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个时期,杜维明的思想和著述重点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值作长期探索的为学方向;1978年至80年代末,关怀重心为阐发儒家传统的内在体验和显扬儒学的现代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迄今,所关注并拓展的论域有:“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世界伦理”与”印度启示“等。其自我期许是为21世纪的儒家哲学做出贡献。
评分
印刷很精美,正版书籍,价格有折扣惠,送货快,买书还来京东。本书里
评分他很快倒在自己的一堆烂被子里,匆忙地打开了那本书,竟忍不住念出了声:‘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正在翻查一大堆讲道的文稿……’”
评分杜维明(2) 哲学(2) 消遣读物(1) 学术(1) 儒学(1) M(1) *三联-杜维明*(1)
评分没有人肯坦然承认,我们已经丧失了对超越的终极实在(作为存在之大全的自然)和精神价值的谦卑和敬畏;没有人肯坦然承认,我们是多么容易地受到了这个物质世界的蛊惑和诱导。我们不愿意接受别人即使是善意的劝导,而宁肯在“自我”的固执中,去心甘情愿地接受政客和媒体别有用心的操纵。不必指责这个“不道德的社会”,无须指责那些“道德的人”。但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在这个以金钱和“难得之货”为价值表征的当代社会中,那些标榜个性、鼓吹自由的人正显露出十足一副贪婪之相,一副奴相?
评分杜维明(2) 哲学(2) 消遣读物(1) 学术(1) 儒学(1) M(1) *三联-杜维明*(1)
评分没有人肯坦然承认,我们已经丧失了对超越的终极实在(作为存在之大全的自然)和精神价值的谦卑和敬畏;没有人肯坦然承认,我们是多么容易地受到了这个物质世界的蛊惑和诱导。我们不愿意接受别人即使是善意的劝导,而宁肯在“自我”的固执中,去心甘情愿地接受政客和媒体别有用心的操纵。不必指责这个“不道德的社会”,无须指责那些“道德的人”。但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在这个以金钱和“难得之货”为价值表征的当代社会中,那些标榜个性、鼓吹自由的人正显露出十足一副贪婪之相,一副奴相?
评分作者八十年代数次来大陆,与大陆学人就儒学传统、儒家精神、中国文化等议题做过多次深入的研讨和对谈,本书即是这些思想交流和交锋的记录,其中关于儒家的“创造的转化”、“超越而内在”,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及“士的自觉”等的讨论,代表了作者在八十年代的核心思考,和作为第三代新儒家在思想领域的创造性的贡献。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