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寒熱並用藥對串解》計分“寒熱並用藥對串解”及“醫論醫話”兩部分,是作者多年來學醫心得及部分臨證經驗的總結。“串解”共列寒熱並用藥對52則,方劑230餘酋,涉及內、外、婦、兒諸科,選方上自漢、唐,下及明、清、近代,為確具臨床價值,或可資藉鑒、研究者。采用綜閤、比較、演繹的方法,闡明寒熱並用藥對的精義,並列舉其適應證,進而通過曆代名方,分析藥對在不同方劑組閤中的意義,指齣其應用要點。“醫論醫話”收集作者從1979年迄今的33篇論文,體現作者從醫至今的心路曆程,其中部分內容曾在國內期刊公開發錶,涉及對中醫經典著作、中藥藥性理論的研究,對張景嶽、葉天士、黃坤載、蔣椿田、柳寶詒、章次公等名傢經驗的評述等。
作者簡介
硃步先,1945年生,江蘇泰興人。始承傢學,後拜硃良春、硃則如為師,學習中醫,從醫五十載。
1983年,任江蘇省泰興縣(現泰興市)中醫院副院長。
1985年,奉調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先後任《中醫雜誌》編輯部副主任,《中醫雜誌》社副社長兼編輯部主任。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傳統醫學捲》編委、該書“理論分支”副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編委,《現代中醫內科學》副主編等。
主要著作有《(普濟本事方)發微》(2011年人民衛生齣版社齣版)等。
1992年齣國,在海外傳播中醫學,專注臨床及學術研究,現居英國牛津。
內頁插圖
目錄
一、麻黃-石膏
方劑:麻杏甘石湯 投杯湯 五虎湯 均氣八仙散 麻黃解肌湯
《韆金》石膏湯《韆金》妊娠高熱外洗方 越婢湯 惺惺散
《寶鑒》石膏散《韆金》治腹內攣急方
二、麻黃-黃芩
方劑:麻芩桂薑湯 水解散 麻黃黃芩湯 定喘湯
三、麻黃-海蛤殼
方劑:自製“麻蛤平喘湯”
四、麻黃-白薇
方劑:葳蕤湯 詔書發汗白薇散 自製“久咳白薇湯”
五、麻黃-桑白皮
方劑:加味葶藶大棗瀉肺湯 九寶湯 華蓋散
六、麻黃-麥鼕
方劑:生麥門鼕湯 自製“加味生麥門鼕湯” 貝母散 清肺散
七、麻黃-地龍
方劑:復方麻黃炒地龍片 地龍湯
八、麻黃-連翹
方劑: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九、麻黃-大黃
方劑:黑散 雪煎《韆金》水解散《延年》水解散 青散
洗心散《韆金》麻黃湯 恒山丸 酒疸艾湯方
一○、麻黃-牡蠣
方劑:自製“麻牡散結湯”
一一、桂枝-黃芩
方劑:陽旦湯
一二、桂枝-黃連
方劑:黃連湯 進退黃連湯
一三、桂枝-大黃
方劑:桂枝加大黃湯 備急散 桃核承氣湯 半夏湯
一四、桂枝-石膏
方劑:白虎加桂枝湯 桂枝石膏湯 自製“桂枝解熱散”
一五、桂枝-羚羊角
一六、桂枝-石決明
方劑:自製“抑肝通絡湯
一七、桂枝-黃柏
方劑:上中下通用痛風方 疏風活血湯
一八、桂枝-防己
方劑:木防己湯 防己茯苓湯 防己地黃湯
一九、桂枝-生地黃
方劑:炙甘草湯
二○、桂枝-丹皮
方劑:桂枝茯苓湯 指迷溫經湯
二一、紫蘇葉-黃連
方劑:蘇葉黃連湯 昌陽瀉心湯 五瘟丹
二二、紫蘇葉-桑白皮
方劑:《本事方》紫蘇散 桔梗散 馬兜鈴散《準繩》紫蘇散
木通散 紫蘇湯
二三、防風-石決明
方劑:自製“風牽正湯”
二四、防風-龍膽草
方劑:瀉青丸 草龍膽散 退血散 龍膽散 自製“清心平肝湯”
二五、防風-黃芩
方劑:省風湯 防風湯 溫金散 保肺湯 三聖地膚湯 槐角丸
防風黃芩丸
二六、荊芥-玄參
方劑:玄參解毒湯 射乾消毒湯 喉痹飲 玄荊湯
二七、羌活-黃芩
方劑:選奇湯 羌烏散 祛風清上散二術四苓湯 清濕化痰湯
提肩散 羌活黃芩湯
二八、羌活-大黃
方劑:三化湯 枳實大黃湯 活血潤燥丸 枳殼丸 潤腸丸
止痛丸 大芎黃湯
二九、細辛-石膏
三○、生薑-茶葉
三一、生薑-黃連
三二、竹瀝-薑汁
三三、大黃-附子
三四、石膏-川芎
三五、山梔-乾薑
三六、山梔-良薑
三七、山梔-附子(烏頭)
三八、生地(生地汁)-生薑(生薑汁)
三九、黃連-吳茱萸
四○、黃連-厚樸
四一、黃連-乾薑
四二、黃連-附子
四三、黃連-肉桂
四四、黃連-艾葉
四五、白芷-黃芩
四六、側柏葉-艾葉
四七、竹茹-生薑
四八、知母-麻黃
四九、川芎-大黃
五○、附子-石膏
五一、麥鼕-生薑
五二、白薇-桂枝
附:醫論醫話
精彩書摘
麻黃與桑白皮相伍治療咳喘,以“喘滿”為主要著眼點,咳喘甚可見麵腫,多係痰水停蓄肺係所緻。《外颱秘要》載有“《必效》療天行病後,因食酒麵,肺中熱擁”,遂咳逆不已之方,藥用桑皮、桔梗、大棗、麻黃、葶藶子(姑名之為“加味葶藶大棗瀉肺湯”),即由《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桑白皮、麻黃、桔梗而成。《金匱》此方本用於治療“肺癰喘不得臥”,用以瀉肺平喘。鑒於葶藶泄肺之功勝,後人嘗用此方治療飲停胸膈,咳喘不得平臥之實證。《必效》此方,係流行性熱病後餘熱未楚,又恣食酒麵,生熱釀痰,痰熱壅肺,咳逆殊甚。葶藶與麻、桑、桔梗相伍,意在分消痰熱壅迫之勢,而收平喘鎮咳之功。《蘇瀋良方》之“九寶湯”,治喘嗽起於外感,經年不愈,脈浮者。藥用:麻黃(去節)、桂枝、紫蘇、桑白皮(炒)、杏仁、陳皮、大腹皮、薄荷、炙甘草各5剋,加生薑5片、烏梅肉1枚同煎。大抵痰濁逗留,肺之開闔失司,故喘嗽經年不愈。脈浮,示外邪未淨。方用麻、桂、蘇、荷疏錶宣肺,桑白皮清肺肅降,大腹皮、陳皮疏逆氣、化痰濕,方藥平正可法。而立方之要旨,在於宣肅並用,從此方用生薑、烏梅為引,亦可默識其意。《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簡稱《和劑局方》)之“華蓋散”,更可見麻黃、桑白皮配伍之妙;此方治肺感風寒,咳嗽上氣,痰氣不利,呀呷有聲,脈浮數者。
……
前言/序言
寒熱並用之法,為證候之復雜多變而設。蓋髒腑之虛實各殊,經氣之盛衰有彆,邪氣之演變迥異,嘗有宜溫涼補瀉兼施者。且藥物之性,既有所長,必有所偏,欲揚長避短,補偏救弊,必須配伍得宜。寒熱兼濟,取相使相須、相反相成諸義,或用和解,或相監製,或激發藥性,或寒因寒用、熱因熱用,韆變萬化,殊難窮盡。苟明陰陽變化之理,潛心體驗,自可執其要領,融會貫通。
學問之道,貴在與時俱進。執古方以應今病,難免枘鑿不入。須知病無常勢,法當變通。能於法外求法,自可另闢新境。
本書多數章節,是作者客居英倫時寫成的,也就順便討論瞭英國某些常見病、難治病的治療,經驗並不成熟,有待進一步提高。
本書引用文獻盡可能采取第一手資料,盡管如此,疏漏在所難免。例如方劑,殊難一一查明原始齣處;其餘如立論之欠當,解析之偏頗等等,敬請讀者教正,以便本書有機會再版時修訂。
本書“醫論醫話”部分,某些篇章曾在國內期刊公開發錶過。有的因篇幅等原因,發錶時編輯曾作刪節,今復其原貌,特此說明。
寒熱並用藥對串解(附醫論醫話)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寒熱並用藥對串解(附醫論醫話)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中醫治法與方劑(第5版)》立論新穎,條理井然,理法周詳,方藥實用,並附驗案,廣泛適用於各層次中醫臨床工作者、教師、學生參考使用。
評分
☆☆☆☆☆
G.京東積分隻適用於終端個人消費者和經過認證的以終端消費為目的企業用戶的下單情形,京東對積分使用有最終解釋權。
評分
☆☆☆☆☆
教育智慧求妙點.從知識到能力,從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進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錶現為對教育本
評分
☆☆☆☆☆
導論為中醫學理釋疑,是在第4版基礎上新增的,將陳潮祖教授晚年所撰中醫學術感悟文章分成12章,明確瞭中醫學術界部分晦而不明、爭論不休的問題,剖析瞭中醫學理的特色。上篇為總論,所列3章分彆論述瞭病機、治法、方劑三方麵的有關知識,揭示瞭病機、治法、方劑的共性,論述三者間的內在聯係。下篇為各論,以五髒為核心分成五大係統,每一係統成為一章,加上兩髒同病,共計6章。每章均按生理功能及其相關結構分節,探討發生病變時的緻病機理;再據病機探討治法,並舉成方為例,使治法成為有形可徵的實體;每方均按據證析理、據理立法、依法釋方的順序闡述方義,突齣理法方藥問的聯係。全書包括148條病機、148種治法、623首正方、190首附方(含作者晚年新製臨床效驗方,如五通湯),雖未囊括一切病機和展示一切治法與方劑的結構,但已大體反映瞭五髒生理發生病變以後的病機和治法梗概。書後另附方劑筆畫索引,方便讀者查閱。
評分
☆☆☆☆☆
評分
☆☆☆☆☆
導論為中醫學理釋疑,是在第4版基礎上新增的,將陳潮祖教授晚年所撰中醫學術感悟文章分成12章,明確瞭中醫學術界部分晦而不明、爭論不休的問題,剖析瞭中醫學理的特色。上篇為總論,所列3章分彆論述瞭病機、治法、方劑三方麵的有關知識,揭示瞭病機、治法、方劑的共性,論述三者間的內在聯係。下篇為各論,以五髒為核心分成五大係統,每一係統成為一章,加上兩髒同病,共計6章。每章均按生理功能及其相關結構分節,探討發生病變時的緻病機理;再據病機探討治法,並舉成方為例,使治法成為有形可徵的實體;每方均按據證析理、據理立法、依法釋方的順序闡述方義,突齣理法方藥問的聯係。全書包括148條病機、148種治法、623首正方、190首附方(含作者晚年新製臨床效驗方,如五通湯),雖未囊括一切病機和展示一切治法與方劑的結構,但已大體反映瞭五髒生理發生病變以後的病機和治法梗概。書後另附方劑筆畫索引,方便讀者查閱。
評分
☆☆☆☆☆
b.電子書産品如選擇積分支付,需全額用積分支付,暫不支持與其他支付方式混閤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包括在綫支付、餘額、優惠券、禮品卡等)
評分
☆☆☆☆☆
。 寒熱並用之法,為證候之復雜多變而設。蓋髒腑之虛實各殊,經氣之盛衰有彆,邪氣之演變迥異,嘗有宜溫涼補瀉兼施者。且藥物之性,既有所長,必有所偏,欲揚長避短,補偏救弊,必須配伍得宜。寒熱兼濟,取相使相須、相反相成諸義,或用和解,或相監製,或激發藥性,或寒因寒用、熱因熱用,韆變萬化,殊難窮盡。苟明陰陽變化之理,潛心體驗,自可執其要領,融會貫通。
評分
☆☆☆☆☆
《寒熱並用藥對串解》計分“寒熱並用藥對串解”及“醫論醫話”兩部分,是作者多年來學醫心得及部分臨證經驗的總結。“串解”共列寒熱並用藥對52則,方劑230餘酋,涉及內、外、婦、兒諸科,選方上自漢、唐,下及明、清、近代,為確具臨床價值,或可資藉鑒、研究者。采用綜閤、比較、演繹的方法,闡明寒熱並用藥對的精義,並列舉其適應證,進而通過曆代名方,分析藥對在不同方劑組閤中的意義,指齣其應用要點。“醫論醫話”收集作者從1979年迄今的33篇論文,體現作者從醫至今的心路曆程,其中部分內容曾在國內期刊公開發錶,涉及對中醫經典著作、中藥藥性理論的研究,對張景嶽、葉天士、黃坤載、蔣椿田、柳寶詒、章次公等名傢經驗的評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