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儿科学(第2版) [Clinical Pediatrics]

临床儿科学(第2版) [Clinical Pediatric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晓明,桂永浩 编
图书标签:
  • 儿科学
  • 临床医学
  • 儿科
  • 教科书
  • 医学教育
  • 儿童健康
  • 疾病诊断
  • 治疗
  • 第二版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71489
版次:2
商品编码:11268031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Clinical Pediatric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30
字数:29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临床儿科学(第2版)》是一部主要面向已具备中级职称的儿科医师或儿科专业研究生的高级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儿科住院医师准备职称晋升考试的复习用书,以及帮助社区全科医师迅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沈晓明,于1984年和1987年在温州医学院儿科系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1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附属新华医院工作。1994-1996年在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2008年1月起任上海市副市长。
  此外,担任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儿科学)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中华儿科杂志》副主编等。
  在儿童保健学领域成绩卓著,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一教材《儿科学》(第7版),主编儿科学方面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著300余篇,其中在国外发表的SCI论文70篇。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研究项目于2000年、2006年和2011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国际医学界也有一定影响,2005年被巴黎第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2007年被授予美国儿科学会荣誉fellow(FAAP):2010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荣誉博士;国际著名杂志《柳叶刀》2012年3月在“名人传略”栏目专题介绍了其研究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桂永浩,于198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此后在儿科医院长期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1991-1995年在美国宾州大学费城儿童医院做高级访问学者。1997-1999-年获洛克菲勒奖学金,研读临床流行病学并取得硕士学位。2002年、2003年分别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出访日本大阪大学和德国柏林心脏中心。2002-2004年毕业于中欧商学院“医院管理”文凭课程班。现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兼任上海医学院院长。
  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委员会”专家顾问组成员,上海市(儿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专家组副组长等职。是儿科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儿科学)和复旦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担任了《临床儿科学》等七部儿科医学专著或教材的主编或副主编工作。担任《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的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及围产期早期诊断干预方法和策略研究。担任国家“863”重大课题、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主持人,近年来还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优生优育专项课题、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课题和上海市教委课题等。在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
  曾荣获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上海市及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卫生部有特殊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学会施思明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高等教育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亚洲杰出儿科医师奖等奖励。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儿科学的范畴
第二章 儿童期的年龄划分
第三章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第四章 儿科学中的社会医学问题
第五章 儿科医学中的伦理问题

第二篇 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点
第一章 病史和体格检查
第一节 儿科问诊
第二节 儿科体格检查
第二章 儿科疾病的诊断步骤与思路
第一节 收集临床资料
第二节 临床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第三节 临床观察验证诊断
第三章 儿科用药特点
第一节 儿科药理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
第三节 小儿药物治疗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小儿药物体内过程和治疗特点
第五节 其他方面
第六节 儿科药物选择
第四章 水与电解质平衡
第一节 水与钠的平衡
第二节 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第三节 酸碱平衡
第四节 液体疗法

第三篇 不同年龄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一章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第一节 体格生长特点
第二节 发育特点
第二章 不同年龄儿童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婴儿的生长发育
第三节 幼儿的生长发育
第四节 学龄前期的生长发育
第五节 学龄期的生长发育_
第六节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
第七节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
第三章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性疾病
第一节 智能发育迟缓
第二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第三节 遗尿症
第四节 言语和语言障碍
第五节 睡眠障碍
第六节 重复性行为问题
第七节 屏气发作
第八节 抽动障碍
第九节 焦虑障碍
第十节 儿童孤独症
第四章 青春期健康
第一节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
第二节 环境与青春期健康

第四篇 儿童营养和营养性疾病
第一章 儿童营养需要
第一节 营养、能量和儿童生长
第二节 三大营养素和能量的需要量
第三节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需要量
第四节 维生素的需要量
第五节 水的需要量
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DRIs)
第二章 儿童营养与膳食要求
第一节 婴儿期(0~1岁)的膳食特点
第二节 幼儿期(1~3岁)的膳食特点
第三节 学前期(4~6岁)的膳食特点
第四节 学龄期(7-12岁)的膳食特点
……

第五篇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
第六篇 重症监护和急救
第七篇 感染性疾病
第八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九篇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十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十一篇 儿童常见肿瘤
第十二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三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四篇 遗传性疾病
第十五篇 内分泌疾病
第十六篇 神经肌肉疾病
第十七篇 免疫系统疾病
附录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精彩书摘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是近年国际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学说。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的新范例,它提供给病人的医疗是建立在目前所能提供证据的基础上的,它并不简单根据直觉得到的、非系统的临床经验以及疾病的病理生理的基础知识,而是强调临床证据。其核心思想是:医务人员应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有力的科学信息来诊治病人。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临床医师开处方、专家制订治疗指南、政府制订医疗卫生决策等也应依据现有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
  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根据科学研究的依据来处理病人,在仔细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要做到:①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②运用评价临床文献的正规方法;③发现最有关和正确的信息,最有效地应用文献即证据;④根据证据解决临床问题,制订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
  随着临床医学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动物试验不能取代人的试验,因为人体远较动物复杂,并对长期以来单纯根据病理生理机制指导临床治疗现状产生了疑问,许多学者认为随机对照试验在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可与显微镜的发明相媲美,根据临床研究依据来处理病人的观念已形成。循证医学将帮助培养21世纪的医生用医学证据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将医学研究的结果用于临床实践。儿科学专业具有与其他专科不同的特点,儿科的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除了检索文献和评价文献外,一旦证据被认为是真实可靠的,关键是结合实际病人,并与患儿的监护人进行商量,在充分考虑了患儿及其监护人的意见后作出临床的决策。
  医疗实践在迅速进步,临床医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了解信息进展:①查找医学文献,包括综述、实践指导、编者按、广告文章等;②向专家进行咨询;③听医学讲座、看广告栏、与医药公司代表交谈。但来源于上述的资料都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偏倚,有时各种来源的意见并不统一。如不对上述资料进行评价,对临床实践的应用不会有很多的帮助,医生可能会听信某位权威专家的意见,而对独立判断发生困难。
  1984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制订了阅读者指南,指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临床医师阅读文献,确保知识更新。后来,该大学的工作小组与北美的同事制订了一套《使用者指南》(user's guides),它指导临床医生如何更有效的搜集文献,指导如何解读临床的研究结果,以及如何将它用于医疗上。新指南更注重提倡用医学文献的证据解决病人的问题。即用从文献中测定、总结出来的信息回答每天碰到的临床问题。
  近30年来,临床研究进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还十分少见,现在已被普遍采用。任何一种新药上市都必须通过有效的临床试验。荟萃分析作为对RCT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手段,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在处理临床问题时有着很大区别。传统医学对于预后、诊断试验、治疗有效性的观察建立在非系统观察的临床经验、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知识的理解、对专家与经验的依赖性基础上,所以传统医学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是:①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生物学知识;②阅读教科书;③请教专家;④阅读有关文献。而循证医学系统地记录治疗结果,可明显地增强对疾病的预后、诊断、治疗的信心。循证医学还认为,对于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说明临床观察的结果和证据,但对于临床实践的指导是不够的。循证医学认为,为恰当解决临床问题,应仔细采集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为诊断和治疗的决定提供尽量多的客观的证据,在此基础上应阅读有关原始文献并进行科学评价,决定如何用于临床,当然也不排斥向同事及老师请教。
  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主要是随机对照试验或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结果。在不可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或没有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时,非随机对照试验包括观察性、描述性研究也可作为证据,但可靠程度不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即相关资料必须在具有可供使用、可获得、可被接受、可应用和可被审评性五个先决条件后,才能开展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具体做法和步骤。首先要提出一个拟解决的具体的临床问题,然后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选择有关的最佳研究资料,并用使用者指南中的标准评价,了解其优缺点,分析其是否合理正确,最终提取有用的临床信息用于解决病人的问题。在考虑该信息是否适用于自己的病人时既需要有关的病理生理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行为医学的知识。评价文章时要考虑到及回答以下问题:①研究结果是否正确?②结果是什么?③这些结果对处理我的病人有帮助吗?
  ……

前言/序言


儿童健康守护者:一本面向未来医者的实践指南 这本书旨在为初露锋芒的儿科医生、在职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以及所有致力于儿童健康事业的人士,提供一套全面、实用且与时俱进的儿科知识体系。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部凝聚了临床经验、最新研究成果与人文关怀的行动指南,致力于帮助读者建立扎实的儿科理论基础,精进临床诊疗技能,并深刻理解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 内容精要: 本书覆盖了儿科领域的各个关键层面,从新生儿的精心呵护到青少年健康的管理,为您提供一张详尽的儿童健康蓝图。 新生儿护理的基石: 从产房的初步评估到母乳喂养的指导,本书详细阐述了新生儿生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识别与处理,以及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护理要点。我们关注每一个细微之处,确保读者能够自信地迎接和照顾每一个新生生命。 婴幼儿期发育与疾病: 涵盖了婴幼儿期(0-3岁)生长发育的里程碑,如喂养、睡眠、运动和认知发展。同时,深入探讨了这一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如湿疹、食物过敏)、以及发育性疾病(如斜颈、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儿童期健康成长与常见病: 聚焦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3-12岁)的健康管理。内容包括疫苗接种的最新指南、营养均衡的科学建议、以及对儿童常见慢性病(如哮喘、糖尿病、癫痫)的管理。本书还将深入剖析儿童期行为问题(如多动症、学习障碍)的识别与干预方法,以及心理健康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青少年健康: 随着儿童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剧烈的变化。本书将详细介绍青春期发育的特点,以及青少年特有的健康问题,如生殖健康、心理健康(如抑郁、焦虑、饮食失调)、成瘾行为的预防与干预,以及如何与青少年建立有效的沟通。 儿童常见病诊疗的实践艺术: 本书以临床实践为导向,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病例分析和详细的诊疗流程。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的要点,到辅助检查的选择与解读,再到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和随访管理,力求做到条理清晰、操作性强。我们强调循证医学的理念,鼓励读者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日常临床决策。 儿科领域的特殊议题: 除了常规的疾病诊疗,本书还将触及一些儿科领域的特殊议题。这包括儿童伤害的预防与急救、罕见病的识别与管理、以及对特殊人群(如残障儿童、寄养儿童)的关怀与支持。我们认识到儿科医生肩负着保护弱势群体的重任。 人文关怀与医患沟通: 深刻理解儿科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本书强调与儿童及其家属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家属的担忧,共同制定最适合患儿的治疗方案。我们鼓励医者以同理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感受和尊严。 本书特色: 实用性与前沿性并重: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同时吸收了近期的研究进展和诊疗指南更新,确保知识的时效性。 结构清晰,易于查阅: 各章节内容循序渐进,逻辑严谨,并辅以大量的图表、流程图和总结,方便读者快速理解和记忆。 案例丰富,启发思考: 通过生动的临床案例,引导读者深入分析,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升鉴别诊断和治疗决策的准确性。 强调整体健康观: 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情感等多个维度。 语言通俗易懂,避免过度专业术语: 在保证专业性的前提下,力求语言清晰流畅,方便不同背景的读者理解。 目标读者: 本书是儿科住院医师、儿科专科医师、全科医生、儿科护士、助产士,以及医学院校学生等所有从事或即将从事儿科工作的专业人士的理想读物。同时,它也为对儿童健康有兴趣的非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的窗口。 拥抱挑战,守护未来: 儿科医学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的领域。本书希望能够成为您在探索儿童健康奥秘、应对临床难题过程中的忠实伙伴,帮助您成为一名更加优秀、更加富有同情心的儿童健康守护者,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过于理论化的医学书籍总会有些敬而远之。我更喜欢那些能够直接解决临床问题的书籍。我之所以注意到《临床儿科学》,是因为它的标题就透着一股“接地气”的味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实用的、可操作的临床指导,比如在儿科急诊中,面对一个高烧惊厥的孩子,我应该如何迅速评估病情,采取哪些紧急措施,书中是否能给出清晰的流程图和注意事项。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对于儿童心理和行为发育的探讨,因为我知道,很多时候,一个孩子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包含了心理上的成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安抚他们的情绪,如何赢得家长的信任。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儿科临床的新手,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憧憬,但也带着一丝忐忑。我希望能有一本教材,能够帮助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更能理解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我听说这本《临床儿科学》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各种生理、病理变化,以及常见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我非常期待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进行规范的体格检查,如何解读各种辅助检查报告,以及如何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病例的演变过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我职业生涯的启蒙导师。

评分

我是一位对医学研究充满热情的学生,我相信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我之所以选择了《临床儿科学》,是因为我听说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广泛的儿科疾病知识,还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当前儿科领域的一些热门研究方向。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够引用最新的科研文献,是否能够提供一些未来医学发展的展望。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为我日后的科研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儿科医学领域可以探索的方向。

评分

我是一名在儿科领域工作多年的资深医生,接触过各种疑难杂症,也见证了医学的飞速发展。我始终坚信,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一本好的医学参考书,应该能够及时更新知识,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我之所以对《临床儿科学》(第2版)感兴趣,是因为听说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更新,加入了许多前沿的医学进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一些罕见病、复杂病的最新诊断和治疗思路,能够帮助我拓展视野,突破思维定势。我更看重的是它是否能够引导我思考,是否能够激发我的批判性思维,让我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和创新。

评分

一本厚重的书,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翻看目录就让人觉得信息量巨大。我是一名儿科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病人,他们身上发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儿科疾病知识,同时又能兼顾临床实践指导的宝典。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虽然没有华丽的插图,但那种严谨、专业的风格已经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特别关注那些常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新生儿的喂养问题,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以及一些突发性疾病的紧急处理原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复杂难懂的医学知识娓娓道来,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临床上的种种挑战。

评分

好而不贵的一本好书!真赞!

评分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谁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追求与调整。在和他人所见的比较中,选择自己的路,也不错过他人遇到的、我们就不仅局限于视野所能领略的画面,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精读(字句落实,玩味,背,打扎实基本功,看书要有自己的看法,有别人没看到的东西。)泛读(强调的是知识面,形成知识结构,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相邻学科基础、人文知识、文、史、哲的底子,要有宽厚的知识背景,要有哲学的特征,时代的特征,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浏览(强调信息量,选择性的阅读,有基本的印象,学会选择)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修养是长期积累而成的,读书并不需要有很明确的目的。我们已经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对读书重视,观念的转变很重要。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要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http://club.jd.com/mycomments.aspx#none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要学会自主学习。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境界会不同。(如有可能阅读原著),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评分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谁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追求与调整。在和他人所见的比较中,选择自己的路,也不错过他人遇到的、我们就不仅局限于视野所能领略的画面,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精读(字句落实,玩味,背,打扎实基本功,看书要有自己的看法,有别人没看到的东西。)泛读(强调的是知识面,形成知识结构,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相邻学科基础、人文知识、文、史、哲的底子,要有宽厚的知识背景,要有哲学的特征,时代的特征,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浏览(强调信息量,选择性的阅读,有基本的印象,学会选择)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修养是长期积累而成的,读书并不需要有很明确的目的。我们已经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对读书重视,观念的转变很重要。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要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http://club.jd.com/mycomments.aspx#none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要学会自主学习。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境界会不同。(如有可能阅读原著),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评分

书质量 不错正版的

评分

在儿童保健学领域成绩卓著,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一教材《儿科学》(第7版),主编儿科学方面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著300余篇,其中在国外发表的SCI论文70篇。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研究项目于2000年、2006年和2011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国际医学界也有一定影响,2005年被巴黎第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2007年被授予美国儿科学会荣誉fellow(FAAP):2010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荣誉博士;国际著名杂志《柳叶刀》2012年3月在“名人传略”栏目专题介绍了其研究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评分

在儿童保健学领域成绩卓著,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一教材《儿科学》(第7版),主编儿科学方面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著300余篇,其中在国外发表的SCI论文70篇。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研究项目于2000年、2006年和2011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国际医学界也有一定影响,2005年被巴黎第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2007年被授予美国儿科学会荣誉fellow(FAAP):2010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荣誉博士;国际著名杂志《柳叶刀》2012年3月在“名人传略”栏目专题介绍了其研究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评分

在儿童保健学领域成绩卓著,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一教材《儿科学》(第7版),主编儿科学方面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著300余篇,其中在国外发表的SCI论文70篇。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研究项目于2000年、2006年和2011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国际医学界也有一定影响,2005年被巴黎第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2007年被授予美国儿科学会荣誉fellow(FAAP):2010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荣誉博士;国际著名杂志《柳叶刀》2012年3月在“名人传略”栏目专题介绍了其研究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评分

正是我想要的,非常实用!!!!

评分

好而不贵的一本好书!真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