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广东话 粤语语言学习速学教程 粤语 白话 广东话入门书籍

学说广东话 粤语语言学习速学教程 粤语 白话 广东话入门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川 著
图书标签:
  • 粤语
  • 广东话
  • 语言学习
  • 速成
  • 入门
  • 白话
  • 教程
  • 方言
  • 粤语教材
  • 学习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奥华元图书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ISBN:9787806518496
商品编码:11126028111
出版时间:2010-01-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现时代没有一种方言能像广东话一样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不管懂不懂粤语,年轻人的嘴里总能哼出那么几句着腔着调的粤语流行歌曲;一些南方电视台使用的都是粤语方言。在中国大陆,粤语通行于广东、广西境内,使用人口约5000万。在香港及澳门,从市民日常交流,到学校教育、各行业,粤语都占绝对优势地位。在汉语语族里,除普通话外,粤语是比较成功发展为全功能语言的语种。同时香港大众媒体及娱乐事业的繁荣使粤语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南方的经济繁荣吸引着一批批的南下大军,很多人在南方生活日久,也慢慢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包括语言。

          为了交流的方便,很多来到南方的外乡人都会学点广东话,与其他多数方言不同,广东话是一种有着完整听说读写体系的方言,和普通话一样,能进行系统的学习,为了方便粤语爱好者的学习,我们编写了这本《学说广东话》,给大家的学习提供帮助。只要大家多听,多说,相信掌握这种语言是不难的。

目     录

第yi章 粤语基础知识

粤语发展史(2)

雏形期——秦汉(2)

成长期——魏晋南北朝(2)

定型期——唐宋(2)

独立发展期——清初(3)

鼎盛期——清朝中末时期(3)

近代(4)

粤语语音(4)

广州话拼音方案(4)

声母(9)

韵母(14)

声调(24)

词 汇(25)

构词特点(27)

构词方式(28)

语 法(35)

词序比较(35)

动词时态(37)

动词情貌(39)

特殊句式(41)

比较句(41)

处置句(41)

存在句(42)

双宾句(42)

被动句(42)

判断句(43)

否定句(43)

疑问句(43)

第二章 粤语常用词与短语

数 字(46)

时 间(48)

季 节(52)

人称、指代(52)

食 品(58)

用 餐(61)

工作交际(64)

生活用品(68)

动物植物(72)

交通工具(75)

人体、疾病(78)

动作行为(82)

颜色性状(87)

副词虚词(91)

粤语方言字(95)

口头语(97)

俗语、歇后语(101)

其 它(116)

第三章 实用会话粤语

基础会话(120)

粤语问候用语(120)

课堂用语(124)

辨别物品(128)

方向方位(132)

辨别身份(136)

结交礼节(140)

所属关系(144)

日历日期(148)

钟点时分(152)

时令节令(156)

天 气(160)

语 言(164)

问答用语(168)

购物用语(173)

情景练习(174)

饮食(174)

购 物(192)

旅行交通(205)

工作交际(226)

生活琐事(276)

娱乐(301)

粤语升级篇(305)

第四章 粤语小知识

几(318)

钱的说法(318)

图吉利(319)

低(319)

计算时间(319)

早 晨(320)

道 谢(320)

进一步,睇一步(320)

仔大仔世界(321)

核 突(321)

男人的称谓(322)

“行、 走”的讲法(322)

正斗·正路(324)

挨挨凭凭(325)

发XX(328)

奀皮(329)

晏·晚(330)

讲大话(330)

坐监·散水(331)

乌卒卒(333)

教 飞(333)

顶 栊(334)

执 生(335)

食 脑(335)

拉 阔(336)

小 强(336)

煲 粥(337)

劈 炮(338)

炒鱿鱼(338)

猪头丙(340)

剥花生和电灯胆(341)

地 胆(341)

蒲(342)

买棺材唔知埞(342)

死蠢(343)

呕电(343)

你悭啲啦(345)

揸兜(345)

棍仔(345)

大安主意(346)

叻(346)

飞(346)

擒 青(347)

口水多过茶(347)

情 话(347)

...............................

书    摘

粤语基础知识
粤语发展史
雏形期——秦汉

          自上古时期,居于岭南地区的多个原始部族被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人泛称为南越族。秦始皇南下攻取“百越”后,华夏族人来到岭南地区,南越族人则逃往山区或更南方的地区,当时的华夏族语言开始传入岭南地区。秦朝灭亡后,南海郡尉赵佗兼并桂林郡和象郡称王,建立了短暂的南越国。在汉朝的鼎盛时期,华夏族融合当时周边多个民族演变成汉族。这一时期是粤语出现雏形的时期。

成长期——魏晋南北朝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再次处于长年内战,北方更首次沦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岭南地区,岭南地区汉族人口大量增加,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yi次高峰期。当时中原传入的汉语与以前形成的古粤语混合,拉近了古粤语和中原汉语的差别。这一时期是粤语的成长时期。

定型期——唐宋

          在唐朝鼎盛时期,岭南地区的汉族人口进一步增加,与汉族长期接触的原住民已被汉化。而在汉族分布较少的山区,原始部族则继续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化。这一阶段粤语仍受中原汉语影响,成为一种既能对应中古汉语发音但有独立词汇文法的语言。唐朝灭亡后,燕云十六州沦陷达400年之久,宋朝时期,北方更再次沦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岭南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zui后一次拉近粤语和中原汉语差别的时期。唐宋时期可被视为粤语的定型时期,因此现代粤语仍能对应宋朝《广韵》的发音,但难以对应元朝或以后的中原汉语发音。


《岭南风情:粤语深度探索与文化交融》 导言:开启一扇通往岭南心脏的大门 本书并非侧重于基础的语音和词汇速成,而是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文化底蕴的粤语学习体验。我们相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真正掌握粤语,必须深入其社会、历史和生活场景之中。本书将引导您超越“入门”的层面,进入粤语的“精髓”领域,领略其作为一门独立且充满生命力的语言的独特魅力。 第一部分:粤语的“血脉”——历史溯源与语音的精微结构 本部分将回溯粤语的语言学根源,探究其如何在中国语言发展长河中保持其古老的面貌,并吸纳了周边文化的养分。 第一章:南迁的古音遗存 粤语与中古汉语的关联性分析: 详细对比现代标准普通话、中古音(以《广韵》为蓝本)和现代粤语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上的对应关系。着重分析粤语的入声字(促音)在现代汉语中失落而如何在粤语中得以保留的语音学机制。 方言地理学视角下的粤语分支: 探讨广州话、香港话、以及不同地域(如四邑、潮汕边缘区)粤语在语音上的细微差异,构建一张粤语方言地理图谱。 第二章:声调的“雕塑艺术”——七声或九声的奥秘 声调的感知与辨识: 摒弃单纯的数字标注法(如1-6),深入探讨粤语声调的音高轨迹和调值差异。利用声学分析的原理,解释“阴平”、“阳平”、“阴上”、“阳上”等声调的实际发音位置和听感区别。 变调与连读的语流现象: 研究粤语在实际对话中因词语组合、语气强度而产生的连读变调规律,这是快速学习者常常忽略,但却是地道表达的关键。例如,“你好吗”在不同语境下的实际声调变化。 第二章:超越音节的边界——结构语法与句法模式 本章将剖析粤语区别于官话的独特语法结构,重点关注那些使粤语听起来“更像口语”的句法特征。 第三章:动词的“位移”与“附着” 受事、宾语的置前现象: 详细讲解粤语中“将”字句(或“把”字句的对应形式)的结构规则及其在语序上的灵活性。例如,如何自然地表达“我把书给他了”。 体貌助词的精妙运用: 深入探讨粤语中表示动作完成、持续、经验等体貌的助词,如“咗”、“紧”、“过”、“晒”等,并与普通话的对应表达进行深入的语义对比。 第四章:量词、代词与语气词的本土化表达 丰富的量词系统: 罗列并解释粤语中特有的量词,如“叠”、“沓”、“架”、“爿”,以及它们在特定名词前的固定搭配习惯。 语气词的“情感调色板”: 集中分析如“喎”、“喇”、“啫”、“呢”、“呀”等语气词在句末或句中的功能,它们如何微妙地传达说话者的情绪、肯定或疑问的态度。 第三部分:社会语境下的粤语——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记住规则,更在于掌握其在社会互动中的应用。本部分聚焦于粤语的实际使用场景。 第五章:称谓与敬语的社会等级 亲属与非亲属称谓的细微区分: 探讨在粤语社区中,如何使用“阿哥/细佬”、“伯父/叔”、“大姐/阿姐”等称谓来体现辈分、亲疏远近和社交礼仪。 日常问候与客套话的“得体性”: 分析粤语社交场合中,如拜访、道别、恭维等情境下的标准应答和反驳的礼貌表达方式。 第六章:粤语中的文化载体——成语、俗语与歇后语 “鬼马”的俗语解析: 选取最具岭南特色的俗语和歇后语(如“阿聋贡耳”、“背着手过河”),不仅解释其字面意思,更追溯其背后的历史典故或生活经验。 从诗词到俚语的传承: 探讨粤语中继承自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以及这些表达如何在现代俚语中被“接地气”地改造和使用。 第四部分:地域差异与现代演变 本章将关注当代粤语生态,分析地域差异如何影响语言的活力,并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新动态。 第七章:香港、广州与澳门的“三角语境” 媒体与流行文化对粤语的影响: 对比香港电影、广州本土文化节目以及澳门独特的语言现象(如土生葡语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中心对粤语词汇和语法的“拉锯战”。 新词汇的涌现与消亡: 记录和分析近年来由于科技、商业和国际交流而产生的粤语新词汇,并探讨部分传统词汇在日常交流中被替代的趋势。 结语:成为真正的“识饮识食”的粤语使用者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在真实语境下,不仅能听懂、能说出,更能理解和欣赏粤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智慧和生活哲学。通过系统的结构分析和丰富的文化语境铺陈,读者将能够自信地在任何粤语环境中进行深入的交流。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很多语言学习资料都有点“审美疲劳”了,感觉它们总是在重复那些老掉牙的语法点和例句,缺乏一点“烟火气”。但是这本《学说广东话 粤语语言学习速学教程》在语言的运用上,显得特别贴近生活。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饮茶文化”相关的粤语表达,那些日常的、地道的说法,比如点心名称的叫法,在其他教材里真的很少见。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你如何“说”粤语,更是在带你“理解”广东的文化氛围。我尝试跟着书里的对话录音去模仿,发现它的语速处理得非常人性化,不像有些教程快得让人跟不上,也没有慢得拖沓不自然。更让我欣赏的是,它似乎还穿插了一些学习小贴士,比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接触粤语的环境,这些小技巧对于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很有帮助。我个人认为,学习一门方言,如果不能融入当地的生活场景,很快就会忘记,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

评分

坦白说,现在市场上的语言学习材料太多了,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是几年前的老版本,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现代城市生活的发展。我选择这本《学说广东话 粤语语言学习速学教程》,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我注意到书里有一些关于现代科技产品、网络交流用语的粤语表达,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因为这些内容往往是老教材里缺失的。此外,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关键点用不同颜色或粗体标示出来,查找起来很方便,这对于我这种时间紧张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学习的时候不必为找某个知识点而浪费时间。总的来说,它提供的学习路径非常流畅,从听说读写(虽然重点在听说)的各个方面都有兼顾,整体感觉就像是为想要快速融入香港或广州生活的人量身定做的指南。

评分

这本《学说广东话 粤语语言学习速学教程》的封面设计得挺有意思,色彩搭配比较活泼,看起来不像那种枯燥的教科书。我拿到手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它比我想象的要厚实一点,纸张质量也不错,翻起来很顺手。我平时工作日比较忙,周末才能抽出时间学点新东西,所以对这种“速学”的定位还是挺期待的。书里前几页是一些基础的发音入门,感觉作者在处理声调上花了不少心思,比如用了一些图示来辅助理解,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个福音。我特别留意了教材的编排逻辑,它似乎是按照场景来组织内容的,而不是单纯地按语法点堆砌,比如“初次见面”、“点餐问路”这类实用的单元,这能让人很快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对话中去,代入感会强很多。而且,我发现它还附带了音频资源,这在自学语言时简直太重要了,光看文字是学不出地道的发音的。整体来说,从排版到内容设置,都能看出编写者是真正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考量的,希望接下来的学习过程能给我带来更多惊喜。

评分

我之前尝试过好几种粤语学习方法,但总是半途而废,主要原因是我觉得很多教材的讲解方式过于书面化,或者说,它们更像是给已经懂一些白话基础的人看的,而不是零基础的“小白”。然而,这本《学说广东话 粤语语言学习速学教程》在基础概念的解释上处理得非常细致。比如,它对“粤拼”和传统汉字的对照解释,就非常清晰直观。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那些容易混淆的音节时,会用更生活化的比喻来帮助记忆,而不是一味地抛出复杂的音标符号。这种“接地气”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我对粤语发音的畏惧感。而且,书本的结构设计得很有层次感,从最简单的问候语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句子结构,每进一章,你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种正向反馈对于建立学习信心太重要了。我感觉,与其说是“速学”,不如说是“高效入门”。

评分

作为一名对岭南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我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学到实用口语,又不失文化深度的材料。这本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只是停留在基础的“你好吗”、“多少钱”这些层面,而是深入到一些比较微妙的社交用语和语气词的运用上。例如,书中详细区分了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你”和“您”的区别,以及一些表达赞同或反对时常用的语气词,这些细节决定了一个人的粤语听起来是否“地道”。我发现书中的练习部分设计得也很有趣,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填空题,而是设置了一些小小的情景模拟,让你必须动脑筋组织语言来回应。这迫使我必须主动思考如何用粤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简单地背诵标准答案。这种主动学习的模式,让我感觉自己更像是在和一位耐心的私教进行对话练习,而不是在独自面对一堆文字。

评分

感觉没那么实用,有点讲的太啰嗦

评分

? ? ? ? ? ?

评分

? ? ? ? ? ?

评分

? ? ? ? ? ?

评分

? ? ? ? ? ?

评分

感觉没那么实用,有点讲的太啰嗦

评分

? ? ? ? ? ?

评分

感觉没那么实用,有点讲的太啰嗦

评分

还可以哦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