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西藏建築藝術叢書:大昭寺》,大昭寺是西藏建築藝術的明珠,位於拉薩老城區的中心,也是拉薩三個轉經道的中心。大昭寺是漢藏藝術結閤的代錶性建築,其獨特的建築型製、建築布局,以及建築內精美的裝飾、壁畫和佛像,都是藏族建築藝術中的精華。《西藏建築藝術叢書:大昭寺》由西藏建築勘察設計院主編,由西藏建築設計專傢麯吉建纔先生負責修訂,全麵展示瞭大昭寺的建築曆史、建築風格,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在建築設計方麵的學術價值也很高。
目錄
大昭寺
曆史沿革
建築布局
雕塑(刻)壁畫藝術
工程技術
附注
圖版
後記
精彩書摘
曆史沿革
大昭寺始建於我國唐代吐蕃王朝鬆贊乾布時期,後經元、明、清曆代擴建,逐漸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
7世紀初,贊普鬆贊乾布統一西藏,並遷都邏娑(即拉薩),建立吐蕃王朝。7世紀前後,佛教傳入西藏,吐蕃王室和一些貴族,為適應政治統治的需要,極力扶持佛教,以抵製當時藏族社會上流行的苯教[5]。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先後進藏,對佛教的傳播又起瞭推動作用。隨著佛教活動的活躍,王室興建瞭一些佛殿,為佛教建築之始。大昭寺就是這一時期建造的宮廷佛堂。8世紀末樹立的“興佛證盟碑”說:“先祖棄鬆贊(注:指鬆贊乾布)在位,於邏娑的貝噶建佛寺,是為吐蕃有佛教之始。”所提之佛寺,即指大昭寺[6]。《賢者喜宴>摘引的興佛證盟碑史料中亦稱:“先祖鬆贊乾布發現佛教之神聖,建立瞭邏娑貝噶”。9世紀初,贊普棄德鬆贊建噶瓊寺並立石碑,碑文中記載:“先祖鬆贊乾布之世,始行國覺正法,修建邏娑等神殿,立三寶之所依”[7]。這些史料說明大昭寺建於鬆贊乾布時期[8]。
從有關史料可知,大昭寺是吐蕃王朝宮廷建築的一部分。在公元823年所立的“舅甥會盟碑”藏文碑文中,大昭寺被稱為“宮殿”。這提法說明,建築物除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和收藏經典外,可能與王室宮廷生活有密切關係。《剋巴噶傑》[9]在記述鬆贊乾布與文成公主見麵的情景時寫道:贊普想到要擺設公主所帶佛像與經典,需要修建邏娑經堂。《巴協>史書中有文成公主“居住邏娑”的記載[10]。大昭寺內長期保存著文成公主帶來的唐代樂器、曆法等曆史文物。至今,大昭寺中有關文成公主洗澡間和“蓮花浴颱”的傳說,仍在民間廣為流傳。這些美妙的傳說,在大昭寺的壁畫中通過生動的形象得以充分的展現。它反映齣古代藏漢民族的親密關係,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根據西藏史書普遍記載,鬆贊乾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都參與瞭大昭寺的修建活動,是這項工程的組織者。鬆贊乾布曾發布“吐蕃民眾要為修建經堂而齣力”的命令。經堂地址由文成公主親自選擇,公主還從長安召來木匠和雕塑等工匠參與建造活動。文成公主進藏,除帶瞭豐裕的嫁奩外,還帶有漢詩、經史、樂器、榖種、藥物和“營造工巧著作六十種”[11],並有大批工匠隨從前來,是一次規模頗大的漢文化輸入,對於建造大昭寺無疑有重要的影響。
《賢者喜宴》記載,大昭寺是在文成公主抵拉薩的第三年,約公元647年(藏曆火羊年)鋪築基礎,用一年的時間建成。
公元815年,贊普棄足德贊繼位。公元822年唐蕃在邏娑結盟,公元823年在大昭寺前立《唐著會盟碑》(也叫《舅甥會盟碑》)。“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神聖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碑文迴顧瞭唐文成、金城公主齣嫁吐蕃贊普、締結舅甥姻好之故事,強調“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務令萬姓安泰”和“永崇舅甥之好”[12]。唐蕃會盟碑既是藏漢兩族團結友好的曆史記錄,同時也從一個側麵說明瞭大昭寺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公元838年達瑪繼為贊普,他禁行佛法,封閉瞭所有的佛堂,大昭寺一度淪為屠宰場。
9~13世紀中,西藏進入封建割據時期,社會經濟逐步嚮封建所有製過渡。寺廟勢力在遭受“滅法”摧殘後,開始復蘇,進入後弘期。
11世紀初,阿裏地區著名譯師桑噶·帕巴西繞第一次對大昭寺覺康殿進行“較大規模的維修”,“擴建瞭釋迦牟尼佛堂”(即東麵突齣部分)[13]。公元1167年前後,山南達波地區活佛慈誠寜波增建覺康佛殿周圍轉經廊,並維修瞭壁畫。13世紀初,拉薩地區公塘寺勘布[14]桑傑布的弟子格瓦蚌,在主殿四周新建琉璃瓦飛簷[15]。
13世紀中葉,薩迦王朝統一西藏[16]。在近一百年內,大昭寺有瞭新的發展。這一時期進行的維修工程,包括擴建覺康主殿東嚮突齣部分,新建大門及護法神殿,塑造鬆贊乾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塑像等等。其中最大的工程,是在覺康主殿第三層的東、西、北建造神殿和蓋金(瓦)殿頂。
……
前言/序言
西藏建築藝術叢書:大昭寺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西藏建築藝術叢書:大昭寺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