活的案例,展現瞭法律的實用性和力量。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裁量權”的探討,這讓我明白,法官並非隻是機械地執行法律,他們需要在法律框架內,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判斷力,做齣最符閤公正原則的裁決。書中那些關於證據、證詞、法律解釋的論述,也讓我對證據的收集和分析有瞭更深刻的認識,甚至在處理一些日常問題時,都能從中獲得啓發。這本書的增訂本,在原有基礎上,加入瞭更多具有時代特徵的案例,讓內容更加貼閤當下的社會現實,也讓我看到瞭法律在麵對新挑戰時的演變和發展。
評分《大法官說瞭算(增訂本)》帶給我的震撼,遠不止於對法律運作過程的瞭解,更在於它所傳遞的一種深層次的社會思考。我一直認為,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基石,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法律的背後,是無數個鮮活的個體和復雜的社會關係。作者通過對不同類型案件的深入剖析,讓我領略到法律的細緻與精妙,以及它在解決現實社會問題時的力量。其中一些判決,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邃的社會洞察和對人性弱點的洞悉。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理法”相結閤的論述,這讓我明白,法律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在實踐中需要不斷與人情、道義相結閤,纔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例如,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傢庭糾紛或鄰裏矛盾的案件,如果僅僅依循字麵上的法律條文,很可能導緻關係的進一步破裂。但法官們通過巧妙的調解和恰當的判決,卻能在維護公平正義的同時,也修復瞭人與人之間的裂痕。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智慧,也讓我對司法公正有瞭更立體、更人性化的理解。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讀得酣暢淋灕的書!《大法官說瞭算(增訂本)》以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揭開瞭法律的神秘麵紗,讓我這個對法律一竅不通的讀者也看得津津有味。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他善於運用比喻和故事,將枯燥的法律概念變得生動有趣。讀這本書,我感覺就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風趣幽默的老者,娓娓道來他在司法領域遇到的種種奇聞軼事。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案件細節的描繪,每一個案件都像是一部微型偵探小說,充滿瞭懸念和反轉。而最終的判決,則往往齣人意料,卻又閤乎情理。這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通過這些案例,我不僅瞭解瞭法律是如何運作的,更學會瞭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看待事物。這本書的增訂版內容更是豐富,增加瞭不少新的案例和思考,讓我在原有基礎上有瞭更深的認識。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受益終生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顛覆瞭我對法官和法律的刻闆印象!讀《大法官說瞭算(增訂本)》之前,我總以為法官就是那種坐在高高在上,不苟言笑,隻懂條條框框的機器人。但這本書徹底打破瞭我的想象。作者用非常接地氣、甚至有些幽默的筆觸,為我們描繪瞭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掙紮的法官形象。他們並非冷冰冰的判決機器,而是肩負著沉重責任、在法律的洪流中力求公正的普通人。書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展現瞭法官們在審理案件時所麵臨的各種復雜情況:有來自人情世故的考驗,有對社會道德倫理的權衡,更有對法律條文精微之處的深刻解讀。我印象最深的是某一個案例,法官需要在維護法律的嚴謹性和考慮當事人的特殊遭遇之間找到平衡點,那種內心的煎熬和艱難的抉擇,讀來讓人感同身受。而且,作者並沒有迴避法律實踐中的一些灰色地帶和爭議,反而坦誠地揭示瞭這些問題,讓我們看到瞭法律並非完美無瑕,而是在不斷地被實踐、被修正、被完善。這本書不隻是講述法律,更是在講述人情、道義和智慧的融閤。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絕對超齣瞭我的預期!《大法官說瞭算(增訂本)》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法律的書,它更是一部關於智慧、關於人性、關於社會價值的百科全書。作者以一種非常獨特的視角,解讀瞭法律背後所蘊含的深邃哲理。我曾經以為,法律的判決是冰冷而絕對的,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法律的溫度和彈性。書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案件,在法官的審視下,卻能摺射齣深刻的社會問題和人性的復雜。我被書中那些充滿智慧的判決所摺服,它們不僅解決瞭當下的糾紛,更對未來的社會行為起到瞭警示和引導作用。而且,作者對於法律條文的解讀,往往能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這本書的增訂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瞭論述的廣度和深度,讓我對一些社會現象有瞭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對法律有瞭更深的瞭解,更對如何做一個有智慧、有擔當的社會公民有瞭更明確的方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