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上一版广受好评,新版本在此基础上大幅扩充,内容更加全面、深入
MongoDB项目组成员倾力打造
MongoDB基础知识、进阶内容、高级管理任务一应俱全
内容简介
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不同,MongoDB是一种面向文档的数据库。这一版共分为六部分,涵盖开发、管理以及部署的各个方面。展示MongoDB基础知识、核心概念。第二部分介绍使用MongoDB进行开发,包括索引的概念以及各种特殊索引和集合的用法等。第三部分讲述复制,包括副本集的相关概念、创建方法,与应用程序的交互等。第四部讨论分片,包括分片的配置,片键的选择,集群的管理。第五部分阐述创建索引、移动和压缩数据等管理任务,以及MongoDB的持久数据存储。一部分集中说明服务器管理。
作者简介
Kristina Chodorow,谷歌软件工程师,曾有5年是MongoDB项目的核心成员。她领导了MongoDB的副本集开发,并编写了PHP和Perl驱动程序。
译者简介:
邓强,软件工程师,常年关注互联网行业,对互联网产品和技术兴趣浓厚,Apple粉、Google粉。职业生涯的前几年一直从事金融行业软件系统开发,后来不顾一切投身互联网。目前在一个新成立的互联网创业小团队任职。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本书非常棒!作者用极富实用价值的示例清楚地解释了各个复杂主题,一学就会。”
——读者评论
上一版评论:
“如同MongoDB本身一样,本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所有想一探MongoDB的人都需要这本不可或缺的参考手册。”
——《高性能MySQL》作者Jeremy Zawodny
目录
序 XV
前言 XVII
第一部分 MongoDB介绍
第1章 MongoDB简介
1.1 易于使用
1.2 易于扩展
1.3 丰富的功能
1.4 卓越的性能
1.5 小结
第2章 MongoDB基础知识
2.1 文档
2.2 集合
2.2.1 动态模式
2.2.2 命名
2.3 数据库
2.4 启动MongoDB
2.5 MongoDB shell简介
2.5.1 运行shell
2.5.2 MongoDB客户端
2.5.3 shell中的基本操作
2.6 数据类型
2.6.1 基本数据类型
2.6.2 日期
2.6.3 数组
2.6.4 内嵌文档
2.6.5 _id和ObjectId
2.7 使用MongoDB shell
2.7.1 shell小贴士
2.7.2 使用shell执行脚本
2.7.3 创建.mongorc.js文件
2.7.4 定制shell提示
2.7.5 编辑复合变量
2.7.6 集合命名注意事项
第3章 创建、更新和删除文档
3.1 插入并保存文档
3.1.1 批量插入
3.1.2 插入校验
3.2 删除文档
3.3 更新文档
3.3.1 文档替换
3.3.2 使用修改器
3.3.3 upsert
3.3.4 更新多个文档
3.3.5 返回被更新的文档
3.4 写入安全机制
第4章 查询
4.1 find简介
4.1.1 指定需要返回的键
4.1.2 限制
4.2 查询条件
4.2.1 查询条件
4.2.2 OR查询
4.2.3 $not
4.2.4 条件语义
4.3 特定类型的查询
4.3.1 null
4.3.2 正则表达式
4.3.3 查询数组
4.3.4 查询内嵌文档
4.4 $where查询
4.5 游标
4.5.1 limit、skip和sort
4.5.2 避免使用skip略过大量结果
4.5.3 高级查询选项
4.5.4 获取一致结果
4.5.5 游标生命周期
4.6 数据库命令
第二部分 设计应用
第5章 索引
5.1 索引简介
5.1.1 复合索引简介
5.1.2 使用复合索引
5.1.3 $操作符如何使用索引
5.1.4 索引对象和数组
5.1.5 索引基数
5.2 使用explain()和hint()
5.3 何时不应该使用索引
5.4 索引类型
5.4.1 唯一索引
5.4.2 稀疏索引
5.5 索引管理
5.5.1 标识索引
5.5.2 修改索引
第6章 特殊的索引和集合
6.1 固定集合
6.1.1 创建固定集合
6.1.2 自然排序
6.1.3 循环游标
6.1.4 没有_id索引的集合
6.2 TTL索引
6.3 全文本索引
6.3.1 搜索语法
6.3.2 优化全文本搜索
6.3.3 在其他语言中搜索
6.4 地理空间索引
6.4.1 地理空间查询的类型
6.4.2 复合地理空间索引
6.4.3 2d索引
6.5 使用GridFS存储文件
6.5.1 GridFS入门
6.5.2 在MongoDB驱动程序中使用GridFS
6.5.3 揭开GridFS的面纱
第7章 聚合
7.1 聚合框架
7.2 管道操作符
7.2.1 $match
7.2.2 $project
7.2.3 $group
7.2.4 $unwind
7.2.5 $sort
7.2.6 $limit
7.2.7 $skip
7.2.8 使用管道
7.3 MapReduce
7.3.1 示例1:找出集合中的所有键
7.3.2 示例2:网页分类
7.3.3 MongoDB和MapReduce
7.4 聚合命令
7.4.1 count
7.4.2 distinct
7.4.3 group
第8章 应用程序设计
8.1 范式化与反范式化
8.1.1 数据表示的例子
8.1.2 基数
8.1.3 好友、粉丝,以及其他的麻烦事项
8.2 优化数据操作
8.2.1 优化文档增长
8.2.2 删除旧数据
8.3 数据库和集合的设计
8.4 一致性管理
8.5 模式迁移
8.6 不适合使用MongoDB的场景
第三部分 复制
第9章 创建副本集
9.1 复制简介
9.2 建立副本集
9.3 配置副本集
9.3.1 rs辅助函数
9.3.2 网络注意事项
9.4 修改副本集配置
9.5 设计副本集
9.6 成员配置选项
9.6.1 选举仲裁者
9.6.2 优先级
9.6.3 隐藏成员
9.6.4 延迟备份节点
9.6.5 创建索引
第10章 副本集的组成
10.1 同步
10.1.1 初始化同步
10.1.2 处理陈旧数据
10.2 心跳
10.3 选举
10.4 回滚
第11章 从应用程序连接副本集
11.1 客户端到副本集的连接
11.2 等待写入复制
11.2.1 可能导致错误的原因
11.2.2 "w"的其他值
11.3 自定义复制保证规则
11.3.1 保证复制到每个数据中心的一台服务器上
11.3.2 保证写操作被复制到可见节点中的“大多数”
11.3.3 创建其他规则
11.4 将读请求发送到备份节点
11.4.1 出于一致性考虑
11.4.2 出于负载的考虑
11.4.3 何时可以从备份节点读取数据
第12章 管理
12.1 以单机模式启动成员
12.2 副本集配置
12.2.1 创建副本集
12.2.2 修改副本集成员
12.2.3 创建比较大的副本集
12.2.4 强制重新配置
12.3 修改成员状态
12.3.1 把主节点变为备份节点
12.3.2 阻止选举
12.3.3 使用维护模式
12.4 监控复制
12.4.1 获取状态
12.4.2 复制图谱
12.4.3 复制循环
12.4.4 禁用复制链
12.4.5 计算延迟
12.4.6 调整oplog大小
12.4.7 从延迟备份节点中恢复
12.4.8 创建索引
12.4.9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复制
12.4.10 主节点如何跟踪延迟
12.5 主从模式
12.5.1 从主从模式切换到副本集模式
12.5.2 让副本集模仿主从模式的行为
第四部分 分片
第13章 分片
13.1 分片简介
13.2 理解集群的组件
13.3 快速建立一个简单的集群
第14章 配置分片
14.1 何时分片
14.2 启动服务器
14.2.1 配置服务器
14.2.2 mongos进程
14.2.3 将副本集转换为分片
14.2.4 增加集群容量
14.2.5 数据分片
14.3 MongoDB如何追踪集群数据
14.3.1 块范围
14.3.2 拆分块
14.4 均衡器
第15章 选择片键
15.1 检查使用情况
15.2 数据分发
15.2.1 升序片键
15.2.2 随机分发的片键
15.2.3 基于位置的片键
15.3 片键策略
15.3.1 散列片键
15.3.2 GridFS的散列片键
15.3.3 流水策略
15.3.4 多热点
15.4 片键规则和指导方针
15.4.1 片键限制
15.4.2 片键的势
15.5 控制数据分发
15.5.1 对多个数据库和集合使用一个集群
15.5.2 手动分片
第16章 分片管理
16.1 检查集群状态
16.1.1 使用sh.status查看集群摘要信息
16.1.2 检查配置信息
16.2 查看网络连接
16.2.1 查看连接统计
16.2.2 限制连接数量
16.3 服务器管理
16.3.1 添加服务器
16.3.2 修改分片的服务器
16.3.3 删除分片
16.3.4 修改配置服务器
16.4 数据均衡
16.4.1 均衡器
16.4.2 修改块大小
16.4.3 移动块
16.4.4 特大块
16.4.5 刷新配置
第五部分 应用管理
第17章 了解应用的动态
17.1 了解正在进行的操作
17.1.1 寻找有问题的操作
17.1.2 终止操作的执行
17.1.3 假象
17.1.4 避免幽灵操作
17.2 使用系统分析器
17.3 计算空间消耗
17.3.1 文档
17.3.2 集合
17.3.3 数据库
17.4 使用mongotop和monogostat
第18章 数据管理
18.1 配置身份验证
18.1.1 身份验证基本原理
18.1.2 配置身份验证
18.1.3 身份验证的工作原理
18.2 建立和删除索引
18.2.1 在独立的服务器上建立索引
18.2.2 在副本集上建立索引
18.2.3 在分片集群上建立索引
18.2.4 删除索引
18.2.5 注意内存溢出杀手
18.3 预热数据
18.3.1 将数据库移至内存
18.3.2 将集合移至内存
18.3.3 自定义预热
18.4 压缩数据
18.5 移动集合
18.6 预分配数据文件
第19章 持久性
19.1 日记系统的用途
19.1.1 批量提交写入操作
19.1.2 设定提交时间间隔
19.2 关闭日记系统
19.2.1 替换数据文件
19.2.2 修复数据文件
19.2.3 关于mongod.lock文件
19.2.4 隐蔽的异常退出
19.3 MongoDB无法保证的事项
19.4 检验数据损坏
19.5 副本集中的持久性
第六部分 服务器管理
第20章 启动和停止MongoDB
20.1 从命令行启动
20.2 停止MongoDB
20.3 安全性
20.3.1 数据加密
20.3.2 SSL安全连接
20.4 日志
第21章 监控MongoDB
21.1 监控内存使用状况
21.1.1 有关电脑内存的介绍
21.1.2 跟踪监测内存使用状况
21.1.3 跟踪监测缺页中断
21.1.4 减少索引树的脱靶次数
21.1.5 IO延迟
21.1.6 跟踪监测后台刷新平均时间
21.2 计算工作集的大小
21.3 跟踪监测性能状况
21.4 监控副本集
第22章 备份
22.1 对服务器进行备份
22.1.1 文件系统快照
22.1.2 复制数据文件
22.1.3 使用mongodump
22.2 对副本集进行备份
22.3 对分片集群进行备份
22.3.1 备份和恢复整个集群
22.3.2 备份和恢复单独的分片
22.4 使用mongooplog进行增量备份
第23章 部署MongoDB
23.1 设计系统结构
23.1.1 选择存储介质
23.1.2 推荐的RAID配置
23.1.3 CPU
23.1.4 选择操作系统
23.1.5 交换空间
23.1.6 文件系统
23.2 虚拟化
23.2.1 禁止内存过度分配
23.2.2 神秘的内存
23.2.3 处理网络磁盘的IO问题
23.2.4 使用非网络磁盘
23.3 系统配置
23.3.1 禁用NUMA
23.3.2 更智能地预读取数据
23.3.3 禁用大内存页面
23.3.4 选择一种磁盘调度算法
23.3.5 不要记录访问时间
23.3.6 修改限制
23.4 网络配置
23.5 系统管理
23.5.1 时钟同步
23.5.2 OOM Killer
23.5.3 关闭定期任务
附录A 安装MongoDB
附录B 深入MongoDB
精彩书摘
9.3.1 rs辅助函数
注意上面的rs initiate()命令中的rs。rs是一个全局变量,其中包含与复制相关的辅助函数(可以执行rs.hetp()查看可用的辅助函数)。这些函数大多只是数据库命令的包装器。
对辅助函数和底层的数据库命令都做些了解是非常好的,有时直接使用数据库命令比使用辅助函数要简单。
9.3.2网络注意事项
副本集内的每个成员都必须能够连接到其他所有成员(包括自身)。如果遇到某些成员不能到达其他运行中成员的错误,就需要更改网络配置以便各个成员能够相互连通。另外,副本集的配置中不应该使用localhost作为主机名。如果所有副本集成员都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那么localhost可以被正确解析,但是运行在一台机器上的副本集意义不大;如果副本集是运行在多台机器上的,那么localhost就无法被解析为正确的主机名。MongoDB允许副本集的所有成员都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这样可以方便在本地测试,但是如果在配置中混用localhost和非localhost主机名的话,MongoDB会给出警告。
9.4修改副本集配置
可以随时修改副本集的配置:可以添加或者删除成员,也可以修改已有的成员。很多常用操作都有对应的shell辅助函数,比如,可以使用rs.add为副本集添加新成员。
……
前言/序言
本书的组织结构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涵盖了开发、管理以及部署的方方面面。
熟悉MongoDB
第1 章将简要讲述MongoDB 的背景:项目创立原因,希望达到的目标,选用它的理由。第2 章接着介绍一些MongoDB 的核心概念和术语,还有如何上手操作数据库和shell 的相关内容。接下来两章介绍MongoDB 开发者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第3 章展示如何执行基本的写入操作,包括在不同安全和速度等级下的实现细节。第4 章主要介绍如何查找文档和创建复杂的查询。这一章还包括如何迭代结果集和其他一些用于处理结果集的方法,比如限制结果集的数量,略过一些结果,以及对结果集排序。
使用MongoDB进行开发
第5 章将介绍什么是索引以及如何为MongoDB 的集合建立索引。第6 章说明如何使用各种特殊类型的索引和集合。第7 章展示一些利用MongoDB 聚集数据的方法,包括计数、查找唯一值、文档分组、聚合框架和MapReduce。这一部分的最后一章会介绍如何设计应用程序:第8 章讲述如何更好地在应用程序中使用MongoDB。
复制
第9 章开始介绍复制,着重讲述如何快速在本地建立一个副本集,还会介绍一些可用选项。第10 章涵盖了与副本集相关的一些概念。第11 章展示了副本集与应用程序的交互。第12 章从管理的角度介绍副本集的运行。
分片
第13 章开始介绍分片,并通过一个例子展示如何快速地在本地进行分片。第14 章介绍集群的组成以及设置。第15 章介绍如何为不同的应用程序选择合适的片键。最后,第16 章介绍分片集群的管理。
应用程序管理
接下来两章从应用程序的角度介绍MongoDB 管理的很多方面。第17 章讲述如何查看MongoDB 正在进行的操作。第18 章介绍一些管理任务,比如创建索引、移动和压缩数据。第19 章介绍MongoDB 的持久数据存储。
服务器管理
最后一部分集中介绍服务器管理。第20 章将给出启动和终止MongoDB 时的一些通用选项。第21 章讨论在监控数据库运行时如何查看监控信息。第22 章介绍在不同类型的部署中如何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最后,第23 章将介绍部署MongoDB 时需要牢记于心的一些系统设置。
附录
附录A 介绍了MongoDB 的版本控制方案,以及在Windows、OS X 和Linux 上的安装细节。附录B 详细说明了MongoDB 的内部工作原理:存储引擎、数据格式和传输协议。
本书排版规范
本书使用的排版规范如下所示。
· 楷体
用于表示新的术语。
· 等宽字体
表示程序片段,也在段落中表示程序中使用的变量、函数名、命令行实用工具、环境变量、语句和关键字等元素。
· 等宽斜体
用户需要根据自己提供的值或由上下文确定的值进行更改的部分。
使用代码示例
让本书助你一臂之力。也许你要在自己的程序或文档中用到本书中的代码。除非大段大段地使用,否则不必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例如,无需请求许可,就可以用本书中的几段代码写成一个程序。但是销售或者发布O’Reilly 图书中代码的光盘则必须事先获得授权。引用书中的代码来回答问题也无需授权。将大段的示例代码整合到你自己的产品文档中则必须经过许可。
我们非常感谢你能标明出处,但并不强求。出处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出版商和ISBN, 例如《MongoDB 权威指南( 第2 版)》,Kristina Chodorow 著(O’Reilly, 2013)。版权所有,978-1-449-34468-9。
如果有关于使用代码的未尽事宜,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permissions@oreilly.com
Safari在线图书
Safari 在线图书(www.safaribooksonline.com)是应需而变的数字图书馆。它同时以图书和视频的形式出版 世界顶级技术和商务作家的专业作品。
Safari Books Online 是技术专家、软件开发人员、Web 设计师、商务人士和创意人士开展调研、解决问题、学习和认证培训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组织团体、政府机构和个人,Safari Books Online 提供各种产品组合和灵活的定价策略。用户可通过一个功能完备的数据库检索系统访问O’Reilly Media、Prentice Hall Professional、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Microsoft Press、Sams、Que、Peachpit Press、Focal Press、Cisco Press、John Wiley & Sons、Syngress、Morgan Kaufmann、IBM Redbooks、Packt、Adobe Press、FT Press、Apress、Manning、New Riders、McGraw-Hill、Jones & Bartlett、Course Technology 以及其他几十家出版社的上千种图书、培训视频和正式出版之前的书稿。要了解SafariBooks Online 的更多信息,我们网上见。
深入探索,掌控数据:一本关于数据存储与管理的进阶实践指南 这本书并非是介绍一本具体的书籍,而是旨在为那些渴望在数据存储、管理和利用方面达到精深水平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深入的学习路线图。它将引导你穿越错综复杂的数据海洋,从基础概念的夯实,到高级特性的精通,再到实际应用中的优化与创新,最终让你成为一名能够游刃有余地掌控数据的专业人士。 第一部分:基石的构建——理解数据存储的本质 在数字时代,数据是驱动一切的燃料。然而,数据的价值并非在于其数量,而在于其能否被有效地存储、组织、检索和利用。本部分将带领你回归数据存储的本质,理解不同存储模型的核心理念,并为你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据模型:抽象与现实的桥梁 关系型模型: 深入剖析关系型数据库(如SQL Server, MySQL, PostgreSQL)背后的逻辑。理解表的概念、字段、主键、外键、索引等核心要素,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起数据的结构和关系。学习范式理论,了解如何设计出高质量、低冗余的数据模式,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NoSQL模型: 随着数据规模和复杂性的爆炸式增长,NoSQL数据库应运而生,提供了比关系型数据库更灵活、更具扩展性的解决方案。我们将详细探讨几种主流的NoSQL模型: 键值存储(Key-Value Stores): 如Redis, Memcached。理解其简洁的设计理念,如何通过简单的键来高效地存储和检索数据,适用于缓存、会话管理等场景。 文档数据库(Document Databases): 如MongoDB, Couchbase。重点关注其将数据以类似JSON或XML的文档形式进行存储的特点。理解文档的结构化与半结构化优势,以及其在内容管理、物联网、用户画像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列族存储(Column-Family Stores): 如Cassandra, HBase。深入分析其按列族存储数据的独特方式,以及这种模型如何优化大规模数据的写入和读取性能,特别适用于日志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等场景。 图数据库(Graph Databases): 如Neo4j, ArangoDB。探索其以节点和边为核心的数据表示方式,以及如何有效地建模和查询复杂的关系网络,在社交网络分析、推荐系统、知识图谱等领域大放异彩。 数据模型的选择: 并非所有场景都适合同一种数据模型。本部分将引导你学会分析业务需求,权衡不同数据模型的优缺点,从而选择最适合的存储方案。理解CAP理论,以及在分布式系统设计中如何做出取舍。 数据库系统:架构与原理 存储引擎: 了解数据库底层是如何物理存储数据的。探讨不同存储引擎(如InnoDB, MyISAM, WiredTiger)的工作原理,包括页管理、缓冲池、事务日志、并发控制等关键机制。理解它们如何影响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查询处理器: 学习数据库如何解析、优化和执行查询语句。深入理解查询解析器、查询优化器、执行引擎的工作流程,以及索引在查询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事务管理: 理解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原则,以及数据库如何通过锁机制、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等技术来保证事务的正确执行。 分布式系统基础: 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分布式存储成为必然。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如数据分片(Sharding)、数据复制(Replication)、一致性协议(如Paxos, Raft)等,为后续深入学习分布式数据库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精深的数据管理——从入门到实践 掌握了数据存储的基本原理后,本部分将带你进入更具实践性的领域,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操作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实体-关系模型(ERM)的深化: 对于关系型数据库,学习如何进行更精细化的ERM设计,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关系的建模,以及如何处理继承、泛化等复杂场景。 文档模型的设计: 探索文档数据库中灵活的数据建模方式。学习如何组织嵌套文档、数组,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反规范化以优化读取性能。理解文档的索引策略,以及如何根据查询模式来设计文档结构。 模式演进与迁移: 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模式不可避免地需要改变。学习如何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进行模式的平滑演进和数据迁移。 查询语言与数据检索 SQL的精通: 除了基础的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深入学习SQL的高级特性,如窗口函数、公用表表达式(CTE)、存储过程、触发器等,以及如何编写高效、优化的SQL查询。 NoSQL查询的探索: 学习不同NoSQL数据库特有的查询方式。例如,文档数据库的查询语言(如MongoDB的查询API),图数据库的查询语言(如Cypher),以及如何构建复合查询和聚合查询。 全文检索: 掌握如何利用全文检索技术(如Elasticsearch, Solr)来构建强大的文本搜索功能,理解倒排索引、分词、相关性评分等概念。 索引与性能优化 索引的原理与类型: 深入理解B-Tree索引、哈希索引、全文索引等不同索引类型的内部工作机制。 查询优化: 学习如何分析查询执行计划,识别性能瓶颈,并针对性地进行索引优化、查询语句重写等操作。 数据库调优: 探索影响数据库性能的关键因素,如硬件配置、操作系统参数、数据库配置参数(如缓存大小、连接数等),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级的性能调优。 缓存策略: 理解缓存机制(如Redis, Memcached)在提升数据读取速度方面的作用,并学习如何设计有效的缓存策略。 数据一致性与并发控制 事务隔离级别: 深入理解SQL数据库的四种隔离级别(Read Uncommitted, Read Committed, 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并发事务的执行和数据的一致性。 分布式一致性: 对于分布式数据库,学习强一致性、最终一致性等概念,以及各种分布式一致性协议的权衡。 锁机制与死锁处理: 理解数据库中的各种锁类型(行锁、表锁、读写锁)以及它们在并发控制中的作用,并学习如何预防和处理死锁。 第三部分:高级应用与前沿探索 在掌握了基础和进阶的技能后,本部分将带领你进入更广阔的数据应用领域,探索前沿技术,并学会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智能的洞察。 分布式数据存储的实践 数据分片策略: 学习基于范围、基于哈希、基于目录的分片策略,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片键来平衡数据负载和查询性能。 数据复制与高可用: 理解主从复制、多主复制等复制策略,以及如何构建高可用(HA)和灾难恢复(DR)方案,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的持续性。 分布式事务: 探讨分布式事务的挑战,以及两阶段提交(2PC)、三阶段提交(3PC)等解决方案的原理和局限性。 大数据技术栈 Hadoop生态系统: 了解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框架)、YARN(资源管理)等Hadoop核心组件。 Spark: 学习内存计算框架Spark,理解其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和DataFrame/Dataset API,以及如何利用Spark进行快速、高效的大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仓库与数据湖: 理解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和数据湖(Data Lake)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企业数据战略中的作用。学习如何构建和管理PB级别的数据集。 数据可视化与洞察 BI工具的应用: 学习使用Tableau, Power BI, Looker等商业智能工具,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易于理解的图表和仪表板。 数据分析方法: 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性分析、诊断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规范性分析。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了解机器学习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如分类、聚类、回归、关联规则挖掘等,以及如何利用数据训练模型来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趋势。 数据安全与合规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学习如何实施精细化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数据加密: 理解静态数据加密和传输中数据加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和应用合适的加密技术。 隐私保护与法规遵从: 了解GDPR, CCPA等数据隐私法规,以及如何在数据存储和管理过程中满足合规性要求。 结语 掌握数据存储与管理是一项持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这本书提供的学习路径,旨在帮助你从根本上理解数据的运作方式,掌握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和技术,并最终将数据转化为驱动业务创新和决策的关键力量。无论你是初入数据领域的新手,还是寻求突破的技术专家,这条深入探索的旅程都将为你打开新的视野,赋予你掌控数据的强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