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有著迷一般的人生。他以一介儒生、昂然崛起於湘楚之間,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瞭不容抹殺的一筆。他持一定之規,為人、為官、為民、為國,處處體現齣強大的精神感召力,成為時人推崇的末世聖人。
內容簡介
《冰鑒大全集(超值金版)》編寫組將《冰鑒》原文七篇悉數錄齣,分七章。在每一章的具體論述中,則分為“原典”“注釋”“譯文”“解讀”“活用”五個部分。編寫組謹慎注釋,廣收史料,詳加評述,配以美圖,並根據時代的變化,收集與之相關的現代案例,從現代處世、職場和商傢的鑒人角度闡釋《冰鑒》,因名為《冰鑒大全集》,以饗讀者。
目錄
第一鑒 神骨
以形觀骨,以骨觀德
何為神骨
雙眼識人
麵部鑒人
神之清濁
神之邪正
動靜之神
“收拾入門”觀其神
九骨識人
骨以色鑒
骨以質分
第二鑒 剛柔
既識神骨,當辨剛柔
何為剛柔
剛柔與陰陽五行
五行相生,剛柔識人
內剛柔之辨
近“粗”之人
近“蠢”之人
近“奸”之人
“粗蠢各半”之人多長壽
“純奸”之人
半途而廢之人
內剛柔往往被忽視
第三鑒 容貌
儀容相貌,個性各異
總論容貌
七尺之軀,貴在協調
五官分明,相由心生
相貌的貴賤之分
第四鑒 情態
情態觀人,去僞存真
情態與神
觀人精神與觀人情態
情態之審視
恒態種種之弱態
恒態種種之狂態
恒態種種之疏懶態
恒態種種之周鏇態
情態之辨
時態之不足與論情者
時態之不足與論事者
時態之不足與談心者
第五鑒 須眉
眉早須晚,形鑒之論
七尺男兒,早眉晚須
眉毛中隱藏的學問
須眉之間的玄妙關係
第六鑒 聲音
辨聲聽音,察言觀人
聞其聲如見其人
“聲”“音”之辨
聞聲辨貴賤
音由心生,辨音識人
第七鑒 氣色
以氣觀誌,以色察人
麵部氣色顯示命運
人以氣為主
觀色望氣,可知其命
視色查情,盡覽其質
附錄1 曾國藩年譜
附錄2 其他識人術
精彩書摘
第一鑒 神骨
何為神骨
原典
語雲“脫榖為糠,其髓斯①存”,神②之謂也;“山騫③不崩,惟石為鎮④”,骨之謂也。
注釋
①斯:語氣助詞,無實義,這裏指“仍然,還”。②神:與“精神”不是對等的概念,除瞭有精力旺盛的含義外,更多的還包括一個人經由學識、經曆、意誌、氣質中體現齣來的智慧光芒,是生命力、行動力、意誌力和創造力的綜閤體現。③騫:拔去,引申為損、虧,這裏可理解為土石的剝脫流失。④鎮:用力量壓而維持穩定,這裏指依靠岩石的支撐而保持固定。
譯文
俗話說“稻榖去掉的外殼,就是沒有多大用途的榖糠,但稻榖的精華——米,卻仍然存在著,不會因外殼的磨損而丟失”。這個精華,比之於人,就是一個人的“神”。俗話也說“山嶽錶麵的泥土雖然經常脫落流失,但它卻不會倒塌破碎,因為它的主體部分是硬如鋼鐵的岩石,不會被風吹雨打去”。這裏所說的“鎮石”,便相當於一個人身上最堅硬的部分——“骨”。
解讀
《神骨》為《冰鑒》之開篇,為全書的總綱,主要論述“神”與“骨”,由此可見曾國藩品鑒人物時關注的重點。曾國藩用瞭兩個比喻,形象地說明“神”和“骨”的所指。
稻榖的精華是米,米蘊藏在殼內,碾殼成糠,皮去掉瞭,精華猶在,也纔有用。米未隨糠去,因而“神”也不會因“形”(相貌等)的變化而有什麼損失。“神”與“形”,猶如“米”與“糠”,所以說“脫榖為糠,其髓斯存”。
“骨”外有皮有肉,如高山之上有土有沙。骨骼是人體框架的根本支柱。骨之與人體,猶山石之於沙土。沙土脫落流失,但山石巋然屹立,仍足以見其雄壯。恰如人體相貌,即使有什麼損傷缺陷,但骨之豐俊神韻不會變化,仍足以判斷人的顯達,所以說“山騫不崩,惟石為鎮”。
具體到人身上,究竟什麼是“神”呢?
“神”在這裏指的是人的內在的精神狀態,與“形”相對,由人的意誌力、注意力、生命力、行動力和氣質、風度等構成,比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的內涵豐富得多,往往可通過一個人的外觀形態特彆是眼睛錶達齣來。這種內在的精神狀態不會因為外貌的美醜、皮膚的黑白而發生變化;也不會因一時的喜怒哀樂而發生大的變化。也就是說,“神”具有很強的穩定性,並不會由於外在的乾擾因素而隨時發生改變;同時也說明“神”有一種奇特的穿透力,可以穿越各種錶象(如外貌)的乾擾而錶現齣來。“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還是一種氣質性的東西,能在後天的環境中發生一定的變化。經由各種磨煉,如智慧、閱曆、纔能和信心增長瞭,“神”也會更加清明精湛,豐厚純熟。
當然,“神”不是憑空而來的東西,它不能脫離具體的物質形式而獨立存在。它必然是有所依托的。古書上曾有這樣的詩句:
論 神
神居內形不可見,氣以養神為命根;
氣壯血和則安固,血枯氣散神光奔。
莫標清秀心神爽,氣血和調神不昏;
神之清濁為形錶,智愚賢肖最堪論。
由此可見,“形”是“神”的物質基礎和錶現形式,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看不見摸不著的“神”蘊藏於“形”內,決定著“形”的風采和神韻。如果神是“光”,“形”就是太陽和月亮,日月發齣普照大地的光芒,而光並不是日月本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觀人的時候,觀“神”要察“形”,察“形”更要觀“神”。曾國藩開篇引用比喻的用意也就在此:看人不能隻看錶麵,而是要神形兼備,觀錶察裏。這裏的“錶”就是指人的“形”,即外部形象;“裏”就是指“神”及人的內心世界。
關於“神”與“形”,中國傳統醫學還有“形有助於養血,血有助於養氣,氣有助於養神”的說法。如果形體完備無損,血液就能夠流通(中醫有“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說法),血液流通無阻,氣就能順暢;氣一順暢,神就明清爽朗。可見“神”貫穿在生命的全過程之中,是生命力的重要錶現特徵。生命力旺盛,氣血就旺盛,“形”就錶現齣勃勃生機。如果血枯氣散,就必然精神恍惚,“形”就會委靡不振。而精、氣、神、血的穩定性是一個較長時期的過程。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長時間血不暢、氣不順,精力就不能集中,辦事效率自然低下,纔能就難以發揮,事業發展也就無望。長此以往,命運的通達騫滯不言自明。觀人者憑此下斷語,往往能夠齣言如神。相反,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地處於血暢氣順、神安體泰的狀態之下,一旦需要,精力馬上高度集中,調動激發體內潛能,靈感與超水平發揮就有實現的可能。長此以往,自然事業有成。觀人者隻要善於抓住這一“信息”,就能夠判斷如神。
“神”的足與不足,影響到纔能發揮,對事業和命運的成敗至關重要。
什麼是“骨”呢?
依據“天人感應”(或稱之為“人體微觀宇宙說”)這一基本理論,從局部看整體,對人的命運際會進行判斷;從文化人類學方麵來看,“微觀宇宙說”或“天人感應”的理論有其文化上的意義,也是我們瞭解古代中國人思維方式和心理世界的重要坐標。其實,各種相術雖然有迷信的一麵,但是也包含瞭不少古人認識社會和人生的經驗總結,具有某些閤理的成分。
“骨”的本義是骨骼,後來與相術結閤成為相術的一個術語。《冰鑒》中所言的“骨”專指與“神”相配,能夠傳“神”的那些數量不多的幾塊骨。在人類的童年時代,人們常常用骨來占蔔吉凶,中國古人用相術來占蔔命運,也往往從人的形體骨骼入手來探究人的福禍壽夭。東漢王充所著《論衡》中《相骨》一章中有“案骨節之法,察皮膚之理,以審人之性命無不應者”,可見當時就有通過對骨骼形體的整體觀照來判斷一個人的富貴貧賤作的主法論。
“骨”與“神”的關係也可以從“形”與“神”的關係上來理解。血肉之軀,或因生活條件的改變而或肥或瘦,須發因年齡的增長而由濃變稀,唯有骨是不會發生太大變化的。從體質人類學的角度來說,骨的重要在於骨骼支撐血肉之軀,猶如大廈之需棟梁,而且它的遺傳、發展往往要積以數代、數十代、數百代人,一個民族的強大、一個姓氏的繁衍、一個傢族的興隆,都是需要強其骨的。因此,古人識人時,看重對骨的觀察,也是有一定的客觀依據的。隻是“骨”與“神”之間,帶有讓人難以捉摸、難以領會的神秘色彩。一般人往往難於把握,隻有在實踐中自己去多加體會。
處世活用
《冰鑒》的鑒人之術,其核心思想就是全麵衡量,知人論事。曾國藩不僅從人的相貌、言語、行動等方麵去考察一個人,還要從方方麵麵去把握一個人的“神”,從而根據這個人的綜閤素質委以責任。因此,曾國藩察神識人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是一個綜閤的過程,這也正是曾國藩高於他人之處。
江忠源(1812—1854),字常孺,號崛樵,湖南新寜人。江忠源本在湖南偏僻山中讀書,因參加科舉考試到瞭北京,以同鄉晚輩的身份去拜見曾國藩。當時曾國藩已是二品官員,而江忠源隻是一個普通的待進舉的讀書人。見麵後,兩人談得很投機,曾國藩也賞識江忠源的纔華。
江忠源告辭時,曾國藩目不轉睛地看著他離去,直到他走齣門外。曾國藩對介紹江忠源的郭嵩燾說:“京師求如此人纔不可得。”繼而又說:“是人必立功名於天下,然當以節義死。”當時世事太平,在場的人聽聞此言都很驚疑。
1848年,江忠源開始辦團練鎮壓新寜縣的青蓮教起義,一役而定,授七品知縣,往浙江任職。1851年,洪秀全領導和發動瞭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次年,江忠源帶兵進駐廣西,投奔廣西副都統烏蘭泰軍中,準備狙擊節節勝利的太平軍。曾國藩知道後,從北京給江忠源寫信,堅決反對他投筆從戎,認為他“讀書山中”,投筆從戎,“則非所宜”。他還動員朋友勸阻江忠源,認為“團練防守”即為文人本分,他率兵去廣西,就是“大節已虧”。
曾國藩為什麼要堅決反對江忠源投筆從戎?有人認為,這是他“愛人以德”,不願江忠源這樣的文人去做武人之事。有人認為,打仗是一個殺人成性的職業,此時的曾國藩還未曾想去當“屠父”,所以勸阻江忠源君子慎擇業!當然,更有人推測,曾國藩已經看齣江忠源會“以節義死”,不願看到江忠源去乾如此危險之事。可惜,曾國藩在他的傢書、日記、通信之中都沒有提到過這件事,所以後人隻好“推測”而已。
但是江忠源並沒有聽曾國藩的話,他率軍在廣西蓑衣渡設伏,與太平軍第一次交戰便重創太平軍,太平軍早期領袖南王馮雲山即犧牲於此役,太平軍實力大損。江忠源首戰告捷,從此以善帶兵而名聞朝廷。江忠源所率部眾也是第一支齣省作戰的湘軍。後來江忠源追擊太平軍,軍功纍積,由七品知縣迅速升遷至安徽巡撫(官級從二品)。
1853年,曾國藩也開始辦團練,江忠源成瞭其手下的得力乾將。1854年,太平天國勇將、翼王石達開率兵迎戰湘軍。江忠源防守廬州,被太平軍圍睏,城破,江忠源苦戰力竭後,溺水而死。
曾國藩是根據什麼來判斷江忠源會“必立功名於天下,然當以節義死”,現在已無從考證。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注視江忠源良久,肯定是在察其“神”“骨”,測其“福”“禍”。
……
前言/序言
曾國藩(1811-1872),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湖南湘鄉白揚坪(今屬湖南雙峰)人。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纍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備受人們關注的風雲人物。一個普通的農傢子弟,以並不超絕的資質,“文能應試,武能殺人”,締造齣一支強悍無比的湘軍,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成為大清之柱石。並因其精於治國、治兵、治學、治傢,而備受後人推崇。毛澤東曾嘆服道:“餘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曾國藩為什麼能夠取得如此成功呢?簡單地說,一方麵得益於其自我修身養性的能力,另一方麵得益於其鑒人與用人之術。古語雲:“獨木難成林。”古今中外,沒有哪一位英雄是單槍匹馬奪得天下的。曾國藩自身的資質並非上上之選,他之所以能夠創下震古爍今的功勛,並不止於自身的上下求索,更在於在其軍事集團內,不但擁有天賦異稟的智囊,而且擁有能徵善戰的將領,可謂善於盡天下英雄之力為己所用。那麼,曾國藩又是怎樣籠絡到這些傑齣的人纔並驅策他們於自己的麾下呢?這就要歸功於他獨特的鑒人及用人藝術瞭。
據《清史稿?曾國藩》記載:“國藩為人威重,目三角有棱。每對客人注視移時不語,見者悚然。退者記其優劣,無或爽者。”但凡選吏擇將,曾國藩皆親往目測,從外貌神態、言談舉止等來判斷一個人的纔能品質,從而適當用之。曾國藩如此觀人的本領,在當時傳為奇談。他的幕僚之一郭嵩燾說曾國藩“尤以知人名天下,一見以辨其纔之高下與其人賢否”。李鴻章在奏稿中也曾說:“曾國藩知人之鑒,超軼古今。或邂逅於風塵之中,一見以為偉器;或物色於形跡之錶,確然許為異纔。”許多曆史事實也證明,曾國藩所用之人各得其所,幾無偏差。
曾國藩何以有如此高超的識人技能?
原來,曾國藩一輩子緻力於經世緻用之學,識人用人之術就是其中一項。他將中國古代傳統識人術與自身獨特的識人經驗相結閤,以半生實踐深入探索,形成一套可資藉鑒的識人理論,後人將其匯為《冰鑒》一書。
“冰鑒”,取以冰為鏡,能察鞦毫之義。《冰鑒》秉承中國傳統識人術的特色而從外觀入手。第一取威儀,第二看精神,第三取清濁,第四看頭骨,第五看五官,第六看須眉,第七看腰背,第八看手足,第九聽聲音,第十看形體。可以說,用人者讀《冰鑒》,它便是一部鑒人專著;修身者讀《冰鑒》,它便是一本成功指南和勵誌奇書。它的作用可以歸結為兩點:識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
《冰鑒》一書體雖小而思精,言雖少而意深,自問世以來一直備受世人推崇,其鑒人之法在今天亦有重要的實用價值。颱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在其名著《論語彆裁》中說道:“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曾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隻有一套——《曾國藩傢書》。其實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鑒》這一部書。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論,不同其他的相書。”蔣介石對曾國藩也是推崇備至。蔣緯國(蔣介石之子)在擔任三軍大學校長期間,曾將《冰鑒》指定為學生重要參考書。據說美國有些高校開設相術課,《冰鑒》也是重點教材之一。
本書編寫組將《冰鑒》原文七篇悉數錄齣,分七章。在每一章的具體論述中,則分為“原典”“注釋”“譯文”“解讀”“活用”五個部分。編寫組謹慎注釋,廣收史料,詳加評述,配以美圖,並根據時代的變化,收集與之相關的現代案例,從現代處世、職場和商傢的鑒人角度闡釋《冰鑒》,因名為《冰鑒大全集》,以饗讀者。
在今天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用人者希望物色到最優秀的人纔,而無數人又迫切渴望著成功。《冰鑒》恰好為雙方提供瞭可資藉鑒的信息。因此說,現今社會,研讀《冰鑒》仍不失其重要意義和特彆價值。
冰鑒大全集(超值金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冰鑒大全集(超值金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