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是《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的姊妹篇。作为供法科研究生使用的教科书,《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回顾了20世纪初期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当代刑事诉讼法学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反思,总结了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理论范畴,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对支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三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讨论了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以及刑事诉讼构造理论。本书结合新近出现的一些学术动态,讨论了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总结了刑事辩护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论证了量刑程序的独立性,并以刑事和解的兴起为切入点,对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进行了学术上的分析。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倡导一种从经验到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就是从中国的法制改革和法制经验中提出概念,总结出制度形成的规律,并进行适当的理论概括和抽象。然后,尽可能地用自己的理论与中西方相关的主流理论进行学术上的对话。追求法学理论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推动立法修改和司法改革,这是笔者的基本学术志趣。
作者简介
陈瑞华,男,1967年2月生于中国山东。目前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2010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资格。
主要学术兴趣是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司法制度和程序法理学。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其中代表作有:
《刑事审判原理论》(1997, 2003);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2000,2005,2011);
《看得见的正义》(2000);
《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2010);
《程序性制裁理论》(2004 , 2010);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2008);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8,2010);
《论法学研究方法》(2009);
《比较刑事诉讼法》(2010);
《程序正义理论》(2010);
《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2010);
《刑事证据法学》(2012);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2012)。
目录
第一章 二十世纪初期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
一、现代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初步发展
三、结论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回顾与反思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体系
三、两种法律传统的冲突
四、制度成长的逻辑
五、证据法研究的困境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
一、刑事诉讼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回顾
二、刑事诉讼价值
三、刑事诉讼目的
四、刑事诉讼构造
五、刑事诉讼阶段
六、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七、刑事诉讼主体
八、刑事诉讼职能
九、刑事诉讼客体
十、刑事诉讼行为
十一、结论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一、引言
二、从对策到解释
三、基本的问题意识
四、实证方法的引入
五、法学学科的交叉研究
六、法律的生命有机体理论
第五章 法律程序构建的基本逻辑
一、引言
二、法律程序构建的理念基础
三、刑事诉讼构造的诉讼化
四、刑事诉讼中的救济机制
五、法律程序生成的经验基础
六、法律程序生成的宪法根基
第六章 、程序正义理论
一、程序与程序的正当性
二、程序正义观念的起源
三、纯粹的程序正义:罗尔斯的分析
四、程序正义与当代的程序价值理论
五、研究程序正义问题的必要性
六、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
七、程序正义及其与其他正义形态的关系
八、程序正义的基本要素
九、为什么要坚持程序正义
十、程序正义的限度
第七章 程序性制裁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程序性制裁的基本模式
三、宣告无效:程序法的独特制裁方式
四、为什么要采取宣告无效的制裁方式
五、程序性制裁的局限性
六、程序性制裁的未来
七、程序性制裁理论的体系
第八章 刑事诉讼纵向构造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
三、“流水作业”的诉讼构造
四、“流水作业”构造的负面效果
五、可预期的诉讼构造改革
第九章 刑事审判前程序的整体构造
一、引言
二、刑事审判前程序之简要比较
三、中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构造
四、中国刑事侦查程序的构造
五、中国刑事审判前程序的主要问题
六、走向一体化的审判前程序
第十章 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
一、引言
二、定罪裁判
三、量刑裁判
四、程序性裁判
五、三大裁判形态的制度影响
第十一章 刑事辩护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引言
二、刑事辩护的双重意义
三、程序性辩护和量刑辩护的兴起
四、辩护权的诉权性质
五、辩护权的权利主体
六、结论
第十二章 量刑程序的独立性
……
精彩书摘
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笔者的意志力始终受到某种程度的考验。有些历久弥新的理论文章能够保留下来,就连自己都受到了感动。但仍然有不少章节或因为时过境迁,文献整理方面的贡献有余而理论创新不足,或因为过于侧重法对策学的分析而缺乏理论推进,而不得不被笔者忍痛割爱。通过略带苦涩的整理过程,笔者再次痛感那种超越时空的理论研究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而很多“应景之作”则犹如过眼烟云,没有长久的生命力。那些没有理论灵魂的文字,就连作者本人都羞于继续示人。
本书前四章对二十世纪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和初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对当代刑事诉讼法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对“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评析,并对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做出了讨论。相信读者通过阅读这四个章节,能够对刑事诉讼法学这门学科的来龙去脉有大体清晰的认识,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生态和发展趋势也有较为准确的了解。
从第五章开始,本书依次对法律程序的构建逻辑、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诉讼构造理论做出了系统的讨论,引领研究生进入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的世界。无论是学习刑事诉讼理论,还是研究刑事诉讼问题,“诉讼价值论”、“诉讼构造论”和“程序性制裁理论”都属于当代刑事诉讼法学的三大理论基石,是初学者必须全面掌握的基础理论。
本书后四个章节介绍了刑事诉讼法学中新出现的理论问题。在“刑事司法裁判的三大形态”一章中,笔者提出并分析了“定罪裁判”、“量刑裁判”、“程序性裁判”的价值和构造问题。在下一章中,笔者提出了刑事辩护领域中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试图为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在“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章中,笔者提出并论证了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这对于那种以定罪控制为中心的传统理论而言,是一种理论上的超越。在最后一章中,笔者通过对刑事和解的兴起做出初步的分析,提出了合作性司法与对抗性司法的诉讼模式二元论,并对私力合作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提炼,从而追求在这一课题上的理论贡献。
一部法学著作能出第四个版本,这说明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显示出读者对它的厚爱。笔者将把这种厚爱视为一种鞭策,在法学研究道路上继续跋涉和耕耘,不断奉献出新的、具有原创性的理论作品。
前言/序言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作者简介
评分
☆☆☆☆☆
没有时间看书,不比学校图书馆了
评分
☆☆☆☆☆
下单的时候我选择的纸质发票,系统自动给我改成电子发票,导致我无法报销。体制内需要报销的同志们警惕下单啊!你要求开纸质的它也会给你电子的。这就是京东的霸道,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
评分
☆☆☆☆☆
绝对的好书!
评分
☆☆☆☆☆
书不错
评分
☆☆☆☆☆
还没看,书是新的。
评分
☆☆☆☆☆
``` ``` ```
评分
☆☆☆☆☆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8,2010);
评分
☆☆☆☆☆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是《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的姊妹篇。作为供法科研究生使用的教科书,《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回顾了20世纪初期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当代刑事诉讼法学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反思,总结了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理论范畴,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4版)/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对支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三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讨论了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以及刑事诉讼构造理论。本书结合新近出现的一些学术动态,讨论了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总结了刑事辩护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论证了量刑程序的独立性,并以刑事和解的兴起为切入点,对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进行了学术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