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平法系列图集要点解读与规范对照

16G101平法系列图集要点解读与规范对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少霞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16G101平法
  • 平法图集
  • 规范对照
  • 要点解读
  • 工程规范
  • 施工图集
  • 铁路工程
  • 桥梁工程
  • 技术指南
  • 设计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01211
商品编码:11281830572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高少霞 主编 定  价:35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页  数:191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2201211 1钢筋通用构造1
1.1钢筋的锚阇1
1.2钢筋的连接8
1.3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13
1.4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15
2基础构造39
2.1独立基础构造39
2.2条形基础构造50
2.3筏形基础构造61
2.4桩基础构造82
3柱构造102
3.1KZ、QZ、LZ钢筋构造102
3.2地下室KZ钢筋构造120
3.3芯柱XZ配筋构造123
4剪力墙构造125
4.1剪力墙身水平和竖向钢筋构造125
4.2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构造132
4.3剪力墙LL、AL、BKL钢筋构造142
4.4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151
5梁构造156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以16G101系列图集为主线,参考其他相关标准规范,采用对条文解释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条文下的内容为对应的现行相关标准规范条文,同时列示条文中未提及但内容相近的规范内容。本书对涉及内容进行简要讲解,主要强调标准的相关性。本书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的师生学习参考。
《16G101平法系列图集要点解读与规范对照》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剖析了16G101平法系列图集,旨在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师、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份详实、易懂、实用的参考资料。图集作为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法定依据,其内容的准确理解和规范应用至关重要。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图集条文,而是通过系统性的解读,揭示图集背后的设计理念、技术要求和应用逻辑,并将其与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进行对照,帮助读者建立起图集与规范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全面、更精准地把握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点。 第一章:总则与概况 本章将首先阐述16G101平法系列图集的编制背景、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我们将详细介绍图集涵盖的主要构件类型,例如梁、板、柱、墙、基础等,并简要说明其在建筑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此外,本章还会对图集中常用的符号、标注、术语进行统一解释,为后续内容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对于图集与相关设计规范(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的相互关系,也将进行初步的阐述,强调图集是规范的细化和具体化表达,是设计和施工落地的重要桥梁。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构件平法表示方法解读 平法表示方法是16G101图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理解图集信息传递的关键。本章将集中解读梁、板、柱、墙等主要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平法表示方法。 梁构件: 详细分析梁的截面、配筋、构造等信息的表示方式。包括主梁、次梁、悬挑梁、连续梁等的不同表示方法,配筋的等级、直径、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参数的图示与文字说明。特别会解析梁的受力筋、架立筋、箍筋、构造钢筋等的作用及构造要求。 板构件: 深入剖析现浇板、预制板等不同类型板的平法表示。包括板的跨度、厚度、配筋(受力筋、分布筋、架立筋)、支承方式、洞口处理等。对于双向板、单向板、异形板的配筋规则,也将进行详细的图示化解读。 柱构件: 讲解柱的截面形式、配筋(纵筋、箍筋、加密区)、构造要求等。重点阐述柱的轴压比、抗震等级等因素对配筋的影响,以及柱的连接节点构造。 墙构件: 重点解读剪力墙、填充墙、承重墙等墙体的平法表示。包括墙体厚度、配筋(水平筋、竖向筋)、洞口、构造柱、连梁等。对于抗震设防中墙体的配筋要求,以及不同墙体类型之间的连接构造,也将进行详细说明。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构件构造详图与节点设计 除了平法表示方法,16G101图集还提供了大量的构造详图和节点设计示例,这些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整体性至关重要。 基础构件: 详细解读独立基础、条形基础、联合基础、桩基础等不同类型基础的构造要求和配筋方式。包括基础底板、梁、柱的连接节点,以及基础的防潮、防冻等构造措施。 楼梯构件: 针对现浇楼梯,深入解析梯段、平台梁、平台板的配筋及构造要求。对于不同形式的楼梯(如直形、L形、U形),其配筋的特殊性也将进行说明。 连接节点: 集中解析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设计,这是保证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关键。例如,梁与柱的节点、梁与墙的节点、板与梁的节点、柱与基础的节点等。针对各种复杂节点的构造措施和配筋细节,将进行图文并茂的阐述。 构件的锚固与搭接: 详细解读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的计算原则及构造要求。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钢筋、不同受力状态下的锚固搭接,将给出明确的图示和说明,以避免钢筋连接部位的薄弱。 第四章:16G101图集与现行设计规范对照分析 本书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将16G101图集的内容与现行的国家及行业设计规范进行系统性的对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对照: 重点对照图集中的配筋、构造要求等是否符合GB 50010的要求。例如,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配筋率限制、裂缝控制、耐久性等章节,将与图集中的具体条文进行比对,指出图集是如何细化和落实规范要求的。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对照: 虽然图集不直接涉及荷载取值,但其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是基于荷载计算结果的。本章将简要说明规范中的荷载取值如何影响构件设计,以及图集中提供的标准构件设计是否考虑了常见的荷载组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对照: 对于抗震设防地区的工程,抗震设计是重中之重。本章将重点对照图集中的抗震构造措施,例如,梁、柱、墙的构造要求、节点区的构造、箍筋的加密要求等,是否满足GB 50011的要求。特别会关注图集中针对不同抗震等级下的具体配筋和构造差异。 其他相关规范对照: 简要提及其他可能与图集应用相关的规范,例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等,说明图集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指导作用。 第五章:图集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图集理解和应用上的难点。本章将梳理这些常见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图集适用性问题: 探讨图集在非标准构件、特殊结构形式、复杂荷载条件下的适用性问题,以及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补充设计。 图集与施工图纸的协调: 分析施工图纸与图集之间的关系,如何确保施工图纸准确反映图集内容,以及在图纸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特殊构造的处理: 针对图集中未详细说明或容易被忽视的特殊构造,如构件的洞口、预埋件、管道穿墙等,提供处理建议和设计要点。 信息化应用与集成: 简要探讨如何将16G101图集内容集成到BIM等信息化平台中,提升设计和施工的效率与准确性。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掌握图集的应用,本章将选取典型的工程案例,对图集的应用过程进行详细的解析。 典型构件设计案例: 以某一具体工程为例,从梁、板、柱、墙等构件入手,展示如何根据设计荷载、抗震等级,查找并应用16G101图集中的相关内容,完成构件的选型、配筋和构造设计。 节点设计实践: 通过具体的节点构造图,解析其设计依据、关键参数的确定以及施工注意事项,让读者直观了解复杂节点的处理方法。 施工常见问题及图集应对: 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分析因图集理解偏差或应用不当导致的常见问题,并给出图集中的对应解决方案。 第七章: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最后,本章将简要探讨随着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的发展,16G101平法系列图集可能的发展方向。例如,如何更好地与参数化设计、智能化施工等技术相结合,以适应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本书通过层层深入的解读,力求使读者不仅掌握16G101平法系列图集表面的信息,更能理解其背后的设计原理和规范要求,从而在实际工程中做到“懂图、用图、善用图”,为提高工程质量、保证结构安全、提升设计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建筑设计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科,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结构的安全和工程的成败。平法图集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指导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非常关注这本书对于图集条文的解释是否精准、到位。在我的经验中,很多时候施工现场的问题都源于对规范理解的偏差,因此,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规范背后的逻辑和意图的书,对于我们一线从业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些图集,从而在我的设计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细节的权威指南。平法图集是基础,但很多时候,图集本身的简洁性并不能完全解答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疑问。我特别希望能看到这本书在“解读”部分,能够结合实际的施工经验,给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比如在钢筋的绑扎、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模板的支设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点。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典型的施工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那将非常有价值。

评分

我是一个对细节有着近乎偏执要求的设计师,每次拿到新的图集,我都习惯性地自己去梳理和理解。然而,随着图集的更新换代和内容的复杂化,我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我非常看重一本参考书的系统性,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条文解释,更能够将平法图集中的各个章节、各个构件之间的联系梳理清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构建起对16G101平法系列图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填补我可能忽略的盲点。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一开始就吸引了我。那种沉静而专业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书名,立刻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内容扎实、值得深入研读的参考书。我特别喜欢封面文字的排版,大小适中,留白恰到好处,一点也不会显得拥挤或杂乱。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光滑,印刷清晰,即使是细小的图表和文字也能够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这对于我这种需要长时间盯着图纸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尝试在灯光下翻阅,发现它的纸张不会有刺眼的荧光反光,这一点让我非常满意,也充分体现了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

评分

作为一名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我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与施工图纸和规范打交道。对于16G101平法系列图集,我们施工现场是必须严格遵循的。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参考书籍,应该能够帮助我们施工人员快速准确地理解图纸意图,减少因理解偏差造成的返工和损失。我关注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清晰的施工要点,以及它在规范对照方面做得如何。如果能够方便地对照相关规范条文,并给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那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评分

我是一名在建筑行业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接触过各式各样的技术书籍。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仅是内容的堆砌,更在于它能否将复杂的知识体系化,并且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我关注这本书的目录结构,看到它将16G101平法系列图集的内容分解得非常细致,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具体应用的方方面面。这让我对作者的梳理能力有了很高的期待。在初步翻阅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核心概念的解释,比如梁、板、柱、墙等构件的配筋规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评分

作为一名从学校刚毕业不久的建筑设计新人,我对平法图集里的很多内容都感到一知半解,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特殊节点的设计和构造要求,更是让我倍感困惑。我看过一些市面上其他的讲解资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或者解释得过于简单,难以触及问题的本质。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它“要点解读与规范对照”这个副标题吸引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平法图集的“拐杖”,帮助我快速掌握核心要点,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联系起来,解决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问。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建筑审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施工图纸,其中大部分都涉及到平法图集的使用。我深知,对于审图人员来说,准确把握图集的核心要点,快速发现图纸中的不规范之处,是至关重要的。我关注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提高审图的效率和准确性,尤其是在对照规范方面,是否能够提供便捷的查询和比对方法,从而让我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

我是一个对建筑设计领域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建筑师,但我一直对建筑背后的结构和设计原理非常着迷。尤其是在看到一些宏伟的建筑时,我总会想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其中的技术细节是怎样的。平法图集听起来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文档,我担心它过于晦涩难懂。但是,我非常欣赏这本书的“解读”二字,这让我觉得它可能不是简单地罗列图集内容,而是会用一种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专业术语和规范。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实践者。对于像平法图集这样庞大而复杂的专业资料,我始终认为,找到一个好的学习路径和方法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更能教会我如何去学习和理解这些图集。比如,它是否提供了一些学习框架,或者一些分析问题的思路,能够帮助我举一反三,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各种不同的设计场景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