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学基础

晶体学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秦善 著
图书标签:
  • 晶体学
  • X射线衍射
  • 固体物理
  • 材料科学
  • 结构分析
  • 化学
  • 物理学
  • 矿物学
  • 衍射
  • 晶体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75180
版次:1
商品编码:1095072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晶体学基础》是系统论述晶体学基础理论的教材,全书共分11章。第1章介绍晶体及其相关概念;第2章介绍晶体的投影和乌尔夫网;第3-7章系统论述晶体的宏观对称、晶体学符号、理想外形、规则连生以及晶体内部的微观对称和空间群;第8章讨论晶体结构的表达及相关的基本原理;第9章和第10章介绍晶体化学和晶体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第11章介绍晶体的形成和缺陷。每章均有思考题,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简略的答案。此外,本书还附有实习指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物理、化学、材料、冶金等学科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1 晶体
1.1 晶体的概念
1.2 晶体点阵
1.2.1 图案与点阵
1.2.2 空间点阵的基本规律
1.2.3 空间点阵中结点、行列和面网的指标
1.3 倒易点阵
1.4 晶体的基本性质
1.5 准晶体
思考题
2 晶体的投影
2.1 面角守恒定律
2.2 晶体的球面投影及其坐标
2.3 极射赤平投影和乌尔夫网
2.4 鸟尔夫网的应用举例
思考题
3 晶体的宏观对称
3.1 对称的概念
3.2 晶体的对称
3.3 晶体的宏观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
3.3.1 对称心
3.3.2 对称面
3.3.3 倒转轴
3.3.4 对转轴
3.3.5 映转轴
3.4 对称元素的组俣
3.5 晶体的32种点群及其符号
3.6 晶体的对称分类
3.7 准晶体的对称分类
思考题
4 晶体定向和晶体学符号
4.1 晶体学坐标系和宏观晶体定向
4.2 各系晶体的定向方法
4.2.1 晶体的三轴定向
4.2.2 晶体的四轴定向
4.3 晶体内部结构的空间划分和坐标系
4.3.1 空间格子的划分
4.3.2 14种布拉维空间格子
4.4 晶胞
4.5 晶体学符号
4.5.1 晶面符号
4.5.2 晶带和晶带符号
4.5.3 晶棱符号
思考题
5 晶体的理想形态
5.1 单形和单形符号
……
6 晶体的规则连生
7 晶体内部结构的微观对称和空间群
8 晶体结构及其变化
9 晶体化学基础
10 晶体物理学基础
11 晶体的形成和晶体的缺陷
附录1 实习指导
附录2 重要的图、表和公式索引
附录3 主题词索引
附录4 思考题答案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序言







复杂系统动力学:从混沌到涌现 图书简介 《复杂系统动力学:从混沌到涌现》 深入探讨了自然界、工程领域和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复杂系统行为。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严谨的分析框架,用以理解那些由大量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系统所展现出的非线性、自组织和突现特性。我们聚焦于如何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工具来揭示这些系统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动态演化规律,特别是当系统跨越稳定区域进入混沌乃至涌现出全新宏观结构时的临界行为。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复杂性并非简单组件叠加的结果,而是源于组分间特定的、非线性的反馈机制和连接拓扑结构。因此,传统的还原论方法往往难以捕捉到系统的本质特征,需要引入动力系统理论、信息论以及网络科学的视角。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与线性系统的局限性 本书首先回顾了经典动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相空间、吸引子、稳定性和李雅普诺夫指数。我们详细阐述了线性系统在描述复杂现象时的根本局限性,特别是它们无法解释自发对称性破缺和路径依赖性。 随后,我们引入了非线性动力学的基石。微分方程的定性分析是本部分的关键。我们详细分析了二维自治系统的相平面分析方法,包括相轨迹的绘制、平衡点的分类(鞍点、结点、焦点、极限环)及其稳定性判断。特别地,我们探讨了霍普夫分岔(Hopf Bifurcation),这是系统从稳定平衡态自发产生周期振荡(极限环)的经典机制,这在生物节律和工程振荡器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混沌现象的数学刻画 混沌理论是理解复杂系统不可或缺的工具。本部分专注于对确定性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现象进行严格的数学描述和量化。 我们从一维映射开始,深入分析了逻辑斯蒂映射(Logistic Map)如何通过倍周期分岔序列进入混沌状态,并计算了其费根鲍姆常数(Feigenbaum Constants),展示了普适性在看似随机的现象中所蕴含的深层规律。 对于高维系统,我们转向更强大的工具:李雅普诺夫指数谱。本书详尽地解释了正的李雅普诺夫指数如何作为系统对初始条件极端敏感性的定量指标(即“蝴蝶效应”)。我们不仅展示了如何计算这些指数,还探讨了它们在区分不同动力学区域(准周期、混沌、超混沌)中的作用。 此外,对庞加莱截面(Poincaré Sections)的分析被重点介绍。通过将高维连续流系统降维至一个低维的离散映射,庞加莱截面帮助我们清晰地识别周期运动、准周期运动以及混沌吸引子(如奇异吸引子)的几何结构。 第三部分:从吸引子到奇异结构 复杂系统的吸引子往往具有分形结构,这标志着系统进入了真正的复杂性区域。 本部分致力于奇异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的研究。我们以洛伦兹吸引子(Lorenz Attractor)为例,详细剖析了其结构:它由两个互锁的、无限嵌套的叶片构成,轨迹在叶片间不断切换,但始终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相空间区域内。我们探讨了奇异吸引子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使用盒子计数法和关联维数等方法,量化了吸引子的“填充率”和内在的复杂性。分形几何为理解湍流、气候模型和金融市场波动提供了必要的几何语言。 我们还探讨了拓扑混合性(Topological Mixing)和遍历性(Ergodicity)的概念,这些是描述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如何充分探索其相空间的关键统计特性。 第四部分:网络结构与涌现现象 在许多现实系统中,组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即网络拓扑)决定了整体的动力学行为。本部分将动力学理论与复杂网络科学相结合。 我们首先分类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网络拓扑: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如Erdős-Rényi模型)以及小世界网络(Small-World Networks,强调高聚类系数和短平均路径长度)和无标度网络(Scale-Free Networks,强调存在高连接度的“枢纽”节点)。 随后,我们研究了耦合振子系统。如何通过调节耦合强度和相位延迟来观察系统行为的转变,是本部分的研究重点。我们详细分析了同步现象(Synchronization),包括完全同步、相位同步和平均场同步。我们探讨了赫比兹(Kuramoto)模型,该模型成功地解释了从萤火虫闪烁到电路振荡中的自发同步,并分析了不同网络拓扑对同步阈值和同步效率的影响。 最后,本书将讨论涌现(Emergence)。涌现指的是宏观层面的、系统尺度的组织或行为,这些行为无法通过对单个组分简单外推来预测。我们考察了涌现的数学基础,例如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中的“生命游戏”,展示了简单的局部规则如何产生极其复杂的全局模式,揭示了自组织过程的本质。 第五部分:信息、控制与应用展望 在收尾部分,我们将动力学理论与信息处理、系统控制相结合。我们从信息熵的角度重新审视混沌系统,将其视为一种高信息生成率的机制。 我们探讨了控制混沌的技术,例如基于庞加莱截面或反馈机制的微小扰动方法,以期将混沌系统引导至期望的周期行为或稳定状态。这在优化通信和避免系统崩溃中具有实际意义。 本书最终展望了复杂系统动力学在当前科学前沿的交叉应用,包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金融市场的非平衡态建模、以及人工智能中对新型计算范式的启发。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具有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基础的物理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希望系统性掌握非线性动力学和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人员。本书强调直觉理解与严格数学推导的平衡,旨在培养读者识别和分析复杂系统内在动态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晶体学基础》这个名字,在我脑海里瞬间就浮现出了关于原子、分子如何规则排列形成有序结构的画面。我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关于晶体学原理的深度讲解,涵盖诸如晶格、晶面、晶带、对称性等核心概念,并且会详细介绍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解析晶体结构的方法。我期待看到各种晶系的示意图,以及不同晶体学符号的解释,可能还会涉及布拉维格子、空间群的分类与命名。我甚至希望能学习到如何从衍射数据中反推出晶体的原子坐标和晶格常数。在我看来,这是一本能够为我揭示物质微观世界的奥秘,并且为我理解固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提供理论基础的书籍。我准备好用我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来对照和理解书中的内容,并且希望能从中获得解答许多关于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疑问。因此,当我拿到这本书,看到它的实际内容时,那种出乎意料的走向,真的让我有些始料未及。

评分

看到《晶体学基础》这个书名,我本能地就联想到了一系列关于材料科学、矿物学或者物理学的专业知识。我的脑海里自动填充了各种关于晶格常数、布拉维格子、衍射强度、谢乐公式等等术语。我设想这本书会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通过晶体结构来理解材料的宏观性能,比如金属的延展性、陶瓷的脆性,甚至是一些宝石独特的闪耀光泽是如何由其内部的原子排列决定的。我甚至准备好了纸笔,打算认真记录下那些复杂的数学推导和实验方法,希望能从中掌握解析未知晶体结构的能力。这本书在我心中,应该是那种需要静下心来,一点点啃读,并且反复琢磨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的读物。我会期待书中包含详细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分析一块矿石的成分和结构,或者如何通过晶体学的原理来设计新型功能材料。所以,当我真正接触到这本书的内容时,那种意想不到的反差感,真的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叫《晶体学基础》,我一直以为里面会讲很多关于晶体结构、对称性、衍射原理之类的硬核知识。毕竟“晶体学”这三个字就透着一股严谨和科学范儿。我本来对接下来的几章内容充满了期待,比如想看到各种晶系和点群的图解,学习如何解析X射线衍射图谱来确定原子排列,甚至希望能触及一些晶体生长的动力学和晶体缺陷的讨论。我设想这本书的章节会围绕着晶体的宏观性质(如形状、光学性质)与微观结构(如晶格、基元)之间的联系展开,并且会用大量的公式和图表来辅助说明。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晶体材料的应用,比如半导体、压电材料或者宝石的晶体学特性。我一直觉得,理解晶体的世界,就像是在探寻物质最基本的有序结构,这本身就充满了魅力。所以,当我翻开书,看到的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这着实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同时也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

评分

《晶体学基础》这个书名,在我看来,就应该是一本严谨的学术专著,充满着科学的逻辑和严密的推理。我曾设想它会带领我进入一个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精密世界,去探索它们如何以周期性的方式排列,形成千姿百态的晶体结构。我期待书中会有详尽的图示,展示不同晶体系的特点,以及各种对称元素如何定义一个晶体。我更是渴望能够理解X射线衍射等实验技术是如何揭示晶体内部的秘密,并且掌握如何根据衍射图谱来推断晶体结构。可能还会探讨晶体缺陷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比如位错如何影响金属的强度,或者杂质如何改变半导体的导电性。我甚至幻想能看到一些关于晶体生长动力学和相变的深入讨论。这本书在我心里,应该是那种可以作为参考书,随时翻阅,并且能够解答我很多关于物质结构基本问题的宝库。因此,当我实际阅读时,所遇到的内容,其风格和侧重点,都与我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

评分

当我拿到《晶体学基础》这本书时,我立刻联想到的是关于原子排列、空间群、衍射理论等一系列硬核物理和化学知识。我脑子里已经构建好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从最基本的晶格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各种晶系、晶面指数、布拉维格子,再到X射线衍射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我期待书中会有大量的公式推导,图文并茂地展示各种晶体结构的切片和三维模型,帮助我理解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和对称性。我甚至想着,如果能看到一些关于晶体缺陷、晶界以及晶体生长理论的内容,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在我心目中,应该是属于那种需要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才能啃动的专业书籍,并且读完之后,能够让我对固体材料的微观结构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甚至能够为日后学习凝聚态物理或材料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当我真正开始阅读的时候,它所呈现的内容,与我预期的知识体系,有着相当大的偏差。

评分

晶体的三轴定向

评分

没仔细看,质量还不错,应该是正版

评分

(t98%好评t)

评分

质量不错,很合适

评分

《零起点就业直通车:挖掘机驾驶作业》从零开始,瞄准就业,教你一技之长,储备上岗技能。注重技能,突出就业。挖掘机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驾驶训练和作业方法,保养与维护,常见应急故障及处理。 《零起点就业直通车:挖掘机驾驶作业》重点针对挖掘机驾驶员的培训,要求在短期内能掌握挖掘机驾驶作业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结构、安全知识、操作与驾驶作业、保养、应急故障及处理等内容。全书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易于掌握。   《零起点就业直通车:挖掘机驾驶作业》可作为挖掘机驾驶员的取证、上岗培训用书。 第1章 概述1 1.1 常见挖掘机品牌型号及标识2 1.2 挖掘机驾驶培训及上岗要求3 1.2.1 挖掘机驾驶培训流程动作要领3 1.2.2 持证上岗的意义9 1.3 工程量计算方法10 1.3.1 槽沟的计算法10 1.3.2 原有老河加宽加深挖方的计算12 1.3.3 不规则开方的计算12 1.3.4 河坡比12 1.3.5 生产率计算12 1.3.6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分析13 第2章 挖掘机结构及安全知识15 2.1 各结构名称及功能16 2.1.1 上部结构名称及功能16 2.1.2 挖掘机履带式行走装置29 2.2 控制动作说明32 2.3 监控设备及工作模式选择34 2.3.1 仪表功能34 2.3.2 仪表盘进入方式37 2.3.3 常见车型仪表样式及说明45 2.4 安全知识50 2.4.1 基本信息50 2.4.2 安全知识及事故处理57 2.4.3 安全操作机器66 2.4.4 安全保养说明75 第3章 挖掘机操作与施工方法83 3.1 挖掘机基本操作要领84 3.1.1 挖土、甩方复合动作的操作要领84 3.1.2 找平的复合操作要领及动作要求85 3.1.3 挖沟、刷坡86 3.1.4 装车86 3.1.5 上下板操作87 3.2 轮式挖掘机操作与施工方法89 3.2.1 轮式挖掘机驾驶注意事项89 3.2.2 轮式挖掘机作业注意事项91 3.2.3 轮式挖掘机跨越壕沟92 3.2.4 用挖掘机的工作装置辅助爬坡93 3.2.5 挖掘机铲斗的大小和形式选择94 3.2.6 用挖掘机挖掘建筑基坑96 3.3 液压挖掘机操作与维护98 3.3.1 反铲挖掘机的作业过程98 3.3.2 液压挖掘机的操作规程104 第4章 挖掘机的保养109 4.1 常用挖掘机的保养周期110 4.1.1 润滑剂技术规格110 4.1.2 润滑剂黏度和加注容量113 4.1.3 保养周期表114 4.2 挖掘机的检查和维护118 4.2.1 检查、清洁和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118 4.2.2 清洁冷却系统内部125 4.2.3 检查履带板螺栓128 4.2.4 检查和调整履带张力129 4.2.5 更换铲斗齿(横销式)131 4.2.6 调整铲斗间隙133 4.2.7 检查洗窗器清洗液液位134 4.2.8 检查和调整空调器(只对装有空调的机器)135 4.2.9 冲洗可冲地板137 4.2.10 斜置机器的方法139 4.2.11 排出液压系统中的空气141 4.2.12 释放液压油路内部压力的方法144 第5章 应急故障诊断与排除147 5.1 发动机常见故障排除148 5.2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152 5.2.1 故障类型、诊断顺序及注意事项152 5.2.2 故障诊断方法154 5.2.3 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160 5.2.4 挖掘机的应急处理163 5.3 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165 5.3.1 获取故障信息的方法165 5.3.2 故障分析方法166 5.3.3 故障处理原则168 5.3.4 电气系统故障排除169 5.4 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173 5.4.1 行走机械的故障及排除173 5.4.2 履带早期磨损故障及排除175 5.5 挖掘机的应急处理及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175 5.5.1 各执行机构均不能运动175 5.5.2 各执行机构运动均无力177 5.5.3 先导系统没有压力或压力很低180 5.5.4 液压油温升过快且过高182 5.5.5 回转不正常184 5.5.6 平台不能回转186 5.5.7 两边履带均不能行走189 5.5.8 机器不能正常行走191 5.5.9 行走或回转制动(液压式)失灵196 5.5.10 油缸不能动作197 5.5.11 油缸工作无力199 5.5.12 动臂提升速度和铲斗挖掘速度均慢200 5.5.13 铲斗挖掘速度很慢201 5.5.14 液压油中气泡不断增加、油面增高(开式油箱)202 5.5.15 行走系统故障的检查203 5.5.16 支腿系统故障的检查205 5.5.17 回转机构故障的检查208 5.5.18 动臂升降系统故障的检查210 5.5.19 斗杆油缸伸缩系统故障的检查212 5.5.20 铲斗卸载、挖掘系统故障的检查214

评分

帮别人买的,具体不清楚

评分

没仔细看,质量还不错,应该是正版

评分

书还是可以的,值得购买的商品哦

评分

5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