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新生儿成长的关注越来越多了,年轻父母与祖辈们的殷切之情愈加浓郁了,“赢在起点”的竞争格局左右着当前中国众多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心态,开放婴幼儿潜能的图书应运而生可谓琳琅满目,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与理解婴幼儿的成长与烦恼,怎么养成孩子健康阳光的性格,怎么针对每个孩子的差异有的放矢地因势利导,怎么看待那些经常失败的孩子,诸如此类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本书会带给你有益的启迪。
《妈妈应该为上小学孩子做的50件事》是一本关于小学生教育的书。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特别阶段,妈妈则是这个阶段最后的老师。“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个时候的孩子像一张白纸,什么样的教育都会在这张白纸上留下烙印,既不能擦拭,也不能涂改,所以教好怎么做人是妈妈这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妈妈应该为上小学孩子做的50件事》分别从心灵、身体、技能、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跟妈妈们一起探讨,孩子在小学阶段应该如何引导与培养。
钱源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章 为孩子炖出心灵鸡汤
1. 让恐惧的情绪全部out
2. 融入团体环境,将孤独拒于门外
3. 从襁褓到学生的完美转换
4. 让赞赏成为孩子的一缕阳光
5. 敲警钟,让孩子从高空回到地面
6. 正确疏导,杜绝叛逆"坏小孩"
7. 困难不过是张纸
8. 跟孩子一起规划时间
第二章 强健体魄,塑造社会栋梁
9. 睡眠充足,睡出高智商天才
10. 让孩子爱上吃饭
11. 晨操甩掉婴儿肥
12. 跟小病痛说拜拜
13. 保护孩子的灵魂之窗--眼睛
14. 定期体检,为健康保险
第三章 让学习成为另一种玩耍
15. 脑力激荡,教孩子科学用脑
16. 想象力是个脆弱的宝
17. 重视方位知觉能力
18. 抽象思考和逻辑思考能力,要从小学起
19. 明辨是非,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20. 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具有一目十行的记忆力
21. 释放孩子的创造潜能
22. 点燃特长的星星之火
23. 让孩子爱上书的香味
24. 学习兴趣的培养妙招
25. 好奇心的神奇力量
26. 找个够酷的家教
第四章 认知社会,才能融入社会
27. EQ比IQ更重要
28. 小孩子也有任务要完成
29. 规则意识是条警戒线
30. 自立自强,塑造独立个性
31. 让孩子学会自律
32. 朋友无价,益友胜过良师
33. 互惠双赢,合作精神
34. 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35. 培养辨善恶、明是非
第五章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6. 礼仪礼貌,一马当先
37. 诚信是立身之本
38. 关爱他人才能更爱自己
39. 勤奋的笨鸟与骄傲的兔子
40. 五千年的孝顺美德
41. 吃得苦中苦,铁杵磨成绣花针
42. 开源也得节流
43. 宽容之心装得下整个世界
第六章 了解生活的真谛
44. 健康的金钱观决定未来成就
45. 让孩子做一次"小鬼当家"
46. 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艰辛
47. 大胆放手让孩子真正断奶
48. "荣誉感"与"羞耻心"
49. 以身作则,提供成长的好环境
50. 自我保护方法一二三
表扬也要形成习惯,但不能让孩子骄傲和自满。当孩子已经拥有自信的时候,适当减少表扬的次数而帮助他分析自己,才能让孩子保持乐观、健康的心理。
……
本书全方位提示家长如何全面做好小学入学前准备。仅仅为了满足家长们进入若干趋之若鹜的名校的愿望,必定会伤害到更多的无辜学童,他们心理笼罩的阴影谁来驱散。其实,现在已经殃及不少孩子了,尤其是心理成熟较晚些的男孩。傍晚与周末,他们愁眉苦脸地跟着发狂的家长紧赶慢赶地参加一个又一个培训速成班;每当入学招生之际,他们又疲于奔命地连续穿梭奔波于一所所名校之间面对。养孩子还是毁孩子?
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了,每次都有新的感悟。作为一个新手妈妈,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挺迷茫的,特别是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那种不确定感会加剧。我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孩子会不会因为我的疏忽而落后,或者留下什么遗憾。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给我指引了方向。它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具体、操作性很强,每一条建议都充满了爱和智慧。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的部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孩子辨别信息、独立判断的能力实在太重要了。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孩子的思考,如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观点不成熟。我尝试了几种方法,发现孩子真的开始变得更主动、更愿意思考了,而不是一味地听从。而且,书中还强调了“陪伴的质量”,这让我意识到,与其花大量时间做一些形式上的事情,不如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中,哪怕是每天的十分钟,只要是高质量的陪伴,也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和力量。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妈妈的角色不仅仅是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更是一个引导者、一个伙伴,用爱和智慧陪伴孩子成长,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评分作为一个职业女性,我承认,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我确实错过了不少。工作上的压力和家庭责任让我感到疲惫不堪,也常常对孩子心有愧疚。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我抱着一种“姑且看看”的心态,没想到却被深深地吸引了。它并没有指责我曾经的缺席,而是以一种非常温和、理解的方式,告诉我如何重新连接与孩子的关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孩子创造最大价值的陪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倾听孩子的心声”的章节。我发现自己常常在孩子说话时,不自觉地打断他,或者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忽略了倾听本身的力量。这本书教我如何真正地用同理心去倾听,如何去理解孩子话语背后的情感需求,如何通过积极的反馈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通过实践,我发现孩子愿意和我分享更多的事情,我们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此外,书中关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一直觉得孩子还小,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操心,结果导致他做什么都依赖我。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参与到家庭事务中,不仅仅是锻炼他的能力,更是让他学会爱和担当。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最朴实的话语,点醒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让我重新找回了作为母亲的初心和力量。
评分我是一名宝妈,孩子刚上一年级,每天忙得团团转,感觉自己快要被掏空了。这本书真的来得太及时了!它不是那种让你焦虑的“育儿秘籍”,反倒像是一个温柔的朋友,在耳边轻声细语地提醒你,你在做什么,你做得很好。书里提到的很多内容,我都有同感。比如,关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以前总觉得孩子看书就是越多越好,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乐趣,享受过程。它提供了一些很有趣的亲子阅读方法,比如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书籍,或者在阅读时加入一些互动和表演,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我试着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我们扮演书里的角色,还一起讨论情节,孩子表现得特别开心,甚至会主动提出想读下一章。另外,书中关于“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有点担心孩子受伤或者失败,所以会尽量保护他,不让他去冒险。但这本书让我看到,适度的冒险和尝试,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绝佳机会。它鼓励家长们放下过度的保护欲,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他们在跌倒中学会站起来,在失败中积累经验。这本书让我更自信了,也更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支持他们,让他们能够勇敢地去面对这个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给像我这样有点“粗心”的妈妈打了一剂强心针。我承认,有时候生活琐碎,我确实会忽略一些对孩子成长很重要的方面。这本书就像一本“检查清单”,让我意识到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又该如何去改进。我特别喜欢它关于“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建议。我一直觉得孩子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总是憋在心里。这本书让我明白,这可能跟我平时缺乏引导有关。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在家中创造一个自由表达的氛围,如何鼓励孩子在家庭会议中发言,甚至是如何鼓励孩子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尝试着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小项目,让他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并鼓励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让我惊喜的是,孩子真的开始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愿意主动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此外,书中关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以前总喜欢事事代劳,结果让孩子变得很依赖。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应该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解决问题。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步骤,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自己穿衣服、整理书包,以及如何让孩子参与到简单的家务劳动中。这本书让我看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智慧。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这类育儿书籍抱有一些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会夸大其词,或者提供一些不切实际的建议。但是,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没有贩卖焦虑,也没有制造恐慌,而是用一种非常轻松、幽默的笔调,讲述了许多关于如何与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相处的智慧。我尤其欣赏它对“情感连接”的强调。书中提到的很多方法,都是从细节入手,比如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来传达爱意,如何在家中营造一种充满安全感的氛围,让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支持。我尝试着每天睡前和孩子拥抱,听他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即使有时候我听起来觉得有点幼稚,但我努力去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变得更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也仿佛缩短了许多。而且,书中关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以前总觉得让孩子遵守规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策略,比如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讲解规则,或者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这样孩子就更容易接受和遵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育儿的另一种可能性,不再是疲惫的“战斗”,而是充满乐趣和智慧的“游戏”。
评分1234567890
评分还没看
评分还没看
评分1234567890
评分1234567890
评分还没看
评分1234567890
评分1234567890
评分123456789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