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图书价格实惠活动多多!
评分作者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是德国物理化学家。1853年9月2日生于俄国拉脱维亚里加,1932年4月4日卒于莱比锡。1872年入爱沙尼亚多尔帕特大学学习,1878年获化学博士学位。1881年任里加工业大学化学教授。1887年任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教授,1898年兼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06年退休。
评分评分
其中的论点还可以,值得一读
评分莱比锡时期的奥斯特瓦尔德修订了《普通化学概论》,并在1892年翻译出版了美国物理化学家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的经典之作《论非均相物体的平衡》,而当时吉布斯的著作由于充满了数学推导,在美国还没有人关注。他的这一译本和勒沙特列在 1897年出版的法文译本使得吉布斯关于相平衡的想法被欧洲大陆所接受。他开始组织批注和出版《奥斯特瓦尔德精密科学的经典作家》丛书,收集了从亥姆霍兹 的《论力的守恒》开始的经典科学文献,便于人们进行科学与科学史研究。他还组织了德国电化学学会和撰写了巨著《电化学:历史与理论》。
评分他将化学热力学原理引入结晶学和催化现象的研究中,对大量现象给予了解释,并成功的完成了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提出了奥斯特瓦尔德过程。他同时也是出色的教材作者和卓越的学术组织者,创立了很多期刊,培养了大量的年青研究者,使得物理化学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和其他化学的理论基础,因此被认为是物理化学的创立者之一。另外他在颜色学、科学史、哲学方面也有独到的贡献。1909年因其在催化剂的作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的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评分第一章 礼仪分类 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个体人生阶段;礼仪研究;泛灵论学派与感染论学派;动力论学派;礼仪之分类:泛灵性与动力性,感应性与感染性,主动性与被动性,直接性与间接性;过渡礼仪模式;神圣之概念;宗教与巫术 每一普通社会均含有若干各具自主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倘若从文明的高级阶段回溯到低级阶段,各群体间差异则愈发细微,其群体自主性亦愈高。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唯一用来对此社会划分的分水岭便是对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亦即世俗(le profane)与神圣(le sacr6》之区分。文艺复兴以来,此二范畴间的关系在各民族与国家内已发生千变万化。然而,由于两范畴间存在根本差异,世俗与宗教群体在欧洲各国总体上始终保持着相互分离。至少在理论上,贵族、富裕阶层以及劳动阶层不分国界地维持着各自身份。此外,一切群体都含有更小的社会或亚群体。上层贵族与绅士、巨富与小财主,以及各种职业与行业之间,无不具有鲜明差异。某个体从一群体过渡到另一群体,例如从农民过渡到城市下人,或从瓦匠学徒过渡到瓦匠,必须具备某些条件。所有条件之共性则纯粹是经济或智力基础。另一方面,一俗人成为神父,或神父脱下圣服,都需举行仪式(ceremonies),需要借助产生于特别感情与心智之特殊行为: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之间不存在兼容,以致一个体从一世界过渡( passage)到另一世界时,非经过一中间阶段不可。
评分奥斯特瓦尔德著《自然哲学概论》作者是拉拖维亚(1853—193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著名的哲人科学家.190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物理化学的奠基者和创建者,后又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人们惊讶地称誉他为"高级万能博士""天才综合体",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相提并论.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不是两个天然相互排斥的领域,而是通向同一目标即人对自然的统治的道路.
评分非常好哦,长草很久终于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