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正面管教(修订版)+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新版)共2册 2018新版
定价:70元
作者:(美)简·尼尔森、潘鸿生
出版社:京华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807246176 978755961538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目录
《正面管教》修订版
译者的话:我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
序言及致谢
引言
第1章正面的方法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
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 10
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 12
和善与坚定并行/ 13
相反相吸:当一个家长和善,而另一个坚定时/ 18
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心灵纽带)/ 18
是否长期有效?/ 19
教给孩子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 19
正面管教之旅/ 20
回顾/ 21
·正面管教工具/ 21
·问题/ 21
第2章几个基本概念
在知道“怎么做”之前,要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阿德勒的一些基本概念,有助于家长和老师们更多地了解人类的行为,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不良行为,以及为什么正面管教方法能帮助孩子学会成为一个快乐的、有益于社会的人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态度……
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 25
“赢得”孩子/ 26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29
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30
·1孩子是社会人/ 30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30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31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31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32
·6平等/ 35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35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39
回顾/ 42
·正面管教工具/ 42
·问题/ 43
第3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
对出生顺序的了解,能增进你对孩子们基于自己在家里的出生顺序的看法而可能形成的对自己的错误观念的理解。这是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一条途径。家里的老大、老小、独生子、排行中间的孩子会对自己有怎样的看法?你怎样帮助孩子……
排行最大的孩子/ 47
排行最小的孩子/ 48
排行中间的孩子/ 51
独生子/ 51
一些例外/ 52
家庭氛围/ 54
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 55
出生顺序和婚姻/ 58
出生顺序和执教风格/ 59
小组练习/ 60
回顾/ 61
·问题/ 61
第4章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大人们要识别出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责任感不等于责难或羞辱/ 64
什么是不良行为?/ 64
帮助识别错误目的和观念的线索/ 72
·第一条线索/ 72
·第二条线索/ 73
对每一种错误目的的有效鼓励方式/ 75
·寻求过度关注/ 76
·寻求权力/ 77
·报复/ 77
·自暴自弃/ 78
目的揭示法/ 82
失望行为的不同表现/ 85
对待十几岁的孩子/ 88
回顾/ 89
·正面管教工具/ 91
·问题/ 91
第5章当心逻辑后果
逻辑后果只有在运用得当、正确的情况下,才能让孩子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它不能成为伪装的“惩罚”,而自然后果在运用恰当的情况下,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自然后果/ 96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97
逻辑后果/ 100
转移孩子的行为/ 103
逻辑后果与行为的错误目的/ 105
转变态度的必要性/ 106
让孩子们事先参与/ 107
回顾/ 111
·正面管教工具/ 111
·问题/ 112
第6章关注于解决问题
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关注问题的解决。孩子是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积极的“暂停”/ 122
启发式问题/ 126
回顾/ 128
·正面管教工具/ 129
·问题/ 129
第7章有效地运用鼓励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但是,要对一个正在作出不当行为的孩子进行鼓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许多成年人不知道什么是鼓励……
时机/ 133
相互尊重/ 134
改善,而不是完美/ 137
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 138
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139
作出弥补/ 139
避开社会压力/ 142
安排特别时光/ 143
鼓励与赞扬/ 146
鼓励与批评/ 149
鼓励自我评价/ 149
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 150
日常惯例表/ 153
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好时机/ 154
启发式问题/ 155
试试抱一抱/ 156
一个孩子的观点/ 157
回顾/ 158
·正面管教工具/ 158
·问题/ 160
第8章班会
班会为老师和孩子们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来学习和实践合作、相互尊重以及专注于解决问题,给孩子们提供了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而且能够消除孩子们的行为问题并促进学业知识的学习……
成功班会的态度和指导原则/ 163
班会的几个目的/ 166
·教会孩子们相互尊重/ 166
·致谢、感谢以及感激/ 167
·专注于问题的解决方案/ 168
·超越逻辑后果/ 169
班会指南/ 170
·使用议程/ 170
·使用冷静期/ 171
·围成圆圈/ 172
·班会的组织/ 172
老师的态度和技巧/ 174
·1放弃控制,邀请孩子合作/ 174
·2做出榜样/ 175
·3问启发式问题(“苏格拉底法”)/ 175
·4要为一些问题承担起责任/ 177
·5要客观,不要评判/ 178
·6寻找每个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 179
常见问题/ 179
其他建议/ 188
·秘密好友/ 188
·班级规则/ 189
·如何结束班会/ 190
·事情在变好之前,往往会变得更糟/ 190
回顾/ 191
·班会指导原则/ 191
·班会失败的六个原因/ 192
第9章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在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解决管教问题方面能够起到和班会同样的作用,而且也是加强家人之间的合作和亲密感的好办法,但由于家庭环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家庭会议和班会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家庭会议与班会有哪些不同/ 196
家庭会议的“构件”/ 197
·主席/ 197
·秘书/ 197
·致谢/ 197
·感激/ 198
·议程/ 198
·解决问题/ 199
·计划家庭活动/ 199
·计划家庭娱乐活动/ 202
·讨论家务事/ 202
一些特殊的挑战/ 205
·年幼的孩子/ 205
·十几岁的孩子/ 205
·单亲家庭/ 207
为家庭会议增添趣味/ 208
·家庭格言/ 208
·感激纸/ 210
·致谢纸/ 210
·家庭娱乐表/ 211
家庭晚餐计划/ 213
回顾/ 214
·正面管教工具/ 215
·问题/ 216
第10章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正如孩子有自己意识不到的错误行为目的一样,大人也有自己意识不到的错误行为目的——生活态度取向。这是你从自己孩提时代的大量潜意识的决定积累起来的,决定了你的性格……并且直接影响着你对孩子的态度和孩子的性格。
什么是生活态度取向?/ 219
搞清楚你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 223
你的人生蓝图/ 223
搞清楚你的次级生活态度取向/ 225
生活态度取向和养育风格、教学风格/ 226
·安逸型/ 226
·控制型/ 229
·取悦型/ 230
·力争优秀型/ 231
互相冲突的生活态度取向/ 233
回顾/ 235
第11章综合应用
当我们把本书中的原则和正确的态度结合起来时,我们就有了一个极好的管教工具箱,可以用来帮助孩子形成让他们受益终生的品质……
卫生间的使用技巧/ 237
小说的使用技巧/ 238
积极的“暂停”/ 240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243
情绪的撤出/ 246
避免早晨的麻烦/ 247
日常惯例表/ 248
避免就寝时的争斗/ 249
睡前分享/ 251
避免就餐时的争斗/ 252
让孩子参与/ 253
不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 254
无言的信号/ 259
给孩子提供选择/ 262
“你一……我们就……”/ 263
零花钱/ 264
回顾/ 265
·正面管教工具/ 265
·问题/ 266
第12章家里和教室里的爱与欢乐
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和爱……
三个提醒/ 269
·1我们做什么永远不如怎么做更重要/ 270
·2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 271
·3有时候,我们必须反复学习同一件事情/ 274
寻找积极的方面/ 275
先假定孩子无辜/ 276
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 276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281
教给孩子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做出榜样/ 282
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 284
承担起你自己的全部责任/ 285
对你自己要有同情心/ 285
加强自我学习/ 286
回顾/ 287
·正面管教工具/ 287
·问题/ 288
附录1发起一个正面管教学习小组
附录2通过“同伴辅导”培养社会责任感
附录3给家长的信
《正面管教》 译者的话:我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作者简介
简·尼尔森(Jane Nelsen),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冶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7个孩予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被翻译成超过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征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是众多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本书根据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订版翻译,该版首印数为70多万册。
潘鸿生,资深图书策划人、心灵成长导师,对于青少年教育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近年来致力于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自我提升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其作品以故事见长,说理精辟,实用性强,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理解、亲近的桥梁,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和支持。
精彩试读
正面的方法
如果你是一位老师,已经教了很多年的书,你是否还记得孩子们会整
整齐齐地坐好,规规矩矩地听老师的话?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是否还记
得孩子不敢和父母顶嘴?也许你不记得有这样的事,但你的爷爷奶奶却可
能会记得。
坦白讲,我一直对所谓的“育儿专家”的书持保留态度,觉得很多理论脱离实际,或者过于理想化。但是,这套书,尤其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真的让我刮 উপলব্ধি。它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充满了来自一个母亲最真挚的爱和最切实的经验。读的时候,我经常会一边看一边流泪,因为里面写的太多场景,太像我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日常了。那种心疼,那种无奈,那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最喜欢的是书里提到的“看见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往往只看到了孩子“不好”的一面,比如哭闹、不听话、犯错误,却忽略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感受。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柔的提醒,让我停下来,去真正地“看见”我的孩子。我开始尝试着去倾听他,去理解他,而不是简单地指挥和命令。比如,当他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时,我不再立刻说“你给我闭嘴”,而是会先蹲下来,用一种平静的语气说:“宝贝,我知道你现在很不开心,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妈妈想帮你。” 这种改变,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态上的。我从一个“家长”变成了他可以信赖的朋友。这套书给我的不仅仅是育儿方法,更是一种重新认识亲子关系的视角,让我更加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
评分这本书的理念简直就是打开了我育儿世界的新大门!之前总是陷入“因为你不好好吃饭,所以不给你看动画片”的恶性循环,家长和孩子都筋疲力尽。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惩罚和奖励并不是唯一的管教方式。我开始尝试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比如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先深呼吸,然后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温和地问他“你是不是很生气?”或者“我能帮你做些什么?”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有点不适应,习惯了之前那种对抗的模式,但慢慢地,他开始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我举个例子,上次他因为弟弟抢了他的玩具而大哭大闹,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劈头盖脸地指责他,而是先把他抱到一边,等他稍微平静一点,然后和他一起分析情况,告诉他:“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你的玩具被抢了。我们可以想一个办法,怎么让弟弟知道这是你的玩具,并且以后可以和他轮流玩,好不好?” 这种方式真的太有效了!他从一个愤怒的小爆发,变成了一个愿意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小朋友。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管教孩子,更多的是让你重新审视亲子关系,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发现,当我放下“大人”的架子,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和孩子交流时,他回馈给我的,是意想不到的惊喜。那种看着孩子从哭闹到心平气和,主动寻求解决方案的眼神,真的让我觉得一切的努力都太值得了。这本书不是一本“速成”的育儿秘籍,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引导,教会你如何建立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家庭氛围。
评分我一直觉得,带孩子就像是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天都在跟他的各种“小叛逆”和“不听话”斗智斗勇。尤其是到了孩子开始有独立意识的阶段,简直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我买这本书,其实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太多了,而且很多理论听起来都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但是,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有很多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案例,而且是用一种非常温和、充满智慧的方式来解读孩子的行为。我最受启发的一点是,它强调了“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比如,孩子突然变得黏人,可能是因为在幼儿园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或者只是单纯地需要安全感。而不是像我之前那样,觉得他就是“作”。书中提供的很多沟通技巧,比如“重述孩子的感受”、“提供选择”等等,我都一一尝试了。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有一次,我儿子晚上不肯睡觉,一直玩玩具,我本来很生气,但想起书里的方法,就问他:“你是不是不想睡觉,还想再玩一会儿?” 他点点头。我接着说:“那你给我看看,这些玩具要怎么才能收好,睡前准备好。” 结果,他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开始收拾,比我强行要求他睡觉的效果好太多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管教孩子不是压制,而是引导。它教会我如何用一种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惩罚和责备。
评分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妈妈,兢兢业业,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孩子好像总是不太开心,我也总是被他的各种问题弄得焦头烂额。直到我读了这套书,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以来都在用一种“控制”的方式来对待我的孩子,而不是“引导”。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亲子关系模式。它不是教你如何让孩子“听话”,而是教你如何和孩子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伙伴关系。书中有很多关于“鼓励”和“赞美”的技巧,我之前一直以为多表扬孩子就可以了,但这本书告诉我,关键在于“具体”和“关注过程”。我开始尝试着去发现孩子努力过程中的闪光点,而不是只盯着结果。比如,他搭了一个不是很高也不是很稳的积木,我不再说“你真棒”,而是会说:“哇,你看你搭得这么认真,每一块积木都小心翼翼地放上去,真有耐心!” 这种细微的改变,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看见,他变得更愿意尝试,更自信了。这本书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育儿的迷茫。它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智慧、更有爱的妈妈,如何和我的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庭。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妈妈,喜欢有科学依据、有逻辑的书籍。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将心理学、行为学等领域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到育儿实践中,让我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关于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为什么会对规则产生抵触,书中都有非常清晰的解释,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孩子的行为。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教孩子如何控制情绪,更是教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识别、表达和疏导情绪。我尝试过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引导他去做深呼吸,或者让他画出自己的情绪。效果真的很好。我儿子之前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不止,现在,他能够在我的引导下,学会用更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且,这本书不是那种一味强调“正面”的教育,它也承认孩子会有负面情绪,并且提供了一种健康的处理方式。它教会我,即使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也可以保持冷静和尊重,用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改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育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了,不再是东拼西凑,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也更有信心去面对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评分物流挺快!??
评分特别不满意,感觉被骗了,书不是我要的那本,图片明明是修订版的,可收到后却不是,商家又说什么没写是修订版的,没写你贴修订版的图片骗人,明显的挂羊头卖狗肉,找商家又说什么内容都一样,差了七十多页,哪能都一样,还说什么出版社,出版社还不是按你们说的办,不能自圆其说,就是推卸责任,还有快递很不给力,时间太长了。
评分特别不满意,感觉被骗了,书不是我要的那本,图片明明是修订版的,可收到后却不是,商家又说什么没写是修订版的,没写你贴修订版的图片骗人,明显的挂羊头卖狗肉,找商家又说什么内容都一样,差了七十多页,哪能都一样,还说什么出版社,出版社还不是按你们说的办,不能自圆其说,就是推卸责任,还有快递很不给力,时间太长了。
评分物流挺快!??
评分好
评分特别不满意,感觉被骗了,书不是我要的那本,图片明明是修订版的,可收到后却不是,商家又说什么没写是修订版的,没写你贴修订版的图片骗人,明显的挂羊头卖狗肉,找商家又说什么内容都一样,差了七十多页,哪能都一样,还说什么出版社,出版社还不是按你们说的办,不能自圆其说,就是推卸责任,还有快递很不给力,时间太长了。
评分好
评分书是正品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