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沃格林,有待進一步發掘!
評分沃格林大作,推薦必讀呀!
評分不錯,期待閱讀…………~
評分姚大力,復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特聘教授。主要專業方嚮為元史、中國邊疆史地。畢業於昆明師範學院史地係、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學博士學位。1987至1991年任南京大學曆史學係係主任。1993至1995年、2005至2006年分彆在哈佛一燕京學社、哈佛大學、慶應大學做訪問學者各一年。先後發錶論文及學術評論近百篇,部分結集為《北方民族史十論》(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濛元製度與政治文化》(北京大學齣版社)、《追尋“我們”的根源:中國史上的族群及國傢認同》(三聯書店,即齣)等書齣版。
評分沃格林在《城邦的世界》中探尋瞭政治思想的本源。在沃格林的筆下,政治思想史化身為一場寜靜的靈魂與躁動的靈魂之間的恒久之戰。
評分作者蔡崇達,本著對故鄉親人的情感,用一種客觀、細緻、冷靜的方式,講述瞭一係列刻在骨肉間故事。一個福建漁業小鎮上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在這些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中一一體現。用《皮囊》這個具有指嚮本質意味的書名,來 錶達作者對父母、傢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同時也迴答那些我們始終要迴答的問題。
評分說來很簡單,《古典經濟學》中看到羅斯巴德對沃格林觀點的引用,我就覺得沃格林應該是和羅斯巴德一樣的“牛人”,於是就開始收集他的著作瞭……
評分而成為哲學傢、學派創始人和文人的動機。這封信大約寫於公元前353年,當時他七十歲。“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像其他人一樣:我認為,一成為自己的主人,我就馬上進入公共生活。但是,我的路受到城邦事務中某些事件的阻礙。”第一個機遇似乎是伴隨著導緻三十僭主政府的革命而來。一些僭主是柏拉圖的親戚,他們邀請他參與管理。毫不奇怪的是,鑒於他青年時期經驗不足,他期望新的統治者將城邦從非正義生活引嚮正義生活;他孜孜不倦地為他們奉獻著自己的智慧,並期待著他們的錶現。(這個短語是否意味著實際參與政權,擔任也許不重要的職能,這並不清楚。)幻想很快破滅。前政府與現政府相比像一個黃金時代。
評分京東購物已經成為習慣,每月購入精神糧食,不用擔心質量問題,省下很多時間思考人生,吸收人文精神,不失為生活的一大樂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