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學生、心理谘詢師、心理學愛好者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基於心理谘詢與治療理論指導的團體輔導與訓練的實踐,在西方發達國傢和我國的港颱地區蓬勃發展,起到瞭非常顯著的效果。但團體心理輔導(谘詢)在中國大陸的起步較晚,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數量不多,素質也不高。但隨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谘詢工作的普遍展開,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員從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谘詢工作,再加上團體心理輔導本身所具有的個體心理谘詢無可比擬的優點,研究和應用團體心理輔導逐漸成為一種熱潮。近年來,介紹團體輔導的技術和理論的書籍已不少見,但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實用性強的操作手冊不多。本書麵對的不僅僅是大學裏專門的心理健康教師,也適用於從事和團體有關的工作的輔導員、班主任和學工部門領導,以及對團體心理輔導感興趣的讀者。
內容簡介
《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方案指南》共有十章,所有作者都是從事一綫輔導工作的高校心理教師,所有的團體輔導方案都已經過實踐操作,每一章針對的對象和主題內容都不相同,內容涉及職業生涯探索、大學生活適應、戀愛和性方麵成長、生命教育、大學生人際關係成長、舞蹈治療、自我探索等。本書既有理論知識的簡要介紹,也有詳細的實操步驟,還包括一部分參加過相關團體輔導活動的學生的感想,是一本實操性很強的入門指導手冊。
作者簡介
張靜(1976—),女,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心理學係心理學博士,現任中國傳媒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師,研究方嚮為谘詢心理學。曾主編《大學生心理生活》一書,在國傢核心期刊上發錶多篇論文。 廖冉(1981—),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碩士,現任北京物資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谘詢中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谘詢心理學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注冊係統注冊心理谘詢師。已齣版譯著兩部,發錶多篇學術論文和科普文章。
目錄
第一章職業生涯探索小組............................................................1
一、 理論依..............................................................................1
二、 小組基本信息5
三、 小組目標及意義.....................................................................6
四、 活動方案..................6
第一次聚會相見歡...............................................................7
第二次聚會生涯探索............................................................8
第三次聚會價值拍賣............................................................9
第四次聚會掃清障礙.........................................................12
第五次聚會職業與生活......................................................13
第六次聚會職業路上你我他................................................15
成員感想...........................................................................16
參考文獻.................................................................................18
第二章大學新生積極成長小組...................................................19
一、 理論依據.............................................................................. 19
二、 小組基本信息22
三、 小組目標及意義23
四、 活動方案23
第一次聚會小組成立.........................................................24
第二次聚會良好溝通你我他................................................25
第三次聚會識彆自身優勢資源.............................................27
第四次聚會—"我"的價值觀…................................................29
第五次聚會分享成功經曆...................................................30
第六次聚會結束小組.........................................................32
、成員感想...........................................................................34
參考文獻.................................................................................36
第三章貧睏生成長小組...............................................................37
一、理論基礎..............................................................................37
......
前言/序言
《撥雲見日:大學生心緒導航手冊》 一、 序言:青春的迷茫與成長的呼喚 大學,是人生中一個充滿無限可能與嚴峻挑戰的十字路口。在這裏,我們告彆瞭熟悉的校園,步入瞭更廣闊的社會舞颱。新鮮的空氣中彌漫著自由與希望,卻也潛藏著許多未知的風浪。初來乍到的興奮感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學業的壓力、人際關係的復雜、自我認同的睏惑,以及對未來的迷茫。許多大學生發現,曾經自信滿滿的自己,開始被焦慮、壓力、孤獨、甚至偶爾襲來的失落感所睏擾。 我們不再是溫室裏嗬護的花朵,而是即將展翅高飛的雛鷹。這段旅程,既是知識的汲取,更是人格的塑造,是心靈的成長。然而,心理健康的保駕護航,往往被我們忽略。我們習慣於在身體不適時求醫問藥,卻常常忽視內心深處細微的呼喚。當情緒的烏雲籠罩,當思緒的漩渦吞噬,我們該如何找到停泊的港灣,如何重新點亮心中的燈塔? 《撥雲見日:大學生心緒導航手冊》正是為響應這份成長的呼喚而誕生。它並非提供一套僵化的“標準答案”,而是為你打開一扇理解自己、接納自己、並積極應對生活挑戰的窗戶。我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在大學歲月中,那一位默默陪伴、給予力量的夥伴,幫助你撥開籠罩心頭的迷霧,看見晴朗的天空,自信地走嚮屬於自己的未來。 二、 內容概覽:心靈的地圖與成長的指南針 這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一份充滿溫度的心靈地圖。它以大學生群體普遍麵臨的心理睏境為切入點,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各種心理現象的根源,並提供瞭切實可行、易於操作的應對策略。我們將目光聚焦於以下幾個關鍵領域: 1. 覺察與理解:認識你內心的“導航儀” “我怎麼瞭?”——情緒的辨識與命名: 很多人在感到不適時,隻能模糊地描述“不開心”、“難受”,卻無法具體指齣是焦慮、抑鬱、憤怒、還是失落。本篇將幫助你細緻地辨識和命名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正常性和其傳遞的信號。我們將通過生動的案例和自我評估工具,讓你學會傾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為什麼是我?”——認知模式的探索: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很大程度上決定瞭我們的情緒和行為。負麵思維、災難化思維、非黑即白思維……這些認知陷阱常常讓我們陷入無謂的痛苦。本篇將引導你識彆並挑戰這些不健康的思維模式,學習用更客觀、更積極的角度審視問題。 “我為什麼會這樣?”——心理需求的深層剖析: 無論是對歸屬感的渴望,對價值感的追求,還是對自主性的需要,我們內心深處都有一些基本的需求。當這些需求未被滿足時,便可能引發各種心理睏擾。本篇將幫助你探索自身的核心心理需求,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從而更有效地進行自我調整。 2. 應對與調適:你的“情緒降落傘”與“問題解決器” “壓力山大”怎麼辦?——壓力管理的智慧: 大學生活充滿瞭各種形式的壓力,學業、考試、社交、經濟……有效的壓力管理並非逃避,而是學會與之共處。本篇將介紹多種科學的壓力應對方法,包括放鬆技巧(如深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時間管理策略、以及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幫助你化壓力為動力。 “社交恐懼”或“人際隔閡”——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藝術: 大學是社交的舞颱,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從如何主動與人交往,到如何處理衝突,如何建立界限,再到如何應對社交場閤的不適感,本篇將提供實用的溝通技巧和人際交往策略,幫助你建立和諧、支持性的人際網絡。 “迷失方嚮”的航行——目標設定與自我激勵: 麵對繁多的選擇和不確定的未來,許多大學生感到迷茫。本篇將指導你如何設定清晰、可實現的人生目標,並探索有效的自我激勵方法,讓你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保持動力和方嚮感。我們將強調小步前進、慶祝成就的重要性。 “情緒失控”的漩渦——情緒調節的有效工具: 當負麵情緒洶湧而來時,如何避免被其吞噬?本篇將介紹情緒調節的多種策略,包括正念練習、錶達性寫作、傾訴與支持尋求等,幫助你學會管理和疏導負麵情緒,保持內心的平靜。 3. 成長與發展:你的“內在動力引擎”與“自我探索指南” “我是誰?”——自我認同的構建: 大學時期是自我認同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反思、經曆和與他人的互動,逐步構建清晰、穩定的自我認知。瞭解自己的優點、缺點、興趣和價值觀,是走嚮成熟的重要一步。 “擁抱不完美”——接納與自信的培養: 追求完美往往是痛苦的根源。本篇將引導你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理解人無完人,並在此基礎上培養真實的自信。自信並非源於事事成功,而是源於相信自己能夠應對挑戰、從中學習。 “探索生命的意義”——價值感與人生意義的追尋: 當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後,我們更渴望生命的深度和意義。本篇將鼓勵你思考個人價值觀,探索可能的人生意義,並積極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滿足感。 “從挫摺中站起來”——韌性的力量: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摺和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本篇將介紹如何培養心理韌性,即從逆境中恢復並成長的能力。我們將學習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調整心態,繼續前行。 三、 特色與亮點:讓你受益終身的“心靈寶典” 《撥雲見日:大學生心緒導航手冊》之所以成為一本值得你深入閱讀的“心靈寶典”,在於它具備以下鮮明特色: 貼近性: 內容緊密圍繞大學生群體在學業、生活、情感、社交等方麵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展開,語言通俗易懂,避免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 實用性: 每一章節都提供瞭具體、可操作的練習、技巧和方法,讀者可以立即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嘗試和應用。書中融入瞭大量的案例分析,讓你能夠感同身受,並從中找到解決之道。 科學性: 基於現代心理學理論和研究成果,內容嚴謹且富有深度,為讀者提供科學、有效的心理調適途徑。 引導性: 本書並非直接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通過啓發式的提問、引導性的思考,幫助讀者自己找到答案,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方位性: 涵蓋瞭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麵可能遇到的主要方麵,從情緒管理到人際交往,從自我認知到人生規劃,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的心理健康指導。 積極導嚮: 強調積極心理學理念,鼓勵讀者發現自身優勢,培養內在力量,以更樂觀、積極的態度麵對生活。 四、 結語:邁嚮更成熟、更自信的你 大學生涯,是一場美妙而又充滿挑戰的旅程。在這段旅程中,《撥雲見日:大學生心緒導航手冊》願成為你最忠實的夥伴。它不會替你作齣選擇,但會為你提供照亮前路的燈火;它不會替你承擔風雨,但會為你傳授抵禦風雨的智慧。 我們鼓勵你,從這本書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花一些時間去傾聽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接納自己。當你掌握瞭內心的“導航儀”,你就能夠更從容地應對人生中的種種起伏,更堅定地邁嚮屬於你的精彩未來。 願你在這段探索心靈的旅程中,收獲成長,擁抱陽光,最終成為一個更成熟、更自信、更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