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電氣信息類規劃教材 :電路理論基礎》是根據教育部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製訂的高等工業學校電路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並充分考慮普通高等院校及各高校獨立學院的培養計劃和學生特點,為電氣信息類各專業學生編寫的教材。《普通高等教育電氣信息類規劃教材 :電路理論基礎》內容包括:電路基本概念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電路定理、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正弦穩態電路分析、電路的頻率響應、互感電路、三相電路、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動態電路的復頻域分析、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二端口網絡等。本書基本概念講述清楚,易於讀者理解;基本分析方法歸類恰當、思路清晰、步驟明確、易於讀者掌握。為瞭很好地幫助讀者理解基本內容,書中配有豐富的例題及詳盡的解題步驟。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電路基本概念和電路定律
1.1 電氣工程與電路理論
1.2 電路和電路模型
1.2.1 實際電路
1.2.2 電路模型
1.3 電流、電壓的參考方嚮
1.3.1 電流的參考方嚮
1.3.2 電壓的參考方嚮
1.3.3 電壓與電流的關聯參考方嚮和非關聯參考方嚮
1.3.4 國際單位製(SI)中變量的單位
1.4 電功率和能量
1.4.1 電能
1.4.2 功率
1.5 電阻元件
1.5.1 電阻和電導
1.5.2 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1.5.3 電阻元件的開路和短路
1.5.4 電阻元件的功率和電能
1.6電壓源和電流源
1.6.1 電壓源
1.6.2 電流源
1.7 受控電源
1.8 基爾霍夫定律
1.8.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1.8.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1.9 運算放大器
1.10 習題
第2章 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2.1 簡單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2.1.1 電路等效變換的概念
2.1.2 電阻的串聯
2.1.3 電阻的並聯
2.1.4 電阻的混聯
2.2 電阻的星形聯結和三角形聯結的等效變換
2.2.1 星形聯結與三角形聯結
2.2.2 星形-三角形聯結之間的等效變換
2.3 電源的等效變換
2.3.1 電壓源、電流源的串聯和並聯
2.3.2 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
2.4 習題
第3章 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
3.1 電路的圖
3.1.1 電路的圖的基本概念
3.1.2 電路的圖的有關名詞
3.2 KCL和KVL的獨立方程數
3.2.1 KCL的獨立方程數
3.2.2 KVL的獨立方程數
3.3 支路法與支路電流法
3.3.1 支路法
3.3.2 支路電流法
3.4 網孔電流法與迴路電流法
3.4.1 網孔電流法
3.4.2 迴路電流法
3.5 結點電壓法
3.6 習題
第4章 電路定理
4.1 疊加定理和齊次定理
4.1.1 疊加定理
4.1.2 齊次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維寜定理和諾頓定理
4.3.1 戴維寜定理
4.3.2 諾頓定理
4.4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4.4.1 負載獲得最大功率的條件及最大功率的計算
4.4.2 傳輸效率
4.5 習題
第5章 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
5.1 電容元件和電感元件
5.1.1 電容元件
5.1.2 電感元件
5.1.3 電容與電感的串並聯等效變換
5.2 換路定律和初始值的確定
5.2.1 換路定律
5.2.2 初始值的確定
5.3 一階電路的動態響應
5.3.1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5.3.2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5.3.3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5.4 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5.5 一階電路的階躍響應
5.5.1 階躍函數
5.5.2 階躍響應
5.6 二階電路的動態響應
5.6.1 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5.6.2 二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5.6.3 二階電路的全響應
5.7 習題
第6章 正弦穩態電路分析
6.1 正弦量及其相量錶示
6.1.1 正弦量
6.1.2 正弦量的相量錶示
6.2 電路定律及電路元件的相量形式
6.2.1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6.2.2 電阻元件的相量模型
6.2.3 電感元件的相量模型
6.2.4 電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6.3 復阻抗與復導納
6.3.1 復阻抗
6.3.2 復導納
6.3.3 復阻抗與復導納間的等效變換
6.3.4 復阻抗(復導納)的串、並聯
6.4 電路的相量圖法
6.5 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6.6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6.6.1 正弦穩態一端口電路的功率
6.6.2 復功率
6.6.3 功率因數的提高
6.6.4 最大功率傳輸
6.7 習題
第7章 電路的頻率響應
7.1 網絡函數與頻率響應的基本概念
7.1.1 網絡函數
7.1.2 網絡函數的頻率響應
7.2 濾波器電路
7.2.1 一階RC低通濾波器
7.2.2 一階RC高通濾波器
7.2.3 RC帶通濾波器
7.2.4 RC帶阻濾波器
7.2.5 RC全通濾波器
7.2.6 RC有源濾波器
7.3 RLC串聯電路的頻率響應
7.4 RLC串聯諧振電路
7.4.1 串聯諧振條件
7.4.2 串聯諧振頻率
7.4.3 諧振阻抗、特性阻抗與品質因數
7.4.4 串聯諧振電路的特徵
7.4.5 串聯諧振電路的頻率特性
7.4.6 選擇性與通頻帶
7.4.7 電感、電容電壓的頻率特性
7.5 RLC並聯諧振電路
7.5.1 簡單RLC並聯電路
7.5.2 電感綫圈與電容並聯電路
7.6 串並聯諧振電路
7.7 習題
第8章 互感電路
8.1 互感電路的基本概念
8.1.1 互感現象
8.1.2 耦閤電感的伏安關係
8.1.3 互感綫圈的同名端及耦閤電感的電路模型
8.1.4 耦閤因數
8.2 互感電路的計算
8.2.1 耦閤電感的串聯
8.2.2 耦閤電感的並聯
8.2.3 耦閤電感的三端連接
8.3 空心變壓器
8.3.1 空心變壓器的電路模型及方程
8.3.2 空心變壓器的等效電路及引入阻抗
8.3.3 空心變壓器的去耦等效分析
8.4 理想變壓器
8.4.1 理想變壓器的電路模型及方程
8.4.2 理想變壓器的阻抗變換作用
8.5 習題
第9章 三相電路
9.1 三相電路的基本概念
9.1.1 三相電源的産生
9.1.2 對稱三相電路的連接方式
9.1.3 綫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之間的關係
9.2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9.2.1 星形—星形係統
9.2.2 星形—三角形係統
9.2.3 三角形—星形係統
9.2.4 三角形—三角形係統
9.2.5復雜的對稱三相電路
9.3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
9.4 三相電路的功率及測量
9.4.1 三相電路的功率
9.4.2 三相電路的瞬時功率
9.4.3 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
9.5習題
第10章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10.1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諧波分析
10.1.1 非正弦周期信號
10.1.2 周期函數分解為傅裏葉級數
10.1.3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頻譜
10.1.4 傅裏葉級數與波形對稱性的關係
10.2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10.2.1 非正弦周期電流和電壓的有效值
10.2.2 非正弦周期電流和電壓的平均值
10.3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10.4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計算
10.4.1 非正弦周期信號激勵時電路的響應
10.4.2 不同頻率正弦電源共同作用下電路的分析
10.5 習題
第11章 動態電路的復頻域分析
11.1 拉普拉斯變換及其基本性質
11.1.1 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11.1.2 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性質
11.2 拉普拉斯反變換的部分分式展開法
11.2.1 F(s)的極點均為單極點的情況
11.2.2 F(s)有復數極點的情況
11.2.3 F(s)有多重極點的情況
11.3 動態電路的復頻域模型
11.3.1 基爾霍夫定律的復頻域形式
11.3.2 電阻元件的復頻域形式
11.3.3 電感元件的復頻域形式
11.3.4 電容元件的復頻域形式
11.3.5 耦閤電感的復頻域形式
11.3.6 其他電路元件的復頻域形式
11.3.7 RLC元件串聯的復頻域模型
11.4 動態電路的復頻域分析
11.5習題
第12章 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
12.1 割集
12.2 關聯矩陣、迴路矩陣、割集矩陣
12.2.1 關聯矩陣
12.2.2 迴路矩陣
12.2.3 割集矩陣
12.3 迴路電流方程的矩陣形式
12.3.1 采用迴路電流法的電路中不含受控源和互感的情況
12.3.2 采用迴路電流法的電路中含有耦閤電感的情況
12.3.3 采用迴路電流法的電路中含有受控電壓源的情況
12.4 結點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12.4.1 采用結點電壓法的電路中不含受控源和互感的情況
12.4.2 采用結點電壓法的電路中含有耦閤電感的情況
12.4.3 采用結點電壓法的電路中含有受控電流源的情況
12.5 割集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12.6 習題
第13章 二端口網絡
13.1 二端口網絡及其參數方程
13.1.1 Y參數
13.1.2 Z參數
13.1.3 T參數
13.1.4 H參數
13.2 二端口網絡的等效電路
13.2.1 互易二端口網絡的等效電路
13.2.2 一般二端口網絡的等效電路
13.3 二端口網絡的連接
13.3.1 二端口網絡的級聯
13.3.2 二端口網絡的並聯
13.3.3 二端口網絡的串聯
13.4 二端口網絡的實例
13.4.1 迴轉器
13.4.2 負阻抗變換器
13.5 習題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普通高等教育電氣信息類規劃教材 :電路理論基礎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普通高等教育電氣信息類規劃教材 :電路理論基礎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