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unaway Bunny
逃离的小兔子(纸板书)
- 1972年《纽约时报》年度优秀儿童图书
- 1994年美国《奥本海姆玩具包评测手册》白金级推荐
-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100本**童书
-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 “教师们推荐的100本书”
- 入选《AB书商周刊》“20世纪100本**读物”
- 美国康涅狄格州达仁图书馆向讲故事的人推荐的3~4岁幼儿**读物
- 美国幼儿教育家杰西德芙推荐的**幼儿读物
- 2001年被美国《出版者周刊》评为“所有时代*畅销童书”(精装本)第104名
- 蒙哥玛利市公共图书馆2004年度向父母推荐的50本优秀儿童读物
- 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绘本研究部编《图画书·为了孩子的500册》
这本出版于1942年的图画书一直畅销至今,被誉为不朽的幼儿读物经典!
《逃家小兔》总是能让年幼的小读者感到一种安详宁静的愉快。因为几乎每个幼小的孩子都曾经在游戏中幻想过像小兔子一样离开家,用这样的方式来考验妈妈对自己的爱,而这个小兔子的经历就像他们自己的游戏一样,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安全感。
简单,而又富于韵味、诗意盎然,一个让孩子倍感温暖的睡前故事。
一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简单故事:
小兔子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一场爱的捉迷藏就此展开:小兔子上天入地,可不管他扮成小河里的一条鱼、花园里的一朵花、……,身后那个紧追不舍的妈妈总是能够抓住他。最后,小兔子逃累了,依偎在妈妈的身边说我不再逃了,于是妈妈便喂了他一根象征爱的胡萝卜。
穿越时间、跨越空间,屹立儿童图书界的经典之作!出版60年来,仍然是ya马逊网路书店*爱
玛格莉特.怀兹.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
克雷门·赫德(Clement Hurd)
1908年出生于纽约。耶鲁大学毕业后,去巴黎学了两年现代绘画,回国后成了一名装饰画家。后来他结识了玛格丽特等儿童文学工作者,并且和其中的一位作家艾达结婚。玛格丽特在看到了他的两幅作品之后,就极力劝说他为图画书画插图,并特意为他写了一个儿童故事《大象和小甲虫》,让他做一次插图上的尝试。他后来和玛格丽特合作的两本睡前故事书——《逃家小兔》《晚安,月亮》,都成了图画书的经典之作。
出版社: HarperCollins; Brdbk Sub (1991年2月27日)
外文书名: 逃家小兔
纸板书: 34页
读者对象: 2 - 4 岁
语种: 英语
ISBN: 0061074292
条形码: 9780061074295
商品尺寸: 14.9 x 12.7 cm
商品重量: 249 g
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朋友,推荐您也看看:
坦白讲,第一次被推荐这本绘本的时候,我还有点犹豫,觉得“逃跑”的主题是不是有点太负面了?但读完之后,我的所有疑虑都烟消云散了。这完全不是一本鼓励离家出走的书,而是一个关于“界限感”和“依恋关系”的完美范例。小兔子通过一系列的想象中的“出走”,实际上是在测试妈妈爱的极限,而妈妈的回应,次次都超出了小兔子的预期。这种“你变,我就跟着变”的设定,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独立和被无条件接纳的双重需求。每一次妈妈变成大山、变成海洋、变成空中飞翔的鸟儿,都在无声地告诉孩子:我的能力范围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所以我能随时为你提供庇护。而且,这本书的语言节奏感非常适合进行亲子共读时的角色扮演游戏,我模仿妈妈的声音,孩子学着小兔子的语气,读完后孩子还会追着问:“妈妈,你永远不会变成石头追我吗?”这种深度参与感,是其他很多单向叙事绘本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耐读性是我最佩服的一点,我已经记不清和孩子一起读过多少遍了,但每一次都能发现新的小细节。比如,小兔子尝试变成一只鸟飞走时,妈妈也变成了树枝等着它停靠,这种微妙的、被动的等待,比主动的追赶更有力量。它教会了孩子,真正的爱是给予空间,而不是强行占有。从艺术鉴赏的角度看,那几页插画的配色处理得极其高明,在小兔子试图“消失”的时候,背景的色调会略微偏冷或偏暗,而一旦妈妈的身影出现,画面马上就恢复了温暖和明亮,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情绪引导。它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安全感和温暖的来源在哪里。对于我们这些注重早期阅读启蒙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远不止一个睡前故事,它是一套无形的“情感工具箱”,帮助孩子处理分离焦虑、理解承诺的重量,以及建立对未来最美好的期许。它值得被放在任何一个0-4岁孩子的书架顶端。
评分这本关于一只小兔子逃家又被妈妈找回来的故事,简直是绘本界的经典,每次读都感觉心里暖暖的。我记得第一次给孩子读的时候,他正处于对探索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虽然书里的“逃跑”情节对我来说有点小小的“危机感”,但随着故事的推进,那种无条件的爱和安全感一下子就填满了整个房间。书里的文字虽然简单,但韵律感特别好,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很快就能跟着一起哼唱。特别是妈妈那句“我总会找到你的”,简直是所有父母对孩子最深情的告白。那种坚定和温柔,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堆砌,就能直击人心。我注意到,每一次读到妈妈追随小兔子去变成各种形象时,孩子的眼睛都会亮起来,他似乎在跟着小兔子一起经历了这场奇妙的冒险,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家”的意义。这本书的插画风格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色彩柔和,线条流畅,把小兔子的天真和妈妈的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一个睡前故事,更像是一堂关于爱与归属感的生动课程,深刻体会到“无论你走多远,爱永远在那里等你”的道理。
评分我更倾向于从语言学习和韵律感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虽然我是中文读者,但它的英文原版(我特意去对比过)那种英式童谣特有的温柔和押韵简直是绝配。即便是只读中文译本,那种重复的句式和层层递进的想象力也极大地锻炼了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每次读到“如果你变成一条鱼,我就会变成渔夫把你捞上来”,孩子都会咯咯笑,他沉浸在那种富有画面感的文字游戏里。这种强烈的重复和对照,对于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非常有益。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把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命题——“爱是一种持久的、超越物质形态的连接”——用最孩子气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它让“爱”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孩子明白,这种联系不是通过物理距离衡量的,而是通过心灵的契合。它为我们提供了无数个打开话题的切入点,比如讨论“如果我想飞到月亮上,妈妈会怎么来找我?”。
评分我手里收藏的这本精装绘本,触感真是没得说,纸张厚实,即便是小手反复翻阅也完全不用担心损坏,这点对于低幼宝宝来说太重要了。从一个纯粹的阅读体验角度来说,它的装帧设计非常用心,圆角处理很到位,孩子自己拿在手里也不会伤到自己。内容方面,我得说,这个故事的叙事结构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巧妙。它不断地建立期望,然后又用更强烈的情感去打破它,最后回归到最原始、最坚不可摧的爱。每一次小兔子提出新的“逃跑计划”,读者(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跟着心头一紧,期待着妈妈会如何应对。这种模式化的重复,对于学龄前儿童建立安全感和预测能力非常有帮助。而且,故事中展示的母爱并非那种溺爱式的束缚,而是一种智慧的陪伴和引导,它允许孩子探索,但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之内。我发现,在读到小兔子最后决定待在妈妈身边时,孩子那种满足和踏实的表情,是任何昂贵的玩具都换不来的。这书的价值,体现在每一次温馨的互动和每一次心灵的安抚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