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政治(增订版)

农民的政治(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树凯 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农业
  • 农民
  • 中国农村
  • 政治参与
  • 社会发展
  • 乡村治理
  • 公共政策
  • 阶级分析
  • 改革开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0650
版次:1
商品编码:11015416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农民的政治(增订版)》起了个有些费解的名字——农民的政治。虽然,这些文章在选材上比较散乱,写作方式也不一致,但是,核心关怀是一个——即农民。从农民问题来说,讨论的角度也可以不同,如同看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在我的这些文字中,观察农民问题的角度是基本一致的,这便是政治的角度。
   《农民的政治》增订版,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文章三篇:从九号院看“农民的政治”、“农民意识”之启蒙、“底层研究”之于中国。

作者简介

赵树凯,1959年11月生,山东莱西人。法学博士、研究员,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8月起在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1990年8月起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其间地方工作两年(河北省涿鹿县委、张家口市政府),国外研究三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杜克大学、哈佛大学)。曾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英国国际发展部中国农村发展项目顾问。2006年11月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主要著作有《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商务印书馆,2010)、《农民的政治》(商务印书馆,2011)和Rural Governonce in China(M.E.SHARP,2006)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1-1 九号院与中国农村
1-2 九号院之“老”
1-3 万里与农村改革
1-4 农村改革与地方改革家

第二编
2-1 基层政府改革的历史审视
2-2 基层治理中的政府“不宜”
2-3 “乡村治理”治什么
2-4 新农村的新治理
2-5 基层政府的体制环境
2-6 基层政府改革的根本动力

第三编
3-1 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
3-2 民间组织与基层民主
3-3 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
3-4 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
3-5 基层民主的“主导”与“主体”
3-6 基层民主的“参与”问题
3-7 基层民主的国际影响
3-8 发展基层民主的基本策略

第四编
4-1“弱”村禁牧记
4-2 “穷”村修桥记
4-3 “乱”村修路记
4 4 村庄不再
4-5 此村非彼村
4-6 “农民意识”之启蒙

第五编
5-1 农民流动30年
5-2 民工子弟学校的社会际遇
5-3 一个美国学者的中国农民研究
5-4 农民的脚步与制度变革
5-5 四分之一世纪的农民上访
5-6 “底层研究”之于中国
增订版后记

精彩书摘

纪老平常在家里办公,一般开会的时候才来九号院,与我们工作人员并没有什么接触。他的秘书调走以后,秘书处把有关服务工作接了过来。这个时候,我开始与纪老有直接交往。
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粮食生产陷入徘徊,高层非常重视。针对这个问题开展调查,是九号院作出的重要安排,纪老负责到贵州去调研。这次贵州之行是在1987年的春夏之际,有20余天,转了半个省,在省会住了有一周,然后下到地县,然后又回到省会。此间,纪老三次与当时的省委书记胡锦涛座谈交流,我在旁边做记录。胡锦涛书记还安排了两次宴请。
在出差的路上,纪老早晨起得早,经常叫我起床,跟上他出去散步。我们一边走路一边聊天,走得比较快。说是聊天,其实是他说我听,偶有对话。他在谈话的时候,我常常会好奇地提一些问题,包括求证一些社会上的传闻。但是,我的这类提问多数是徒劳,通常并不改变他说话的思路。特别是在谈到“文化革命”中的一些事情,如果不是他准备说的,问也没有用。但是,我明显的感觉是,他需要听众。我还能隐隐感到,我这样的听众又太幼稚,其实是个很不合格的谈话对象。
在言谈话语中,纪老常常流露出对于毛泽东的感情。他经常说两句话:“我是毛主席的遗少,已经落在了时代后面”,“毛主席那么伟大,也犯了错误,我们怎么可能不跟着犯错误?”说到在中央的工作,他也会有感慨:“我46岁当国务院副总理,一下子从地方到中央,真的很紧张。周总理找我谈话的时候,我是诚恳地表示做不了。但他说是毛主席提议的,我只有服从。”
……
《土地的回响:乡村变革的叙事与反思》 引言 人类文明的根基,往往深植于土地。从刀耕火种的远古,到精耕细作的农耕时代,再到如今全球化浪潮下的农业转型,土地始终是承载人类生存、繁衍与社会发展最 fundamental 的载体。本书《土地的回响:乡村变革的叙事与反思》并非一部冷冰冰的学术著作,它是一系列关于土地的故事,是对乡村变迁的深情凝视,更是对那些与土地休戚与共的普通人的政治意识和行动的细致描摹。在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乡村往往被简化为背景,被遗忘的角落,而与乡村紧密相连的“农民”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图景,更是常常被忽视或刻板化。本书试图打破这种壁垒,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对历史脉络的梳理,展现乡村的多元面貌,揭示农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生存智慧、抗争逻辑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自身的实践,塑造着乡村乃至更广阔的社会政治格局。 第一部分:土地的情感联结与身份认同 土地,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不仅仅是生产资料,更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寄托和身份认同的源泉。在本书的这一部分,我们追溯土地与农民之间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纽带。 家园的根基: 土地是“家”的物理载体,是几代人生息繁衍的所在。从祖辈开垦的田地,到世代相传的房屋,土地承载着家族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维系。本书将通过几个典型的乡村家庭故事,展现土地如何成为他们归属感的基石,即使在外部世界充满诱惑和变数时,土地依然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我们将深入描绘农民在土地上播种、耕耘、收获的日常,以及那些隐藏在辛勤劳动背后的对土地的敬畏与热爱。这种热爱并非简单的占有欲,而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生命循环的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乡村的灵魂: 乡村的文化、习俗、节日,无不与土地的节奏息息相关。春耕的祈福,秋收的庆典,以及各种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民间传说和歌谣,共同构成了乡村独特的文化图谱。本书将选取一些富有代表性的乡村社区,深入挖掘他们与土地相关的文化实践,探讨这些实践如何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得以传承或转型,以及它们如何成为维系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力量。我们将看到,土地不仅仅是食物的来源,更是情感交流的平台,是道德伦理的载体,是社会秩序的象征。 身份的烙印: “农民”这一身份,在很多情况下,与土地的耕种紧密相连。土地的拥有、使用、耕作方式,直接塑造着农民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本书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土地制度的变迁如何影响农民的身份认同,以及农民如何在身份的流变中寻找自我。例如,土地私有制下的自耕农,公社化时期的集体农民,以及改革开放后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他们的身份认同与土地的关系,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图景。我们将看到,土地既是农民自豪感的来源,有时也可能是他们遭受歧视和边缘化的根源。 第二部分:土地的争夺与农民的抗争 土地从来不是单纯的生产资料,它更是一个充满张力与权力的场域。在历史的长河中,围绕土地的争夺从未停止,而农民作为土地最直接的生产者,他们的抗争,是理解乡村变革不可或缺的一环。 地权的风云: 从古代的土地兼并,到近代的殖民掠夺,再到现代的城市扩张和资本涌入,土地的归属权一直是社会冲突的焦点。本书将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制度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如何引发农民的集体行动,来展现土地争夺的复杂性。我们将重点关注那些由土地引发的纠纷、抗议乃至武装冲突,分析农民在这些事件中的角色、诉求以及采取的策略。 生存的呐喊: 当土地被剥夺,当生产资料被侵占,当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农民的抗争便成为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这种抗争可能表现为零散的抵抗,也可能演变为有组织的运动。本书将深入研究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民抗争案例,分析其动因、形式、策略以及社会影响。我们将探讨农民如何利用传统的社区网络、宗族关系,甚至宗教信仰来组织反抗;分析他们在面对强大力量时,如何运用智慧和勇气,为维护自身权益而斗争。 政治的萌芽: 农民的抗争,在很多情况下,并非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诉求,它们往往蕴含着对公平、正义以及政治权利的渴望。本书将尝试发掘农民抗争背后的政治意识,探讨他们的集体行动如何推动社会变革,以及他们的声音如何在历史的进程中被听见或被压制。我们将分析农民的集体行动如何影响政治决策,如何挑战现有的权力结构,以及如何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三部分:乡村的转型与农民的政治协商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乡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土地的产权改革、农业的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等议题,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也对农民的政治地位提出了新的挑战。 流动的土地,流动的农民: 土地流转、农民工进城,是当代中国乡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本书将探讨这些大规模的人口和土地流动,如何重塑农民的社会关系、经济状况和政治参与。我们将分析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如何得到保障,他们在新的土地经营模式下,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同时,我们将关注进城农民的生存状态,他们如何在城市中构建新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们的政治声音如何被感知。 嵌入与抵抗: 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下,乡村的经济活动日益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农民在接受市场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资本的侵蚀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失落。本书将分析农民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努力维护自身的经济独立性,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抵抗不平等的市场规则和不合理的政策。 协商的可能: 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如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如何让他们在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中拥有发言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书将关注当下乡村的治理模式,分析农民在基层民主实践中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诉求、参与决策。我们将探讨,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农民政治协商机制,让农民成为乡村变革的真正参与者和受益者。 结语:土地的未来,农民的目光 《土地的回响:乡村变革的叙事与反思》并非试图提供一个标准化的答案,而是希望通过对土地与农民关系的深度探究,引发读者对乡村现状的关注,对普通人政治实践的理解,以及对未来乡村发展方向的思考。我们相信,每一个与土地相关的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智慧;每一个农民的生存轨迹,都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理解土地,就是理解中国,理解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这本书,正是希望打开一扇窗,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土地上生长出的复杂而坚韧的生命,听见那些在土地上回响的,关于生存、关于抗争、关于尊严的,永恒的呼唤。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一方面是“政治”这个词所带来的复杂、理性、甚至有些冰冷的联想,另一方面则是“农民”这个词所象征的淳朴、自然、与大地紧密相连的形象。这种反差本身就极具吸引力。我想,这本书很可能在试图打破我们对于“政治”的固有认知,将它从精英的殿堂拉回到最广阔的社会土壤中。它或许会探讨,在没有明确政治身份的农民群体中,是如何形成他们的集体意识、如何表达他们的诉求、以及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影响甚至塑造政治的走向。我很好奇,作者会以何种方式来呈现这种“农民的政治”?是通过分析具体的社会事件,还是通过描绘那些默默无闻的个体?“增订版”的字样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了更高的期待,这意味着作者在持续地关注和研究,并且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和深入的视角。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底层逻辑,提供一个全新的、更为贴近现实的切入点。

评分

这本书的书脊设计很有质感,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让人感受到出版者的用心。我一直认为,一本书的封面和装帧,往往是它内在精神的一种外在体现。而《农民的政治(增订版)》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探讨的潜力。“农民”作为中国社会最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以及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一直是理解中国社会绕不开的话题。而“政治”,作为一种社会权力运作的机制,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这本书,是否会试图去梳理中国农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去的?他们的利益是如何被表达和实现的?抑或是,这本书会更加侧重于农民群体内部的权力结构和治理方式,从而揭示一种“自下而上”的政治形态?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呈现出农民群体丰富而多元的政治面貌,打破那些刻板的印象,让我们看到他们作为社会主体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质朴的插画风格,让人联想到广袤的田野和辛勤耕耘的双手。它散发着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土地、关于人民的宏大叙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探索封面上那份沉甸甸的承诺。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农民的政治”,这几个字本身就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政治,常常与权力、决策、宏大的议题联系在一起,而农民,则常常被视为默默耕耘、与土地息息相关的一群人。将这两者并置,无疑会引发无数的思考。这本书是否会讲述那些被忽视的农民群体的声音?是否会揭示他们在政治格局中的真实地位和影响力?抑或是,它会探讨农民的集体行动和组织力量?这些疑问在我心中盘旋,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答这些疑问,用真挚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关于中国乡村政治的生动图景,让我们这些远离土地的都市人,也能感受到那份土地的温度和农民的智慧。

评分

拿到这本书,立刻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厚厚的篇幅,预示着内容的丰富和研究的深入。“增订版”的字样更是增添了一份信任感,这表明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初步的探索,而是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持续的打磨和深化。我一直在思考,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农业历史的国度,“农民”这个群体,在政治舞台上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们的声音,是否被充分地听到?这本书的名字《农民的政治》,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预感,它可能会带领我进入一个我 hitherto 并不了解的领域。我猜想,作者可能不仅仅是在讲述那些显性的政治参与,更是在挖掘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易察觉的政治行动和集体智慧。或许,它会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来呈现农民群体在土地、资源、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博弈,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那股来自土地的、沉默而强大的力量。

评分

我一直对历史的微观视角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在宏大历史叙事中常常被忽略的普通人的生活。这本书的名字《农民的政治(增订版)》恰好击中了我的这一点。增订版意味着作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更全面的补充,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信心。我设想,这本书很可能不是那种高屋建瓴的政治理论著作,而是会通过鲜活的案例、生动的人物故事,来展现中国农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所展现出的政治智慧和行动力。或许,它会讲述某个村庄的土地改革,某个农民领袖的抗争史,甚至是某个地方乡绅在基层政治中的微妙博弈。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够深入到农村的肌理中去,用细腻的观察和严谨的考证,还原那些被遗忘的声音和被淡化的记忆。这本书,或许能够让我们看到,政治并非仅仅是庙堂之上的风云变幻,更渗透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每一个农民的生产、生活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之中。我渴望从中读到一份对历史的敬畏,一份对人民力量的肯定。

评分

随便翻翻,有时间了再看

评分

早就听闻此书,这次刚好如愿购买

评分

切中厉害,值得一读

评分

中国的关键问题在农村,农民的问题值得研究和关注。

评分

早就听闻此书,这次刚好如愿购买

评分

随便翻翻,有时间了再看

评分

早就听闻此书,这次刚好如愿购买

评分

快递给力!

评分

非常不错的书,就是有点折角,下次注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