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

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方朝晖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35823
版次:1
商品编码:1079396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作者站在儒家立场,对未来中国现代性图景进行了全方位思考。从多元现代性视野人手,探讨了儒学与法治、民主、市民社会以及未来中国文化理想之间的关系等重要课题,其中借鉴了文化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试图说明:中国文化的习性决定了,未来中国的现代性适合于走一条伦理本位、文化精英主导、治人而非治法的道路,而不能机械照搬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西方现代性模式;儒家夷夏之辨、王霸之辨思想对于重铸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确立行业的自治与理性化、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仍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目录

序(陈明)
前言
导论 重铸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
一一从夷夏之辨看
第1章 从多元现代性到中国现代性
从文明冲突论说起
现代性是多元的?
奇特的东亚现代性
追问中国现代性
第2章 文化模式、文化心理与礼治
文化理论的启示
中国文化的关系本位特征
礼是关系本位下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为什么不是“自由”?
从“礼”看儒学对中国现代性的意义
第3章 儒学与民主关系再思考
现代新儒家的民主思想
民主的历史文化基础
从东亚文化的特征看民主
重思儒学与民主
第4章 王霸之辨、行业自治与儒学
《左传》中的史学传统
正名与行业自治
行业自治与理性化的历史
行业自治与性善论
行业自治与今日王道
第5章 市民社会与现代儒学使命
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
对20世纪90年代市民社会研究的反思
市民社会的兴起对儒学的挑战
第6章 文化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
一一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之争
背景:影响深远的文化进化论
文化相对论的主要观点
对文化相对论的批评:新进化论的启示
附录 走出历史迷雾,重铸中国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在学统的重建方面,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是作为中国传统学术主流的儒学今天能否复兴。在其一系列论著

评分

对儒学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评分

  2001年出版《春秋左传人物谱》(上下册)一书,将《左传》中的150余位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了系统的汇总和评点,意在突出《左传》一书在人物、纪事等方面的独特义法,与《春秋》义法相独立。该书虽欲突出《左传》的思想史意义,然于学者从事相关研究亦能提供检索方便(李学勤先生在为该书所写的“序”亦肯定此书“以人系事”对思想史研究之意义)。从《左传》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人特有的复杂人际心理等来看,本书与其后来作者注重从中国文化的习性、中国人的关系本位心理等角度来研究儒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是一脉相承的。

评分

评分

  ②“中学”与“西学”

评分

评分

看了新京报的书评后买的,比较深刻。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