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百科(彩圖版 套裝共4冊) [7-10歲]

天文百科(彩圖版 套裝共4冊) [7-10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謝宇 編
圖書標籤:
  • 天文
  • 百科
  • 科普
  • 兒童
  • 彩圖
  • 套裝
  • 7-10歲
  • 科學
  • 知識
  • 太空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齡齣版社
ISBN:9787516902110
版次:1
商品編碼:11220072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天文百科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1-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874
套裝數量:4
字數:105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7-10歲

  宇宙是如何産生的呢?銀河係有多麼龐大?黑洞真的存在嗎?星雲、星係和星團究竟是什麼?太陽“壽終正寢”那一天會怎麼樣?地球會不會被天外來客“襲擊”?UFO造訪過地球嗎?……這些問題一直以來是天文探索中的趣味話題,被人們所津津樂道。青少年朋友,你們能迴答這些問題嗎?你們對天文學知識又瞭解多少呢?《天文百科》將為你們釋疑解惑,揭開天文學中的秘密!

內容簡介

  《天文百科(彩圖版 套裝共4冊)》包含八大部分,分彆為“宇宙奧秘”、“外層空間站”、“太陽係的秘密”、“行星與恒星”、“外星文明”、“人類飛天夢想”、“天文學傢”、“探月之旅”。《天文百科(彩圖版)(套裝共4冊)》立足於科學,融匯數韆年的天文學知識精華,帶領青少年朋友暢遊瑰麗多姿的天文世界,探索令人費解的科學疑雲,如抽絲剝繭,將宇宙中撲朔迷離的現象娓娓道來。相信,通過閱讀本書,青少年朋友會知曉宇宙的來龍去脈,揭開太陽耀斑、黑子的神秘麵紗,瞭解八大行星的特點,認識中外著名的天文學傢,明瞭人類遨遊太空的曆史步伐,掌握世界著名的天文學傢的諸多貢獻,等等。
  《天文百科(彩圖版 套裝共4冊)》為瞭增加內容的含金量,天文知識麵的廣度,在眾多章節的後麵都設有“延伸閱讀”這樣的知識鏈接。“延伸閱讀”短小精悍,均是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天文知識點。它附著在正文的後麵,可讀性強,猶如人們餐後的小甜點,百“吃”不厭,迴味無窮。
  另外,本書以提升青少年的閱讀興趣、努力打造一種快樂的閱讀氛圍為宗旨,因此書中插入瞭上韆幅精美的彩圖。圖片均經過精挑細選,在讓叢書變得靚麗、五光十色的同時,還起到注解內文知識的作用。
  本書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青少年讀完它們,將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科學的天文知識體係,啓迪智慧,開闊視野,激發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和動力!偉大的波蘭天文學傢哥白尼有一句名言:“人類的天職在於勇於探索。”青少年朋友們,還等待什麼,就隨著《天文百科》叢書一起去探索浩瀚的宇宙吧!

內頁插圖

目錄

宇宙奧秘
一、宇宙天體的不幸
1.宇宙究竟有多大
2.行星和恒星的相貌
3.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星團”
4.“光度學”和“光譜學”

二、古今宇宙觀
1.關於宇宙的神話
2.古人看宇宙
3.尋找宇宙的中心

三、宇宙的來源
1.耶穌並未說謊
2.誕生在爆炸裏的嬰兒
3.耐心尋找“蛛絲馬跡”
4.揭開大爆炸的秘密
5.關於宇宙大爆炸的假想
6.無法經住考驗的理論
7.有始而無終的宇宙
8.冷凍著的宇宙
9.宇宙最初的三分鍾
10.宇宙能活到多少歲
11.由宇宙演化來的“副産品”
12.“嬰兒宇宙”模型
13.宇宙自然選擇學說

四、宇宙的發展演變
1.氫原子和氦原子的聚集
2.原始氣體雲的質量與什麼有關係
3.熱暗物質模型
4.冷暗物質模型
5.令人不解的星係形態
6.星係形成的非簡單化
7.神秘的球狀星團
8.密度波理論和自傳播理論

五、宇宙是如何降臨的
1.星係的齣現和形成時間
2.星係的特點和數量
3.什麼是巨分子雲團
4.恒星的質量和距離
5.第一代恒星
6.原行星盤的誕生
7.氣巨星的産生方式
8.行星形成理論的依據
9.探測其他行星的方式

六、宇宙黑洞裏隱藏的秘密
1.宇宙黑洞是怎麼迴事
2.黑洞的露麵
3.宇宙黑洞是怎樣形成的
4.黑洞的影響力

七、美麗的銀河係
1.銀河是什麼
2.走近銀河係
3.獵戶座大星雲
4.亮星雲和暗星雲
5.星際分子的起源

八、探索太陽係
1.三大觀點
2.太陽係到底有多少顆行星
3.探索火星生命
4.一顆也許有生命的衛星
5.可能存在生命的其他天體
6.太陽耀斑的秘密
7.什麼是中微子
8.為何到地下深處設“陷阱”
9.飛越水星
10.瞭解金星
11.金星上的大氣
12.金星地貌
13.金星大海如今在哪裏
14.地漂說
15.地球的壽命
16.地球南北磁場顛倒
17.月球撞擊地球
18.追蹤火星
19.火星四季
20.火星上的河床
21.太陽係最大行星—木星
22.“木衛二”上有無簡單生命
23.寶貴的新發現
24.漂亮的土星
25.土星的光環
26.神秘的六角形雲團
27.“土衛八”上的“陰陽臉”
28.與眾不同的天王星
29.海王星的弧狀光環和大黑斑
30.那些太陽係小行星
31.小行星從哪裏來

九、五彩繽紛的恒星
1.恒星的多姿多彩
2.中子星的形成
3.彗星是怎樣來的
4.“不速之客”的造訪

十、地球的劫難
1.公轉和自轉
2.發生在地球上的劫難
3.當小行星遇上地球
4.導緻恐龍滅絕的“元凶”
5.星體撞擊的凶險
6.關於小行星撞地球的預測

十一、神奇的月球
1.月球長什麼樣
2.揭開月球的奧秘
3.月海的迷人之處
4.風暴洋是怎麼迴事
5.風暴洋的韆姿百態
6.探測風暴洋
7.月全食的宏偉景觀
8.伽利略與望遠鏡
9.望遠鏡裏的月球
10.裏希奧裏作齣的貢獻

外層空間站
中外天文學傢的太空探索
1.“石申夫”對恒星的研究
2.發現木衛的甘德
3.行星逆行及周期
4.勤奮刻苦的劉洪
太陽係的秘密
行星與恒星
外星文明
人類飛天夢想
天文學傢
探月之旅

精彩書摘

  金星上的高地主要是兩大塊,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是“伊希太高原”,麵積有澳大利亞那麼大,它比周圍地區平均高齣四五韆米。高原的東麵是著名的麥剋斯韋山脈,其最高峰高達12韆米,雷達探測的結果證實它的頂端是個圓形的大環形山口,直徑達80韆米,很多科學傢相信它是在金星曆史上某個時期由於隕星的撞擊而形成的。 另一處高地在南半球,離赤道很近,而且基本上與赤道平行,被稱為“阿芙洛德高原”。它東西長約9700韆米,南北寬約3200韆米,麵積大體上與非洲相當。高原的東西兩側都是山地,本地區的最高峰是在西側,高約7韆米。此外,另有一塊小高地,它位於“阿芙洛德”的西麵和“伊希太”的南麵,在赤道稍稍偏北的地區,被稱為“貝塔區”。這裏有兩座很大的火山,其中一座的直徑約為700韆米。如此巨大的火山口在太陽係其他天體上也不多見。根據探測器所得到的信息,科學傢們相信這可能是兩座活火山。 金星上的另一處大地形是大裂榖,它長約1200韆米,呈南北走嚮。此外,金星上也有一些山脈和一定數量的環形山。1989年5月發射成功的“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預定對金星進行為期5年的探測,所攝圖像的分辨率可以達到100~200韆米,它發現的一批環形山多數為隕星撞擊口,而地球上的這類撞擊口相對來說比較少,這是可以理解的,由於地殼運動和侵蝕等作用,這些撞擊口早已被破壞瞭。由此可見,金星錶麵的地質年齡要大乾地球。科學傢們相信,金星周圍的濃密大氣層很可能對相當一部分隕星都“擋駕”瞭,尤其是那些較小的隕星,所以,他們認為金星錶麵似乎不大可能存在直徑小於8韆米的撞擊環形山口。 因金星同地球有相似的自然條件,它和地球的大小、質量和密度都差不多,同時還有含水汽的大氣。所以人們推測,金星上可能有大海,如果有大海的話,就可能有生物存在。可由於在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的“金星”號係列飛船在金星上著陸,推翻瞭金星上有大海的假說,盡管金星上有許多與地球相似的地貌,如平原、峽榖、高山、沙漠。可人們對金星上的大海並不死心,到瞭80年代,這一問題又被提瞭齣來。 美國密執安大學的科學傢多納休等人,在波拉剋·詹姆斯的基礎上,又提齣瞭新的看法。他們認為,太陽的早年並不像現在這樣亮和熱,太陽每秒的輻射熱量要比現在少30%,金星的氣候也就不像現在這樣熱瞭。適宜的氣候,大海也就應運而生,生物也就有可能在大海裏繁衍生息。可後來,太陽異常熱瞭起來,加上金星一天等於地球117天的緩慢運轉,經不起烈日的酷曬,金星上的大海就這樣被烤乾瞭。 後來又有人對金星大海提齣瞭不同的看法。美國衣阿華大學的科學傢弗蘭剋認為,金星根本就沒有存在過大海,經金星探測器的探測錶明,金星大氣是由不斷進入大氣層的彗星核造成的。1986年,空間飛船通過對哈雷彗星的探測錶明,彗星核的主要成分是水冰。 看來,金星上有沒有大海存在過的問題,又成瞭一個意見不統一的未解之謎。  ……
《星海探秘:宇宙的奧秘與人類的追尋》(全四冊) 這是一套專為7-10歲好奇心旺盛的少年兒童精心打造的科普讀物,它將帶領讀者們踏上一場穿越浩瀚宇宙的奇妙旅程。 第一冊:仰望星空——宇宙的初印象 翻開第一冊,我們就如同站在地球上,抬頭仰望那片深邃而神秘的夜空。這裏沒有冰冷的公式,沒有晦澀的術語,隻有最生動、最引人入勝的宇宙故事。 星星的秘密: 為什麼星星會閃爍?它們是什麼組成的?書中會用最淺顯易懂的比喻,解釋恒星的誕生、演化和死亡,從熾熱的“嬰兒期”到燃燒殆盡的“老年期”,甚至會悄悄提及那些最終會變成“黑洞”或“中子星”的奇特天體。我們會認識到,我們看到的每一顆星星,都可能是一顆與太陽截然不同的“宇宙鄰居”,它們有著自己的生命周期,如同宇宙中的巨大煙火。 月亮的變幻: 月亮似乎每天都在改變自己的形狀,從彎彎的鐮刀變成圓圓的盤子。第一冊將揭開月相變化的奧秘,講解月球、地球和太陽的相對位置是如何影響我們看到的月亮形態的。我們還會瞭解月球上那些獨特的“麵孔”——環形山,以及人類是如何首次登上月球,留下那“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傳奇。 行星傢族: 我們的太陽係是一個熱鬧的大傢庭,有八個各具特色的行星。水星的炙熱,金星的濃密大氣,地球的藍色生機,火星的紅色荒涼,木星的巨大風暴,土星的光環之美,天王星的側躺,以及海王星的遙遠寒冷。書中會用精美的插畫,一一展現這些行星的獨特風貌,介紹它們的特點、大小、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可能存在的生命跡象。我們甚至會瞭解到,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如今是如何被重新分類為矮行星的,這背後蘊含著天文學傢們是如何不斷探索和修正認知的過程。 流星與彗星: 當夜空中劃過一道明亮的軌跡,那就是流星。它們是從哪裏來的?是來自遙遠的太空塵埃,還是行星碎片的殘骸?書中將解釋流星雨的成因,以及那些拖著長長尾巴的“掃帚星”——彗星,它們是如何從太陽係邊緣遊蕩而來,在靠近太陽時纔顯露齣它們美麗而壯觀的身姿。 第二冊:漫步太陽係——傢園的鄰居們 在熟悉瞭頭頂的星空後,第二冊將帶領我們近距離地“拜訪”太陽係的成員。這不僅僅是一次地理上的漫遊,更是一次對宇宙規律的親身體驗。 太陽的能量: 作為我們太陽係的中心,太陽是萬物的能量來源。書中會用形象的比喻,解釋太陽內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它如何源源不斷地釋放齣光和熱,維持著地球上生命的生生不 চাহিদা。我們還會瞭解到太陽的各種活動,比如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以及這些活動對地球可能産生的影響。 近距離觀察行星: 從水星的熔岩地貌,到金星如煉獄般的高溫高壓;從火星上可能存在過的古老河流痕跡,到木星上持續瞭數百年的“大紅斑”風暴;從土星那令人驚嘆的光環,到天王星和海王星那冰冷而遙遠的景象。每一顆行星都將以最生動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配閤精美的寫實風格插圖,讓孩子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它們的獨特魅力。 神秘的衛星: 月球隻是眾多衛星中的一個,在我們的太陽係中,還有許多美麗的衛星。木衛二上的冰層下可能隱藏著液態海洋,土衛六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和液態甲烷的河流湖泊。這些衛星的研究,讓我們對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有瞭更多的想象空間。 小行星與彗星的“傢”: 除瞭八大行星,太陽係中還散布著無數的小行星,它們主要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書中會介紹小行星的種類、形狀,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驚喜”——隕石。我們還會深入瞭解彗星的組成,它們是如何在漫長的軌道上遊蕩,又在何時何地與我們相遇。 第三冊:飛越星際——探索更廣闊的宇宙 當我們的目光不再局限於太陽係,第三冊將帶領讀者們踏上更遙遠的旅程,去探索我們賴以生存的銀河係,以及更遠處的宇宙。 銀河係的樣貌: 我們身處一個怎樣的星係?銀河係是一個巨大的螺鏇狀星係,擁有數韆億顆恒星。書中會用巧妙的比喻,描繪齣銀河係的樣子,以及我們在銀河係中的位置。我們會瞭解到,我們看到的許多星星,其實都屬於我們的銀河係大傢庭。 星雲: 星雲是宇宙中最美麗的“畫布”,它們是恒星誕生的地方,也是恒星死亡後的遺跡。從色彩斑斕的發射星雲,到神秘莫測的暗星雲,再到如同仙境般的行星狀星雲,每一幅星雲的圖片都將震撼心靈,書中會解釋它們是如何形成,以及它們在宇宙中的重要作用。 恒星的種類與演化: 恒星並非韆篇一律。有熾熱的藍巨星,也有暗淡的紅矮星;有年輕的恒星,也有垂死的巨星。書中將介紹不同類型的恒星,以及它們漫長而復雜的生命史,從核聚變到超新星爆發,再到黑洞或中子星的形成。 星係團與宇宙的尺度: 銀河係並非宇宙的全部,宇宙中存在著無數個像銀河係一樣的星係,它們聚集在一起,形成瞭巨大的星係團。我們將通過一係列精美的宇宙圖像,直觀地感受宇宙的浩瀚和尺度之大,理解人類在宇宙中的渺小,以及宇宙的不斷膨脹。 第四冊:人類的宇宙足跡——科技與夢想 宇宙的探索離不開人類的智慧和勇氣,第四冊將聚焦於人類在宇宙探索領域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望遠鏡的眼睛: 從伽利略的簡易望遠鏡,到哈勃太空望遠鏡,再到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這些人類創造的“眼睛”為我們打開瞭認識宇宙的窗戶。書中會介紹不同類型望遠鏡的原理和它們所帶來的重大發現,讓我們瞭解科學傢是如何利用它們來觀測遙遠的星係、探測行星的大氣成分,甚至尋找宇宙的起源。 太空探測器: 機器人探測器是我們深入瞭解其他星球的得力助手。從登陸火星的“好奇號”和“毅力號”,到探索木星和土星的“旅行者”係列,再到探測小行星和彗星的任務,書中會介紹這些探測器的使命、它們所拍攝的珍貴照片,以及它們帶迴的寶貴科學數據。 載人航天: 從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到阿波羅計劃的登月壯舉,再到國際空間站的科學研究,人類的太空探索之路充滿瞭挑戰與輝煌。書中會介紹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宇航員在太空的日常生活,以及太空探索對我們地球生活的影響。 未來的宇宙夢想: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書中還會展望未來,比如人類是否會移居其他星球?我們是否能找到外星生命?宇宙旅行是否會成為現實?這些引人入勝的設想,將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無限熱情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星海探秘:宇宙的奧秘與人類的追尋》(全四冊),用最富想象力的語言,最震撼的視覺呈現,為7-10歲的少年兒童打開瞭一扇通往宇宙的神秘之門。它不僅僅是一套科普書,更是一次點燃好奇心、激發求知欲、播撒科學夢想的啓濛之旅。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仰望星空時,找到屬於自己的宇宙奧秘,感受探索未知的無窮魅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我給這套書的評價,必須從“啓發性”這個角度來談。我的孩子今年10歲,正是從具象思維嚮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時期。他開始對“邊界”和“無限”産生哲學性的思考。這套《宇宙的終極秘密》非常契閤他目前的思維發展階段。它沒有停留在介紹行星和恒星這些“大傢都能看到”的內容上,而是勇敢地觸及瞭一些更前沿、更具思辨性的主題,比如暗物質、暗能量,以及宇宙的膨脹和可能的終結。當然,這些內容的講解依然保持瞭科普的嚴謹性,但它提供瞭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去想象和猜測。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討論“我們是否孤獨”,書中列舉瞭德雷剋方程的幾種推論,雖然復雜,但圖示非常清晰,展示瞭不同概率下的可能性。這本書成功地將科學的確定性和哲學的未知性結閤起來,讓孩子明白,科學研究的魅力就在於它永遠有新的問題等待被解答。這套書培養的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而是對未知世界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比任何單一的知識點都寶貴得多。

評分

說實話,我不是那種特彆擅長引導孩子學習科學的傢長,我自己的初中物理都快還給老師瞭。所以,當我看到這套《宇宙奇觀圖鑒》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太好瞭,終於有東西能讓我不露餡地和孩子聊聊宇宙瞭!”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它沒有使用太多晦澀的專業術語,即使有,也會立刻在旁邊用粗體字或小框的形式給齣通俗易懂的解釋。比如,在講到“光年”時,它沒有直接給齣換算公式,而是通過一個虛擬的“宇宙列車”的比喻,讓孩子想象一輛永遠在跑的火車,跑一年能到達多遠,從而建立起對巨大距離的初步概念。這種“情境代入式”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減輕瞭我作為“中間人”的壓力。我隻需要跟著書的節奏提問,孩子就能自己找到答案,甚至能提齣更有深度的問題來考我。這套書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它也在無形中提升瞭傢長與孩子共同探索未知的交流質量。它構建瞭一個非常棒的親子學習場域。

評分

我買書通常很注重實用性,我希望我的投資能帶來長期的價值。這套《星際漫遊指南》給我的感覺就是“耐看”。我女兒剛開始翻閱的時候,更多是被那些炫目的星雲照片吸引,她會大喊“哇,這個像一塊果凍!”但隨著她年齡的增長,她開始關注那些細節標注和圖注裏的解釋。這套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的“多層次閱讀體驗”。第一次看,是圖片帶來的感官衝擊;第二次看,是文字帶來的基礎認知;等她再翻閱時,她可能會停在一個從未注意過的角落——比如關於“彗星尾巴的形成原理”的簡短說明,然後跑來問我更深入的問題。這說明書中的內容設計是循序漸進的,能夠伴隨孩子的成長。此外,它的裝幀質量也很過硬,封麵似乎做瞭某種抗汙處理,我傢娃經常在吃飯的時候也忍不住翻兩頁,但擦拭起來還算方便。書脊的連接處也很牢固,這對於需要經常被翻閱和攜帶的書來說非常重要。一套好的科普書,應該是可以被孩子反復閱讀而不感到厭倦的,這套書成功地做到瞭這一點,物超所值。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圖書編輯(雖然現在半退休瞭,但對科普書籍的審美和標準還是有的),我對這套《深空奧秘大揭秘》的編排思路感到非常贊賞。它巧妙地平衡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尤其是在麵嚮7到10歲這個關鍵的認知發展階段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心旺盛,但耐心有限,需要快速、直觀的視覺刺激來維持閱讀興趣。這套書在這一點上做得近乎完美。它的版式設計非常活潑,沒有大段的文字堆砌,而是采用信息圖錶、對比圖和時間軸等多種形式來呈現知識點。比如,當講到太陽係八大行星的公轉周期時,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數據,而是通過一個生動的比例模型圖,直觀地展示齣水星的快速穿梭和海王星的漫長旅程。這種“所見即所得”的呈現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我特彆欣賞它對“太空探索史”的處理,從伽利略的望遠鏡到哈勃望遠鏡,再到最新的韋伯望遠鏡,時間綫索清晰,讓孩子們明白科學是如何一步步積纍和進步的。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天體”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科學精神”的書。對於希望培養孩子係統性思維和對宏大敘事感興趣的傢長來說,這套書無疑是一個極佳的起點。

評分

這套書簡直是為我傢那個小“宇航員”量身定做的!我兒子現在上小學三年級,對天上那些亮晶晶的東西迷得不行。他不像以前那樣,隻會問“星星是什麼”,現在他會帶著我去公園,指著天空問我“你看,那是北鬥七星嗎?”我這個當媽的,有時候真有點招架不住。剛好,我在給他在圖書館找書的時候,發現瞭這套《宇宙探索之旅》。書拿到手,我就知道這次是淘到寶瞭。首先,它的設計太吸引人瞭,封麵那種深邃的藍和閃爍的星光,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抓住瞭。內頁的彩圖,那色彩飽和度,簡直比我用手機拍齣來的銀河還要清晰震撼。我記得有一頁講的是木星的大紅斑,那種鏇轉的漩渦感,即便是我看著也覺得很有衝擊力。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字敘述方式,不像教科書那樣乾巴巴的。它更像是爺爺在搖著蒲扇,給孫子講故事一樣,把復雜的概念用孩子能理解的比喻講齣來。比如,解釋黑洞的時候,它沒有直接給一堆物理公式,而是說“黑洞就像宇宙中的一個超級吸塵器,連光都跑不齣來”。這種敘事方式,讓原本高冷的科學知識瞬間變得親切又好玩。孩子每天晚上都要抱著它看上一個小時,那種求知欲被點燃的樣子,比什麼都讓我高興。這絕對是一套值得推薦給所有對星空充滿好奇的孩子們的科普讀物。

評分

物有所值,圖書很精美。 值得購買。

評分

小學生很滿意這邊圖冊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發貨非常快,非常滿意,,

評分

題質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組討論、閤作學習、疑難解析、觀點驗證、問題綜述。

評分

給朋友孩子買的小禮物。內容比較有意義,紙張印刷品質也不錯,小朋友蠻喜歡的。

評分

很好,真的很棒.OK.瞭.

評分

質的要求,對教育規律的把握,對教學藝術的領悟,對教學特色的追求。

評分

提高效益,亦可謂“教學相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