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與“西學”》(2002)
評分2002年齣版的《“中學”與“西學”——重新解讀現代中國學術史》(何兆武序)一書在學術界産生瞭較為廣泛的影響。該書以若乾中國哲學範疇為例,來說明現代中國人用西方學科體係來肢解原有的國學體係,用西方學術範疇來解讀國學傳統,存在著根本性的理論問題,蓋因以儒學為主流的中國傳統學術,與希臘以來以求知為宗旨的西方學術傳統本為不同性質的兩類學術,雖可相互啓發、彼此補益,但終究不能相互歸並、納入同軌。2007年齣版的《思辨之神:西方哲學思潮選講》一書對此也有錶達。沿著這一思路,現代中國學術的最大睏境,可能來自於在以“西”解“中”的過程中,一方麵將中國古代學術傳統的真精神丟棄瞭,另一方麵也沒有真正接受西方學術的認知主義傳統。所以現代中國學術的緻命問題是學統的迷失。具體錶現為現代中國學術研究的話語係統始終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即建立起真正屬於自身的意義世界,讓學人們從中找到讓自身精神升華和靈魂不朽的終極歸宿。 [3]這方麵的想法在2010年齣版的論文集《學統的迷失與再造:儒學與當代中國學統研究》(萬俊人作序)得到瞭較為集中的錶達。
評分①左氏義法
評分《“中學”與“西學”》(2002)
評分2002年齣版的《“中學”與“西學”——重新解讀現代中國學術史》(何兆武序)一書在學術界産生瞭較為廣泛的影響。該書以若乾中國哲學範疇為例,來說明現代中國人用西方學科體係來肢解原有的國學體係,用西方學術範疇來解讀國學傳統,存在著根本性的理論問題,蓋因以儒學為主流的中國傳統學術,與希臘以來以求知為宗旨的西方學術傳統本為不同性質的兩類學術,雖可相互啓發、彼此補益,但終究不能相互歸並、納入同軌。2007年齣版的《思辨之神:西方哲學思潮選講》一書對此也有錶達。沿著這一思路,現代中國學術的最大睏境,可能來自於在以“西”解“中”的過程中,一方麵將中國古代學術傳統的真精神丟棄瞭,另一方麵也沒有真正接受西方學術的認知主義傳統。所以現代中國學術的緻命問題是學統的迷失。具體錶現為現代中國學術研究的話語係統始終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即建立起真正屬於自身的意義世界,讓學人們從中找到讓自身精神升華和靈魂不朽的終極歸宿。 [3]這方麵的想法在2010年齣版的論文集《學統的迷失與再造:儒學與當代中國學統研究》(萬俊人作序)得到瞭較為集中的錶達。
評分 評分③學統的重建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