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再多,倘不阅读,就是一堆废纸;读书再多,倘不应用,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蕾。学习不能好高骛远,须一步一个脚印;进步不能一步登天,须一步一级台阶。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勤奋是智慧的钥匙,智慧是思考的火花,创新是智慧的结晶。 读书长知,思考长智,虚心长识,应用长技。 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读书如蜜蜂采花,思考如蜜蜂酿蜜,只有既采又酿,才能得到香甜的“知识蜂蜜”。人生中三种东西最宝贵——信心、健康和知识;学习中三种品质最可贵--好学、好问和好思。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学习学习,又学又习。聪明的秘诀在于勤奋好学,博学的秘诀在于博览群书,巧学的秘诀在于举一反三,成功的秘诀在于推陈出新。
评分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
评分很薄的册子
评分很薄的册子
评分这是一本小册子!既然这么薄,字数也不多,何不排版排的再好些,让人更好阅读?!
评分“专制主义”是一个笼统的名称,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类型。非欧洲的各种文明几乎全都不可避免地被不同形式的专制体制统治过,而西方的思想创造则总是遭到各种专制统治者的敌视——从残暴的埃及法老到精神狂乱的罗马君王如卡利古拉和尼禄,还有印度和中国那样的远方异邦的皇帝。在欧洲,追求专制权力的人必须把自己伪装起来。欧洲人有时会被某种以诱人的理想主义面目出现的专制体制所蒙蔽——希特勒就使用过这种手法。这一事实提醒我们,专制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离我们都不远。许多国家至今还在专制主义统治
评分我刚刚已经一口气写了几百字,一不小心全没了,又要重新开始写。现在京东赚点积分真不容易啊,为了多写一点,在开头总要写一些垃圾话,相信大家也会理解。这本著作不是很厚,但探讨的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即一个政治共同体的规模及其所采用的政治制度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存在,两者是的关系是什么。本书的作者是民主理论专家罗伯特达尔,达尔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但基本绕不开政治平等这一主题。读政治学的同学都应该知道他的书是必读的,可以说是经典。那么具体到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西方政治理论的传统是说民主只适合小共同体,大一些的共同体就得采用君主制甚至是专制制度。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这个观点。但我们分明看到世界上大大小小近两百个国家,施行民主制的占多数,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这种超级大国,这对于古典思想家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实就是发生了。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在超大型共同体中,民主是否也是可能的?我们看到,美国建国初期两派知识人已经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那么当然最后获胜的是联邦党人。联邦党人非常有趣的指出,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施行民主反而较小国寡民有更多好处,因为大国能更有效地防止党争,或者说内乱,也就能够更好的维护公共利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国施行民主制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这些问题在书中都有非常详尽的探讨和说明。作者最后的结论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是简单的,甚至属于常识,但是阅读这种大师作品关键是要学习作者是怎样把一个概念揉碎,怎样把一个大问题转化为小问题,然后通过回答这些小问题来试图回答大问题,从而揭示事物间的联系。这需要非常严格的学术训练才能达到。我已经写了那么多了,不知道到五百字没有,因为我是在手机上写评论,没有计数功能,所以不知道够了没有。于是我决定再多写几行,或许又能多几十个字。如前所说,这种书是很考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遍读不懂很正常,多读几遍就会更有收获。这本书不是很厚,但分量不轻。我读这本书也是为了试图回答我自己心中一个多年的问题,像中国那么大的国家,人口那么多,人口密度也大,这样的地方如果要民主化,会不会不可行,或者说遇到的困难比其他国家多的多,甚至要付出很多代价?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来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希望已经够字数了,我坚持地把这一行水完。
评分不过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达尔的很多理论是建立在20世纪欧美国家的调查数据基础上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而且那时西方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和现实都已成型并达到很高的程度,因此达尔的分析和结论的普遍性价值还需要得到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考证和探究。达尔也承认自己的理论是相当有限的,时代的差异,立场的不同,数据的缺少使理论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他也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建立的理论能为后来的调查者提供帮助。然而,对于那些研究我们这样一个超大规模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学者们来说,达尔对于规模与民主关系问题分析的态度、方法和角度,是非常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评分在专制政体中,有关秩序的最高准则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好恶。然而专制体制也不是完全不讲正义的:正义在十分传统的社会里也普遍流行着——习俗主宰一切,人们把普遍流行的正义观念当作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一个神授的体系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朝代的兴衰更替遵循着中国人常说的“天命”,但对农民来说,生活并没发生多大变化。君主的智慧主宰一切。公元前11世纪,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发生了冲突,以色列人便到统治他们的先知撒母耳那里说,他们需要一个既能主持正义、又能带领他们打仗的王。撒母耳不赞成这个要求,还警告他们说,这样的王将会剥夺他们的财产,束缚他们的活力。但以色列人仍然坚持要像别的民族一样,立一个王。在当时的中东,“王”就是一个用专制的方式对待民众的统治者,与欧洲立宪制下的统治者很不一样。之后的情形是,以色列人很幸运地拥立了扫罗、大卫、所罗门这些著名的君王,他们使以色列人享有了一段短暂的安定,甚至为以色列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声誉。所罗门对两妇人争夺同一婴儿案的裁决只是他传奇式智慧的一个最脍炙人口的例证。然而这些贤明的君王最终还是会采取暴虐的举措:最后所罗门规模浩大的工程所带来的沉重负担终于导致了以色列的分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