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尺牘

蔡襄尺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西泠印社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西泠齣版社
ISBN:9787550802018
版次:1
商品編碼:10940425
包裝:平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11-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蔡襄(一○二一-一○六七》,字君謨,興化仙遊人。天聖八年進士,卒謐忠惠。蔡襄學識淵博,書法成就極高,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傢的說法。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老牌印社,新式印刷,字跡清晰,服務良好。

評分

發貨速度快,快遞小哥態度超好!東東也很好!

評分

湊單基本選這一類型的,聊勝於無吧

評分

很好的字帖,讀起來很舒服。

評分

洛陽橋建成後,蔡襄親自撰寫《萬安渡石橋記》,刻碑立在左岸。此碑文章簡約,書法遒勁,鎸刻傳神,被譽為“三絕”。蔡襄知泉州時期,連年發生旱災,他調動民力,加強水源管理,製定《龜湖塘規》,製止用水糾紛。他任轉運使期間又在郡南小烏石山訪得一泉,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供民眾飲用和灌田。治平年間(1064年~1067年),晉江縣令王剋俊在摩崖刻“蔡公泉”三字以為紀念。 嘉右四年(1059年),蔡襄在泉州寫成《荔枝譜》一書,分3捲7篇,內容包括荔枝的産地、生態、功用、服食、加工、貯藏、運銷,介紹荔枝品種32種。 嘉右五年(1060年),蔡襄奉詔還京,嘉右六年拜翰林學士權理三司使。嘉右八年,仁宗去世,英宗即位,正式任命蔡襄為三司使。這年蔡襄又寫成《茶錄》一書,分上下兩篇,上篇論茶道,包括辨茶、煎茶、品茶等10個問題;下篇論茶器,包括製茶工具、飲茶器具等9件器物,生動詳盡。史傢說:“蔡君謨善辨茶,後人莫及。” 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齣知杭州,拜端明殿學士後纔去上任。治平三年十月,母親盧氏去世,蔡襄護喪南歸。治平四年八月,蔡襄在傢中逝世,享年56歲,贈吏部侍郎,葬在楓亭蔡嶺,歐陽修撰《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乾道年間(1165年~1173年),贈謚忠惠。慶元年間(1195年~1200年),在洛陽橋南街尾建蔡襄祠。

評分

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迴朝修《起居注》,參加政事。皇祐四年,遷任起居捨人、知製誥兼判注內詮。嘉祐元年(1056年),蔡襄再知福州。在任上勸學興善,傳播醫治蠱毒的藥方,教育民眾遵法為善,改變陋習,監督官吏深得民心。嘉祐年間(1056年~1063年),蔡襄奏請減免漳、泉、興三州身丁錢一半,大大減輕民眾負擔。至和、嘉祐年間(1054年~1063年),蔡襄兩次知泉州,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祐元年六月,第二次自嘉祐二年七月至嘉祐五年鞦。蔡襄在泉州任上,首先整頓吏治。當時晉江縣令章拱之貪贓枉法,蔡襄奏疏彈劾,把他革職為民。他又修建沿海州縣城池,加強軍事防備,教習舟船熟記水勢,防備海寇。泉州城東郊有洛陽江,下遊齣海口江麵寬五裏,有渡口名萬安渡。“每風潮交作,數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無算”。皇祐五年(1053年),王雋首倡建造石橋,蔡襄主持這項工程,費時6年8個月,至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完工,橋長360丈(摺1105.92米),寬廣1丈5尺(摺4.6米),釃水(排水孔)47道,

評分

又藏瞭幾本,囤著慢慢看,就是西廂記買成瞭英文版,不過外包裝很精美

評分

蔡襄(1012-1067),字君謨,漢族,原籍福建仙遊楓亭鄉東垞村,後遷居莆田蔡垞村,1030年(天聖八年)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製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齣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謚號忠。主持建造瞭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且學識淵博,書藝高深,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傢的說法,蔡襄書法以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

評分

蔡襄的書法。此書很好瞭,價格優惠,質量不錯,值得推薦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