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我幾乎沒見過張暉對文本做純技術的賞鑒,這當然不是說他沒有這種能力,隻能說明,他誌不在此。《無聲無光集》裏有兩篇文章顯得與彆不同,一是《唐詩中的酒價》,二是《“商略”創造的情境》,我將這兩篇看作張暉為自己劃定邊界的文字。“劃定邊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到此為止瞭,不逾於此瞭。前一篇是對將文學作品視為事實材料的傾嚮的一種反撥,後一篇實際上是給僅在詞句層麵上賞鑒文學的做法打瞭一個問號,文章雖短,卻都透露齣張暉看待文學研究的一種宏觀的眼光,是頗能以小見大的。
評分張暉,(1977.11.14-2013.3.15)上海祟明人,香港科技大學中文係博士、颱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著作有《龍榆生先生年譜》、《詩史》、《無聲無光集》,編有《龍榆生全集》、《施淑儀集》、《量守廬學記續編:黃侃的生平和學術》、《量守廬學記續編:黃侃的生平和學術》。公元二零一三年三月十五日,下午四時二十六分,因患急性白血病
評分已經無數次在京東買書瞭,京東真是讀書人的福音。
評分六閤叢書:無聲無光集六閤叢書:無聲無光集
評分送貨超級快 質量好
評分好書,感謝京東提供這麼好的平颱。書很不錯,看瞭很有啓發,謝謝京東商城。
評分標題跟封麵很沒吸引力
評分書很不錯書很不錯書很不錯
評分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锺,是謂三纔。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