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提醒 | |
| 这本书就是赵丹阳推荐的《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请见下面的目录对比),原百家出版社购买版权已经到期,机械工业出版社重新改名出版,提价了。。。 |
| 商品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
| 作者: | 巴菲特 |
| 市场价: | 38.00 |
| | |
| ISBN号: | 9787111133032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语种: |
| 出版时间:2005年2月1日 | 版次:2007年2月 | 页数:244 |
| 印刷时间: | 重量: | 字数: |
| 编辑推荐 | |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是“股神”巴菲特生平唯⒈著作,使摩根大通银行推荐给百万富翁十本必读书之一。 |
| 内容简介 | |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收录了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写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信,探讨的主题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其中核心的精神是由格雷厄姆和托德提出的,书中论述了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与投资、普通股、兼并与收购及会计与纳税等内容,是一本既精炼又富于实用性和教育性的投资手册。特别是虽然这是一本投资书籍,但内容并不枯燥,而是精彩绝伦、妙趣横生,使读者能够从中领略到一个崭新的投资世界。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的由来:巴菲特当然没有写过什么书,但他每年都要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年报中给股东写一封信,总结在过去一年中的成败得失。从挑选经理、选择投资目标、评估公司,到有效地使用金融信息,这些信涵盖面甚广。但是,在美国法律教授劳伦斯人坎宁安将这些信援特定的主题加以组织整理著成本书以前,这些信中蕴含的思想并没有引起本应获得的广泛关注。巴菲特本人认为,这本书比到目前为止的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如果他要挑一本书去读,那必定是《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
| 作者简介 | |
| 作者:(美国)巴菲特 译者:陈鑫 编者:(美国)劳伦斯?A.坎宁安 沃伦·巴菲特,全球知名的投资大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裁,全美排名第二富豪。巴菲特是第⒈位靠证券投资成为拥有几百亿美元资产的世界富豪。在过去的35年中,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公司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元上升至37.987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00%。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伯克希尔已经是一家资产总额高达1300多亿美元的巨型企业。 |
| 目录 | |
| 译者序导言 开场白 第1章 公司治理 第1节 与所有者相关的企业原则 第2节 完整且公平的披露 第3节 董事会与经理 第4节 关闭工厂的焦虑 第5节 基于所有者的公司捐赠方法 第6节 酬报主管人员的原则 第2章 公司财务与投资 第1节 市场先生 第2节 套利 第3节 戳穿教条 第4节 “价值”投资:多余 第5节 聪明的投资 第6节 烟蒂与习惯的需要 第3章 普通股的替代品 第1节 垃圾债券 第2节 零息债券 第3节 优先股 第4节 非常规的投资 第4章 普通股 第1节 交易的祸根:交易成本 第2节 吸引正确的投资者 第3节 分红政策与股票回购 第4节 拆股与交易活动 第5节 股东的策略 第6节 伯克希尔的资本结构调整 第5章 兼并与收购 第1节 错误的动机和昂贵的价格 第2节 合理的投票回购与反收购 第3节 杠杆收购 第4节 稳定的收购政策 第5节 关于出售的一个人的企业 第6节 收购的优势 第6章 会计与估值 第1节 对会计把戏的讽刺 第2节 透明盈利 第3节 经济商誉与会计商誉 第4节 所有者收益和现金流的谬误 第5节 内在价值、账面价值和市场价格 第 6节 伊索与失效灌术丛理论 第7章 会计政策与纳税问题 第1节 盘购——联营争论 第2节 股票期权 第3节 “重组”费用 第4节 分部的数据与会计合并 第5节 递延税 第6节 退休福利 第7节 公司税负的分配 第8节 税制与投资哲学 结束语 词汇表 配置表 后记与致谢
◇◇◇◇◇◇◇◇◇◇◇◇◇◇◇◇◇◇◇◇◇◇◇◇◇◇◇ 附《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目录 兼并与收购 1.错误的动机和昂贵的价格 会计与纳税 1.对会计把戏的讽刺 结束语 后记与致谢 ◇◇◇◇◇◇◇◇◇◇◇◇◇◇◇◇◇◇◇◇◇◇◇◇◇◇◇
|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我曾经尝试阅读一些投资类的书籍,但常常被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图表搞得头晕眼花。而这本书,从它的标题就能感受到一种“教程”的性质,这让我这个投资新手感到安心。我理解,巴菲特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一套严谨、却又平易近人的方法论之上。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习到他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投资帝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让我明白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投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应用的。我尤其想知道,他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是经历了怎样的市场洗礼,才让他坚守住了自己的投资信条?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投资,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财富的增长,更是为了获得一种内心的自由和独立。当你的财富能够满足你的基本需求,并且有一定的盈余时,你就能在很多事情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实现这种自由,让我能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我期待从中学习到如何建立一个稳健的投资组合,如何进行风险分散,以及如何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冷静。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必然也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巴菲特的智慧,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金融领域,他的很多观点,对于人生、对于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感受到他那种坦诚、幽默,又充满智慧的文字风格。我希望他能够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最深刻的道理,让我能够触及到他思想的深度。我尤其想知道,他对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的理解,以及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思考。
评分“从100元到160亿”,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传奇色彩。我总是在想,一个人是如何在有限的起点上,创造出如此惊人的财富增长的?这本书会不会揭示他早期的投资经历,那些艰辛的探索,以及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我希望能够从中看到,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改进之上。我特别好奇,他当年是如何在信息相对闭塞的环境下,做出那些明智的投资决策的?他对于风险的认知,以及如何规避那些潜在的陷阱,都是我非常想学习的。
评分我对于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够提供一种“长期主义”的视角。在这个信息爆炸、变化飞快的时代,很多人都在追逐短期利益,忽略了时间的复利效应。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重新找回那种耐心和远见,明白真正的价值创造,需要时间和坚持。我想要学习巴菲特那种“愚蠢”的坚持,那种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勇气。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可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投资理念的重塑。
评分我对于“股份公司”这个词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表面。我总觉得,一家公司就像一个生命体,有自己的血液循环,有自己的生长机制。巴菲特能够洞察到一家公司内在的“生命力”,并将其与长期的价值增长联系起来,这是一种非凡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一家优秀的公司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它的护城河在哪里,它的未来增长点又在哪里。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像一个“生意人”一样去思考投资,而不仅仅是一个“交易者”。
评分我一直认为,阅读一个成功人士的经历,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他们的“术”,更是为了理解他们的“道”。巴菲特的人生轨迹,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到如今的投资传奇,本身就充满了励志的力量。我特别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他对于人生选择、风险管理,以及面对市场诱惑时的内心挣扎和坚定信念。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投资的书,更可能是一本关于如何理性思考、如何长远规划的书。我曾尝试过一些短期的、快速致富的投资方式,结果可想而知,那是一种浮躁和不切实际的追逐。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观,学习如何像巴菲特一样,拥有足够的耐心和远见,去等待真正的价值显现。
评分对于“股份公司教程”这个副标题,我感到非常好奇。我一直觉得,了解一家公司的运作机制,比单纯的买卖股票要重要得多。巴菲特能够精准地挑选出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他的眼光是如何炼成的?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浅出地剖析公司治理、财务报表分析,以及如何评估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框架,让我能够像一个真正的“股东”一样,去审视一家企业,而不是仅仅被股价的涨跌所牵引。我想要学习那种“拥有”一家公司的感觉,理解作为股东的责任,以及如何通过理性分析,为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
评分我早就听说过巴菲特的名字,当然,谁没听说过股神的大名呢?但真正让我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还是这本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原《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新改版)》,这个书名本身就足够吸引人。首先,"致股东的信",这几个字就充满了故事感和一种亲切感,仿佛我就是巴菲特庞大的股东家族中的一员,即将收到来自董事会主席的年度报告。我一直很好奇,这位以稳健著称、低调奢华的投资大师,在每年写给股东的信里,究竟会透露哪些关于公司经营、投资理念,甚至是人生哲学的宝贵信息。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股票分析,更是一种商业智慧的传承,我期待着从中学习到如何真正理解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仅仅追逐市场的短期波动。
评分我一直对“复利”的力量深信不疑,但真正将这个概念深入骨髓,并将其应用到极致的,非巴菲特莫属。我迫切地想了解,他是如何理解和运用复利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这本书会不会详细阐述复利在长期投资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价值增长,让财富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我期待从中找到那种“时间的朋友”的投资哲学,明白积少成多的力量,以及耐心持有的重要性。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彻底摆脱那些追涨杀跌的短期思维,真正拥抱一种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
评分好书。值得收藏,值得阅读。
评分好书。值得收藏,值得阅读。
评分好书。值得收藏,值得阅读。
评分好书。值得收藏,值得阅读。
评分正版 不错
评分好书。值得收藏,值得阅读。
评分好书。值得收藏,值得阅读。
评分正版 不错
评分好书。值得收藏,值得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