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前後,硃希祖常為《新青年》和《晨報》副刊撰稿。1918年任北京大學中國文學係主任,教授中國文學史。不久兼任史學係主任,寫成《中國史學通論》一書及許多史論。其間積極參與推行白話文。1920年,聯閤北大六教授上書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標點,中國新式標點自此始。是年底,和瀋雁冰、鄭振鐸、葉聖陶等12人共同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1年,為北大接收曆史博物館殘存內閣大庫檔案1502麻袋,於研究所國學門設明清檔案整理會,擬定整理辦法,領導史學係學生整理研究。1923年夏,應陝西督軍劉鎮華之請,入關中講學,摹拓漢唐石刻。1926年夏,改任清華、輔仁兩大學教授。1928年重返北大,任史學係主任,並發起成立中國史學會。1930年入中央研究院,任研究員。1932年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長,先後撰寫《南明之國本與政權》、《南明廣州殉國諸王考》、《中國最初經營颱灣考》、《屈大均傳》、《明廣東東林黨傳》等數十篇論文,成為研究南明史的權威。1934年受聘為南京中央大學曆史係主任,同年任古物保管委員會主任。教學之餘,與其子硃偰對南京古跡實地調查,寫齣《六朝陵墓調查報告》等專著,為研究南京曆史文化奠定瞭基石。1935年、1936年任高等考試典試委員。1938年隨校西遷,在四川7年中,先後撰成《僞楚錄輯補》、《僞齊錄校補》等書,以隱刺僞滿和汪僞政權。1940年任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總乾事,不久即辭國史館職;3月,由重慶中央大學曆史係主任改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後兼任考試院公職候選人檢核委員會主任。1944年7月因肺氣腫病發,逝於重慶。友好門生曾編印《文史雜誌》專號,介紹其生平。
評分還不錯 送貨挺快的 物流服務好
評分硃希祖(1879—1944),字逖先,又作遏先、迪先,浙江海鹽人,我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傢、藏書傢。1905年考取官費留學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範科研習歷史;期間,師從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馬“章門五王”之一。1909年歸國,曾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浙江嘉興二中、嘉興中學教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長、中國史學會主席、明清史料編刊委員會委員、《廣東通誌》編纂委員會委員、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委員、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總幹事、考試院考選委員會考選委員等職。
評分評分
硃希祖,清道光狀元硃昌頤族孫。曆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中山大學及中央大學等校教授,是解放前著名的史學傢。他較早地倡導開設中國史學原理及史學理論等課程,並講授“中國史學概論”,在中國史學史的早期研究方麵起到瞭一定的作用。1932年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長,先後撰寫《南明之國本與政權》、《南明廣州殉國諸王考》、《中國最初經營颱灣考》、《屈大均傳》、《明廣東東林黨傳》等數十篇論文,成為研究南明史的權威。1944年7月因肺氣腫病發,逝於重慶。 17歲中秀纔。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官費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史學專業。三十四年在東京與魯迅同隨章太炎學習《說文解字》。宣統元年(1909年)歸國後,與魯迅同受聘於浙江兩級師範學堂任教。翌年改就嘉興府中學任教。辛亥革命後公舉為海鹽縣首任民事長,積極推行剪辮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鴉片、興辦學校等新政。鏇改到省教育廳任事。1913年為教育部起草國語注音字母方案,後受聘任北京大學預科教員兼清史館編修。袁世凱稱帝時,辭去編修,專任北大教授。硃希祖 硃希祖 五四運動前後,硃希祖常為《新青年》和《晨報》副刊撰稿。1918年任北京大學中國文學係主任,教授中國文學史。不久兼任史學係主任,寫成《中國史學通論》一書及許多史論。其間積極參與推行白話文。1920年,聯閤北大六教授上書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標點,中國新式標點自此始。是年底,和瀋雁冰、鄭振鐸、葉聖陶等12人共同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1年,為北大接收曆史博物館殘存內閣大庫檔案1502麻袋,於研究所國學門設明清檔案整理會,擬定整理辦法,領導史學係學生整理研究。1923年夏,應陝西督軍劉鎮華之請,入關中講學,摹拓漢唐石刻。1926年夏,改任清華、輔仁兩大學教授。1928年重返北大,任史學係主任,並發起成立中國史學會。1930年入中央研究院,任研究員。1932年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長,先後撰寫《南明之國本與政權》、《南明廣州殉國諸王考》、《中國最初經營颱灣考》、《屈大均傳》、《明廣東東林黨傳》等數十篇論文,成為研究南明史的權威。1934年受聘為南京中央大學曆史係主任,同年任古物保管委員會主任。教學之餘,與其子硃偰對南京古跡實地調查,寫齣《六朝陵墓調查報告》等專著,為研究南京曆史文化奠定瞭基石。1935年、1936年任高等考試典試委員。1938年隨校西遷,在四川7年中,先後撰成《僞楚錄輯補》、《僞齊錄校補》等書,以隱刺僞滿和汪僞政權。1940年任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總乾事,不久即辭國史館職;3月,由重慶中央大學曆史係主任改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後兼任考試院公職候選人檢核委員會主任。1944年7月因肺氣腫病發,逝於重慶。友好門生曾編印《文史雜誌》專號,介紹其生平。
評分當做史料來用,還沒看呢
評分買錯瞭,不過買來翻瞭翻,不錯,算是意外收獲
評分給老公買的。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