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普贤上师言教》是一本以非常通俗易懂的文字、以最贴近人们心灵的言教方法来阐释佛法的经典著作,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的必修课本,并且摄集了藏传佛教其他宗派的殊胜法门如那诺六法、六支加行、时轮金刚、大手印等密法的前行法门以及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华严宗、禅宗等宗派的重要修行内容。《普贤上师言教》的作者是大圆满传承法脉的持明成就者吉美·加卫尼固和第四世佐钦法王美久·囊卡多吉的亲传弟子、佐钦熙日森五明佛学院的第五代法台大堪布、19世纪西藏著名的学者和大成就者佐钦·巴珠仁波切,尊者于佐钦大圆满寺的大威德修行洞中闭关期间,将本寺传承上师们的教言汇编成这本巨著。这本著作完整而圆满地阐释了正修大圆满法之前所必修的前行法,也包含了大圆满正行的殊胜内容。
作者简介
巴珠仁波切,第7世佐钦法王旦增·龙多尼玛仁波切出生于1974年,根据大成就者拥丹贡布大堪布的预言和阿江多丹上师的清净显现,被认定为第6世佐钦法王向秋多吉的转世活佛。7岁时到宁玛派六大祖寺之一佐钦大圆满寺学习藏文和经文;12岁出家,开始在佐钦熙日森五明佛学院系统学习藏学五明和十三部大论等经典;18岁担任熙日森五明佛学院的辅导讲师;22岁考取堪布并开始在佛学院讲经授课,成为宁玛派稀有难得的年轻大学者。尤其是领受了诸多密法的窍诀、灌项,并经过长期的苦修和实证,成为当今不可多得的年轻高僧和法脉传承的接班人。
2003年8月国务院宗教局批准并为其颁发了佐钦寺第一序位活佛证书,举行了盛大的坐床典礼。仁波切现任佐钦寺寺管委员会主任、佐钦熙日森五明佛学院院长、甘孜州佛教协会副会长。目前主要于佛学院传法、授课。2004年完成并出版了50余万字的巨著《藏传佛教大圆满传承史》,并有关于《中观序严论》的论著、以及道歌和文集等。
曾于上海华东师大学习中文,后于北京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对《普贤上师言教》的藏译汉工作,担任汉译顾问,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指导。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巴珠仁波切略传
第一篇 共同外前行
第一章 暇满难得
闻法方式
一、等起
(一)心量广大菩提心之等起
(二)方便广大密咒之等起
二、行为
(一)所断之行为
1.法器之三过
2.六垢
3.五不持
(二)应取之行为
1.依止四想
2.具足六度
3.依止其他威仪
所讲之法
一、思维本性闲暇
二、思维特法圆满
(一)五种自圆满
(二)五种他圆满
三、思维难得之喻
四、思维数目差别
第二章 寿命无常
一、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
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
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四、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六、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七、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
第三章 轮回过患
一、总的思维轮回的痛苦
二、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的痛苦
(一)地狱之苦
(二)饿鬼之苦
(三)旁生之苦
(四)人类之苦
(五)阿修罗之苦
(六)天人之苦
第四章 业力因果
一、所断之不善业
(一)杀生
(二)不与取
(三)邪淫
(四)妄语
(五)离间语
(六)恶语
(七)绮语
(八)贪心
(九)害心
(十)邪见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异熟果
(二)等流果
(三)增上果
(四)士用果
二、应行之善业
三、一切业的自性
第五章 解脱功德
一、能获解脱果位之因
二、解脱之果
第六章 依止上师
一、观察上师
二、依止上师
三、修学上师的意行
第二篇 不共内前行
第一章 皈依
一、皈依的基础
二、皈依的分类
三、皈依的方法
四、皈依的学处
五、皈依的功德
第二章 发殊胜菩提心
一、修四无量心
(一)修舍无量心
(二)修慈无量心
(三)修悲无量心
(四)修喜无量心
二、发殊胜菩提心
(一)发心的分类
(二)正式发心
三、愿行菩提心学处
(一)愿菩提心学处
1.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2.修自他相换菩提心
3.修自轻他重菩提心
(二)行菩提心学处
1.布施度
2.持戒度
3.安忍度
4.精进度
5.禅定度
6.智慧度
第三章 念修金刚萨埋
一、忏悔之理
二、四种对治力
(一)所依对治力
(二)厌患对治力
(三)离恶对治力
(四)现行对治力
三、真实念修金刚萨埵
四、念修百字明
五、忏悔之功德
第四章 积累资粮
一、供曼扎罗
(一)供曼扎罗之必要
(二)所修曼扎罗
(三)供三十七堆曼扎罗
(四)三身曼扎罗
(五)供品洁净
(六)积资之理
二、古萨里
(一)古萨里之义
(二)施身修法
(三)断法的含义
第五章 上师瑜伽
一、上师瑜伽的重要性
二、上师瑜伽实修法
(一)明观福田
(二)七支供
1.顶礼支
2.供养支
3.忏悔支
4.随喜支
5.请转法轮支
6.祈请不入涅槃支
7.回向支
(三)专心祈祷
三、传承上师简介
(一)佛陀心意传
(二)持明表示传
(三)补特伽罗耳传
第三篇 颇瓦法(往生法)
第一章 往生分类
一、上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二、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
三、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四、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
五、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
第二章 颇瓦(往生)修法
一、修炼
二、运用
第三章 颇瓦(往生)仪轨
结文
传承表
精彩书摘
修持善根无论大小,此善根若以方便摄持,称为加行发心殊胜;善根若未被他缘毁坏,称为正行无缘殊胜;能令此善根日日增长,称为结行回向殊胜。一切善法以这三种殊胜摄持是必不可少的,闻法也是同样。闻法的方式极为重要,尤其等起更为重要。如《功德藏》云:“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如此说,倘若是为了贪图地位、追求名声等今生世间的利益而为等起,则无论听闻多少佛法也不可能趣人正法。所以,首先内观自心,调正自己的等起至关重要。如果知道如此调正等起,那么善法已被方便所摄持,即将成为大士正道无量福德之津梁。如果不知道调正等起,即使表面上闻法修法,也只能成为修法的影像而已。因此无论是在闻法时,还是观修本尊、诵咒、顶礼、绕转等修法时,甚至口诵一句观音菩萨心咒都应以菩提心摄持,这是十分重要的。
(二)方便广大密咒之等起
《三相灯论》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上根故,极胜秘密乘。”如此说,秘密金刚乘有许多入门之道,也有众多积累资粮的方便,不需很大的苦行,而具有证果的甚深方便,其根本主要依赖于转变欲念。如颂云:“诸法缘起故,住于欲念上。”因此,传法之处和上师等不能观为平庸不净的显现,应明观五种圆满而听闻。即:明观住处圆满为密严法界宫,本师圆满为法身普贤王如来,眷属圆满为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的勇士勇母及男女本尊之自性;或者明观说法之处为铜色吉祥山莲花光宫殿,传法上师为邬金莲花生大师,我们闻法的眷属观为八大持明和君臣二十五尊以及勇士空行之自性;或者明观住处圆满为东方现喜刹土,本师圆满为报身金刚萨埵,眷属圆满为金刚部的尊众——勇士勇母之自性。
……
前言/序言
普贤上师言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普贤上师言教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评分
☆☆☆☆☆
评分
☆☆☆☆☆
见到过农民工盖楼冻烂了双手
评分
☆☆☆☆☆
不错
评分
☆☆☆☆☆
非常好,迅速送到手里,快速进入阅读状态
评分
☆☆☆☆☆
[ZZ]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NRJJ]非常好的一本书,京东配送也不错!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 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 玉。” 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 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善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所谓“循序渐进”
评分
☆☆☆☆☆
书特别脏,还没有塑封包装,而且页数的颜色也不一样。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不错。。。。。。。。。
评分
☆☆☆☆☆
觉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