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係列教材:知識産權法案例研習》所選案例力求真實、典型、具有時效性和可研討性。通過個案分析,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並且指導學生總結和歸納現行立法上的不足及法學理論需要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作者簡介
來小鵬,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知識産權法研究所所長,民商經濟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法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維權援助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全國專利保護重點聯係基地負責人。中國法學會會員、國傢知識産權戰略專傢成員、中國科技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版權保護協會理事、國傢知識産權局資産評估促進工程特邀專傢、中國知識産權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協著作權糾紛調解委員會委員、北京仲裁委員會及深圳仲裁委員會、西安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等。長期從事民法學、知識産權法學教學與實踐工作。主編、參編專著、教材三十餘部,發錶學術論文七十餘篇,主要有:《知識産權法學》(獨著、國傢十一五重點圖書齣版規劃項目,2009年獲司法部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優秀成果奬)、《版權交易製度研究》(獨著)、《著作權法理論研究》(獨著)、《專利閤同理論與實務研究》與《企業對外貿易中知識産權理論與實務研究》(主編,國傢知識産權局研究課題負責人)、《民法學》(參編,司法部政法院校規劃教材)、《知識産權法教程》(主編,司法部法學統編教材)、《民法》(參編,全國成人高等教育法學規劃教材)、《民法》(參編,高等法學應用教材)、《知識産權法學理論與實務研究》(主編,211工程第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專利法案例評析》(主編)等。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課題二十餘項,先後獲校、省、部級科研成果奬十餘項。1998年7月被國傢科技部和司法部授予“全國知識産權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李玉香,法學博士,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知識産權法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學位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科技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無形資産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社會兼職:中國科技法學會副會長、華科知識産權司法鑒定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知識産權法研究會理事、中國商務部海外維權專傢、中國法學會會員。曾主持並參與國傢社科基金、司法部、科技部、國傢知識産權局以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委托的科研項目共十項。齣版如下著作和教材:《現代企業知識産權類無形資産法律問題》(獨著,法律齣版社2002年版)、《知識産權法學》(閤著,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7年版)、《知識産權法》(副主編、閤著,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8年版)、《知識産權法學概論》(獨著,知識産權齣版社2009年版)、《防止知識産權濫用法律機製研究》(閤著,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9年版)、《品牌與企業發展》(主編,知識産權齣版社2010年版)、《知識産權法》(副主編、閤著,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10年版)、《企業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産權理論與實務研究》(閤著,法律齣版社2007年版)。並在專業雜誌上發錶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編 導論
第一章 知識産權概論
知識概要
經典案例
山東省食品進齣口公司、山東山孚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山孚日水有限公司訴馬達慶、青島聖剋達誠貿易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拓展案例
案例一: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與暴雪娛樂股份有限公司、九城互動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第九城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情文圖書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
糾紛案
案例二:北京漢儀科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訴青蛙王子(中國)日化有限公司、福建雙飛日化有限公司、蘇果超市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糾紛案
第二章 知識産權法概述
知識概要
經典案例
“王老吉”商標糾紛案
拓展案例
案例一:“社交網站競爭第一案”——“開心網”不正當競爭
糾紛案
案例二:“樂活”商標侵權行政處罰案
第二編 著作權法
第三章 著作權法律關係客體
知識概要
經典案例
曹曉麗訴湖北知音期刊齣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廣東綠瘦健康信息谘詢有限公司、袁俊峰侵害其著作權財産糾紛案
拓展案例
案例一:中國體育報業總社與北京圖書大廈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音像齣版社有限公司、廣東豪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圖書大廈有限責任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
案例二:申請再審人張俊鐸與被申請人楊坤侵犯著作權糾紛案
第四章 著作權的主體
知識概要
經典案例
申請再審人黃能華、許文霞、許文霆、許文露、許文雷(以下簡稱黃能華、許文霞等)與被申請人揚州揚子江音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子江公司)、汝金山侵犯著作權糾紛案
拓展案例
案例一:黃自修訴南寜市藝術劇院侵犯著作權糾紛上訴案
案例二:申請再審人陳俊峰與被申請人金盾齣版社侵犯著作權糾紛案
第五章 著作權的內容
知識概要
經典案例
中影寰亞音像製品有限公司訴上海眾源網絡有限公司等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
……
第三編 專利法
第四編 商標法
第五編 其他知識産權
精彩書摘
而精英特公司參加的所謂競價排名,是相對於自然排名而言的。在自然排名情況下,網站網頁在關鍵詞搜索結果中的排名順序依搜索引擎服務商設定的排名算法規則形成。在競價排名的情況下,排名順序則根據客戶就某一關鍵詞的付費情況決定,通常付費越多,其網站網頁在該關鍵詞的搜索結果中排名越靠前。本案中,精英特公司以“全腦速讀”、“全腦速讀記憶”和“JS全腦速讀記憶”為關鍵詞參加百度公司的競價排名,所取得的效果是:相對於其他未購買該關鍵詞的網站,以及精英特網的自然排名,參與競價排名後,精英特網的網頁在上述關鍵詞搜索結果中的排名會更加靠前。全腦研究院就此認為精英特公司侵犯瞭其商標權。然而,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精英特公司所使用的關鍵詞雖然包含有“全腦速讀”字樣,但並非全腦研究院所主張的“全腦”或“全腦速讀QNSD”。其次,精英特公司通過競價排名改變瞭其網站網頁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名,獲得更多被關注和點擊的機會,其行為本質上屬於對其網站及相關産品、服務的一種介紹和推廣,而其在進行這種介紹和推廣時,不可避免地需要對自己網站、産品和服務的內容、性質加以說明,鑒於精英特網中閤法地包含有與“全腦速讀”相關的文字,且該公司所提供的産品和服務均與教育培訓意義上的“全腦速讀”有著緊密聯係,故其在競價排名關鍵詞中對“全腦速讀”的使用仍然是對其網站內容、産品和服務所作的描述性使用。最後,在使用“全腦速讀”原有文字含義參與競價排名的同時,精英特公司還在其網站首頁的網頁描述中標明瞭“精英特”字樣,明確瞭該網站的歸屬和來源,避免瞭與全腦研究院的網站、産品和服務造成混淆或誤認的可能。可見,精英特公司選擇上述關鍵詞參加競價排名,亦屬於為瞭說明、描述其網站、産品和服務而對“全腦速讀”特定文字含義所進行的正當使用。第三,全腦研究院對其商標的使用情況。本案證據顯示,全腦研究院並未使用“全腦”或“全腦速讀QNSD”商標進行過任何宣傳、推廣活動,即使在其網站上,也未齣現一處“全腦”或“全腦速讀QNSD”商標。由此可見,全腦研究院雖然享有上述商標的專用權利,但在“全腦”和“全腦速讀”本身具有特定的文字含義並被廣泛應用的情況下,其並未通過自身的經營和使用加強其商標的顯著性,使“全腦”和“全腦速讀QNSD”與其自身及其産品、服務緊密地聯係起來,更未達到使相關公眾在看到“全腦”和“全腦速讀”字樣時,會拋開原有的文字含義而視其為全腦研究院的産品、服務標識的程度。在此情況下,精英特公司對“全腦”和“全腦速讀”的上述使用行為就更加不會造成混淆或誤認的後果,故不應為法律所禁止。
……
前言/序言
隨著我國知識産權綜閤發展水平逐年提升和法學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知識産權法學案例教學和案例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通過案例教學和研究,能夠培養學生發現與提齣法律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對立法和司法適用的深入理解,提高學生的綜閤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思考、辯論、演講、應變等能力,同時可以加強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與閤作。研習案例的基本方法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分析研究具體案件的性質、涉及的相關法律關係及效力、現行相關立法的規定以及法律的正確適用,尋求案件得以客觀、公正處理的途徑和方法,並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本書作者多年來一直從事本科知識産權法學案例研習課和研討課的教學工作,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踐能力。在案例教學中,立足於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注重理論與實際結閤,並能夠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
本書所選案例力求真實、典型、具有時效性和可研討性。通過個案分析,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並且指導學生總結和歸納現行立法上的不足及法學理論需要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本書各編作者如下:
來小鵬:第一編,第二編,第五編;
李玉香:第三編,第四編。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係列教材:知識産權法案例研習》這本書的圖書簡介,其中不包含該書的任何內容描述,而是聚焦於法律案例研習這一通用領域,並力求內容詳實、專業。 --- 法律實務進階:精選商事糾紛與前沿法律問題研習指南 導讀:從理論到實踐的橋梁 在當代法律實踐中,對法律條文的精準理解和靈活運用是衡量一個法律專業人士能力的核心標準。本書旨在為法學專業學生、初入職場的律師、企業法務人員以及關注法律實務的學者,提供一個深入剖析典型法律爭議、掌握裁判邏輯的平颱。我們深知,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其在復雜社會關係中的具體適用,而案例研習正是連接抽象法律規範與具體案件事實的最佳途徑。 本書並非對某一特定法律部門的係統性教科書,而是一部著重於“方法論”和“思維路徑”的實務操作手冊。它側重於引導讀者建立起一種審慎、批判性的法律分析框架,使其能夠在麵對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實時,迅速抓住爭議焦點,構建有力的法律論證。 核心關注領域:商事活動的復雜性與多維性 本書精選瞭一係列具有代錶性的商事法律糾紛案例,涵蓋瞭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的關鍵法律風險點。我們聚焦於那些不僅考驗對基礎法律原則掌握程度,更考驗對行業特點、商業慣例理解深度的復雜案件。 一、閤同爭議的深度剖析: 閤同是商事活動的基礎。本書將探討各類疑難閤同糾紛,例如: 閤同效力認定與撤銷: 深入分析在脅迫、欺詐、重大誤解等情形下,閤同效力如何根據最新的司法解釋和具體案情被重新界定。特彆關注涉及格式條款和非標準閤同文本的效力審查標準。 履行中的風險分配與違約責任: 考察不可抗力、情勢變更等抗辯事由在不同商業場景下的適用邊界。對於違約金的約定,我們將分析法院在自由裁量權範圍內的考量因素,包括預估損失的閤理性與懲罰性界限。 公司間擔保與錶見代理: 探討在集團公司內部或關聯企業之間,如何界定授權的有效性,以及在外部交易中,基於信賴利益保護原則的錶見代理責任的成立要件與抗辯理由。 二、公司治理與股東權益保護: 現代企業治理結構日益復雜,股東之間的權利義務平衡成為焦點。本書將聚焦以下實踐難點: 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濟: 詳細分析在控製權衝突、經營決策停滯時,股東請求解散公司的司法實踐路徑、門檻與限製。 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的追究: 關注董事、高管的忠實義務與勤勉義務在具體決策中的體現。重點分析利用關聯交易、信息優勢損害公司利益時的責任認定與訴訟策略。 股權轉讓的優先購買權爭議: 審視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權轉讓限製條款的效力,以及股東間行使優先購買權時的程序正義要求。 三、侵權責任的界限拓展: 隨著社會形態的演變,傳統侵權責任的適用範圍正在不斷拓展。本書選取瞭涉及新型商業活動和新興技術的案例: 産品責任的鏈條延伸: 不僅限於製造商,還涉及進口商、經銷商、維修服務提供商在産品缺陷導緻損害時的連帶責任構成。尤其關注復雜組裝産品或軟件嵌入設備中的責任歸屬。 新型商業詆毀與不正當競爭: 探討在信息傳播快速的背景下,商業評價與誹謗之間的界限。分析如何有效界定損害賠償範圍,特彆是精神損害賠償在商事領域中的適用審慎性。 研習方法論:培養法律分析的“肌肉記憶” 本書提供的案例研習不隻是對既有判決結果的簡單復述,而是緻力於構建一套係統化的解題模型: 1. 事實梳理與法律適用性提煉: 指導讀者如何從冗長、信息不對稱的案捲材料中,準確提煉齣具有法律意義的“關鍵事實”(Material Facts),並將其映射到適用的法律條文和司法解釋框架之下。 2. 爭議焦點鎖定與裁判邏輯重構: 訓練讀者識彆案件的核心法律衝突點,並嘗試從法官的視角齣發,逆嚮推導齣支持最終裁判結果的法律推理過程。這要求讀者不僅要知道“是什麼”,更要理解“為什麼是這樣”。 3. 替代性解決方案的探討: 鼓勵讀者超越既有裁判,思考在不同法律框架下(如仲裁、調解或不同司法管轄區)可能齣現的替代性法律後果和更優的風險控製方案。 麵嚮的讀者群體與價值定位 本書的編排邏輯和案例選擇,旨在滿足不同層次法律實務工作者的需求: 法學本科高年級及研究生: 作為專業課程的輔助教材,它將課堂上學到的抽象規則,轉化為可操作的實務技能,為畢業論文選題和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律師及企業法律顧問: 提供瞭對最新司法趨勢的“案例透視鏡”,幫助他們及時更新執業理念,有效應對客戶在復雜商業活動中遇到的棘手問題。 司法考試及職業資格考生: 提供瞭檢驗和深化對法律體係理解的絕佳工具,通過案例鞏固對法律精神的把握,而非僅僅停留在條文記憶層麵。 通過對這些精選商事案例的深度研習,讀者將不僅掌握法律知識,更將磨礪齣敏銳的法律直覺和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法律實務領域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 (總字數:約 151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