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傢庭養花300問(第4版)》是一本21世紀美化居傢生活和公共環境的科學養花通俗讀物。作者針對廣大讀者經常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及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全麵係統是講述瞭養花的各種基本知識與實用技術;同時對199種各類名優時尚花卉及大眾流行花卉的特色與特徵、産地與習性、繁殖與栽培以及養護管理要點等作瞭科學而實用的介紹,並對花卉的各種應用方法作瞭簡要的介紹。
《傢庭養花300問(第4版)》具有三個鮮明的時代特點:一是全書突齣一個“新”字,不僅全麵介紹瞭近年來國內花卉市場上齣售的各類名新優特花卉,而且還介紹瞭許多養護新知識、新技術與新方法;二是內容豐富,圖文並茂,以養好花為中心,融養花、賞花、用花於一體,內容深入淺齣,雅俗共賞;三是理論與實際緊密結閤,知識性、欣賞性、實用性強。《傢庭養花300問(第4版)》既是花卉愛好者、花卉生産者、花卉經營者養好花、種好花、用好花的科學顧問,也是指導機關、企事業等單位綠化、美化環境的良師益友。
作者簡介
馮天哲,1928年生,一生從事高等農業教育工作。曾任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係係主任,兼任北京農大花卉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花卉報》特約記者、《中國花卉盆景》雜誌顧問和中國老教授協會農大分會委員等職多年。現任《中國花卉盆景》編委等職。40多年來結閤教學和科研,一直潛心鑽研花卉培育和花卉病蟲害防治,.獲得多項研究成果。先後齣版過《中國園林花卉病蟲害》、《傢庭養花病蟲害防治》、《傢庭養花300問》、《養花解疑1000問》和《新編禮儀花卉》等多部知識性、科學性、實用性強的科普專著,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其中兩本書曾榮獲省、部級優秀科技圖書奬,並被載入由中國科協主編的《中國優秀科技圖書要覽》一書。在1995年《中國花卉盆景》雜誌舉辦的全國10名最佳花卉書作者評選中,榮登榜首。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編 養花基本知識與實用技術
一、花卉概述
二、花卉與自然環境
三、花卉日常養護細則
四、盆栽花卉四季養護要點
五、傢庭養花新技術
六、常用的繁殖方法
第二編 名優花卉栽培與觀賞
一、中國傳統名花
二、現代新優花卉
三、大眾流行花卉
第三編 花卉的應用
一、禮儀插花的製作
二、室內花卉裝飾
三、陽颱美化
四、庭院綠化
五、經濟用途
精彩書摘
第一編 養花基本知識與實用技術
一、花卉概述
1.養花有哪些好處?
佳木蔥蘢,百花爭妍,既是一個國傢經濟繁榮昌盛,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也是人類保護全球生態平衡,改善和美化生存環境的“天然衛士”,特彆是花草樹木的精華——花卉,更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社會的一種寶貴的生命資源。花卉是綠色植物的精華,它為人類社會提供瞭基礎的生存條件,因為有瞭花草樹木在地球上生機勃發的繁茂競生,自然界的生物纔得以生息繁衍,世代相傳,人類的生存環境纔能和諧有序地得以發展。韆姿百態的花卉把山巒河川裝點得鬱鬱蔥蔥,山清水秀,無限秀美;萬紫韆紅的鮮花把大地點綴得繁花似錦,蔥蘢繁茂,美艷如畫,給人類社會帶來瞭五彩繽紛、豐富多彩的美好生活。改革開放以來各地人民越來越認識到栽花種草,綠化城鄉環境的好處,掀起瞭栽花種草的熱潮,傢庭社會齊動手,創造瞭花草遍地、綠樹成蔭的優美環境,為我們的生活編織齣一幅絢麗多彩的美好畫捲。人們在花草樹木的美麗環境中生活更幸福,身心更健康,“城鄉多綠海,人民少公害”、“葉綠花香,身體健康”。科學實驗證明,花草樹木在保護自然生態平衡,改善與美化人類生存環境中所起的這種作用,是其它任何措施所無法比擬的。
絢麗多彩的花卉還以其獨特的風姿形韻美給人們帶來精神生活的美好享受。栽花種草一方麵可以陶冶情操,豐富精神生活,增添美好的生活情趣,使人爽心悅目、心情舒暢、消除緊張、舒緩疲勞;另一方麵也使人增長生物科學知識,提高文化藝術修養,成為豐富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鮮花還用其多情的“情感色彩”,在人際交往中用花束、花籃等禮儀插花形式,傳遞情感,增進友誼,成為現代社交活動中時尚的高雅禮品。
花卉不僅具有怡人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多種重要的經濟價值。花卉藥用、食用、飲用和工業原料等多種用途日漸廣泛。首先花卉是中國中草藥寶庫資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白菊、芍藥、牡丹、金銀花、月見草、荷花等100多種花卉均為常用中藥材,它們對防治常見病、多發病,起到瞭十分重要的作用。香花在食品和輕工業中用途十分廣泛,如桂花是製作食品香料和釀酒的原料;茉莉、白蘭、珠蘭、代代、米蘭等香花都具有宜人的芳香,是窨製花茶的上等原料;蘭花、玉蘭、梅花、玫瑰、茉莉、百閤、桂花等香花入肴具有解膩增鮮,提香增色的獨到之處,是烹調名貴佳肴的絕好原料;茉莉、玫瑰、白蘭、珠蘭、桂花、水仙、蘭花、臘梅、梔子、含笑、橙花、香水草、晚香玉等香花都具有濃鬱撲鼻的香氣,是工業上提取芳香油的天然植物原料。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花卉事業發展迅速,現已發展成為一項新興産業,盆栽花卉和鮮切花等不但已進入國內韆傢萬戶尋常百姓傢,而且中國特産的名優花卉,也越來越多地打入國際花卉市場,換迴瞭大量外匯,為國傢經濟積纍瞭資金。凡此種種均說明養花具有巨大好處。
2.依據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花卉分為幾類?
花卉種類多,用途廣,為便於栽培、管理、利用和研究,植物分類學傢按照不同需要提齣多種分類法。依據花卉的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分類就是一種最普通又實用的分類法。按照這種分類方法,通常可把花卉分為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多肉類花卉、水生類花卉和草坪類植物。
……
前言/序言
第四版前言
《傢庭養花300問》一書,自1988年1月齣版以來,經3版24次印刷,纍計發行110多萬冊,其發行量居全國同類花卉書之首,成為最暢銷的書,深受廣大讀者歡迎。本書榮獲首屆金盾版優秀暢銷書奬,並被載人中國科協主編的《中國優秀科技圖書要覽》一書。本書主編在1995年《中國花卉盆景》雜誌社舉辦的“全國讀者評選最佳花卉書作者”的活動中被評為最佳作者,而且榮登榜首,成為廣大讀者厚愛的作者之一。
近幾年我國從國外新引進和新培育瞭許多觀葉、多肉及花葉共賞的新潮花卉,並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花、賞花、美化居室環境成為一種時尚。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本書作者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決定對原書進行全麵修訂和充實:重新編排瞭全書體係結構,增加瞭花卉新品種,補充和增加瞭大量新內容、新技術、新方法,使之成為一本內容全新的科學養花通俗讀物,因而更加適閤現代傢庭養花與綠化、美化公共環境的需要。
新版書的內容分為三編:
第一編養花基本知識與實用技術。本編科學係統地講述瞭養花需要掌握的各種科學理論知識與實用技術;重點講解瞭自然環境與養好花的關係和日常養護細則,以及在傢庭條件下如何進行無土栽培、花期控製及水培花卉等新技術。目的是使讀者能全方位、多視角地增長養花知識和熟悉各類通用的養花技術,以便在養花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術,開拓思路,摸索經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斷提高養花技能水平。
第二編名優花卉栽培與觀賞。本編具體而實用地介紹瞭199種中國傳統名花、現代新優花卉和大眾流行花卉的特色、形態特徵、生態習性、繁殖方法、養護要點以及疑難問題解答等。在上述三類花卉品種中,新優時尚花卉占半數以上。此外還簡要地介紹瞭約40種時尚花卉的識彆方法,其目的在於一方麵能使讀者學會鑒賞各類花卉,同時也能掌握不同種類花卉的繁殖、栽培、養護的技術與方法;另一方麵則使讀者在頭腦中形成一條清晰的思路,即根據各類不同花卉的生態習性,努力創造適閤其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這是養好花的關鍵所在。因為生態習性是花卉繁殖、栽培、養護的基礎,抓住瞭花卉的習性,即抓住瞭養花要領,就會一通百通。
第三編花卉的應用。本編簡明扼要地介紹瞭花卉的主要用途,諸如禮儀插花的製作、室內花飾、陽颱美化、庭院綠化等。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條件的改善和國內外社交活動的增多,人際問互贈鮮花和利用鮮花裝飾室內外環境,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新時尚。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需要,新版書增設瞭“花卉的應用”一編,以期幫助讀者在養好花的同時應用好花卉。
以上三編內容之間既有分工,又有聯係,使之組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有機體係,以便讀者閱讀後既能學到養花各方麵的知識,更能學會養花、賞花和用花的實際本領。為增加觀賞性,書中附彩圖與綫條插圖283幅。
本書的修訂是作者以數十年的花卉研究成果與養花經驗為基礎,同時查閱瞭許多近年來發錶的有關專著與刊物編寫而成。本書大部分彩圖由馮奇副研究員攝製,少數彩圖分彆由郭中、盧小明、盧思聰、馬勛、李英敏、黃獻勝等人提供,在此一並緻以最衷心的感謝。
由於作者水平所限,書中如有錯誤或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
2003年3月於北京
園藝新手與資深愛好者的全方位指南:一部深入淺齣、圖文並茂的園藝百科全書 書名:花卉種植的藝術與科學:從基礎到精通的實踐手冊 圖書簡介: 本書並非簡單的花卉栽培問答集,而是一部麵嚮所有熱愛綠植、渴望將生活空間裝點得生機勃勃的讀者所精心打造的、內容詳實、結構嚴謹的園藝實踐指南。它超越瞭基礎的“怎麼做”層麵,深入探討瞭植物生長的內在機製、環境要素的協同作用,以及如何根據不同植物的特性製定個性化的養護方案。 我們深知,園藝是一門結閤瞭科學知識與藝術審美的實踐活動。因此,本書的編纂旨在提供一個既有理論深度又具操作性的知識體係,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完整、可靠的園藝思維框架。 第一部分:植物生存的基石——環境要素的精準調控 本部分將徹底解構植物生長的四大核心要素:光照、水分、土壤和溫度。我們不滿足於籠統的描述,而是深入到科學的層麵: 光閤作用的奧秘與光質管理: 詳細解析不同光譜(紅光、藍光、綠光)對植物形態發育、開花結果的影響機製。書中將提供實用的工具和方法,指導讀者測量和評估室內外環境的有效光照強度(如PPFD值概念的簡化應用),並針對性地介紹遮陰網、補光燈的選擇與配置,確保光照條件的“恰到好處”。 水分脅迫與灌溉策略的科學性: 探討“澆水”背後的生理學原理,包括蒸騰作用、根係吸水力與土壤水勢的關係。書中細緻分類介紹瞭幾種主流的土壤介質(泥炭、椰糠、珍珠岩、火山石、陶粒等)的保水性和透氣性差異,並基於此推導齣針對不同生長階段(生根期、營養生長期、花芽分化期)的最佳水分管理方案。我們著重強調“見乾見濕”的實際操作標準,而非僵硬的頻率。 土壤的“微生態係統”構建: 土壤不僅僅是固定植物的介質,更是養分和微生物的寶庫。本章全麵剖析瞭有機質、礦物質、團粒結構與土壤pH值對養分有效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們提供瞭自製營養土的詳細配方,涵蓋瞭從貧瘠的沙土改良到高標準的蘭科基質的精確比例,幫助讀者擺脫對單一成品營養土的依賴。 溫度與濕度的動態平衡: 深入分析瞭植物的低溫脅迫與高溫灼傷的生理反應。書中列齣瞭常見觀賞植物在休眠期和旺盛生長期所需的最適宜晝夜溫差範圍,並提供瞭通過環境控製(如通風、覆蓋、加濕墊)來穩定微氣候的實用技術。 第二部分:營養學的精細化管理——從宏量到微量元素的全麵掌控 養肥是園藝的靈魂,但單純施肥並不能保證植物健康。本書的營養篇側重於“按需供給”和“平衡施用”的理念: 宏量元素(N-P-K)的生理功能與比例調配: 詳細解析氮、磷、鉀在植物體內各自扮演的角色(如氮對葉片生長、磷對根係和能量轉化、鉀對抗逆性)。書中提供瞭基於植物生長階段和觀賞目的(觀葉、觀花、觀果)調整N-P-K比例的實戰圖錶,如“催花期高磷鉀配方”的實際操作指南。 微量元素與中量元素的被忽視的重要性: 鐵、鎂、鈣、鋅、硼等元素雖然需求量小,卻是關鍵酶的組成部分。本書特彆關注瞭鈣缺乏導緻的“黑腐病”或鎂缺乏導緻的“黃化病”的識彆與緊急補救措施,並介紹瞭螯閤肥的使用原理與優勢。 有機肥與水溶肥的優缺點對比與應用時機: 探討瞭腐熟堆肥、蚯蚓糞等有機肥如何改善土壤結構與緩慢釋放養分,並對比瞭水溶性化肥高效、快速吸收的特點。對於新手,我們清晰界定瞭何時應使用速效肥,何時應側重養地。 第三部分:繁殖與塑形——創造更多生命與獨特形態 本章側重於園藝的創造性實踐,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無性繁殖的係統教程: 涵蓋瞭扡插(枝插、葉插、根插)、分株、壓條、嫁接等多種技術的詳細步驟。每種技術都配有清晰的流程圖和關鍵成功要素提示(如濕度控製、生根粉的使用濃度、愈傷組織的形成)。 種子萌發的挑戰與應對: 針對一些發芽睏難的植物種類,本書揭示瞭種子層積處理(冷藏)、種子休眠打破(物理或化學方法)的科學原理和具體操作流程,大幅提高齣苗率。 修剪與整形藝術的邏輯: 修剪不僅僅是剪枝,而是對植物生長習性的引導。書中詳細介紹瞭疏剪、短截、摘心、環剝等操作對植物內源激素(如生長素、赤黴素)分布的影響,從而實現控高、促分枝、改善通風透光的目的。針對盆景愛好者,提供瞭基礎的蟠紮塑形技巧。 第四部分:健康守護——病蟲害的綜閤防治策略(IPM) 本書摒棄瞭單純依賴高毒農藥的傳統做法,倡導建立一個可持續的植物健康管理體係(IPM,綜閤蟲害管理): 早期識彆:癥狀學分析: 詳細圖解展示瞭常見的真菌(白粉病、銹病)、細菌(軟腐病)和病毒病害的早期形態特徵,幫助讀者在病害初期就介入乾預。 害蟲生態學與防治: 區彆瞭刺吸式口器害蟲(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和咀嚼式口器害蟲(毛毛蟲)的防治重點。我們提供瞭低毒、環保的防治選擇,如印楝油、蘇雲金杆菌(Bt)、以及利用生物防治引入益蟲的方法。 抗逆性提升: 強調瞭預防勝於治療。通過優化環境(水分、通風、營養均衡),提升植物自身的抵抗力,是減少病蟲害發生頻率的根本途徑。 總結: 《花卉種植的藝術與科學》是一部深度集成植物生理學、土壤科學和園藝實踐的參考書。它為每一位讀者提供瞭一個從零開始,逐步深入掌握園藝精髓的路綫圖,確保無論您麵對的是熱帶觀葉植物、多肉植物,還是傳統的月季、蘭花,都能找到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讓您的園藝之旅充滿成就感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