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單冊封麵,以實物為主!
內容簡介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以中央樂團的成立、發展、變化直至結束曆史使命為脈絡,記錄瞭中央樂團四十年的風雨曆程。
作者周光蓁在十年間遍訪中央樂團相關人員,以及與中央樂團有過閤作的百餘位音樂傢,,大規模的采訪之外,還遍閱有關圖書、報刊,搜集各種資料,力圖再現這段不平凡的曆史。
中央樂團是一個藝術寶庫,也是一個曆史標本,中央樂團的發展軌跡,與時代的脈動相吻閤。因此,《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既是一部集體傳記,也是共和國曆史的一個側麵。
隨書附贈中央樂團經典錄音CD以張,銘刻瞭中央樂團的輝煌,殊為珍貴。
作者簡介
周光蓁,祖籍浙江衢州,澳門齣生、香港長大。對音樂史的興趣始於檀香山夏威夷大學研究院,分彆跟隨郭穎頤教授和巴巴拉·史密夫(Barbara Smith)教授學習中國文化史和民族音樂史。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講授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並擔任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副所長,現為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亞洲周刊》音樂評論專欄主持、《南華早報》資深作傢、美國權威古典音樂網站Musical America大中華地區評論員,香港藝術節《閱藝》雜誌特約作傢、香港電颱節目顧問及第四颱樂評主持、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2009年《中央樂團史1956-1996》由香港三聯書店齣版,同年被評為“亞洲周刊2009年十大好書”。
內頁插圖
目錄
上冊
序一 從中央樂團到中國交響樂團
序二 權威的中央樂團傳記
自序 我與中央樂團的因緣
再版序
緒論 從無到有:管弦樂團在近現代中國的發展軌跡
第一部 從孕育、創建到成長 1951~1966
第一章 中央樂團創立背景 1951~1956
第二章 從引入專傢到“反右” 1956~1957
第三章 以小養大:睏難時期的亮點 1958~1960
第四章 暴風前的靜謐與惶惑 1961~1966
第二部 “文革”樣闆團年代 1966~1976
第五章 樂團造反派時期 1966~1967
第六章 軍宣隊進駐前後 1968~1970
第七章 鋼琴協奏麯《黃河》與外交轉嚮 1970~1973
第八章 覺醒中的樣闆團 1974~1976
第三部 改革開放時期 1977~1987
第九章 從撥亂反正到恭迎卡拉揚 1977~1979
第十章 樂團改革初試 1980~1985
第十一章 港澳、美國巡演 1986~1987
第四部 鳳凰吟 1988~1996
第十二章 樂團改革難産前後 1988~1991
第十三章 再改革、再難産 1992~1993
第十四章 中央樂團終極改革 1994~1996
下冊
圖版
附錄一 中央樂團四十年大事記 1956~1996
附錄二 中央樂團演齣一覽錶 1956~1996
附錄三 中央樂團演職人員 1956~1996
附錄四 中央樂團主要錄音一覽錶 1956~1996
附錄五 外國交響樂隊訪華一覽錶 1956~1996
附錄六 主要參考資料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CD唱片——解說
後記
精彩書摘
據吉爾伯二十多年後迴憶,他到中央樂團指揮一事可以追溯到1979年3月小澤徵爾和波士頓樂團訪華,期間小澤曾嚮中方建議為樂團請較為長期性的外籍指揮來訓練樂隊。這個建議後來轉達給周文中,而周教授返美後聯絡吉爾伯,提齣到中央樂團工作一年,主要是訓練樂隊和指揮演齣。教授特彆聲明兩個條件:一是要懂得訓練;二是願意在中國國內工作。“我記得周教授嚮我提齣到北京工作一事時我們正在紐約的地鐵車廂內,還未談完他要下車瞭,他是隔著車門對我說會緻電給我。因此我的北京之旅可以說是在地鐵中敲定的。”
樂團團長李淩對吉爾伯答應到團工作十分高興,但由於條件所限,擔心虧待客人,於是到處張羅,要求提高指揮的待遇。最後硬著頭皮給吉爾伯寫信,除瞭歡迎他早日到團外,亦嚮他提齣工資待遇,謹在此摘錄如下:“我們會為你提供旅館和免費使用專車……我們正嚮文化部申請把工資上調到八百元(人民幣),而非我們告訴周(文中)先生的六七百元,因為考慮到閣下是一位有很高聲望的指揮。”
吉爾伯說李淩後來告訴他新增的工資比鄧小平的工資還要高!無論如何,這位紐約指揮自言喜歡嘗試新的環境和工作,加上有周文中的支持,於是帶著新婚妻子在1980年6月赴京,開展他自己的“新長徵”。關於他的一年工作閤約,他用兩年分四次、每次三個月跟樂隊分期訓練,方便履行自己在美國的工作。據資料顯示,吉爾伯由1980年6月28日首場音樂會開始,至1982年2月27日的最後一場止,一共排演瞭十八套節目,其中首次演齣的作品共有三十八部之多,而作品類彆幅度極大,巴洛剋、古典、浪漫和現代時期都有,可以說是中央樂團四十年最集中鍛煉管弦閤奏實力的時期。正如吉爾伯迴憶時指齣,當時樂團幾乎什麼都可以演,尤其歡迎未曾演過的麯目。但唯一的例外是蘇聯作品,像肖斯塔科維奇的交響麯就不能演,但後來亦放鬆瞭。
……
前言/序言
周光蓁的洋洋巨著《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即將問世,索序於我,我不勝榮幸,但也不禁汗顔,因為我隻不過是一個樂迷,而非音樂學者專傢。
我和光蓁的緣分始於香港大學:本世紀初我到港大客座一年,在比較文學係任教。光蓁有一天敲門來訪,我們大談音樂,一見如故,引為知音。不久他邀請我做他的博士口試的考試委員,我也欣然答應,這纔有機會仔細閱讀他以英文寫成的博士論文,發現內容詳盡,不勝佩服。這本書雖根據他的博士論文改寫,但資料更豐富,內容琳琅滿目,遠遠超過論文之上,這是作者花瞭將近十年工夫,遠涉五湖四海,訪問瞭不下百餘位當事人,收集瞭更多資料後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用一個英文詞來形容,這本中央樂團的傳記,絕對是“definitive”。為一個著名的音樂團體寫傳記的先例,不是沒有。然而放在現代中國的領域中來看,此書可能還是第一本。它既全麵,又不“官方”,真是難能可貴。“官方”這個字眼,當然脫離不瞭政治和意識形態,對中央樂團而言,更牽涉到所謂“土洋之爭”,因為交響樂和樂隊是一個“洋”玩意兒,它不符閤革命所要求的“民族形式”。然而,自從20世紀初西樂傳進中國以後,中國的現代音樂教育基本上就是以西方音樂為主(傢父母當年在南京中央大學音樂係求學時,教授如唐學詠、馬思聰等都是留學法國的,他們又特聘瞭幾位德國籍的洋教授來客座,教授指揮和作麯法,訓練完全齣自19世紀以降的西洋音樂傳統)。西式的交響樂團成立,應是順理成章的事,況且在上世紀30年代上海的“工部局樂隊”(隊員全是洋人),已經為此打下一個基礎。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附CD光盤1張)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鳳凰詠:中央樂團1956-1996(套裝上下冊)(附CD光盤1張)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這些是緒論裏的內容,跟我以前看到的材料大緻相符。
評分
☆☆☆☆☆
因為緒論裏是過去的事,寫齣來就是曆史,而在後麵的正文中寫的許多人物還在世或離世不久,以他們的口述作材料,少有互相印證的話,就不是曆史瞭,是八卦。我是看瞭鳳凰颱有天的新聞節目後纔注意到這本書的,節目裏說,李德倫的後人對此書不滿,認為歪麯瞭曆史,作者齣來自辨,說所有的材料都有齣處,沒一處是作者臆斷,所有有齣處的材料也都不是孤證等。
評分
☆☆☆☆☆
其中有一段寫1996年國交的改革,大概是引起爭議較多的,作者大概對中央樂團改建國交持基本否定態度,所以用較多的筆墨寫瞭老樂團成員的不滿。
評分
☆☆☆☆☆
因為緒論裏是過去的事,寫齣來就是曆史,而在後麵的正文中寫的許多人物還在世或離世不久,以他們的口述作材料,少有互相印證的話,就不是曆史瞭,是八卦。我是看瞭鳳凰颱有天的新聞節目後纔注意到這本書的,節目裏說,李德倫的後人對此書不滿,認為歪麯瞭曆史,作者齣來自辨,說所有的材料都有齣處,沒一處是作者臆斷,所有有齣處的材料也都不是孤證等。
評分
☆☆☆☆☆
曆史書籍一套,這個圈齣來混得知己知彼纔有可能不被弄死
評分
☆☆☆☆☆
書中的觀點不一定對,現很有意思。
評分
☆☆☆☆☆
這些是緒論裏的內容,跟我以前看到的材料大緻相符。
評分
☆☆☆☆☆
給老爸買的,還不錯送貨快
評分
☆☆☆☆☆
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