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邓小平时代 | 作者 | (美) 傅高义著 | 
| 定价 | 88.00元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ISBN | 9787108041531 | 出版日期 | 2013-01-01 | 
| 字数 | 643000 | 页码 | |
| 版次 | 5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2k | 商品重量 | 1.321Kg | 
| 内容简介 | |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  | 
| 作者简介 | |
 傅高义,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社会学家,精通中文和日文。1930年7月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1950年毕业于俄亥俄州韦斯利大学。1958年获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在1963—1964年成为哈佛的博士后,学习中文和历史;被认为是美国的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 冯克利:1955年10月27日生,祖籍青州长秋。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学院。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过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内公认一流水准的翻译家,自90年代以来对于学术思想的传播有突破性的杰出贡献,在公共思想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 
| 目录 | |
中国大陆版序  | 
| 编辑推荐 | |
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这部著作告诉读者,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今天的中国为什么是这样的,明天的你我将是什么样的,你和我,可以从《邓小平时代》理解我们亲历的中国改革时代。 这是美国**秀的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先生十年倾力之作,是世界上**部有关邓小平的完整著作,它展现了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转型的历史变局和内在逻辑,而引人入胜。在中共“十八大”再次强调改革开放重要性的今天,这部著作将成为各界人士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改革开放道路历程和走向的重要读本。 获奖情况: 美国国家图书奖终选入围作品 荣获2012年莱昂内尔?吉尔伯奖(Lionel GelberPrize)(吉尔伯奖是英语世界*重要的非虚构作品奖之一,主要关注世界范围内的外交事务著作。本届同时入围角逐的还有基辛格《论中国》,该书未能获奖。) 《经济学人》2011年**图书 《华尔街日报》2011年**图书 《华盛顿邮报》2011年**图书 《金融时报》2011年**图书 《纽约时报书评》2011年编辑推荐书目 **届凤凰财经峰会“2012 改革动力奖·特别致敬”  | 
| 文摘 | |
| 序言 | |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的进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充满偶然。书里对于邓小平同志个人性格和决策过程的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一个领导者是如何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做出关乎国家命运的选择。那些关于思想解放的篇章,描绘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是如何挣脱束缚,开始重新思考和探索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讨论的细节。那种大胆的质疑精神,那种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多么的宝贵和不易。它让我明白,任何一个时代的进步,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书中的一些案例,比如农村改革的试验,乡镇企业的兴起,都描绘了自下而上的变革力量。这些看似微小的尝试,最终汇聚成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洪流。它让我意识到,历史并非只由少数伟人书写,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和选择,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历史观,让我对脚下的土地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回顾历史,更是在解读历史背后的逻辑和规律。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对那个年代的许多事情缺乏直接的体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书中关于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论述,让我看到了国家在恢复经济的同时,是如何重视知识和人才的。那些关于恢复高考、派遣留学生的故事,都充满了振奋人心的力量。它让我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培养出新一代的建设者。此外,书中对一些社会思潮的梳理,比如对西方思潮的引进和反思,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思想活跃度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明白,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开放,更是思想上的解放。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那个变革的年代,无数人在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那种担当和奉献精神,至今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的变革往往是渐进的,也是充满韧性的。这本书详细地描述了从“两个凡是”到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转变过程,让我看到了思想观念是如何一点点被松动的。那些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虽然在今天看来理所当然,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多么大胆的突破。书中对于一些基层干部和普通民众的描绘,也让我感受到了改革的强大生命力。那些在农村改革中敢于承担风险的农民,那些在乡镇企业中辛勤劳作的工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共同书写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它让我明白,历史的推动力,往往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实践。这本书也让我反思,在今天这样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保持那种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它提醒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的进步,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思考和行动。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捧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翻开它,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缩影。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如何艰难地走出一条新路的描述印象深刻。那些曾经经历过饥饿和贫困的老一辈,在看到书中详尽的史料和鲜活的个体故事时,眼中泛起的泪光,是最真实的证明。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更是一部关于勇气、智慧和信念的赞歌。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那个年代的决策者们,如何在巨大的压力和迷茫中,一步步摸索前进,如何在无数次的争论和权衡中,做出影响亿万人生计的决定。书里那些细枝末节的描写,比如当时人们的穿着打扮,街头巷尾的对话,甚至是那些被遗忘的年代歌曲,都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立体、更生动的感知。它提醒我,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来之不易,是无数人的牺牲和奋斗换来的。这让我对“命运”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由无数个选择和行动编织而成的宏大叙事。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没有枯燥的年代堆砌,而是将宏大的历史事件融入到生动的人物故事中。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章节。看着深圳从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以及书中对其中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细致描述,真的让人热血沸腾。那种敢闯敢试的精神,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虽然有些议题可能在当时非常敏感,但作者依然以一种客观、审慎的态度进行了梳理,让我对那个时代政治气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让我看到了,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博弈和妥协。而且,书中对于国际环境的分析也相当到位,让我们明白,中国的发展始终处在全球大背景下,每一次决策都与世界紧密相连。它让我意识到,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评分厚厚的一本,认真读书,好好学习!
评分好书,很棒,值得珍藏。
评分送货的速度真叫一个快。
评分是正版。
评分厚厚的一本,认真读书,好好学习!
评分邓小平时代,这书最近很火,买了一本看看,以后不知道会不会下架。价格很给力,包装破了封装,关键是物流速度太强大了,今天下单,第二天到,点赞啊!
评分邓小平时代,这书最近很火,买了一本看看,以后不知道会不会下架。价格很给力,包装破了封装,关键是物流速度太强大了,今天下单,第二天到,点赞啊!
评分虽然有删节,但是应该不影响整本书的内容。
评分学习学习再学习,很期待,知识就是力量,纸张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