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起点低、图文并茂、要点突出、网络免费辅导)
《》 (基础起点低,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
《》
《(第2版)》(常用的实用技术资料)
前言
第1章 电工入门基础
1.1电路基础
1.1.1电路与电路图
1.1.2电流与电阻
1.1.3电位、电压和电动势
1.1.4电路的三种状态
1.1.5接地与屏蔽
1.2欧姆定律
1.2.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2.2全电路欧姆定律
1.3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1.3.1电功
1.3.2电功率
1.3.3焦耳定律
1.4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1.4.1电阻的串联
1.4.2电阻的并联
1.4.3电阻的混联
1.5直流电与交流电
1.5.1直流电
1.5.2单相交流电
1.5.3三相交流电
1.6电磁现象及规律
1.6.1磁铁与磁性材料
1.6.2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
1.6.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1.6.4电磁感应
1.6.5自感与互感
第2章 电工工具的使用
2.1常用电工工具及使用
2.1.1螺丝刀
2.1.2钢丝钳
2.1.3尖嘴钳
2.1.4斜口钳
2.1.5剥线钳
2.1.6电工刀
2.1.7活扳手
2.2常用测试工具及使用
2.2.1氖管式测电笔
2.2.2数显式测电笔
2.2.3校验灯
2.3电烙铁与焊接技能
2.3.1电烙铁
2.3.2焊料与助焊剂
2.3.3印制电路板
2.3.4元器件的焊接与拆卸
第3章 电工仪表的使用
3.1指针式万用表
3.1.1面板介绍
3.1.2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3.1.3测量直流电压
3.1.4测量交流电压
3.1.5测量直流电流
3.1.6测量电阻
3.1.7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3.2数字式万用表
3.2.1面板介绍
3.2.2测量直流电压
3.2.3测量交流电压
3.2.4测量电阻
3.3电能表
3.3.1电能表的结构与原理
3.3.2电能表的接线方式
3.3.3用电能表测量电器的功率
3.3.4电子式电能表
3.4钳形表
3.4.1钳形表的结构与测量原理
3.4.2指针式钳形表
3.4.3数字式钳形表
3.5兆欧表
3.5.1摇表
3.5.2指针式兆欧表
3.5.3数字式兆欧表
3.6交流电压表
3.6.1外形
3.6.2使用
3.7交流电流表
3.7.1外形
3.7.2使用
第4章 低压电器
4.1开关
4.1.1照明开关
4.1.2按钮
4.1.3刀开关
4.1.4铁壳开关
4.1.5组合开关
4.1.6倒顺开关
4.1.7万能转换开关
4.1.8行程开关
4.1.9接近开关
4.1.10开关的检测
4.2熔断器
4.2.1 RC插入式熔断器
4.2.2 RL螺旋式熔断器
4.2.3 RM无填料封闭式熔断器
4.2.4 RS有填料快速熔断器
4.2.5 RT有填料封闭管式熔断器
4.2.6 RZ自复式熔断器
4.2.7熔断器的检测
4.3断路器
4.3.1结构与工作原理
4.3.2断路器的种类
4.3.3断路器的检测
4.4漏电保护器
4.4.1外形与符号
4.4.2结构与工作原理
4.4.3在不同供电系统中的接线
4.4.4漏电保护器的检测与使用
4.5接触器
4.5.1交流接触器
4.5.2直流接触器
4.5.3接触器的检测
4.5.4接触器的选用
4.6继电器
4.6.1热继电器
4.6.2电磁继电器
4.6.3时间继电器
4.6.4继电器的检测
4.6.5速度继电器
4.6.6压力继电器
第5章 电子元器件
5.1电阻器
5.1.1固定电阻器
5.1.2电位器
5.1.3敏感电阻器
5.2电感器
5.2.1外形与图形符号
5.2.2主要参数与标注方法
5.2.3性质
5.2.4种类
5.2.5检测
5.3电容器
5.3.1结构、外形与图形符号
5.3.2主要参数
5.3.3性质
5.3.4种类
5.3.5电容器的并联与串联
5.3.6容量与偏差的标注方法
5.3.7常见故障及检测
5.4二极管
5.4.1半导体
5.4.2普通二极管
5.4.3发光二极管
5.4.4光敏二极管
5.4.5稳压二极管
5.5晶体管
5.5.1外形与图形符号
5.5.2结构
5.5.3电流、电压规律
5.5.4放大原理
5.5.5三种状态说明
5.5.6主要参数
5.5.7检测
5.5.8晶体管的型号命名方法
5.6其他常用元器件
5.6.1光耦合器
5.6.2晶闸管
5.6.3场效应晶体管
5.6.4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5.6.5集成电路
第6章 变压器
6.1变压器的基础知识
6.1.1结构与工作原理
6.1.2基本功能
6.1.3极性判别
6.2三相变压器
6.2.1电能的传送
6.2.2利用三相变压器改变三相交流电压
6.2.3三相变压器的工作接线方法
6.3电力变压器
6.3.1外形与结构
6.3.2型号说明
6.3.3连接方式
6.3.4常见故障及检修
6.4自耦变压器
6.4.1外形
6.4.2结构与工作原理
6.5交流弧焊变压器
6.5.1外形
6.5.2结构与工作原理
6.5.3使用注意事项
第7章 电动机
7.1三相异步电动机
7.1.1工作原理
7.1.2外形与结构
7.1.3三相绕组的接线方式
7.1.4铭牌的识别
7.1.5判别三相绕组的首尾端
7.1.6判断电动机的磁极对数和转速
7.1.7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
7.1.8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7.2单相异步电动机
7.2.1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7.2.2四种类型的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与特点
7.2.3判别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绕组与主绕组
7.2.4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7.2.5转向控制线路
7.2.6调速控制线路
7.2.7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7.3直流电动机
7.3.1工作原理
7.3.2外形与结构
7.3.3五种类型直流电动机的接线及特点
7.4同步电动机
7.4.1外形
7.4.2结构与工作原理
7.4.3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7.5步进电动机
7.5.1外形
7.5.2结构与工作原理
7.5.3驱动电路
7.6无刷直流电动机
7.6.1外形
7.6.2结构与工作原理
7.6.3驱动电路
7.7开关磁阻电动机
7.7.1外形
7.7.2结构与工作原理
7.7.3开关磁阻电动机与步进电动机的区别
7.7.4驱动电路
7.8直线电动机
7.8.1外形
7.8.2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8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分析与安装
8.1常用控制线路原理分析
8.1.1简单的正转控制线路
8.1.2自锁正转控制线路
8.1.3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8.1.4限位控制线路
8.1.5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8.1.6顺序控制线路
8.1.7多地控制线路
8.1.8星形-三角形减压起动线路
8.2控制线路的安装
8.2.1画出待安装线路的电路原理图
8.2.2列出器材清单并选配器材
8.2.3在配电板上安装元器件和导线
8.2.4检查线路
8.2.5通电试车
8.2.6注意事项
第9章 室内配电线路的安装
9.1照明光源
9.1.1白炽灯
9.1.2荧光灯
9.1.3卤钨灯
9.1.4高压汞灯
9.2导线的选择
9.2.1绝缘导线的种类
9.2.2绝缘导线的型号
9.2.3绝缘导线的选择
9.3导线的剥削、连接和绝缘恢复
9.3.1导线绝缘层的剥削
9.3.2导线与导线的连接
9.3.3导线与接线柱之间的连接
9.3.4导线绝缘层的恢复
9.4室内配电布线
9.4.1配电方案的设计
9.4.2布线
9.4.3插座和开关的安装
9.4.4配电箱的安装
第10章 安全用电
10.1人体触电的方式
10.1.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0.1.2人体触电的几种方式
10.2接地与接零
10.2.1接地
10.2.2接零
10.2.3重复接地
10.3接地装置的安装
10.3.1接地体的安装
10.3.2接地线的安装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一场灾难,阅读体验极差。首先是字体,大小不一,有些关键的公式和定义居然用了一种非常小的宋体字印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间,看得我老花眼都要犯了。其次是插图的质量,我不得不怀疑作者是不是把扫描的低分辨率图片直接塞进了书里,很多电路连接图模糊不清,零件的标识也几乎看不清。更别提那些公式推导,很多中间步骤直接被省略了,作者直接给出了结果,美其名曰“简化”,在我看来完全是偷懒。我尝试着去理解那个关于负载平衡的章节,结果因为图示不清晰,我得反复在文字和图之间来回对照,耗费了大量精力,结果还是没完全弄明白。这本书如果想实现“超简单”的目标,至少在视觉传达上得下点功夫,现在的样子,让人光是翻阅就觉得累,更别提学习了。
评分我抱着极大的热情买下这本书,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实用的家用电路知识,但阅读体验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书中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讲解部分,虽然篇幅不短,但总感觉像是在走过场。更要命的是,它似乎完全忽略了现代家庭中普遍存在的智能设备和新型布线方式。我对着书里那些老旧的电路图和描述,努力想象它们在现实中的样子,结果发现,我家的配电箱看起来和书上的图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东西。书中对电线颜色的规范介绍也显得非常陈旧,我到维修店里问师傅,他们告诉我现在的标准早就变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本“活化石”,虽然理论基础可能没太大问题,但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作为一本号称“超简单”的教程,它在实用性上打了大大的折扣,更像是一份理论回顾,而不是一本操作手册。
评分这本号称“超简单”的电工入门教材,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我本来是想找一本能够帮我快速上手家庭电路维修的书,结果打开这个封面,就开始了漫长的“知识灌输”。书里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基础概念,讲得倒是挺细致,但对我们这些完全零基础的人来说,就像是在听天书。我试着跟着书上的图纸去理解电路原理,结果发现,书上的插图简直是抽象派的艺术品,线条复杂得让人头皮发麻,完全没有那种“一目了然”的感觉。而且,书里很多术语都是直接堆砌的,没有用更生活化的例子去解释,比如“欧姆定律”之类的,感觉作者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等我终于翻到实践操作部分,发现需要的工具介绍寥寥无几,更别提具体的安全注意事项了。读完前半部分,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电工技术,而是在啃一本晦涩难懂的物理教科书,离真正拿起工具操作的目标,感觉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如果想学个基础的电灯开关更换,这本书可能过于“高深”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的“学术化”,完全没有所谓的“超简单”气质。作者的用词非常正式和书面化,充满了专业术语,而且很多句子结构复杂,读起来需要反复咀嚼才能领会其意。例如,书中描述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时,使用了诸如“电势差的叠加效应”之类的表达,而不是更直白的“电压累加”。我尝试着将书中的内容大声念出来给朋友听,结果大家听完都觉得像是在听一场枯燥的讲座。如果想吸引那些对电工技术有兴趣,但又害怕复杂理论的初学者,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显然是失败的。它没有采用任何对话、问答或者案例分析的友好方式来引导读者,全程都是一种单向的、严肃的知识倾泻,让人很难产生继续阅读下去的动力。
评分让我最不满意的是这本书的“广度”和“深度”失衡得厉害。它在最开始花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绍电工的历史沿革,比如法拉第和特斯拉的某些理论,这部分内容对于一个想学点实用技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时间浪费。然后,一旦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比如如何安全地更换插座面板,书中的描述就变得极其简略,步骤跳跃性很大。比如,它会提到“检查电源是否断开”,但对于如何安全可靠地断开电源(比如使用测电笔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却只有一两句话带过。这种详略不当的处理方式,让读者在理论上觉得自己学了不少“高深”的东西,但在实际操作时却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危险。它更像是一本给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准备的,但又没有完全针对性的教材,对普通自学者而言,帮助有限。
评分4.2.6 RZ自复式熔断器
评分9.3.3导线与接线柱之间的连接
评分5.4.3发光二极管
评分7.1.6判断电动机的磁极对数和转速
评分8.2.2列出器材清单并选配器材
评分3.3D.1电能表的结构与原理
评分2.2.2数显式测电笔
评分第1R章
评分经典书籍,包装不错,纸张也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