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关于袁岳
——他是主持人,他主持过的电视节目《头脑风暴》,火得一塌糊涂
——他是生意人,他创立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业界颇有声望
——他是学者,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都留下他游学的身影
——他是旅行家,世界各地都有他的身影,还曾担任新西兰旅游形象大使
——他是美食家,常常忙碌地穿梭于全国各地,却仍然有空闲推荐袁氏私房小菜
——他是作家,也是投资人,还做慈善……
很多人都觉得袁岳太能折腾了,但袁岳却认为“青春不可以安稳为依托”。年轻的时候两样东西很重要,要折腾,第二要脸皮厚。“一个人,他的人生效率怎么样是高的,同时对人生的满意度也是高的呢?那就是你今天喜欢的东西居然就是你的职业,而这个职业就是你学的那个专业;你爱的人居然就是你嫁的人,你嫁了很多年之后发现你嫁的还真的很对。这就是理想的人生。”
《趁年轻,折腾吧》这本书汇集了袁先生全国高校演讲的精粹,结合他自己的人生智慧和职场感悟,针对当下年轻人的困惑,诚恳地给出实实在在的建议和指导,帮助青年人从“青苹果”成长为“黑苹果”,从青涩走向成熟。
如果你尚未毕业或者刚刚毕业,对前途十分迷茫,你将学会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你是工作三年的职场人,正在考虑是换工作还是继续深造,你将学会如何作出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
如果你已工作多年,正在纠结该不该去创业,你将找回失落的激情,让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层楼!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的人刚毕业OFFER就一大堆?为什么有的人毕业几年后年薪几十万,有的人却还在“啃老”?职场需要什么样的人?人际关系该如何处理?要不要去创业……如果你是个年轻人,你正在烦恼很多事,那么《趁年轻,折腾吧》就是你需要的。
“年轻的时候两样东西很重要,一要折腾,第二脸皮厚。”从吃饭、喝酒、送礼等社交细节,到职业规划、创业、价值观等人生大事,袁岳先生以诚挚的态度,生动的实例,引导年轻人从青涩走向成熟,活出精彩的人生!再不尝试就老了,趁年轻,折腾吧!
作者简介
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飞马旅发起人,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理事长。
著名主持人,跨界高手。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PA,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7年耶鲁世界学者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客座讲授,学院发展战略顾问;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兼职导师
袁岳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学者。他学贯中西,精通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学者的严谨和渊博;他经营着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咨询集团,有着商人的精明和远见。他以独特的视角审读传媒与政府,以自身的经历启迪学子和青年。他博学,却并不迂腐;他现实,却并不媚俗。
对千万年轻人来说,他是师长,是偶像,更是朋友。
精彩书评
每个喜欢分享的人都是一位天然的教育工作者。在袁岳身上,这种特质尤其明显。他像蜜蜂一样在社会和知识的前沿含英咀华,又像鸟儿一样对着天空和大地快乐地鸣唱。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秦朔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袁岳把他掌握的大量数字转化成鲜活的文字,帮助更多的年轻人生存、生活并生长。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白岩松
如果青年是涓涓流水,导师不应是漂白粉、添加剂或是容器,应该是沟渠,将流水引入麦田或汇入江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便是一条四通八达的引水渠,他没有苦口婆心向青年人阐述人生宏旨,而是身体力行地表现江湖规矩。……袁岳用自己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样本:创业安身立命,组织聚会广交朋友,做创投帮助他人,写文章整理思绪,在生活中,用写诗、做菜、旅行丰满自己。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1 初涉江湖:懂点儿人情世故
职场需要什么样的人?
有“气”:想要什么就去追
有“根”:把握看问题的基本角度
有“用”:到社会中去学习
有“道”:讲规矩,懂规则
高水平社会资本的四个基本点
重“关系”,讲“面子”
买衣服的技巧也能用来谈判?
社交之“双层交往法”
找个社会意义上的良师益友
别窝在自己的小地盘里
接近圈子,加入圈子,组织圈子
校园里是喂养模式,校园外是竞争模式
家里是白头到老规则,江湖上是竞争规则
校园里是历史知识,社会上是未来知识
2 择业浅析:开启职业规划之门
着眼未来,设定一个高目标
怎样找到职业发展的路径
学什么专业其实不重要
喜欢还是不喜欢,才是根本
国企还是私企,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用深度访问来选择职业
用“递进式”方法开启深度访问
追问时要掌握四个方法
用社会访问透视职业未来
职场的不确定性在哪里 ?
把不确定的变成确定的
3 创业迷思:不挣钱也要干到底
最理想的创业不是机会,是热爱
创业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氛围
创业不代表一定要做老大
搞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
创业者必备的三个基本素质
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存活率 ?
从现在开始应该干些什么 ?
4 阅读世界:活到老,学到老
开阔眼界,去认识世界
读路:通过旅行,切身感受不同文化
读书:改变看问题的单一角度
读人:认识一个人,阅读他的世界
微博时代的双向开放沟通
从深互动向浅互动转变
把关注你的人变成高互动的人
善用微博,做个营销高手
5 自我修炼:做一个有特色的人
每个人都有天分
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到社会上去找感觉
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没有压力使人平庸
先行投入真的很重要
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来做事
精彩书摘
★人自助,而后天助。这就是一个特别朴素的道理。因为阳光天天照着地球,照人也照万物,照好人也照坏人,照这个人也照着那个人。一样的阳光下面,有的人看上去神采奕奕,有的人看上去很颓废不堪。而且,同样神采奕奕的人,有的人是神采奕奕地去干好事,有的人却是神采奕奕地去干坏事。可见,我们所在的条件是差不多的,只是在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走的路可以差很多。
★一个人的人生效率怎么样才能是最高的,同时对人生的满意度也是最高的呢?那就是你今天喜欢的东西正好就是你的职业,而这个职业就是你学的那个专业;你爱的人正好就是你嫁的人,你嫁了很多年之后发现你嫁得还真的很对——这就是理想的人生。
★理想的人生跟我们现实的人生总是有差距的。但是请你们记住,你们所在的年龄不是妥协的年龄,你们现在的年龄是理想的年龄。为什么?因为年轻人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时候就是想要什么就追什么的时候。也就是说,人的一辈子,在这个年龄如果还不去追求,还不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去接受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的话,你这一辈子活得有什么劲儿!人们看到的你都是暗淡的,脸色都是灰的。
★假如你是一名助理,就必须知道到一个地方自己是走在前面还是后面。要知道,在一个正式场合,助理是不可以走在左边和前边的,最多站在旁边。如果重要的客户来了,你要陪总经理去见客户,那么是你先握手,还是总经理先握手?正确做法是让总经理先握手。这就是规矩,它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知识,但是你走的每条道路上都会用到这些知识。
★我们的社会关系要靠一定频率和密度的交往来维持,但是过密就不好了,比如,天天和同学打牌、喝酒就不好,其实一个月超过三次以上的那些酒都是白喝的。交往过密时产生的不是黏合作用,而是分离作用。有句话叫“小别胜新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社会关系也是这样,一个普通朋友三天两头就见面,你会发现美感都没有了,新鲜度也降低了,因此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密度又不能太密。一般朋友一年的交往次数是3到5次,这里我讲的是普通的成人关系。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现在做生意的人每天晚上要吃四五桌宴席,赶场子。你会感到并不是所有的交往都能照这样来进行,每个交往的成本都很高,这时你只能选择性交往。我们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说,和有社会关系的人交往会增加你的社会资源,这个就叫作交叉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和领导相处的原因。
★我们要怎么认识人呢?而且认识了以后也很麻烦,还得维系。怎么维系一段关系呢?你不能跟人家说,我们上次认识了,现在维持维持吧。告诉大家两个非常积极的方法。第一个方法,准备一张名片,就是印好名片。碰到别人以后如果直接跟人说:“给我留一个电话吧!”听起来总不太好。特别是对女生,如果你说:“给我留一个电话号码吧!”女生可能会说:“干吗的?干吗的?”但是如果你拿一个名片出来,询问她可不可以认识一下,我们可以换一张名片,这样就好很多。这个叫作生存技能。说实话,就是我们必须要练的。
★大部分人这一辈子都没有一件得意的作品,也就是说,连一个鼎盛周期都没有过。事实上,大多数企业都只有一个周期。你知道经营一个百年企业的难度是什么吗?这个企业一辈子有20个周期,甚至20个以上周期的时间,每个周期都处于领先的位置。经营百年企业的难度不在于好死不如赖活着,熬上100年,而是这100年间一直保持着锋芒。从这个角度看,今年也许你25岁或者30岁,在你未来的一辈子里,如果你的人生中有一段时间相当牛的话,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因为你要变成“老牛”才行。
找个社会意义上的良师益友
年轻人要学会交48岁的朋友,也要会交8岁的朋友。
平常大家很少有机会跟一个公司的老板接触,如果你做过“一日助理”,哪怕只是一天,你也能知道,职场的老板是怎么做的。等你跟了三个老板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不同的行业还不一样。尽管这种体会不是全面的,但那是真实的,它会给你一种刺激和感知。人是需要从行为上作出改变的,但改变需要诱因,需要受刺激。
翻看那些做过“一日助理”的同学们写的感受,会看出他们有很多反思:“我以前以为是这样的,结果发现是另外一个样子”;“原来我以为这个是可行的,结果发现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以前我以为这样是可以的,结果最后发现这样的话会得罪人”。
所以,你要想开始收获见识,就要有社会上的良师益友。
实际上,不管你今天学的是哪一个专业,任何一个你以为对口的专业能力,在工作中的关联最多不超过10%,不管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多么相关。学习的第一个方法是要有社会上的良师益友。因为知识和资源的一个很重要的传播方法是依靠人际关系来传播,当你有了社会上的人际关系的时候,你就拥有了社会知识。
我认为同学们在选择良师益友时的最大误区是爱以名人和大忙人作为对象,其实这类人都没空教导你。想想看,有这么多人想找他们交朋友、说事,就算他很愿意跟你指点一下,那也就只有两分钟吧。像那些公司的大老板,他们所考虑的事情或考虑问题的层次可能不会让同学们直接得到帮助,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事务跟你们是不同的。事实上,你们偶尔听他们说一点儿东西就够了。
其实,在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人,比如单位的业务骨干、老会计,或者资深员工。他们往往是按照职业层面的要求,掌握了某些专属于职业的行动型知识,他们不一定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但却是在社会上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应该创造机会去接触这些具备行动型知识的人。他可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保险推销员,可能是一个公司的中层经理,也可能是一个很会搞活动的组织者。如果在你的生活里,有若干个这样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对你的生活改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告诉你职场中的经验。我觉得那样的人才是我们真正要交往的人,才是比较现实的帮助者。在现实世界中你要学习的规则,是现实的操作性规则,所以,这些业务骨干告诉你的东西才能帮助你更加成功,他们才能帮助你从nothing,一步步成长到高水平。
……
前言/序言
俗话说:人自助,而后天助。我从小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没有任何的家庭背景,也没有任何的家世,没有任何人做官。小时候,我母亲告诉我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人呐,只要你勤奋,你的目标都能达到;第二个就是,眼睛里要有活儿,你自己要找到所做的事情。我想,这就是一个特别朴素的道理。因为阳光天天照地球,照好人也照坏人,照人它也照猪,照着这个人也照着那个人。一样的阳光下面,有的人长得神采奕奕,有的人长得很猥琐。而且,同样神采奕奕的人,有的人神采奕奕的去干好事,有的人神采奕奕的去干坏事。所以可见,我们所在的条件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差不多之下,我们每个人走的路可以差很多。
一个人,他的人生效率怎么样是最高的,同时对人生的满意度也是最高的呢?那就是你今天喜欢的东西居然就是你的职业,而这个职业就是你学的那个专业;你爱的人居然就是你嫁的人,你嫁了很多年之后发现你嫁的还真的很对。这就是理想的人生。
我们知道,理想的人生跟我们现在的人生总是有距离的。但是请大家记得,大家所在的年龄不是妥协的年龄,大家现在的年龄是理想的年龄。也就是说,人的一辈子,在你这个年龄如果还不去追求,还不去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去接受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的话,你这一辈子活得有什么劲儿,看着你都是暗淡的,满脸都是灰的。
为什么?因为通常我们说年轻人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时候就是想要什么就追什么的时候。
我们每一天的时间里,有八个小时是睡觉的,有三个小时是吃饭的,剩下的时间有效的用于我们跟人交往交际的时间为十三到十四个小时。而其中职业平均会占去九个小时,也就是说,在我们有效的时间里,差不多80%的时间是职业时间。而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必须要追求理想的东西,是因为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处在这个状态下,如果它不是理想的,连你的家庭生活和其它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你想,为什么旧社会很多家庭老打老婆。因为这是个传递方式:在单位不是个理想的工作环境下,被老板骂,回家开始骂老婆,老婆被骂完以后打孩子,孩子被骂打小狗……它是一个链。所以一个人生活的质量从我们大学时代的选择开始。
如果我问大学生,你喜欢什么,能说出来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很多同学心里有喜欢的职业,但却不是今天自己所学的专业。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就是我们喜欢的事物,跟我们所喜欢的职业,跟我们所喜欢的专业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分裂。
很多同学在说我们现在的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时,都会说我们觉得可能公司有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有问题,什么都有问题;如果遇到社会上老总,他们就会说,现在的大学生有问题,现在这个大学校园有问题;如果你碰到某些大学的领导,他们就会说,现在的家长有问题,现在的社会有问题。总而言之,他自己总是没问题。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将来肯定会遇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就是我们的职业发展。
那么,职场对我们同学的要求是什么呢?它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它怎么看你就是它想要的人呢?
在线试读
《趁年轻,折腾吧》第一部分
俗话说:“自助者,天助之。”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没有任何的家庭背景,也没有任何的家世,祖上也没有任何人做官。小时候,母亲告诉我两句话:第一句就是,人哪,只要你勤奋,你的目标都能达到;第二句就是,眼睛里要有活儿,你自己要主动找到能做的事情。
趁年轻,折腾吧(袁岳新作)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趁年轻,折腾吧(袁岳新作)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