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精选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1912-1946年生命巅峰期间所著经典之作88篇。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务实教育理念。这些精作充分展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思想体系,以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追求。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探索具有答疑解惑之功效,对每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也是人生的引导和启示。
前言
我所认识的陶行知(代序)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6)共和精义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师范生应有之观念
试验主义与新教育
教学合一
第一流的教育家
新教育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
师范教育之新趋势
中学教育实验之必要
活的教育
大学教育的二大要素
教育与科学方法
学问之要素
——答程仲沂先生的信
社会改造之出发点
五族共和与教育者之责任
学生的精神
驳特定学区议
师范教育下乡运动
我之学校观
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我们的信条
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6)
教育改进
行是知之始
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
如何教农民出头
平等与自由
“伪知识”阶级
教学做合一
在劳力上劳心
以教人者教己
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
《中国教育改造》自序
答朱端琰之问
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
“做学教合一”的总解释
生活即教育
如何可以不做一个时代落伍者?
——答复一位青年教师的信
儿童用书选择标准
佛罗棱萨的教授
怎样学爱迪生
不如学阿尔
科学的孩子
中国的人命
莫轻看徒弟
思想的母亲
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
——出头处要自由
是非
儿子教学做之一课
主人教育
儿童科学教育
从教育上谋国难的出路
——手脑并用
目前中国教育的两条路线
——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
科学训练要从幼稚园开始
手脑相长
创造的教育
行知行
教育的新生
读书与用书
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
向时代的最前线追求
强迫教育新义
文化细胞
通不通?
生活教育之特质
文化解放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陶行知谈战时民众教育
纵谈战时各种教育问题
青年教育与思想问题
育才学校创办旨趣
填鸭教育
谈生活教育
——答复一位朋友的信
生活教育运动十三周年纪念告同志书
创造宣言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
创造的儿童教育
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
民主
民主教育
民主教育之普及
把武训先生解放出来
——为武训先生诞辰一百零七周年纪念而写
最后的时光(1946)
领导者再教育
为新中国之新教育继续奋斗
——致育才学校全体师生
社会大学运动
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
陶行知先生大事年表
编后记
跋
《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的。那时候我刚开始关注教育领域,对各种教育理念和理论都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陶行知这个名字在我脑海里不算陌生,但具体他的思想和实践,我其实了解得不多。拿到书后,我并没有急于一口气读完,而是慢慢地翻阅,每一篇文章都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位教育家的思考,更像是唤醒了某种沉睡在中国教育土壤里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生活教育”的章节,那是一种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理念,打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壁垒。陶行知先生用生动的事例,讲述了如何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这种接地气的教育方式,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读这本书,我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教育工作者们的呼唤,他们对教育的纯粹热爱,对孩子们未来的深切期盼,以及他们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这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部充满温情和力量的记录,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这两个字的分量,以及它所能承载的无限可能。
评分阅读《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教育理念的洗礼。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套僵化的“秘籍”,而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引领读者去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方向。陶行知先生的文字,总能触及教育最核心的问题,例如如何真正地“解放儿童”,如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下一代。我特别欣赏他那种“做中学”的教育哲学,它强调的是实践出真知,在动手、在体验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书中那些关于“教育公平”的论述,也让我深思。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他已经开始关注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框架,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的愿景。它不是一次性的阅读体验,而是一种持续的启发,促使我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
评分《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远不止于知识层面,更在于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在阅读过程中,我反复被陶行知先生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所深深打动。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理论家,而是一个真正走入民间,走入乡村,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探索的教育实践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乡村教育”的篇章,他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教育可能,如何用一颗赤诚之心,点燃孩子们求知的火花。他提出的“小先生”制度,更是让我惊叹于他对儿童潜能的深刻洞察和信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与大地连接,与生活共生的教育。它让我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是否过于拘泥于形式,是否忽略了孩子们最本真的需求?陶行知先生的理念,仿佛一股清流,冲刷着我心中对教育的固有认知,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广阔天地和无限生机。
评分读罢《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我脑海中涌现的是一股强烈的时代回响,以及对教育本质的重新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献的汇集,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折射出中国在教育探索道路上那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岁月。陶行知先生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充满了对真理的追寻和对实践的执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关于“教育救国”的宏大愿景,以及将这一理想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教育行动中去的决心。他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原则,至今仍是教育界绕不开的经典论述。细读这些篇章,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智慧的灵魂,如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中国教育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他提出的“手脑并用”、“教学相长”等概念,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革新,更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这本书让我看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塑造,是创造力的激发,是国家未来的奠基。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教育的初心不应改变。
评分《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用质朴而深刻的语言,与我分享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我之所以如此着迷,是因为它并没有高谈阔论,而是将复杂的教育理念,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陶行知先生那种“为真教育而奋斗”的精神,贯穿了整本书。他不仅仅是教育理论的提出者,更是教育实践的先行者,他身体力行地去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我特别被他关于“学生活动”的论述所吸引,他鼓励孩子们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性,它不仅仅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事情,更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教育,是能够唤醒个体的潜能,培养独立的人格,并最终服务于社会发展。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中国教育曾经的探索与觉醒,也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评分网上推荐,还没有看,不过书包装和印刷很好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非常有价值
评分书本不错,慢慢看着。便宜实惠。
评分包装有点破了,书角翘了一部分,请爱护书本
评分支持京东,东西不错,又实惠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内容还没有看。就是调货的时间太长了
评分书送货很快,买了很多都挺好的~
评分包装有点破了,书角翘了一部分,请爱护书本
评分好书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