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 | ||
| 定价 | 58.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7年05月 | |
| 开本 | 8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87 | |
| 字数 | 23000 | |
| ISBN编码 | 9787801778222 | |
07SS604《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国家建筑标准图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建筑小区净水设备产水量为0.548.Om3/h的管道直饮水工程,工业建筑中管道直饮水工程可参照本图集。管道直饮水工程的原水为未经深度处理的生活饮刖水或任何与生活饮用水水质相近的水。图集主要内容包括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型式和净水工艺。
图集中系统管网部分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定时循环系统和全日循环系统,分析了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的组成与优缺点,引入了现在给排水设计人员还不十分熟悉的静态流量控制阀和动态流量控制阀的概念,并阐述了它们在系统循环管刚中的应用及其阀前、阀后压力的计算公式等。
图集中净水工艺部分介绍了净水工艺选用原则、适用条件、净水设备、运行参数、净水设备选型计算、系统控制。编入的净水工艺包括臭氧一活性炭-纳滤(反渗透)、活性炭-纳滤、活性炭-离子交换-纳滤、活性炭一反渗透、臭氧-活性炭-超滤、活性炭-超滤、电渗析,并给出了各净水工艺流程图、电控原理图、净水机房尺寸表、设备表及典型净水机房平面布置图。
本图集为首次编制,并与《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10—2006配合使用。图集中系统管网型式以系统原理图形式编制,对于系统的循环控制方式和装置,设计人员可以调整。净水工艺和典型机房布置按初步设计深度编制,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净水流程,并可以调整净水机房布置。本图集的编制体现了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特点,内容充实、设计合理,便于设计选用和施工安装,对建筑管道直饮水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目录
总说明
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
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一)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二)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三)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四)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五)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六)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七)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八)管道直饮水系统
全日循环管道直饮水系统
净水工艺
净水工艺说明
1~8m3/h臭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工艺流程图
1~2m3/h臭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平面图
3~5m3/h臭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平面图
6~8m3/h臭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平面图
1~8m3/h臭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电控原理图
1~8m3/h臭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尺寸表
1~8m3/h臭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设备表
0.5m3/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工艺流程图
0.5m3/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
1~8m3/b活性炭-纳滤(一)净水工艺流程图
1~2m3/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
3~5m3/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
6~8m3/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
1~8m3/h活性炭-纳滤(一)电控原理图
0.5~8m3/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尺寸表
0.5~8m3/h活性炭-纳滤(一)设备表
0.5~8m3/h活性炭-纳滤(二)净水工艺流程图
……
对于非技术背景的读者来说,《07SS604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在语言表达上也尽量做到通俗易懂。虽然涉及专业术语,但书中往往会配以图示或者举例来说明。我特别喜欢它的一些插图,清晰地展示了管道的走向、接口的处理以及一些关键设备的安装位置。这对于我这种“看图说话”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即使有些技术概念我无法完全掌握,但通过图例,我大概也能明白其所要表达的意思。
评分这本书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它对于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的强调。在工程领域,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详细列举了从材料进场到管道铺设,再到系统调试的各个环节的质检要点。比如,对于管道的承压测试、水密性试验,书中给出了具体的规范和方法。这让读者能够理解,一个优质的直饮水工程,背后一定有一套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我们这些居住在安装了直饮水系统的房屋里的用户,了解这些,也能对入住后的水质和用水安全多一份信心。
评分这本《07SS604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算是我近期翻阅过的比较有意思的书了,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但出于个人兴趣,我还是花了些心思去了解。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技术细节上的深入挖掘。比如,它对不同材质管道的优缺点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对比分析,从耐腐蚀性、抗压强度、卫生性能到成本效益,可谓面面俱到。我记得其中有一段特别详细地讲了PPR管和不锈钢管在长期使用中的变化,包括内壁结垢的可能性、水质影响以及维修更换的便捷性。这对我这种普通用户来说,以前可能只知道“这是水管”,但现在能理解到,选择哪种管材,实际上关系到日后饮用水的质量和整个系统的维护成本。
评分我个人对书中关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颇为认同。虽然它是一本工程技术的书籍,但其在设计理念上已经融入了绿色环保的考量。书中提到的一些新型材料和技术,比如保温性能更好的管道,以及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的设计,都体现了这一点。我记得其中一段关于水循环利用的讨论,虽然不是直饮水的主体,但作为相关配套,也让我看到了工程技术发展的更广阔前景。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怎么做”,更是关于“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评分书中对施工工艺的阐述也相当到位。它不仅仅是列出步骤,而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关键点。尤其是在管道连接部分,不同的连接方式,比如热熔、卡压、螺纹连接等,其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都被一一剖析。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焊接温度和时间控制的讲解,虽然文字描述,但我仿佛能想象到现场施工人员一丝不苟操作的情景。书里还提到了防水防漏的措施,以及如何保证管道的密封性,这让我对直饮水系统能长期稳定运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老旧小区的水管容易出现问题。
评分总的来说,《07SS604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这本书对于我而言,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知识补充。它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工程技术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宏观和更细节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直饮水系统。它让我看到了工程技术在保障民生方面的巨大作用,也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品质充满了期待。
评分从读者角度来看,《07SS604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得比较好。它没有回避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例如,书中探讨了在不同建筑类型(住宅、办公楼、公共场所)下,直饮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考虑的特殊因素。我记得有一章节专门讲到高层建筑的供水压力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水泵和稳压设备来解决。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拧开水龙头就有水”背后,其实蕴含着不少工程学的智慧。而且,它在考虑用户体验方面也做了不少铺垫,比如如何减少噪音,如何方便用户清洗和维护等等。
评分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这本书在安全方面的论述也十分详尽。饮水安全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事,而工程安全则是保障饮水安全的基础。书中关于管道的防冻、防爆裂措施,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避免二次污染的环节,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我记得其中一段关于管材选择对饮用水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的分析,让我对平时喝的水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安全,更是对用户健康的负责。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出发,《07SS604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在解答我的一些疑问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我以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些新建小区的直饮水系统价格会比老小区高很多,这本书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新材料的应用、更严格的卫生标准以及更复杂的安装工艺的阐述,让我对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让我觉得,一分钱一分货,很多时候,背后都有其技术和成本的支撑。
评分这本书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虽然具体的预测很难说,但书中在探讨技术革新和行业发展方向时,展现出了一种前瞻性。它提到了智能化水质监测、远程控制系统等一些概念,让我看到了直饮水工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也让我对科技进步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具象的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