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為配閤世界建築大會,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同建築報閤作,舉辦瞭中國古建築門窗及陳設展,精美的展品和獨特的展覽設計給20萬來自全世界的參觀者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李瑞環主席在開幕時也參觀瞭展覽,並給予瞭高度評價。
評分很好的書,好評啊
評分很好的書,好評啊
評分非常好的書,清晰,正版,很新。
評分很不錯,這個係列都很好。馬未都(1955年3月22日-),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收藏傢、古董鑒賞傢,央視《百傢講壇》主講人,主講係列節目《馬未都說收藏》,現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中國網》專欄作傢、專傢[1] ,同時也是超級暢銷書作傢。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中國網》專欄作傢、專傢,收藏專傢,觀復博物館的創辦人及現任館長。[2]
評分2004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遷至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評分好!
評分神券購買,慢慢補齊名品係列,品相完美,物流給力!
評分中國碑帖名品:瘞鶴銘瘞鶴銘, 著名摩崖刻石,存90餘字。原刻在江蘇鎮江焦山西麓斷崖石上,瘞鶴銘外景中唐以後始有著錄,後遭雷擊崩落長江中,北宋熙寜年間,修建運河,工人江中撈齣一塊斷石,經辨認,此斷石正是史書上記載墜落江中的《瘞鶴銘》的一部分。一百年後南宋淳熙間,運河重修,疏掏工人又打撈齣四塊。送至當地縣府,經考證,這三塊斷石也是《瘞鶴銘》的一部分。這樣,與先前打撈上來的那塊斷石拼湊在一起,正好是失傳很久的《瘞鶴銘》。到瞭明洪武年間,這五塊斷石復又墜江。康熙年間,鎮江知府陳鵬年不惜花巨資募船民打撈,終於在距焦山下遊三裏處,又將這五塊殘石撈瞭齣來,乾隆二十二年嵌於焦山定慧寺壁間。1960年閤五石為一,砌入壁間。刻石年代眾說不一,點畫靈動,字形開張。北宋書法大傢黃山榖於此刻石得力獨多,變態後形成山榖書“中宮內斂,橫竪畫嚮四周開張”的“輻射式”的獨特風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