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的书是经典中的经典
评分陈与义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恂为奉议郎、大理寺丞;父亲(名已佚)做过朝请大夫。母亲张氏,仁宗时宰相张士逊的孙女。他的外祖父张友正,号存诚子,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陈与义除长于作诗外,还工书善画。其书法清筒,初规模外祖父家法,晚益变体,姿态横出,自成一家。 陈与义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恂为奉议郎、大理寺丞;父亲(名已佚)做过朝请大夫。母亲张氏,仁宗时宰相张士逊的孙女。他的外祖父张友正,号存诚子,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陈与义除长于作诗外,还工书善画。其书法清筒,初规模外祖父家法,晚益变体,姿态横出,自成一家。
评分江西诗派!!!
评分立志识尽天下字,发奋遍读人间书!
评分简齋诗。六一八购入。有注,极略。
评分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集子,当然要收藏。
评分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之一宗,簡齋詩集的校箋絕對值得收藏啊!上海古籍社快快再版此書吧! 陈与义,号简斋,严羽《沧浪诗话》在“以人而论”诗体时,将陈与义的诗称为“陈简斋体”。“简斋体”的早年流连光景之作,观察细致 ,描写生动,饶有情趣。善用直致、浅语入诗,重意境,重白描。后期的“简斋体”取法杜诗,得其沉雄之韵,规模宏大,声调浏亮;对仗着重上下句之间气脉的内在联系,潜气内转,意境圆融,风格雄浑沉郁。
评分简齋诗。六一八购入。有注,极略。
评分靖康难起,金兵大举入侵,陈与义自陈留南奔,避乱襄汉,流离湖湘。建炎四年(一一三〇)被召,由湖南武冈启行,辗转于广东、福建,次年夏,抵达绍兴,任兵部员外郎。在这五年多的飘泊流离生活中,他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惨状,被广大军民奋勇抗敌的爱国热情所鼓舞,写下不少忠愤激越的爱国主义诗篇,使他的作品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绍兴二年(一二三一),赴南宋小朝廷的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陈与义是一个正直、爱国的士大夫,对抗击金兵侵略、恢复中原,抱有热切的希望,因此,在他被召委以重任的时候,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也曾建议抚问将士,荐拔人才。但时局的动荡,小朝廷的苟且偷安,排斥忠良,许多爱国名臣如李纲、张浚等,都相继遭到排挤和打击。有鉴于此,他担心位高名显容易招致大祸,「宠禄既过,则灾所由生;尸素已多,则衅乃易会」(张岽《代参政乞官观奏剳》)。同时,他又因「早衰多病」,身体胜任不了繁剧的政务,终经五请而罢政。他只做了一年多的参知政事,就辞官回到湖州。绍兴八年(一二二八)十月二十九日逝世,年四十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