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党史札记 (一集 二集 末编)
定价:160.00元
作者:龚育之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010125183
字数:976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内容提要
目录
书前小引
党史札记
邓小平理论:新中国五十年历史的科学总结
邓小平理论:二十年中三大历史关头的考验
开国盛事的三个细节
届政协的建国宣言
从届政协宣言到现行宪法序言
建国纲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如桅在望和船到码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还是共同纲领实施时期?
建国纲领:统一共和国还是共和国联邦?
关于民族自决权的一个电报
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另外两个材料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联邦制对一篇论文的评注
建国纲领:一党制还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从十二月会议讲话看两个电报之谜
工农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和多党合作问题
回到两个电报之谜
救国会的结束
……
胡绳琐忆
散论和杂感
书后缀语
从装帧设计到排版布局,这本书都体现出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纸张的质感和字体的选择,都使得长时间的阅读不易产生疲劳。内容上,作者似乎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考据之详实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个论断背后似乎都有着坚实的文献支撑。但这种严谨性丝毫没有影响其可读性,反而像一位博学的老者,娓娓道来他毕生所学,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更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需要慢慢品味,每一次重温都能发掘出新的滋味和领悟。这是一部真正值得反复阅读和珍藏的佳作。
评分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在我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作者的文笔如同清泉般流淌,既有史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亲眼见证了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对于历史事件背后复杂的人性博弈的描绘,更是入木三分。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挑战。那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在合卷之后仍然久久不能平静,需要时间去消化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和情感张力。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鲜活的个体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立体而饱满的历史画卷。
评分这部作品的价值,绝非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还原上,它更深入地挖掘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转变。作者似乎拥有一种罕见的共情能力,他能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选择与无奈。这种理解超越了简单的道德评判,充满了对人性的深邃洞察。每次读到关键人物的转折点时,我都能感受到那种命运的巨大拉扯力。这使得书中的人物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矛盾的鲜活个体。这种深度的人文关怀,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超越时空的讨论价值。
评分初翻此书时,我原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年代记录,没想到它却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文学魅力。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是描绘宏大场面的磅礴气势,还是刻画人物内心挣扎的细微波动,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读起来非常顺畅,节奏感把握得极佳,让人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特别是那些对于当时社会氛围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捕捉,笔触极其生动,让人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的尘土味,听到街头巷尾的喧嚣声。这种将历史“生活化”的能力,是许多严肃历史著作所欠缺的,也是我愿意向所有人推荐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那种平铺直叙的时间线索,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片段和侧面描写,将复杂的历史脉络层层剥开。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悬念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敏感或争议性话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审慎和克制,他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不同的视角供读者自行判断和思考。这种尊重历史的治学态度,使得全书的论述更加具有说服力。对于每一个渴望了解历史真相,而非简单记忆结论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丰厚的馈赠。它教给我的不仅仅是“发生了什么”,更是“为什么会发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