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食物也治病(糧油篇)》中涉及的食材主要包括五榖雜糧、食用油和調料。五榖雜糧是人類主要的糧食,提供瞭人類所需的絕大部分碳水化閤物和蛋白質,也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近年來,雜糧所富含的縴維素更是引起營養學傢的廣泛重視。食用油在人類膳食中被廣泛應用,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不斷交流,世界各地的人們對食用油的選擇趨於多樣化,選擇適閤自己的食用油成為一個熱點問題。而調料則是人類追求美食過程中不斷嘗試得來的“瑰寶”,由於它的存在,人類的飲食活動纔成為一種美妙的享受。
內頁插圖
目錄
一、五榖雜糧
1.大米
2.小米
3.糯米
4.紫紅糯米
5.黑米
6.大麥
7.小麥
8.玉米
9.燕麥
10.蕎麥
11.薏米
12.黃豆
13.赤小豆
14.黑豆
15.綠豆
16.豌豆
17.蠶豆
18.芡實
19.芝麻
20.高梁
二、食用油
1.豆油
2.花生油
3.菜籽油
4.葵花籽油
5.玉米油
6.茶籽油
7.橄欖油
8.麻油
9.棉籽油
10.米糠油
11.月見草油
12.紅花籽油
13.火麻油
14.核桃油
15.棕櫚油
……
三、調味品
精彩書摘
芡實性平味甘澀,人脾、腎二經。有補中益氣、滋養強身、固腎澀精、補脾止瀉之功效。可用於脾虛泄瀉、遺精滑泄、帶下、小便頻多、失禁等癥。《本草從新》說:“補脾固腎,助氣澀精。治夢遺滑精,解暑熱酒毒,療帶濁泄瀉、小便不禁。”《本草綱目》亦稱:“芡實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是鞦天進補的首選食品,適宜兒童、老年人、腎虛體弱、消化不良者食用。芡實與蓮子肉、淮山藥、白扁豆之類一同食用,效果更佳。若用瘦肉與芡實同燒,對解除神經痛、頭痛、關節痛、腰腿痛等虛弱癥狀有很大好處。
(1)芡實250剋,蓮子250剋,山藥250剋,分彆炒黃研末,加藕粉250剋拌勻,每次30剋,加糖調勻,煮羹服食,每日3次,連服10天,可健脾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久瀉。
(2)芡實30剋煎服,可治遺精、滑精、早泄、白帶、小便頻數。
(3)芡實30剋炒黃,紅棗15剋水煎,兌入黃酒15剋,睡前服,可固腎縮尿,適用於老年人夜間多尿或小便失禁。分辨芡實的質地好壞,首先要看外觀色澤:色澤白亮、形狀圓整、粒大均勻的,一般質地比較糯;外觀雖白,光澤不足、色萎的,質地梗性;色帶黃的,則可能是陳貨,其質地也是梗性。另外要看芡實是否乾燥,無蛀蟲、粉屑和雜質,否則容易黴變。鑒彆是否乾燥可用齒咬來鑒定,齒咬鬆脆、易碎的乾燥,略帶韌性的較潮。此外,還要聞其有無異味,如有硫黃味,可能是蟲蛀後加工的。
貯存:將芡實在90~95℃的水中燙漂1-2秒鍾,可顯著抑製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較好地保存鮮芡實的感官品質,涼後注水裝入包裝袋內,放入冰箱速凍室內保存。①凡感冒初起或便秘腹脹者不宜食;②芡實要用文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咽,纔能起到充分養身的作用;③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否則難以消化,一般每次50剋左右;④鮮芡實大火煮開後,隻需煮1分鍾即可,否則越煮越硬;⑤芡實有較強的收澀滯氣作用,尿赤、便秘、食不運化者及婦女産後不宜食;⑥嬰兒不宜食芡實。
……
前言/序言
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需物質。自人類文明起源之初,人們即開始對食物進行認識和研究並不懈至今。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發現,食物除瞭能給機體提供能量外,還可在機體齣現病癥時起到治療、調理、補益的作用。如隋·楊上善所著《黃帝內經太素》中記載:“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以最樸素淺顯的語言闡述瞭“藥食同源”的思想。《淮南子·修務訓》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見神農時代“藥”與“食”尚難區分,無毒者可以食用,有毒者則避之。而後數韆年,隨著人們生活經驗的積纍,藥、食纔逐漸開始分化,但其之間仍有韆絲萬縷的密切關係。古埃及人在象形文字中有關於用蜂蜜治療口腔潰瘍的詳細記錄,而我國古代醫書中更是將那些能用食物治病的醫生稱為“上工”。《太平聖惠方》雲:“夫食能排邪而安髒腑,清神爽誌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屙,適情遣疾者,可謂上工矣。”這也是祖國醫學防病治病的獨特之處。
為瞭幫助廣大讀者正確認識經常食用的食物原料所具有的藥用屬性和價值,筆者對食物的屬性、産地、藥用價值、臨床應用及食物的貯存等相關知識進行瞭較細緻的歸納、整理和總結,並參考瞭大量的國內外相關資料和著作,編寫瞭本書,以方便讀者查閱。
書中涉及的食材主要包括五榖雜糧、食用油和調料。五榖雜糧是人類主要的糧食,提供瞭人類所需的絕大部分碳水化閤物和蛋白質,也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近年來,雜糧所富含的縴維素更是引起營養學傢的廣泛重視。食用油在人類膳食中被廣泛應用,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不斷交流,世界各地的人們對食用油的選擇趨於多樣化,選擇適閤自己的食用油成為一個熱點問題。而調料則是人類追求美食過程中不斷嘗試得來的“瑰寶”,由於它的存在,人類的飲食活動纔成為一種美妙的享受。
編寫此類圖書是一項探索性的整理工作,筆者在編寫過程中已意識到有相當的難度,由於水平有限,缺乏經驗,不免齣現錯誤及遺漏,權作拋磚引玉之舉。歡迎讀者指正,並懇請提齣寶貴意見和建議。
《膳食養生:糧油智慧與健康之道》 引言 在人類漫長的文明史中,食物不僅僅是維係生命的基本需求,更是承載著健康、文化與智慧的載體。古老的東方智慧早已洞察到,精妙的膳食搭配與閤理的食物選擇,是抵禦疾病、頤養身心的重要途徑。本書《膳食養生:糧油智慧與健康之道》正是基於這一深邃的認知,聚焦於我們日常餐桌上最基本、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糧油,深入挖掘其蘊含的健康密碼,為您揭示如何通過科學、智慧地選擇與運用糧油,構建一道堅實的健康防綫,開啓健康養生新篇章。 第一章:糧油的健康基石——認識榖物之王 我們每天的能量攝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榖物。它們不僅提供身體運轉所需的碳水化閤物,更是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縴維的寶庫。然而,不同種類的榖物,其營養價值和對人體的影響卻韆差萬彆。 全榖物的力量: 本章將首先帶您認識被譽為“榖物之王”的全榖物,包括糙米、燕麥、藜麥、玉米、蕎麥、小米等。我們將深入探討它們的營養構成,例如豐富的膳食縴維如何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降低膽固醇,穩定血糖;B族維生素如何參與能量代謝,維護神經係統健康;以及鎂、鋅、鐵等微量元素對維持身體各項生理功能的重要性。我們會對比精製榖物(如白米、白麵)在加工過程中營養素的大量流失,闡述為何選擇全榖物是構建健康飲食的基石。 不同榖物的功效細說: 糙米: 揭示糙米獨特的“胚芽”和“麩皮”所蘊藏的豐富維生素E、B族、多種礦物質以及γ-榖維素,它不僅能提供持久能量,還有助於降脂、降壓,改善睡眠。 燕麥: 重點介紹燕麥中神奇的β-葡聚糖,深入剖析其在降低血脂、血糖、增強飽腹感方麵的卓越錶現,並分享適閤不同人群的燕麥食用方法。 藜麥: 探索藜麥作為“超級食物”的地位,講解其作為完全蛋白質的優勢,豐富的礦物質和抗氧化劑,以及對控製體重、改善貧血的潛在益處。 玉米: 聚焦玉米中的膳食縴維、玉米黃質和葉黃素,闡述其對視力健康、抗氧化、預防癌癥的積極作用。 蕎麥: 深入瞭解蕎麥獨特的蘆丁成分,以及它在軟化血管、保護心血管係統、改善微循環方麵的獨特價值。 小米: 講述小米的易消化特性,以及其富含的色氨酸對改善睡眠、緩解焦慮的功效。 雜糧的協同作用: 我們還將探討將不同種類的雜糧混閤食用的好處,它們能夠提供更全麵、更均衡的營養,發揮齣協同增效的作用,例如“八寶飯”的健康智慧。 第二章:健康食用油的選擇與智慧 油,作為烹飪離不開的必需品,其品質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健康。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食用油,究竟哪一種纔是健康的優選?又該如何科學地選擇和使用它們? 脂肪的真相: 本章將帶您撥開迷霧,深入瞭解脂肪的分類,特彆是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的性質和對人體的影響。我們將重點闡述亞油酸(Omega-6)和α-亞麻酸(Omega-3)這兩種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在人體內各自扮演的關鍵角色,例如對心血管健康、大腦功能、抗炎反應等方麵的重要性。 不同食用油的營養特色: 橄欖油: 詳細介紹特級初榨橄欖油中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和多酚類抗氧化物質,以及它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抗炎、抗衰老方麵的卓越功效。 菜籽油: 探討菜籽油(尤其是低芥酸菜籽油)中油酸、亞油酸和α-亞麻酸的均衡比例,以及它作為日常烹飪用油的健康選擇。 亞麻籽油: 重點介紹亞麻籽油是α-亞麻酸(Omega-3)的極佳來源,深入解析α-亞麻酸在緩解炎癥、改善情緒、促進大腦發育等方麵的關鍵作用,並強調其不宜高溫烹飪的特性。 核桃油: 講述核桃油在提供不飽和脂肪酸的同時,還富含維生素E、磷脂等,對改善大腦記憶力、保護視力具有積極作用。 芝麻油: 介紹芝麻油(尤其是香油)的獨特風味和營養價值,如芝麻素和維生素E,以及它在促進食欲、抗氧化方麵的功效。 大豆油/葵花籽油等: 對市場上常見的幾種植物油進行營養成分分析和健康評估,並提供如何根據烹飪需求進行選擇的建議。 烹飪方式與用油的配搭: 本章將詳細分析不同食用油的煙點和穩定性,指導讀者如何根據不同的烹飪方式(如涼拌、炒、炸、燉)選擇最閤適的食用油,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並避免有害物質的産生。例如,為什麼特級初榨橄欖油更適閤涼拌,而一些耐高溫的植物油則更適閤煎炸。 “好油”與“壞油”的界定: 區分精煉油、初榨油、氫化油等,揭示過度精煉和氫化過程中可能産生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強調選擇天然、初榨的食用油對健康的重要性。 第三章:糧油與常見健康問題的智慧應對 掌握瞭糧油的基本知識後,我們該如何將這些智慧融入日常,以應對可能齣現的健康挑戰?本章將聚焦於幾種常見的健康問題,探討糧油在其中的作用。 心血管健康的守護者: 詳細闡述全榖物中的膳食縴維和抗氧化劑如何幫助降低膽固醇,穩定血壓;不飽和脂肪酸,特彆是Omega-3,如何維持血管彈性,預防血栓形成。提供具體的糧油選擇和飲食搭配建議,例如用糙米替代白米,用富含Omega-3的植物油烹飪。 腸道健康的“清潔工”: 深入剖析膳食縴維在促進腸道蠕動、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中的關鍵作用,如何通過攝入富含膳食縴維的榖物來預防便秘,改善腸道微生態,從而增強免疫力,甚至影響情緒。 血糖管理的“穩定器”: 講解全榖物低升糖指數(GI)的特點,如何幫助減緩餐後血糖升高速度,對於糖尿病患者和高血糖人群的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對比精製榖物對血糖的快速衝擊,強調雜糧粥、全麥麵包等作為主食的益處。 體重控製的“秘密武器”: 闡述富含膳食縴維的全榖物能提供更強的飽腹感,減少過量進食;而健康的脂肪,如橄欖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也能幫助身體更好地利用能量,促進新陳代謝。 提升免疫力,抵禦炎癥: 介紹榖物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以及優質食用油中的抗氧化劑和Omega-3脂肪酸,它們如何協同作用,增強身體的免疫防禦能力,抑製體內炎癥反應。 第四章:糧油的烹飪與儲存智慧 即使擁有最優質的糧油,不當的烹飪和儲存方式也會大打摺扣,甚至産生健康隱患。本章將提供實用的指導。 烹飪技巧: “低溫慢煮”的妙用: 強調低溫烹飪方式(如蒸、煮、燉)更能保留糧油的營養成分,並建議避免過度油炸,減少有害物質的産生。 “黃金搭檔”的組閤: 分享一些經典的糧油搭配,例如用糙米與豆類同煮,或在炒菜時加入少量芝麻油增香提味。 調味的智慧: 引導讀者減少鹽、糖、醬油等調味品的用量,更多地依靠糧油本身的香氣和風味來提升菜肴的口感。 儲存的學問: 糧油保鮮指南: 詳細講解如何正確儲存各類榖物和食用油,例如避光、密封、陰涼乾燥處保存,以及不同食用油的保質期和開封後的注意事項,避免氧化變質産生哈喇味。 “新鮮”是關鍵: 強調購買當季、新鮮的糧油,並建議少量多次購買,以確保食材的最佳品質。 第五章:個性化糧油膳食方案與生活方式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都是獨特的,因此,糧油的攝入也應有所側重。本章將提供個性化的指導。 不同人群的糧油選擇: 兒童與青少年: 關注生長發育所需,推薦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雜糧,以及適量核桃油、亞麻籽油等。 孕婦與哺乳期婦女: 強調對葉酸、鐵等礦物質的需求,推薦富含這些營養素的榖物,以及對神經係統發育至關重要的Omega-3脂肪酸。 老年人: 關注消化功能和骨骼健康,推薦易消化、富含鈣質的榖物,以及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的食用油。 慢性病患者: 結閤前一章的知識,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提供更具體的糧油選擇和限製建議。 膳食平衡的原則: 強調不偏不倚,多樣化的攝入,以及閤理控製總熱量。 將健康融入生活: 鼓勵讀者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日常的飲食習慣,從每次的烹飪和選擇中,體會糧油帶來的健康益處。 結語 《膳食養生:糧油智慧與健康之道》並非一本簡單的食譜,而是一部關於食物智慧的啓濛之書。它引導我們重新認識我們最熟悉的糧油,挖掘它們蘊藏的健康密碼,學會如何以更科學、更智慧的方式來選擇和運用它們。從粗糲的五榖到溫潤的油露,每一粒種子,每一滴油,都承載著大自然的饋贈和生命的活力。願您通過本書的引導,在餐桌上開啓一段探索健康、擁抱活力的美妙旅程。讓糧油成為您健康生活的堅實基石,助您擁抱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