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聰明的投資者(原本第4版)
定價:68.00元
作者:(美)本傑明·格雷厄姆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15413598
字數:250000
頁碼:33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聰明的投資者》(原本第4版,中譯本修訂版)是本傑明?格雷厄姆的經典之作,它還原瞭本傑明?格雷厄姆生前後一次修訂的第4版的原貌,是一本開啓人們智慧的投資哲學。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理論的開山鼻祖、巴菲特一生的精神導師。格雷厄姆對於價值投資的理解以及投資安全性的分析策略影響瞭包括市盈率鼻祖約翰·內夫、投資大師歐文·卡恩和價值投資人艾維拉德等整整三代華爾街基金經理人。
此中譯本修訂版經過國內的巴菲特研究專傢、匯添富基金首席理財師劉建位先生審校後,修改瞭過去部分不準確的業內習慣用語和專業術語的中文譯法,再經編輯的重新審讀,翻譯質量和編校質量有瞭大幅度提升,譯文更加準確流暢。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證券投資實務領域的和世紀級的經典著作,自從1949 年首次齣版以來,在股市上一直被奉為“股票投資聖經”。它是根據格雷厄姆英文版原著1973 年第4 版的中譯版。股神巴菲特特為本書撰寫的序言和評論是本書的一個亮點。
《聰明的投資者》(原本第四版)首先明確瞭“投資”與“投機”的區彆,指齣聰明的投資者當如何確定預期收益。它著重介紹防禦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投資組閤策略,論述瞭投資者如何應對市場波動。該書還對基金投資、投資者與投資顧問的關係、普通投資者證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禦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選擇、可轉換證券及認股權證等問題進行瞭詳細闡述。
《聰明的投資者》(原本第四版)主要麵嚮個人投資者,全麵體現瞭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思想,為普通人在證券投資策略的選擇和執行方麵提供瞭重要的指導。
目錄
巴菲特會如何解讀《聰明的投資者》viii
譯者序 xv
第4 版序——沃倫·巴菲特 xvii
本傑明·格雷厄姆生平簡介 ——賈森·茲威格 xx
本書的目的 1
第1 章 投資與投機:聰明投資者的預期收益 9
第2 章 投資者與通貨膨脹 22
第3 章 一個世紀的股市曆史:1972 年年初的股價水平 31
第4 章 防禦型投資者的投資組閤策略 44
第5 章 防禦型投資者與普通股 56
第6 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組閤策略:被動的方法 65
第7 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組閤策略:主動的方法 75
第8 章 投資者與市場波動 94
第9 章 基金投資 113
第10 章 投資者與投資顧問 126
第11 章 普通投資者證券分析的一般方法 138
第12 章 對每股收益的思考 155
第13 章 對四傢上市公司的比較 164
第14 章 防禦型投資者的股票選擇 172
第15 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股票選擇 187
第16 章 可轉換證券及認股權證 205
第17 章 四個非常有啓發的案例 218
第18 章 對八組公司的比較 231
第19 章 股東與管理層:股息政策 256
第20 章 作為投資中心思想的“安全邊際” 263
後 記 273
附 錄
1.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級投資者——沃倫·巴菲特 275
2. 與投資收入和證券交易稅相關的重要規則(1972 年) 295
3. 投資稅的基本內容(2003 年更新) 296
4. 普通股領域新的投機 297
5. Aetna Maintenance 公司的曆史 308
6. NVF 公司收購Sharon 鋼鐵股份的稅收會計 310
7. 技術類公司的投資 311
緻 謝 312
作者介紹
本傑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1894~1976 年)美國經濟學傢和投資思想傢,投資大師,“現代證券分析之父”, 價值投資理論奠基人。格雷厄姆生於倫敦,成長於紐約,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著有《證券分析》(1934 年) 和《聰明的投資者》(1949 年),這兩本書被公認為“劃時代的、裏程碑式的投資聖經”,至今仍極為暢銷。格雷厄姆不僅是沃倫·巴菲特就讀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院的研究生導師,而且被巴菲特膜拜為其一生的“精神導師”,“血管裏流淌的血液80% 來自於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在投資界的地位,相當於物理學界的愛因斯坦,生物學界的達爾文。作為一代宗師,他的證券分析學說和思想在投資領域産生瞭極為巨大的震動,影響瞭幾乎三代重要的投資者。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上億的投資管理人都自稱為格雷厄姆的信徒,因此,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
譯者簡介:
王中華 天津商業大學金融學教授。
黃一義 天則經濟研究所公用事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劉建位 巴菲特長期價值投資策略研究者和傳播者,匯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本傑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1894~1976 年)美國經濟學傢和投資思想傢,投資大師,“現代證券分析之父”, 價值投資理論奠基人。格雷厄姆生於倫敦,成長於紐約,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著有《證券分析》(1934 年) 和《聰明的投資者》(1949 年),這兩本書被公認為“劃時代的、裏程碑式的投資聖經”,至今仍極為暢銷。格雷厄姆不僅是沃倫·巴菲特就讀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院的研究生導師,而且被巴菲特膜拜為其一生的“精神導師”,“血管裏流淌的血液80% 來自於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在投資界的地位,相當於物理學界的愛因斯坦,生物學界的達爾文。作為一代宗師,他的證券分析學說和思想在投資領域産生瞭極為巨大的震動,影響瞭幾乎三代重要的投資者。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上億的投資管理人都自稱為格雷厄姆的信徒,因此,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所傳達的“理性”與“耐心”這兩個核心理念。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一夜暴富”的故事所誘惑,也容易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裹挾,從而做齣衝動、不理智的決策。《聰明的投資者》就像一股清流,讓我慢下來,去思考投資的本質。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以其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讀者構建瞭一個堅實的投資哲學框架。他反復強調,聰明的投資者不是去預測市場,而是去理解價值,並以閤理的價格買入。這種“價值投資”的理念,貫穿瞭整本書。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市場先生”的比喻,它生動地描繪瞭市場情緒的易變性,並告誡讀者不要被市場的短期情緒所影響,而應將其視為一個為自己提供買賣機會的“僕人”,而非需要時刻關注的“主人”。關於“安全邊際”的講解,更是讓我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一個財務上的概念,更是一種思維模式,一種在不確定性麵前保持審慎的態度。這本書也教會我區分“投資”和“投機”的界限。我曾經模糊地認為,隻要是買股票就是投資,但格雷厄姆先生讓我明白,真正的投資需要基於對公司基本麵的深入分析,並擁有長期持有的決心。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接受瞭一次係統性的金融啓濛,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更理智地麵對市場,也更自信地規劃自己未來的財務之路。
評分對於我這樣對金融世界一知半解的讀者來說,《聰明的投資者》無疑是一本“救星”。它並沒有用高深莫測的理論來嚇退我,而是用一種循序漸進、深入淺齣的方式,為我構建瞭一個穩健的投資框架。書中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作者對於“市場先生”的描繪。他將市場比作一個情緒多變的“朋友”,時而慷慨,時而吝嗇。聰明的投資者,應該做的不是去追隨這位朋友的情緒,而是要學會利用他的非理性,在價格被低估時買入,在價格被高估時賣齣。這種“逆嚮投資”的思維,讓我開始審視自己過去盲目跟風的習慣。作者反復強調的“安全邊際”概念,更是我投資路上的“護身符”。它讓我明白,在任何投資決策中,都必須為自己留有足夠的緩衝空間,以應對市場的意外波動。這種風險控製的意識,讓我不再像過去那樣害怕市場的起伏,反而能從中找到穩健的投資機會。書中的許多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如何評估一傢公司的內在價值,以及如何區分“投資者”和“投機者”。我過去常常混淆這兩個概念,而這本書讓我清晰地認識到,真正的投資需要耐心、分析和獨立判斷,而不是僅僅依靠運氣。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得到瞭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的指導,讓我從一個對投資感到迷茫的人,逐漸變成瞭一個有原則、有策略的理性投資者。
評分我一直認為,閱讀一本優秀的投資書籍,就像是獲得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能夠指引你在迷霧中找到方嚮。《聰明的投資者》恰恰就是這樣一本書。它沒有花哨的語言,也沒有提供任何“秘籍”,而是用一種沉靜而充滿智慧的方式,嚮讀者闡述瞭投資的真諦。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安全邊際”的反復強調。這個概念,在我看來,是理解風險和價值的關鍵。它讓我明白,投資並非是無風險的遊戲,但我們可以通過選擇被低估的資産,並留齣足夠的“安全墊”,來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的損失。作者將市場比作一位情緒化的“先生”,他的報價時而慷慨,時而吝嗇,而聰明的投資者,恰恰需要利用這位“先生”的非理性,在他人恐慌時買入,在他人貪婪時賣齣。這種“逆嚮投資”的思維,顛覆瞭我過去對市場追漲殺跌的認知。書中的許多觀點,例如區分“投資”與“投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來評估其內在價值,都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我開始意識到,投資並非是預測未來,而是基於當下對價值的判斷,並對未來保持耐心。格雷厄姆先生的寫作風格嚴謹而清晰,他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理解復雜的概念,讓我能夠輕鬆地將書中的理論應用於實際生活中。讀完這本書,我不再像過去那樣盲目地跟風,而是開始學會獨立思考,並更加注重風險控製。它讓我明白,成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需要的是智慧、耐心和紀律。
評分翻開《聰明的投資者》,我原本以為會看到一堆晦澀難懂的金融術語和復雜的圖錶,但事實卻遠非如此。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以一種近乎“哲學”的口吻,娓娓道來,將投資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領域,變得觸手可及。書中反復強調的“安全邊際”原則,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一個財務術語,更是一種對待風險的態度——永遠要為自己留有退路。我理解到,投資的本質不是去追求高迴報,而是要去保障本金的安全,然後在安全的基礎上,尋找那些被市場低估的、具有內在價值的資産。作者對“市場先生”的比喻,堪稱點睛之筆。他將市場描繪成一個情緒化的夥伴,時而瘋狂,時而悲觀。聰明的投資者,不應該被市場的“情緒”所左右,而應該利用這種“情緒”為自己創造機會。當市場恐慌時,我們應該保持冷靜,看到被低估的價值;當市場狂熱時,我們應該保持警惕,避免追高。這種“獨立思考”和“逆嚮思維”的能力,是作者反復強調的核心。我曾無數次在市場波動時感到焦慮,而這本書就像一劑強心針,讓我明白,隻要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並保持耐心,終將獲得迴報。它教會我如何去分析一傢公司的價值,如何評估股票和債券的風險,以及如何構建一個穩健的投資組閤。這本書讓我明白,投資不是一種投機行為,而是一種基於理性分析和長期承諾的“事業”。
評分我曾是一名對金融市場一無所知的普通上班族,生活平淡,但內心深處總有一絲對財務自由的渴望。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瞭《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它徹底改變瞭我對金錢和投資的看法。書中的觀點,尤其是作者對於“市場先生”的比喻,讓我印象深刻。他將市場比作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夥伴,時而狂喜,時而沮喪,而聰明的投資者應該做的,不是追隨他的情緒,而是利用他的非理性來為自己謀取利益。這讓我明白瞭,在市場波動時,保持冷靜和理性是多麼重要。書裏關於“安全邊際”的論述,更是我投資路上的“護身符”。它教會我在購買任何一項資産時,都要留有足夠的緩衝空間,確保即使情況不如預期,也能將損失降到最低。這種風險控製的意識,讓我不再懼怕市場的風雲變幻,反而能夠從中找到機會。作者還詳細闡述瞭如何區分“投資者”和“投機者”,這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我一直認為投資就是買入股票,然後等待它上漲,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投資需要深入的分析和長遠的規劃,而不是僅僅依靠運氣。我開始學習如何分析公司的財務報錶,如何評估一傢公司的內在價值,這些技能的獲得,讓我從一個盲目跟風者,逐漸成長為一個有策略、有原則的理性投資者。這本書不僅教會我如何賺錢,更教會我如何避免虧損,如何構建一個穩健的投資組閤,以及如何在復雜多變的金融市場中保持清醒的頭腦。
評分在金融市場的洪流中,《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座堅實的燈塔,指引我前行的方嚮。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並非是那個教導你如何“預測”市場的先知,而是那個教會你如何“理解”價值,並以“審慎”的態度參與市場的智者。書中最讓我反復咀嚼的,便是“安全邊際”這個核心概念。它如同一道堅實的屏障,保護著投資者的本金免受不必要的侵蝕。格雷厄姆先生以其精煉的語言,嚮我們展示瞭如何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為自己創造一個可控的風險範圍。他對“市場先生”的生動刻畫,更是讓我對市場的波動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他將市場比作一個反復無常的“朋友”,其報價會受到情緒的影響,而聰明的投資者,恰恰需要利用這位“朋友”的非理性,在低估時買入,在過熱時離場。這種“獨立判斷”和“反潮流而行”的思維模式,是我在閱讀過程中最大的收獲之一。我過去常常糾結於市場的短期波動,而這本書教會我,投資的真正魅力在於價值的長期增長,而非短期價格的起伏。書中對不同類型投資的深入分析,以及如何規避常見的投資誤區,都為我提供瞭寶貴的實踐指導。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洞察力敏銳的導師對話,他循循善誘,讓我逐漸建立起一種理性、穩健的投資哲學。
評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投資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在這個復雜世界中做齣明智決策的指南。《聰明的投資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嚴謹的邏輯,為我揭示瞭金融市場的奧秘,也為我的人生開啓瞭新的篇章。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反復強調的“安全邊際”原則,是我最寶貴的收獲。它讓我明白,在任何投資中,都需要為不確定性預留空間,避免過於冒險。這種“留有餘地”的思維,不僅僅是為瞭規避風險,更是為瞭在市場低迷時,能夠抓住被低估的投資機會。他對“市場先生”的比喻,生動地闡釋瞭市場情緒的易變性。他告誡我們,不要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左右,而是要以一種冷靜、理性的態度,利用市場的非理性來為自己謀取利益。這種“獨立思考”和“逆嚮投資”的理念,顛覆瞭我過去對市場追漲殺跌的認知。我曾經無數次在市場的漲跌中感到迷茫和焦慮,而這本書教會我如何將目光放長遠,關注公司的內在價值,而不是短期的價格波動。書中關於如何分析一傢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評估股票和債券的風險,以及如何構建一個長期穩健的投資組閤的詳細闡述,都為我提供瞭寶貴的實踐指導。閱讀這本書,就像是獲得瞭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的指引,讓我能夠更自信地做齣投資決策,並逐步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評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雖然我不是專業投資者,但我一直對如何讓自己的錢變得更有價值感到好奇。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翻開瞭《聰明的投資者》。剛開始,我擔心裏麵的內容會過於晦澀難懂,畢竟是名著,而且是講投資的。但讀進去之後,我發現作者的語言雖然嚴謹,卻充滿瞭智慧和樸實。他並沒有給我灌輸一些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從最基本、最核心的理念齣發,引導我理解投資的本質。書裏反復強調的“安全邊際”概念,就像一盞明燈,讓我明白在做任何投資決策時,都要為自己留有餘地,避免因一時的衝動或市場的波動而遭受重創。這種穩健的思維方式,不僅適用於投資,也讓我對生活中的許多決策有瞭新的思考。書中還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來闡述復雜的概念,比如股票和債券的區彆,以及如何分析公司的價值。我特彆喜歡作者對“市場先生”的比喻,這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能夠從一個更客觀的角度看待市場的漲跌,不被短期的情緒所左右。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智慧長者對話,他用平易近人的方式,教會我如何區分投機和投資,以及如何培養一種長遠的投資眼光。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投資並非是少數人的專利,隻要掌握瞭正確的理念和方法,普通人也能通過審慎的投資,實現財富的增長。它教會瞭我耐心,教會瞭我獨立思考,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投資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理性思考、如何保持獨立判斷的生活哲學指南。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以其冷靜、深刻的洞察力,剖析瞭金融市場的本質,並為普通人指明瞭一條通往財務穩健的道路。書中反復提及的“安全邊際”概念,是我領悟到的最重要的寶藏。它讓我理解到,在任何投資決策中,都應該為不確定性留齣空間,避免過於激進,從而保護自己的本金。這種“留有餘地”的思維,不僅體現在投資上,也深刻影響瞭我對生活其他方麵的看法。他對“市場先生”的比喻,更是生動形象地詮釋瞭市場情緒的波動性。他告訴我們,不要被市場先生的喜怒無常所左右,而是要學會利用他的非理性,在低迷時逢低買入,在狂熱時謹慎觀望。這是一種何其重要的心理素質!我過去常常被市場的漲跌牽動情緒,而這本書教會我如何將自己抽離齣來,用更長遠的視角來審視市場。此外,書中關於如何區分“投資者”和“投機者”的論述,也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許多行為,是否僅僅是基於短期投機,而非真正的價值判斷。格雷厄姆先生鼓勵讀者進行獨立思考,不盲目跟風,而是基於紮實的分析,做齣自己的判斷。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經曆瞭一次思維的洗禮,讓我變得更加冷靜、理智,也更加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財務目標。
評分我原本認為投資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需要極高的專業知識和敏銳的市場嗅覺。然而,《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以其深厚的智慧和樸實的語言,為我揭示瞭投資的真諦。書中反復提及的“安全邊際”概念,是我理解和實踐投資的最重要的基石。它教會我在任何投資決策中,都要為自己留有足夠的“安全墊”,以應對不可預知的風險。這種審慎的態度,不僅適用於投資,也深刻影響瞭我對生活其他方麵的決策。他對“市場先生”的比喻,更是讓我對市場的波動有瞭全新的認識。他將市場描繪成一個情緒化的夥伴,時而樂觀,時而悲觀。聰明的投資者,應該利用市場的非理性,在彆人貪婪時保持警惕,在彆人恐慌時勇敢買入。這種“獨立思考”和“逆嚮思維”的能力,是作者反復強調的核心。我過去常常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迷惑,而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將目光放長遠,關注公司的內在價值,而不是短期的價格波動。書中的許多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如何評估一傢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判斷一傢公司的長期發展潛力。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接受瞭一次係統的金融啓濛,讓我能夠更自信地麵對金融市場,並逐步構建屬於自己的財富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