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学电脑】电脑组装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电脑组装自学基础教程 电脑维修书籍 硬盘维修书

【新手学电脑】电脑组装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电脑组装自学基础教程 电脑维修书籍 硬盘维修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电脑组装
  • 电脑维修
  • 硬件维修
  • 硬盘维修
  • 新手入门
  • 自学教程
  • 电脑基础
  • DIY电脑
  • 电脑硬件
  • 维修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多远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1038
商品编码:11176912297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电脑组装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作    者:王红军 等编著

I S B N :9787111511038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9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5年9月第1次印刷

字    数:

页    数:549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克

定    :79.00元

目录

前言 

篇 电脑硬件认识与选购 

第1章 电脑维修准备工作 

1.1 应急启动盘很重要 

1.2 维修工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 

第2章 多核电脑运行理 

2.1 什么是多核电脑 

2.2 如何鉴定电脑的档次 

2.3 电脑的运行理 

第3章 多核CPU认识和选购 

3.1 多核CPU的物理结构和工作理 

3.2 如何确定CPU的性能 

3.3 确定CPU的主频率 

3.4 提高CPU性能的缓存 

3.5 从外观区分CPU 

3.6 通过纳米技术制作而成的CPU 

3.7 性能好的六核及八核CPU 

3.8 多核CPU的类型 

3.9 CPU选购的几大要素详解 

第4章 多核电脑主板认识和选购 

4.1 认识主板 

4.2 电脑的所有部件都连接在主板上 

4.3 多核电脑主板的结构 

4.4 支持新多核CPU的芯片组 

4.5 主板中的重要芯片 

4.6 认识主板中的插槽 

4.7 认识连接重要部件的接口 

4.8 给主板供应稳定电压 

4.9 多核电脑主板的类型 

4.10 主板选购的几大要素详解 

第5章 深入认识和选购DDR3/DDR4内存 

5.1 DDR3内存的物理结构和工作理 

5.2 DDR内存的不同之处 

5.3 双通道和三通道内存 

5.4 确认当前主机的内存条 

5.5 CPU和内存之间的瓶颈 

5.6 内存的主频对速度的影响 

5.7 认识内存的金手指 

5.8 内存选购的几大要素详解 

5.9 DDR3内存的类型 

第6章 大容量硬盘认识和选购 

6.1 硬盘内外部结构和工作理 

6.2 确认所用硬盘的型号和参数 

6.3 连接硬盘与主板的串行ATA接口 

6.4 多大容量的硬盘够用 

6.5 高性能硬盘的条件 

6.6 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 

6.7 硬盘的类型 

6.8 硬盘选购的几大要素详解 

第7章 多核电脑显卡认识和选购 

7.1 显卡的物理结构和工作理 

7.2 显卡的大脑——显示处理器 

7.3 显卡的接口——PCI Express 

7.4 高性能显卡的条件 

7.5 显卡采用的新技术 

7.6 看懂显卡处理器型号的尾缀 

7.7 显卡的类型 

7.8 显卡选购的几大要素详解 

第8章 液晶显示器认识和选购 

8.1 液晶显示器的物理结构和工作理 

8.2 D-Sub接口和DVI接口 

8.3 性能先进的LED背光技术 

8.4 高性能液晶显示器的条件 

8.5 液晶显示器的类型 

8.6 液晶显示器选购的几大要素详解 

第9?章 刻录光驱认识和选购 

9.1 光驱的物理结构和工作理 

9.2 揭开12cm DVD的面纱 

9.3 不同光驱的功能差异 

9.4 认识蓝光DVD 

9.5 如何刻录 

9.6 连接光驱与主板的SATA接口和USB接口 

9.7 了解提高光驱性能的缓存 

9.8 刻录光驱的类型 

9.9 光驱选购的几大要素详解 

第10章 机箱和ATX电源认识和选购 

10.1 机箱和ATX电源的物理结构和工作理 

10.2 了解ATX电源标注的含义 

10.3 高性能机箱的条件 

10.4 高性能电源的条件 

10.5 机箱及电源的类型 

第二篇 多核电脑组装实践 

第11章 电脑的装机流程及攒机方案 

11.1 电脑组装流程 

11.2 制定电脑的配置方案 

11.3 硬件搭配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第12章 DIY一台多核电脑 

12.1 组成电脑的设备和安装步骤 

12.2 CPU和散热器的安装方法 

12.3 内存的安装方法 

12.4 机箱结构和电源的安装方法 

12.5 主板的安装方法 

12.6 机箱面板线详解 

12.7 显卡的安装方法 

12.8 硬盘和光驱的安装方法 

12.9 电源线的连接方法 

第三篇 快速启动的安装解决方案 

第13章 高手晋级之路——新UEFI BIOS 

13.1 新UEFI BIOS与传统BIOS有何不同 

13.2 如何进入BIOS设置程序 

13.3 进入新UEFI BIOS程序 

13.4 设置新的UEFI BIOS 

13.5 设置传统的BIOS 

13.6 升级UEFI BIOS以兼容新的硬件 

第14章 高手晋级之路——4TB超大硬盘分区 

14.1 硬盘为什么要分区 

14.2 普通硬盘常规分区方法 

14.3 如何分区3TB/4TB超大硬盘 

14.4 3TB/4TB超大硬盘分区实战 

14.5 使用Windows 7/8安装程序对超大硬盘分区 

第15章 安装开机快如闪电的Windows 7/8 

15.1 让电脑开机速度快如闪电 

15.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5.3 安装能快速开机的Windows 8 

15.4 安装能快速开机的Windows 7 

15.5 用Ghost安装Windows 

15.6 检查并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第四篇 电脑故障因分析 

第16章 电脑故障分析 

16.1 电脑故障因 

16.2 软件故障 

16.3 硬件故障 

第17章 从开机过程快速判断故障因 

17.1 放大镜透视电脑启动瞬间 

17.2 慢动作详解开机检测 

17.3 听机箱警报判断硬件故障 

第18章 按电脑组成查找故障因 

18.1 整体检查是步 

18.2 四招检查CPU故障 

18.3 七招检查主板故障 

18.4 四招检查内存故障 

18.5 五招检查显卡故障 

18.6 五招检查硬盘故障 

18.7 四招检查ATX电源故障 

第五篇 与软件故障处理 

第19章 处理Windows故障的方法 

19.1 Windows是这样启动的 

19.2 Windows故障处理方法 

第20章 修复Windows 

20.1 什么是Windows 

20.2 Windows恢复综述 

20.3 从这里开始修复 

20.4 一些特殊文件的恢复 

20.5 利用修复精灵修复 

20.6 动手实践:Windows维修实例 

第21章 修复Windows启动与关机故障 

21.1 修复电脑开机报错故障 

21.2 无法启动Windows故障的修复 

21.3 多操作无法启动故障修复 

21.4 Windows关机故障修复 

21.5 动手实践:Windows启动与关机故障维修实例 

第22章 修复电脑死机和蓝屏故障 

22.1 什么是电脑死机和蓝屏 

22.2 电脑死机故障修复 

22.3 电脑蓝屏故障修复 

22.4 动手实践:电脑死机和蓝屏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六篇 电脑硬件故障诊断与维修 

第23章 快速诊断电脑黑屏不开机故障 

23.1 快速诊断电脑无法开机故障 

23.2 快速诊断电脑黑屏不启动故障 

23.3 动手实践:电脑无法开机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24章 快速诊断电脑CPU故障 

24.1 CPU故障诊断 

24.2 动手实践:CPU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25章 快速诊断主板故障 

25.1 主板故障诊断 

25.2 动手实践:主板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26章 快速诊断内存故障 

26.1 内存故障诊断 

26.2 动手实践:内存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27章 快速诊断硬盘故障 

27.1 硬盘故障诊断 

27.2 排除硬盘无法启动故障的方法 

27.3 动手实践:硬盘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28章 快速诊断光驱故障 

28.1 诊断光驱故障 

28.2 检测和更换光驱配件 

28.3 动手实践:光驱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29章 快速诊断显卡故障 

29.1 显卡故障诊断 

29.2 显卡故障检测维修步骤 

29.3 动手实践:显卡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30章 快速诊断打印机故障 

30.1 打印机故障诊断 

30.2 动手实践:打印机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31章 快速诊断笔记本电脑故障 

31.1 笔记本电脑结构详解 

31.2 笔记本电脑故障诊断 

31.3 动手实践:笔记本电脑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七篇 小型局域网搭建与故障维修 

第32章 网络设备大全 

32.1 交换机 

32.2 集线器 

32.3 路由器 

32.4 Modem 

32.5 网卡 

32.6 网线 

第33章 小型网络的搭建与调试 

33.1 局域网知识 

33.2 怎样让电脑上网 

33.3 搭建家庭局域网 

33.4 双路由器搭建企业局域网 

33.5 搭建客户/服务器型企业局域网 

33.6 搭建校园局域网 

33.7 搭建网吧局域网 

第34?章 网络故障诊断与维修 

34.1 上网故障诊断 

34.2 路由器故障诊断 

34.3 电脑端上网故障诊断 

34.4 动手实践:网络典型故障维修实例 

第八篇 硬盘数据恢复与安全加密方法 

第35章 硬盘数据存储奥秘 

35.1 硬盘是如何存储数据的 

35.2 硬盘数据管理的奥秘——数据结构 

35.3 硬盘读写数据探秘 

第36章 多核电脑数据恢复方法 

36.1 数据恢复的知识 

36.2 数据恢复流程 

36.3 动手实践:硬盘数据恢复实例 

第?37章 多核电脑安全加密方法 

37.1 电脑安全防护 

37.2 电脑数据安全防护 

37.3 隐藏电脑硬盘驱动器 

附录 个人创业——开电脑维修店

内容

本书通过电脑的选购、组装、设置、组网、维护、维修等几个阶段,详尽讲解电脑硬件的运行理、选购技巧、维护维修方法、安装设置方法、组网方法、数据恢复方法、数据加密方法等知识。本书共分为8篇:电脑硬件认识与选购篇、多核电脑组装实践篇、快速启动安装篇、电脑故障分析篇、与软件故障处理篇、电脑硬件故障诊断维修篇、小型局域网搭建与故障维修篇、硬盘数据恢复与安全加密篇。


【新手学电脑】电脑组装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电脑组装自学基础教程 电脑维修书籍 硬盘维修书 目录 第一章:揭开电脑的神秘面纱:认识你的数字伙伴 1.1 电脑的起源与发展:从庞然大物到掌上明珠 1.1.1 第一代计算机:真空管时代的辉煌与局限 1.1.2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的诞生与微型化趋势 1.1.3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的突破与性能飞跃 1.1.4 第四代计算机:微处理器革命与个人电脑的崛起 1.1.5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与下一代计算平台 1.2 电脑的核心组成:理解电脑的“身体”和“大脑” 1.2.1 中央处理器(CPU):电脑的“大脑”,指令的执行者 1.2.1.1 CPU的诞生与发展:性能的不断超越 1.2.1.2 CPU的核心架构:核心数量、主频与缓存的奥秘 1.2.1.3 如何选择合适的CPU:根据需求匹配性能 1.2.2 内存(RAM):电脑的“临时记忆”,数据的高速通道 1.2.2.1 内存的工作原理:读写速度与容量的重要性 1.2.2.2 DDR系列内存的演进:DDR3、DDR4、DDR5的差异 1.2.2.3 内存容量对电脑性能的影响:多任务处理与大型软件的流畅运行 1.2.3 主板(Motherboard):连接一切的“神经中枢” 1.2.3.1 主板的接口与插槽:CPU、内存、显卡等组件的归宿 1.2.3.2 主板芯片组:决定主板兼容性与功能性的关键 1.2.3.3 选择主板的注意事项:尺寸、插槽与扩展性 1.2.4 硬盘(Hard Drive):电脑的“长期记忆”,储存所有数据 1.2.4.1 机械硬盘(HDD)与固态硬盘(SSD)的对比:速度、容量与耐用性的权衡 1.2.4.2 硬盘接口:SATA、NVMe等连接方式的区别 1.2.4.3 硬盘容量的选择:操作系统、软件与个人文件的存储需求 1.2.5 显卡(Graphics Card):视觉信息的处理中心,游戏与设计的关键 1.2.5.1 集成显卡与独立显卡的区别:性能与功耗的考量 1.2.5.2 显存(VRAM)的重要性:高分辨率与复杂图形的处理能力 1.2.5.3 如何根据需求选择显卡:游戏玩家、设计工作者的不同选择 1.2.6 电源(Power Supply Unit, PSU):为电脑提供能量的“心脏” 1.2.6.1 电源功率的选择:满足所有硬件的功耗需求 1.2.6.2 电源效率与认证:80 Plus认证的意义 1.2.6.3 模块化电源的优势:安装便捷与线材管理 1.2.7 散热系统(Cooling System):维持电脑稳定运行的“调温器” 1.2.7.1 风冷散热器:塔式与下压式散热的特点 1.2.7.2 水冷散热器:一体式与分体式水冷的优势 1.2.7.3 机箱风道设计:优化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率 1.2.8 机箱(Case):电脑的“外壳”,保护内部组件并辅助散热 1.2.8.1 机箱尺寸与类型:全塔、中塔、Mini-ITX等 1.2.8.2 机箱的扩展性与散热设计:风扇位、硬盘位与理线空间 1.2.8.3 美学设计与个性化:RGB灯效与侧透面板 1.3 电脑的外围设备:与电脑互动的基础 1.3.1 显示器(Monitor):信息的视觉呈现 1.3.1.1 分辨率、刷新率与响应时间:影响画面流畅度的关键参数 1.3.1.2 显示器面板类型:IPS、TN、VA的优缺点 1.3.1.3 HDR技术与色彩表现:更逼真的视觉体验 1.3.2 键盘(Keyboard):文字输入的工具 1.3.2.1 机械键盘与薄膜键盘:手感、耐用性与噪音的差异 1.3.2.2 键盘布局与功能键:满足不同用户的操作习惯 1.3.2.3 个性化与背光:提升使用体验 1.3.3 鼠标(Mouse):光标的精准控制 1.3.3.1 光学鼠标与激光鼠标:工作原理与适用范围 1.3.3.2 DPI(每英寸点数)与回报率:影响鼠标的灵敏度与精准度 1.3.3.3 游戏鼠标与办公鼠标:功能与设计的侧重点 1.3.4 音箱与耳机(Speakers & Headphones):声音的输入与输出 1.3.4.1 音质与声道:2.0、2.1、5.1等配置的含义 1.3.4.2 有线与无线连接:便捷性与音质的取舍 1.3.4.3 降噪技术:隔离外界干扰,沉浸于听觉享受 1.3.5 摄像头(Webcam):视频通讯的桥梁 1.3.5.1 分辨率与帧率:决定视频画面的清晰度与流畅度 1.3.5.2 广角镜头与麦克风:提升视频会议与直播体验 1.3.6 打印机与扫描仪(Printer & Scanner):纸质文档的数字化与实体化 1.3.6.1 喷墨打印机与激光打印机的特点:成本、速度与打印质量 1.3.6.2 扫描仪的分辨率与色彩深度:扫描文档的细节还原 1.3.6.3 多功能一体机:集打印、复印、扫描于一体的便利性 1.4 操作系统:电脑的灵魂,人机交互的界面 1.4.1 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广泛的应用基础 1.4.1.1 Windows XP、Win 7、Win 8、Win 10、Win 11的特点与演变 1.4.1.2 用户界面与操作逻辑:熟悉与高效 1.4.1.3 系统更新与兼容性:软件与硬件的支持 1.4.2 macOS:苹果生态的专属体验 1.4.2.1 macOS的简洁设计与易用性 1.4.2.2 独有的应用生态与硬件整合 1.4.2.3 系统更新与安全性 1.4.3 Linux操作系统:开源与自由的选择 1.4.3.1 Ubuntu、Fedora、Debian等发行版简介 1.4.3.2 命令行操作与图形界面:强大的定制性 1.4.3.3 在服务器与开发领域的广泛应用 1.4.4 移动操作系统: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指挥官 1.4.4.1 Android的开放性与多样性 1.4.4.2 iOS的封闭性与流畅性 1.4.4.3 App Store与Google Play:应用获取的渠道 1.5 电脑的应用软件:实现各种功能的工具集 1.5.1 办公软件:提高工作效率的利器 1.5.1.1 Microsoft Office套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强大功能 1.5.1.2 WPS Office:国内流行的免费办公软件 1.5.1.3 Google Docs/Sheets/Slides:云端协作的便捷性 1.5.2 浏览器:连接世界的窗口 1.5.2.1 Chrome、Firefox、Edge、Safari的特点与优劣 1.5.2.2 插件与扩展:提升浏览体验 1.5.2.3 隐私保护与安全设置 1.5.3 影音娱乐软件:丰富数字生活 1.5.3.1 视频播放器:PotPlayer、VLC Media Player等 1.5.3.2 音乐播放器:Foobar2000、网易云音乐等 1.5.3.3 图片编辑软件:Photoshop、GIMP等 1.5.4 游戏软件:释放激情与挑战 1.5.4.1 平台游戏:Steam、Epic Games Store等 1.5.4.2 独立游戏与大型3A作品 1.5.4.3 在线多人游戏与电竞的魅力 1.5.5 其他实用软件:安全、下载、系统工具等 1.5.5.1 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Windows Defender等 1.5.5.2 下载工具:迅雷、IDM等 1.5.5.3 系统优化工具:CCleaner、Wise Care 365等 第二章:装配你的专属战机:亲手搭建高性能电脑 2.1 组装前的准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1 确定你的需求与预算:游戏、办公、影音或设计? 2.1.2 组件兼容性检查:避免“买错”的尴尬 2.1.2.1 CPU与主板插槽的匹配 2.1.2.2 内存类型与主板插槽的兼容 2.1.2.3 显卡尺寸与机箱的容纳能力 2.1.2.4 电源功率是否足够带动所有硬件 2.1.3 必要的工具清单:一把螺丝刀,一个防静电腕带,就够了 2.1.3.1 十字螺丝刀:最常用的工具 2.1.3.2 防静电腕带:保护敏感电子元件免受静电损害 2.1.3.3 扎带/魔术贴:整理线材,保持机箱整洁 2.1.3.4 手电筒:照亮机箱内部的暗角 2.1.3.5 镊子:夹取细小螺丝或跳线帽 2.1.4 良好的工作环境:明亮、通风、无静电 2.2 核心组件的安装:电脑“大脑”与“记忆”的安置 2.2.1 CPU的安装:轻柔而精确的“对号入座” 2.2.1.1 认识CPU插槽的防呆口 2.2.1.2 轻轻放下CPU,不要用力压迫 2.2.1.3 确认CPU已稳固安装 2.2.2 CPU散热器的安装:为“大脑”降温 2.2.2.1 涂抹导热硅脂:确保热量有效传递 2.2.2.2 安装散热器扣具:固定稳固,接触良好 2.2.2.3 连接散热器风扇电源线 2.2.3 内存条的安装:按下卡扣,听到“咔哒”声 2.2.3.1 识别内存插槽的防呆槽 2.2.3.2 均匀用力,确保两端卡扣锁紧 2.2.3.3 双通道内存的安装顺序 2.3 主板与机箱的结合:电脑骨架的搭建 2.3.1 将主板固定到机箱:拧上螺丝,确保稳固 2.3.1.1 安装主板铜柱:避免短路 2.3.1.2 对齐主板螺丝孔位 2.3.2 连接机箱面板线:电源键、重启键、USB接口等 2.3.2.1 仔细参照主板说明书 2.3.2.2 小心区分正负极 2.4 显卡与存储设备的安装:视觉与数据的双重保障 2.4.1 独立显卡的安装:插入PCIe插槽,连接电源 2.4.1.1 移除机箱背部的挡板 2.4.1.2 确认显卡完全插入PCIe插槽 2.4.1.3 连接显卡额外的电源线 2.4.2 硬盘的安装:固定到硬盘位,连接数据线与电源线 2.4.2.1 SSD的安装(2.5英寸或M.2) 2.4.2.2 HDD的安装(3.5英寸) 2.4.2.3 连接SATA数据线和SATA电源线 2.5 电源的安装与连接:为整个系统注入活力 2.5.1 将电源固定到机箱 2.5.2 连接主板24pin电源线 2.5.3 连接CPU 4pin/8pin电源线 2.5.4 连接显卡6pin/8pin电源线(如果需要) 2.5.5 连接SATA电源线给硬盘 2.6 线材的整理:让机箱内部井井有条 2.6.1 利用机箱背部空间隐藏线材 2.6.2 使用扎带或魔术贴固定线材 2.6.3 优化风道,保证散热顺畅 2.7 初次开机与BIOS设置:点燃你的电脑梦想 2.7.1 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 2.7.2 按下电源键,观察指示灯与风扇转动 2.7.3 进入BIOS/UEFI界面(通常按DEL、F2、F10等键) 2.7.4 检查各硬件是否被识别 2.7.5 设置启动顺序(将安装系统的U盘或光驱设为第一启动项) 2.7.6 保存设置并退出 第三章:让电脑“活”起来:操作系统与驱动的安装 3.1 准备安装介质:Windows安装U盘或光盘 3.1.1 如何制作Windows安装U盘:使用Media Creation Tool 3.1.2 确保安装介质的完整性 3.2 安装操作系统:一步步引导你的电脑走向成熟 3.2.1 选择语言、时间和键盘输入法 3.2.2 同意许可条款 3.2.3 选择安装类型:自定义安装(高级) 3.2.4 分区与格式化硬盘:为操作系统划分空间 3.2.4.1 简单分区:让操作系统自动分配 3.2.4.2 手动分区:为不同数据划分区域 3.2.5 等待文件复制与安装过程 3.2.6 设置账户、密码和个性化选项 3.3 安装硬件驱动程序:让硬件发挥最佳性能 3.3.1 主板驱动:芯片组、网卡、声卡等 3.3.1.1 从主板官网下载最新驱动 3.3.1.2 驱动安装顺序的重要性 3.3.2 显卡驱动:游戏与图形处理的关键 3.3.2.1 NVIDIA、AMD官方网站下载 3.3.2.2 选择适合你显卡的驱动版本 3.3.3 其他外设驱动: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 3.3.4 如何检查驱动是否安装成功:设备管理器 3.4 系统更新与优化:让电脑运行更流畅、更安全 3.4.1 Windows Update:及时获取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 3.4.2 卸载不必要的预装软件 3.4.3 磁盘清理与碎片整理(SSD无需碎片整理) 3.4.4 调整电源选项:平衡性能与功耗 3.5 安装常用软件:打造你的个性化应用空间 3.5.1 浏览器、办公软件、影音播放器等 3.5.2 注意软件的来源,避免下载盗版或带病毒的软件 3.5.3 浏览器插件与扩展的安装 第四章:电脑的“健康体检”:日常维护与故障排查 4.1 电脑的日常保养:保持最佳状态的秘诀 4.1.1 定期清理机箱内部灰尘:风扇、散热片、主板 4.1.1.1 使用压缩空气罐清理 4.1.1.2 注意电源风扇和CPU散热器 4.1.2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将电脑置于密闭空间 4.1.3 避免不当操作:拔插设备时先关机 4.1.4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 4.2 常见的电脑故障现象与初步判断 4.2.1 电脑无法开机:黑屏、无任何反应 4.2.1.1 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牢固 4.2.1.2 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4.2.1.3 尝试重新插拔内存条 4.2.2 电脑启动缓慢或卡顿:系统运行不流畅 4.2.2.1 检查系统盘剩余空间 4.2.2.2 检查后台运行的程序 4.2.2.3 考虑升级内存或更换SSD 4.2.3 蓝屏死机(BSOD):意外关机,屏幕出现蓝底白字 4.2.3.1 记录蓝屏错误代码,尝试搜索解决方案 4.2.3.2 检查近期安装的硬件或软件 4.2.3.3 运行内存诊断工具 4.2.4 显卡驱动问题:画面异常、游戏卡顿或无法显示 4.2.4.1 卸载重装显卡驱动 4.2.4.2 检查显卡是否过热 4.2.5 硬盘读写错误或无法识别:数据丢失的警示 4.2.5.1 运行磁盘检查工具(chkdsk) 4.2.5.2 检查硬盘连接线是否松动 4.2.6 网络连接问题:无法上网或网络速度慢 4.2.6.1 检查网线连接是否正常 4.2.6.2 重启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 4.2.6.3 检查网卡驱动是否正常 4.2.7 异响:风扇异响、硬盘异响 4.2.7.1 可能是风扇轴承磨损或灰尘过多 4.2.7.2 硬盘异响通常是硬件故障的前兆,需及时备份数据 4.3 硬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深入剖析问题根源 4.3.1 单独测试组件:隔离法排查 4.3.1.1 拔掉所有非必要硬件,逐一添加测试 4.3.1.2 使用另一台电脑测试可疑硬件 4.3.2 BIOS/UEFI自检提示音:解读“嘀嘀”语言 4.3.2.1 了解不同主板厂商的BIOS报警代码含义 4.3.3 软件诊断工具:让电脑自我诊断 4.3.3.1 内存诊断工具(如MemTest86+) 4.3.3.2 硬盘健康检测工具(如CrystalDiskInfo) 4.3.3.3 CPU稳定性测试工具(如Prime95) 4.4 软件问题的解决:系统重装与备份恢复 4.4.1 系统垃圾文件清理 4.4.2 病毒查杀与恶意软件清除 4.4.3 系统还原点:回溯到之前的正常状态 4.4.4 系统重装:最后的“大招” 4.4.4.1 数据备份:重装前的重中之重 4.4.4.2 格式化系统盘 4.4.4.3 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 4.4.5 系统镜像备份:快速恢复系统 4.5 硬盘维护与数据恢复:珍藏你的数字财富 4.5.1 硬盘的健康指示(S.M.A.R.T.) 4.5.2 坏道检测与修复 4.5.3 数据恢复软件的应用(如Recuva、EaseUS Data Recovery Wizard) 4.5.3.1 了解数据恢复的原理与局限性 4.5.3.2 避免在已删除文件所在的盘符进行写入操作 4.5.4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云存储、移动硬盘、NAS 4.6 提升电脑安全性能:网络攻击与病毒防护 4.6.1 强密码策略与定期更换 4.6.2 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4.6.3 谨慎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不明文件 4.6.4 启用系统自带的安全功能(如Windows Defender) 4.6.5 了解常见的网络钓鱼和木马病毒 第五章:进阶探索与个性化设置:让电脑更懂你 5.1 超频的艺术:挖掘硬件潜能 5.1.1 超频的基本原理:提升CPU、GPU、内存频率 5.1.2 超频的风险与注意事项:散热、稳定性、硬件寿命 5.1.3 BIOS/UEFI中的超频设置 5.1.4 超频后的稳定性测试 5.2 固态硬盘(SSD)的优化:延长寿命,提升性能 5.2.1 TRIM命令的作用 5.2.2 避免SSD频繁写入和删除小文件 5.2.3 SSD固件更新 5.3 高级命令行操作:释放PowerShell和CMD的威力 5.3.1 常用命令行工具的介绍 5.3.2 批处理脚本的编写与应用 5.3.3 网络诊断命令(ping, tracert, ipconfig) 5.4 虚拟机技术的应用:搭建独立的虚拟环境 5.4.1 VMware Workstation, VirtualBox等软件介绍 5.4.2 安装不同操作系统进行测试与学习 5.4.3 虚拟机在软件开发与测试中的作用 5.5 RAID磁盘阵列:提升数据读写性能与可靠性 5.5.1 RAID 0、RAID 1、RAID 5的原理与特点 5.5.2 硬件RAID与软件RAID的区别 5.5.3 RAID在服务器与工作站中的应用 5.6 Bios/UEFI高级设置:深入理解硬件控制 5.6.1 虚拟化技术(VT-x/AMD-V)的开启 5.6.2 安全启动(Secure Boot)的配置 5.6.3 硬件监控与风扇调速 5.7 电脑的个性化美化:打造独一无二的桌面 5.7.1 主题、壁纸、图标的更换 5.7.2 RGB灯效的同步与控制 5.7.3 桌面启动器与插件的使用 5.8 掌握常用快捷键:效率倍增的秘诀 结语 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从一个对电脑感到陌生的新手,蜕变成一个能够自信组装、熟练操作、有效维护、并能解决大部分常见问题的电脑达人。电脑的世界广阔而精彩,愿这本书能成为您探索数字世界、享受科技乐趣的坚实起点!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我的电脑总是时不时地卡顿,甚至有时候还会蓝屏,弄得我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我尝试过一些简单的清理垃圾和杀毒,但效果甚微,感觉像是中了更深层次的“病毒”或者硬件出了问题。我一直想自己学着维修,但又担心把电脑弄得更糟。这本书的题目直接戳中了我的痛点——“电脑维修书籍”和“硬盘维修书”。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解决我当前困境的方法,了解电脑常见的故障有哪些,以及如何诊断和修复。特别是硬盘部分,我担心里面的数据丢失,如果这本书能教我如何检查硬盘健康状况,甚至进行一些基础的硬盘数据恢复,那对我来说就太有价值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实用的维修技巧和注意事项,比如在拆卸电脑零件时需要注意哪些静电防护,或者哪些工具是必备的,以及一些常见硬件故障的判断方法,比如显卡不亮、内存条接触不良怎么办等等。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摆脱对外部维修人员的依赖,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家庭电脑医生”。

评分

作为一个刚刚接触电脑不久的学生,我发现自己常常被电脑的各种设置和软件折腾得够呛。从安装操作系统到连接网络,再到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很多时候都感觉力不从心。这本书的《新手学电脑》和“电脑组装自学基础教程”部分,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希望它能够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操作系统,不同操作系统有什么区别,安装系统有哪些步骤,每个步骤又意味着什么。我特别想了解电脑的硬件组成,不仅仅是知道有CPU、内存,而是希望理解它们的作用,比如为什么电脑需要内存,内存大小会影响什么,不同类型的硬盘有什么优缺点。我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图文并茂的解释,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个硬件的连接方式,以及安装它们时需要注意的细节。而且,作为“自学基础教程”,我希望它能涵盖一些常见的软件安装和基础设置,比如如何正确地安装杀毒软件,如何进行网络连接的配置,以及一些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这样我就能更好地应对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需求了。

评分

这本书我拿在手里,厚实的纸张和沉甸甸的重量就给了我一种踏实感。我一直是个对电脑硬件充满好奇的人,但又苦于没有系统性的学习机会,每次看到电脑出现问题,都只能上网搜罗零散的教程,要么是过于专业听不懂,要么是太过基础嚼蜡。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直观,各种电脑配件的图片清晰明了,感觉像是给了一个“藏宝图”,告诉我如何一点点将这些零件组合成一台会动的机器。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从入门到精通”的部分,希望它能真正做到循序渐进,让我这个电脑小白也能一步步理解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术语,比如CPU、内存、主板的接口都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又是如何配合工作的。我经常听朋友们讨论“超频”或者“固态硬盘”,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天书,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个清晰的解答,让我也能加入到这些话题的讨论中去,而不仅仅是做一个旁观者。而且,既然是“电脑组装自学基础教程”,我希望它能提供非常详尽的步骤,甚至配有高质量的插图或二维码扫描进入视频教程,这样我在实际操作时才不会手足无措,能够对照着一步步来,真正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评分

最近我的电脑硬盘总是发出奇怪的声音,而且文件读取速度也越来越慢,我非常担心里面的数据会丢失。我平时的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这个硬盘,一旦数据丢失,后果不堪设想。这本书的“硬盘维修书”这几个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关于硬盘工作原理的详细介绍,了解不同类型硬盘(如HDD和SSD)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我特别想学习如何判断硬盘是否存在故障,有哪些预警信号,以及如何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来检测硬盘的健康状况。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数据恢复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比如在数据丢失后如何尝试进行简单的恢复,或者哪些情况下需要寻求专业的数据恢复服务,那将对我来说是巨大的帮助。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优化硬盘性能,延长硬盘寿命的建议,比如如何正确地进行碎片整理,或者如何安全地进行数据备份。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硬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有效地保护我的数据安全。

评分

我一直对电脑硬件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研究那些高科技的零部件是如何组合在一起,最终变成一台功能强大的机器的。这本书的《电脑组装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以及“电脑组装自学基础教程”的定位,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满足我求知欲的宝藏。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电脑硬件的各个组件,比如CPU的架构、内存的工作原理、显卡的型号和性能区分,以及主板的各种接口和扩展性。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组装”的部分,希望它能提供非常详细的装机步骤,从选择合适的配件开始,到如何正确地安装CPU、内存、显卡等核心部件,再到连接各种线缆,甚至是一些超频或者水冷等进阶的安装技巧。我希望它能配有高质量的图片,清晰地展示每个步骤的操作细节,让我即使是第一次组装电脑,也能自信满满地完成。而且,“从入门到精通”的承诺,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我能真正掌握电脑组装的精髓,并且对各种硬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