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從兒童視角齣發,通過選取典型而有趣的細節,深入淺齣地介紹瞭名人的成長經曆和相關重大事件。遙不可及的名人立刻變得真實親切,就像小讀者身邊的朋友。書中穿插瞭許多背景知識,相信小讀者會有更多的收獲和樂趣。
中文翻譯力求準確呈現原文語意,後附純正英文和朗讀CD,方便小讀者中英對照學習,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誰是誰精選科學、藝術、文學等各領域的世界著名人物,代錶著積極嚮上的時代精神。英文純正,原版來自企鵝齣版集團旗下的暢銷經典“Who was…?”係列。中英雙語,附英文朗讀CD,方便閱讀學習。文字簡潔、插畫風趣,是少年兒童首要選擇的學習、勵誌讀物。
內容簡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現代物理學奠定瞭基礎,他還因為在“光電效應”方麵的研究獲得瞭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他被譽為二十世紀偉大的科學傢。
請翻開這本關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傳記,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科學偉人的人生,看看他的理論成就是如何影響人類生活和曆史進程的。
7-12歲,1-6年級適讀。可供低年級孩子與父母親子共讀、高年級孩子獨立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誰是愛因斯坦?
第一章 為思考而生
第二章 天纔要做什麼?
第三章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思考
第四章 最好的年代
第五章 愛因斯坦開足馬力
第六章 戰爭,再次爆發
第七章 愛因斯坦的時間到瞭
第八章 最後的思考
愛因斯坦年錶
世界大事年錶
詞匯錶
精彩書摘
你知道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上學時錶現不好,曾被趕齣學校。真的,就是他。盡管人們都知道他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之一。
你知道嗎?愛因斯坦是一位厭惡戰爭的和平主義者。真的,他是的。盡管他的研究成果被用來製造最具破壞性的炸彈。
你知道嗎?愛因斯坦很害羞,討厭拋頭露麵。盡管他是媒體的寵兒,甚至在他去世五十年後的今天,好萊塢還在拍攝有關他的電影。還有T恤衫啊,咖啡杯啊,郵票啊等,到處都印著他那張著名的臉孔。
那麼,愛因斯坦到底是怎樣的人呢?看瞭這本書,你就知道瞭。
1879年3月14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齣生於德國小城烏爾姆。他小時候可看不齣來有多麼不平凡。他長得白白胖胖,頭發烏黑濃密。愛因斯坦非常安靜和害羞,父母擔心他有些不對勁,就帶著他去看醫生。“他不會說話。”父母對醫生說。不過,醫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據說,愛因斯坦到三四歲還沒有開口說話。突然,有一天吃晚飯的時候,他說瞭一句:“湯太燙瞭。”父母這纔大大地鬆瞭一口氣,很好奇地問他之前為什麼不說話。“因為,”小愛因斯坦迴答,“以前一切都很好。”這故事是真的嗎?當然無法證實瞭。
大多數像他這麼大年紀的男孩都喜歡玩士兵打仗和其他打打鬧鬧的遊戲,可愛因斯坦不喜歡。不僅如此,愛因斯坦看到真正的士兵麵無錶情地行進,都會覺得害怕。他寜願獨自發呆,或者自個兒拼積木。他還喜歡用紙牌來搭房子——最高可以搭到十四層呢。
他的父母依然為這個孤僻、安靜的兒子擔心。他們帶著小愛因斯坦去看瞭許多醫生。“會不會是他的大腦齣瞭什麼問題呢?”父母總是這樣問。可每一個醫生都沒有發現這個小男孩有什麼毛病,他本性就這樣安靜。他天生就是一位思想傢。
愛因斯坦的爸爸和叔叔做售賣蓄電池、發電機和電綫的生意,所以愛因斯坦對電很著迷。它無影無形、強大又危險。電好像有很多神奇的秘密。愛因斯坦總是纏著爸爸和叔叔問這問那。比如,電的速度有多快?有沒有辦法能看到電呢?電是怎樣産生的?既然有電,那宇宙中還有沒有其他奇怪神秘的力量呢?
我們生活的這個現實世界可以看到、可以解釋。與之相比,愛因斯坦更喜歡思考另一個世界。正如他後來說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則囊括著整個世界。”
愛因斯坦也迷上瞭爸爸給的指南針。不論他怎樣拿,針總是指嚮北方!愛因斯坦把指南針倒著放,又竪著放,還在黑暗中翻過來翻過去。無論如何,針依然指著同一個方嚮。愛因斯坦特彆想知道其中的奧秘。爸爸解釋說,地球像一個大磁鐵,總是吸引著指南針的磁針。愛因斯坦覺得很驚奇,原來自己周圍環繞著一些奇怪又強大的力量,看不到,也感覺不到。然而,這個力量就在那裏,帶動磁針指嚮北方。
愛因斯坦還有更多這樣的想法。但學校並不教這些他關注的知識,所以十歲左右的時候,他開始自學,打算盡可能多讀有關科學的書籍。
磁體有無形的力量。每個磁體都有兩極.一個叫“北極”,一個叫“南極”。任何磁體的北極都能吸引其他磁體的南極。讓相反的兩極互相接近,它們就會粘在一起。反過來,要想把相同的兩極。即南極和南極、北極和北極對接起來,你做不到!
地球內部的鐵産生磁力,地球本身就有地磁北極(靠近地球北極)和地磁南極(靠近地球南極)。指南針的針有磁力,它一端被地球的北極吸引,另一端被地球的南極吸引。指南針總是指嚮北方的那一端上有一個箭頭。所以,指南針看上去是一直指嚮北方。
愛因斯坦也喜歡拉小提琴,音樂能讓他活躍的思緒平靜下來。他特彆喜歡和媽媽一起錶演二重奏,媽媽會用鋼琴來給他伴奏。有一天,愛因斯坦在和媽媽一起演奏時,突然覺得音樂的和弦就像數字模型一樣。音樂節奏中的三拍、四拍或八拍,好像是在計數。“音樂就像數字。”他對媽媽感嘆道。(愛因斯坦即使在休閑娛樂的時候也在思考。)後來,當愛因斯坦聞名全球、走遍世界各地時,他隨身隻帶著兩樣東西——旅行箱和小提琴。
愛因斯坦一歲時,全傢人搬到瞭德國慕尼黑市。在那裏,妹妹瑪雅齣生瞭。愛因斯坦本來以為小妹妹是個玩具呢。可瑪雅卻不像其他玩具那樣有輪子。“妹妹的輪子呢?”他這樣問爸爸媽媽,顯然對這個新寶寶感到失望。
然而,這個沒有輪子的小女孩很快就成瞭愛因斯坦最好的朋友。長大後,愛因斯坦喜歡和瑪雅一起遠足、一起爬山,堂兄弟們也常跟他們一起去。爬的山越高,愛因斯坦越能更好地思考。一路上,他用指南針來辨彆方嚮,思考這個世界到底有多神秘。躺在草地上,他一邊仰望天空,一邊想著這無盡的宇宙。宇宙的盡頭在哪裏?要用多快的速度纔能到達?亮閃閃的星星發齣的光是怎麼跑到我們眼睛裏的?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能騎在光束上嗎?有什麼東西比宇宙還要大呢?
愛因斯坦好像從一齣生就開始思考。爸爸和叔叔會幫助和引導他思考,妹妹和堂兄弟們也鼓勵他不停地思考。他發現書本可以幫他解決一些數學和科學問題。媽媽帶他走進音樂的殿堂,音樂以另一種方式讓他著迷,跟讀書的感覺完全不同。有些孩子想成為工程師或者獸醫,而愛因斯坦決心當一位思想傢。
愛因斯坦喜歡上小學。小學的老師既善良又有耐心。他們都盡力地迴答愛因斯坦所有的問題。不過,當愛因斯坦十歲的時候,一切都改變瞭。那一年,他開始上中學。對他而言,那是一段可怕的經曆。
有一次,愛因斯坦的爸爸問校長小愛因斯坦將來可以從事什麼職業,校長的迴答是:“乾啥都無所謂,你的兒子將一事無成。”德國的中學非常嚴格。學生們必須穿製服。從一個教室走到另一個教室的時候,得像士兵行軍一樣。而士兵會讓愛因斯坦很緊張。在上課時,每個人都要一直筆挺挺地坐著。老師呐喊著下達命令。學生們必須集中注意力聽課,不許提問題。老師要求愛因斯坦閱讀和背誦,卻不希望他去思考。這一切都讓愛因斯坦很詫異,這可不是他的風格。看到老師們這樣對待學生,愛因斯坦稱老師為“警長”。
……
前言/序言
探索智慧的邊界:一段關於好奇心、探索與改變世界的非凡旅程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的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嚮。從古老的哲學思辨到現代的科學突破,那些偉大的靈魂以他們的思想、勇氣和不懈追求,為我們描繪齣世界的可能,並深刻地改變瞭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這套“誰是誰·啓發精選世界名人傳記”係列,正是 dessa 璀璨星辰中的一部分,旨在帶領讀者踏上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去探尋那些塑造瞭我們時代的傑齣人物的非凡一生。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但真正的智慧與洞察,往往隱藏在那些深刻的思想和堅定的行動背後。這套傳記係列,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與年錶,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瞭這些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的內在驅動力。我們關注的,是他們如何産生那些顛覆性的想法,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留下屬於自己的獨特印記。 想象一下,你正坐在溫暖的書桌前,手中翻閱著一本厚重的傳記。隨著文字的展開,你仿佛置身於另一個時代,親身感受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見證著他們思想火花的碰撞。你不再隻是一個旁觀者,而是與他們一同呼吸,一同思考,一同經曆那些塑造瞭曆史的關鍵時刻。這套係列力求做到這一點,通過生動細膩的筆觸,還原這些偉大人物真實的生活場景,他們的童年、他們的求學之路、他們的每一次失敗與每一次成功,以及那些讓他們在漫漫人生路上堅持下來的精神支柱。 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誰是誰”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為什麼”的書。為什麼他們能看到彆人看不到的可能性?為什麼他們敢於挑戰權威,質疑現有的一切?為什麼他們能夠將抽象的思緒轉化為切實影響世界的成果?這些“為什麼”的答案,就隱藏在他們的人生故事中,隱藏在他們麵對選擇時的掙紮與抉擇,隱藏在他們對知識的無限渴求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中。 這套傳記係列,將帶領你走進那些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傢、科學傢、藝術傢、政治傢和革命傢們的世界。你將有機會瞭解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感受那個時代特有的挑戰與機遇。你將看到,偉大的思想是如何在特定曆史土壤中生根發芽,又如何在社會變革的洪流中發揮其巨大的力量。 我們深信,瞭解過去,是為瞭更好地理解現在,並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每一位被收錄在“誰是誰·啓發精選”係列中的名人,都擁有一段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思考的人生。他們的故事,是無數次探索、無數次嘗試、無數次對未知的好奇的凝結。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證明瞭人類潛能的無限可能。 這套係列不僅僅是為瞭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更是為瞭激發讀者內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希望通過這些鮮活的傳記,點燃讀者探索世界、認識自我的熱情。當你知道瞭那些偉大的頭腦是如何運作時,你也會開始審視自己的思維方式,思考如何纔能更有效地學習、更深入地思考。 每一個偉大的成就,都始於一個微小的想法,一個大膽的嘗試。這套傳記係列,就是為你打開通往這些想法與嘗試的大門。你將瞭解到,那些改變世界的科學發現,並非憑空齣現,而是建立在無數前人的積纍和個人的辛勤鑽研之上。你將看到,偉大的藝術作品,是如何源於藝術傢內心深處的觸動和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你將理解,那些推動社會進步的改革,是如何在充滿阻力的環境中,憑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誌得以實現的。 這套係列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那就是培養讀者的批判性思維。在閱讀這些傳記時,你會被引導去思考:這些名人的成功有哪些可藉鑒之處?他們的失敗又給我們帶來瞭哪些警示?在他們所處的時代,他們的一些觀點可能並不被主流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思想卻逐漸被證明是具有前瞻性的。這種對比,能夠幫助我們培養一種不盲從、不畏懼質疑的態度,學會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斷。 我們堅信,智慧的傳承,是人類文明得以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石。通過閱讀這些偉人的傳記,我們不僅能夠學習他們的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夠汲取他們身上那種追求卓越、永不放棄的精神。這種精神,對於我們每個人在個人成長、事業發展乃至人生道路上的探索,都具有非凡的指導意義。 “誰是誰·啓發精選世界名人傳記”係列,力求以最嚴謹的態度、最生動的筆觸,為廣大讀者呈現一段段觸動心靈的生命史詩。我們希望,當你讀完其中的任何一本,都能有所觸動,有所啓發,對那個你所探索的人物,對那個你所生活的世界,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廣闊的視野。這是一次關於智慧的對話,一次關於人生的探索,一次關於未來的啓迪。讓我們一起,在這些偉大的靈魂的指引下,開啓屬於我們自己的非凡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