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

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晴波,彭国兴 编
图书标签:
  • 陈天华
  • 现代文学
  • 中国文库
  • 文学类
  • 散文
  • 小说
  • 杂文
  • 抗战文学
  • 红色文学
  • 经典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731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00550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6
字数:19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收录作者生前的文章21篇。这些文章在当时的《民报》《苏报》等报刊发表或以小册子的形式传播,其内容为鼓吹反清革命、宣传民主思想,尤以《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等名篇影响甚广,为辛亥革命的发生起到了舆论先导作用。《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对研究陈天华的生平思想及辛亥革命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原名显宿,湖南新化人。近代革命家,思想家。

内页插图

目录

述志(1898年)
敬告湖南人(1903年5月24日)
论《湖南官报》之腐败(1903年5月26、27日)
论中国学生同盟会之发起(1903年5月30、31日)
复湖南同学诸君书(1903年6月14日)
猛回头(1903年夏)
警世钟(1903年秋)
附一:印送《警世钟》缘起
附二:题辞
狮子吼(1904年冬-1905年11月)
要求救亡意见书(1905年1月)
丑哉金邦平(1905年8月)
纪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1905年8月13日)
周君辛铄事略(1905年9月25日)
国民必读
——奉劝一般国民要争权利义务(1905年10月)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1905年10月20日)
今日岂分省界之日耶(1905年10月20日)
中国革命史论(1905年10月20日)
怪哉上海各学堂各报馆之慰问出洋五大臣
(1905年10月20日)
先考宝卿府君事略(1905年12月7日)
致留日学生总会诸干事书(1905年12月7日)
致湖南留学生书(1905年12月7日)
绝命辞(1905年12月7日)
附:陈星台先生《绝命书》跋(1905年12月25日)

精彩书摘

周君辛铄,字椒川,又号督州,湖南新化县人也。为人任侠有奇气。里有某姓者,族小而弱,为某大姓所侮,力不能较,君愤之,为讼于官,得直。里人义君,推为团总。新化为团十六,为村百二十八;团最大者,为君之大同团,领村十七,人口十余万,宛然欧美一小国家也。中国自治制不完全,而官又最腐败,除推敲外无所事,团务废弛,达于极点。君办事果决而严明,以已意创立乡约,不及期年,无敢不就范者;盗贼率他徙,团中无赌博、私宰、开设烟馆等事。团大治,君之威令过于官,官特受成而已。
甲午以后,君知非输入新学术不足以济时艰,与邑绅宴君孝仁、彭君延炽等组织实学堂②,即今之县立速成中学堂也。又以团费购活字版一部,印刷新出书籍,分送团内③。故新化风气之开,以君团为最先。迄今以官、私费游学日本者十余人,肄业于省垣公、私学堂者数十人,广西随营学堂十七人,占全县学生数十之三,皆君之力也。君又拟仿征兵制,团民年满二十则编为团,练兵八月,以新式教练,满期退归,每年但大操二次;预计十年之后,可得精兵万余人。事垂成矣,会有尼之者,遂中止。君乃专注意于教育。大同团出产以煤为大宗,市侩藉以为利,每石抽费五六文,称为行费。然实不出费领帖,皆以饱私囊。君议提为学堂经费,每石减为四文,方众为便,而每年①得千余缗之常款,于团之适中,办一大同小学堂②,招团之子弟而教之。禀官立案,自巡抚以下皆报可,而市侩某恶夺其权利,大恚。顽固者从而阴嫉之,、遂哄众抗拒。县令不置为意,同事复多观望,君专当其冲,争讼连岁。君家本仅中赀,遂至破产。君持之愈急,痞党恨之刺骨,募人刺之,悬赏四百金,频危者累,而君不以是稍挫其气。相持至二载,局屡建屡毁,学堂经费无所出,不得已暂行停办。而君亦知专办一局部事无济于时局,愈欲以一身肩任国家事矣。
……
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 序言 在中国文学的璀璨星河中,陈天华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近代史上值得铭记的革命家、教育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或慷慨激昂,字字珠玑,鼓舞着民族精神;或细腻婉约,情真意切,描绘着人间百态。本《陈天华集》力求全面、系统地呈现陈天华先生一生创作的精华,涵盖诗、文、论、书等多种体裁,旨在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和卓越的文学家,感受其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魅力。 作者简介 陈天华(1875年—1905年),字思赞,号岳生,湖南新化人。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革命家和教育家,陈天华的一生短暂却充满激情与奉献。他早年接受新学教育,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立志救国救民。1903年,他远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积极投身革命活动,与黄兴、宋教仁等人组织革命团体,传播革命思想。 在日本期间,陈天华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文章和诗歌,其中《警世钟》和《猛回头》更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成为唤醒国民、振奋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这两篇檄文以其犀利泼辣的语言、深切忧国的感情,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痛斥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号召国人奋起反抗,挽救民族危亡。它们在海内外广泛传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然而,革命的道路并非坦途。为了唤醒更多国人,陈天华不惜以身殉道。1905年,在遭受日本当局的无理对待和深感救国无望的情况下,他抱定决心,在日本长江上投江自尽,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完成了对民族的最后一次呐喊。他的牺牲,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虽然短暂,却照亮了无数国人的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烈士。 陈天华的一生,是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勇于牺牲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才华,共同构成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独特地位。 内容概述 《陈天华集》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陈天华先生毕生的文学创作进行梳理与辑录。本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警世钟》与《猛回头》 这两篇檄文是陈天华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也是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警世钟》以发人深省的笔触,敲响了警钟,直指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内忧外患。陈天华以其非凡的洞察力,深刻分析了列强侵略的严峻形势,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嘴脸,并对国民的麻木不仁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运用了大量的譬喻和反问,语言犀利,感情强烈,旨在唤醒沉睡的民众,让他们认识到国家民族危在旦夕。 《猛回头》则更为直接和激进,它以“猛”字为核心,强调革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陈天华在文中系统地阐述了革命的道理,分析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必然性。他慷慨激昂地号召国人“猛回首”,审视自身处境,认清革命的使命。这两篇作品的语言风格各有千秋,《警世钟》如一记沉重的暮鼓,引人深思;《猛回头》则如一声震天的战号,催人奋进。它们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极具感染力的文字,在中国近代史上传播甚广,成为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的精神食粮,极大地推动了反清革命思潮的发展。本卷将对这两篇檄文进行最权威的整理和校勘,并辅以必要的注释,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思想精髓。 二、诗歌作品 陈天华的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深情与抱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抒发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壮丽篇章,也有描绘自然风光、寄托个人情感的婉约之作。 在抒发爱国情怀的诗歌中,陈天华笔下的文字充满了家国天下的责任感。他目睹国难当头,山河破碎,内心激荡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救亡图存的决心。他的诗歌往往境界开阔,意象雄浑,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山河依旧在,人事已全非”等句子,虽然不是直接出自陈天华,但其笔下抒发的情感却是相通的。他会用激昂的辞藻,描绘出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景象,表达对英烈牺牲的敬意,同时也发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例如,在他的一些悼亡诗中,可以看到他对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悼,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以及对黑暗现实的痛恨。 在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中,陈天华同样展现了他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能将寻常景物写得生动传神,寄寓深刻的寓意。他的笔触往往带有淡淡的忧愁,这种忧愁并非无病呻吟,而是与他身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的革命经历紧密相连。即使在面对山川河流、花鸟虫鱼时,他的心中也常常萦绕着家国大事,使得个人的情感抒发与宏大的时代背景融为一体。本卷将集录陈天华现存的所有诗歌作品,并对部分作品进行赏析,挖掘其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三、散文及其他杂文 除了诗歌和著名的檄文,陈天华还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散文和各类杂文。这些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实践者的多方面才华。 在散文中,陈天华的文章风格或理性,或感性,或充满哲理。他常常以现实生活为素材,结合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写出引人入胜的文章。他会评论当时的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他可能在某篇文章中,深刻反思中国国民性中的弱点,呼吁大家振作精神,学习新知,以应对时代的挑战。他也可能在另一些文章中,记录下他在革命道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史料。 在杂文中,陈天华的观点更加直接,论证更加有力。他会针对具体的社会事件、政治人物、思想流派发表评论,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杂文往往思想尖锐,逻辑严密,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激进的革命者的思想深度和批判精神。他可能会批评保守势力对新思想的阻碍,揭露官场的腐败,或是论述革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本卷将搜集整理陈天华现存的各类散文及杂文,力求全面地展现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陈天华在革命事业之外,作为一位思想家、评论家的一面。 四、书信与日记(若有) 如果陈天华先生留有书信或日记等私人文献,本卷将尽可能地搜集整理,并加以注释。私人信件和日记往往是了解一个人内心世界、真实思想和生活细节的宝贵窗口。通过陈天华的书信,我们可以窥探他在革命事业中的交往、合作,以及他与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他的日记则可能记录下他日常的学习、思考、创作过程,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心路历程。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深入研究陈天华先生的思想、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学术价值与意义 《陈天华集》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它将为中国近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份宝贵的文献资料。通过对陈天华作品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近代文学的演变轨迹,理解革命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文学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其次,它有助于深化对陈天华先生革命思想和文学成就的认识。长期以来,陈天华先生主要以其革命家的身份被人们所铭记,《警世钟》和《猛回头》的光芒有时会掩盖了他作为一位杰出文学家的光彩。本卷的出版,将有助于全面展现陈天华先生在文学领域的贡献,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 再者,它能够激发当代读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陈天华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阅读他的作品,读者可以深刻感受他深沉的爱国情怀,激发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结语 《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的问世,不仅是对一位伟大爱国者和杰出文学家的一份敬意,更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学发展脉络的一次重要梳理。我们希望通过这份集子,能让更多读者走进陈天华的精神世界,感受他思想的光辉,学习他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我们一同品读陈天华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从中汲取力量,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偶然翻到一本探讨哲学思想的书籍,它以一种非常现代和易懂的方式,阐释了一些古老而深刻的哲学命题。这本书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案例和引人入胜的思考实验,引导读者去探索生命的意义、自由的本质以及道德的边界。我一直对哲学很感兴趣,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入门书籍,而这本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有趣,他常常会用幽默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在分析中层层剥开,直到揭示出其背后的逻辑。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观点,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照。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些固有观念,也让我对周遭的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朋友,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启发你去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

最近读了一本描绘社会现实的书,它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刻画了城市中那些普通人的生活百态。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更多的是展现了生活的日常琐碎和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作者的观察力非常敏锐,他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将它们转化为富有张力的文字。书中的人物都非常真实,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们的生活可能平凡,但却充满了力量。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些不为人知的忧愁、隐秘的渴望,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动人的故事。它让我更加理解那些身处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敬畏。阅读这本书,就像走进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你能听到市井的声音,闻到生活的气息,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复杂。

评分

最近读了几本书,其中一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它不是《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但它同样是一部内容厚重、思想深刻的作品。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细腻和写实的手法,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变革图景。作者没有选择宏大叙事,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底层人民的生活,那些在时代洪流中被裹挟、被遗忘的面孔。书中的人物塑造极其立体,他们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他们的命运起伏牵动着读者的心弦。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环境描写的笔触,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街景,还是贫瘠的乡村土地,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文字的力量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华丽辞藻堆砌,而是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直击人心。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感受着人物的挣扎与坚韧。这本书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历史的厚度与温度。

评分

最近,我沉迷于一本关于历史人物传记的书籍,它并非聚焦于那些家喻户晓的帝王将相,而是深入挖掘了一位在历史长河中被忽视的女性学者。这位学者的人生轨迹,跌宕起伏,充满了挑战与非议。她身处男权至上的时代,却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坚定的意志,在学术界闯出了一片天地。书中详细记载了她从少女时期对知识的渴望,到中年时期在学术研究中的艰辛付出,再到晚年所面临的困境和不被理解。作者的研究非常扎实,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文献,让传主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我们能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眼神。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她是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如何坚持自己的学术理念,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女性力量的另一种可能,它不是张扬的、也不是激进的,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坚韧不拔的力量。读完这本书,我对历史的看法有了新的维度,也对那些默默奉献的智者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

翻开一本小说,却意外地被书中描绘的奇幻世界所吸引。这本书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体验,它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东方玄幻体系,充满了神话传说、武侠江湖和修真问道的元素。故事围绕着一个身怀绝技的少年展开,他如何在修炼的道路上遭遇种种磨难,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如何一步步揭开隐藏在世界背后的惊天秘密。作者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笔下的世界既有瑰丽的自然风光,也有诡谲的妖魔鬼怪,更有各种奇妙的法宝和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作者却赋予了角色们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动机,让他们不仅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更是有着自己悲欢离合的生命。每次读到精彩之处,我都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的出口,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之余,能够沉浸在一个充满惊喜与冒险的世界里。它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精神的慰藉,让人在感叹作者创造力的同时,也对生命的意义和不屈的精神有所感悟。

评分

该书收罗比较齐备,雅俗共赏。乡先贤之作,拜读。

评分

春宜读诗, 冬宜读史。 黄昏宜读情书, 清晨宜读外语。 月下宜读西厢, 半夜宜读聊斋。 读教材宜考前, 读晚报宜浴后。 读唐诗宜坐, 读宋词宜卧。 百年后有价之书宜藏, 两三年寿命之书宜借

评分

喜欢!目前收录最全的著作集!性价比高!

评分

喜欢!目前收录最全的著作集!性价比高!

评分

该书收罗比较齐备,雅俗共赏。乡先贤之作,拜读。

评分

该书收罗比较齐备,雅俗共赏。乡先贤之作,拜读。

评分

确实很好,很不错。值得一看。

评分

喜欢!目前收录最全的著作集!性价比高!

评分

该书收罗比较齐备,雅俗共赏。乡先贤之作,拜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