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百科图解:特种警察知识》涉及到舰船、枪械、冷兵器乃至现代军用装备等多种类别希望令广大读者能全面地认识不同时期不同武器装备对战争甚至是历史进程的作用。                 
内容简介
     特种警察是隶属于警方的一个处理紧急事件、防止暴力犯罪的特殊部门,一般总是很低调地出现在公众面前。《百科图解:特种警察知识》通过搜集大量的国外相关资料,从特警的组织结构、出警程序、武器装备、现场控制、常用战术技巧等诸多方面为读者还原了现实中特警的工作生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概况
001 特警与特种兵有什么差别
002 特警能不能射杀嫌疑犯
003 世界各国的特警
004 电影和小说中的特警
005 现实中的特警
006 特警们如何办案
007 通过物证也能锁定疑犯
008 执行任务也要看性格
009 特警的体力训练
010 对峙事件
011 绑架案
012 连环凶杀案
013 爆炸案
014 暗杀案
015 如何审讯疑犯
专题:影视作品中的特种警察
第二章 特警的武器装备
016 特警使用什么样的枪械
017 特警们使用什么样的弹药
018 特警们一般使用多大口径的弹药
019 特警们什么时候给枪械上膛
020 手枪有哪些类型
021 如何正确握持手枪
022 如何用手枪瞄准目标
023 怎样携带手枪
024 手枪子弹打完怎么办
025 应该携带多少备用弹药
026 怎样正确持用手枪和手电筒
027 手枪能够瞄准的最远目标有多远
028 手枪出现故障如何处理
029 射击训练
030 射击训练中能学到什么
031 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枪弹伤到
032 面对持刀对手如何防御
033 黑暗中怎样行动
034 凭什么判断射击水准
035 躲避子弹的要领
专题:影视作品中特警顾问的作用(1)
第三章 攻击小组
036 特警会使用军用枪械吗
037 特警在逮捕疑犯的时候会使用霰弹枪吗
038 攻击小组为什么多使用冲锋枪
039 攻击前是不是应该给枪口装上消声器
040 攻击的时候该怎样持枪
041 为什么狙击手们开火率低
042 解救人质的第一道关卡是什么
043 特警们擅长的CQC是什么
044 怎样减少枪支的故障率
045 枪械故障的时候该怎样处理
046 遇到劫持人质的事件如何处理
047 和疑犯对峙的时候应采用什么策略
048 接近疑犯的方法
049 面对疑犯的反抗该如何处理
050 在室内如何安全推进
051 怎样破坏门窗攻入室内制服疑犯
052 怎样进入疑犯挟持的车辆
053 怎样攻入疑犯控制的客机
专题:影视作品中特警顾问的作用(2)
第四章 谈判专家
054 不持枪械也能逮捕疑犯
055 如何与疑犯谈判赎回人质
056 谈判专家的交涉对象
057 能掌握疑犯情绪的“主动聆听法
058 怎样说服疑犯
059 哪种疑犯会挟持人质
060 谈判专家有决策权吗
061 如何稳住疑犯
062 谈判时如何称呼疑犯
063 哪些话是谈判的时候不能说的
064 罪恶感引发的挟持案
065 争取时间的意义
066 怎样在谈判中让疑犯自白
067 怎样令疑犯安心
068 人质可能会成为疑犯的帮手
069 什么情况下特警会拒绝嫌疑犯的要求
070 为什么不能进行高压谈判
专题:影视作品中特警顾问的作用(3)
第五章 特警的其他部门
071 警方如何侦讯疑犯
072 让疑犯招供的诀窍
073 怎样引导疑犯招供
074 如何看穿疑犯的谎言
075 如何让疑犯彻底松开心理防线
076 找炸弹不是爆炸物处理小组的事情
077 如何拆除爆炸物品
078 无法拆除的爆炸物要如何处理
079 最先进的拆弹机器人
080 爆炸预告是什么
081 杀人犯为什么会杀人
082 变态杀手
083 如何防止凶手行凶
084 特警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分析人物特征
085 档案分析法有效吗
086 从恐吓信分析对方心理
087 护卫需要多少人
088 如何保护好护卫对象      
精彩书摘
     特警在担任影视作品顾问的时候,主要是负责协助拍摄有使用枪械或者特种警察出场的情节。他们的工作大概能分为三类,即拍摄前的协助、拍摄时的现场指导、拍摄完成后的确认。
  拍摄前的工作最为繁重,内容也十分复杂。比如,特警顾问要跟随剧组一起查看外景场地是否合适,与制片、导演等交换意见等。这些工作会不同程度地反应在分镜头脚本中。
  分镜头脚本是影片创作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所谓分镜头脚本是摄影师进行拍摄,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的依据和蓝图,也是演员和所有创作人员领会导演意图,理解剧本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同时,特警顾问还要负责演员的枪械指导。在一些专业的作品当中,演员甚至会在开拍前几个月就充分学习相关的枪械知识。特警顾问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演员培养成为合乎角色形象的“专家”。
  除了枪械指导以外,特警顾问还要通过实践来帮助演员成为一名真正的“特警”。他们会带领演员模拟执行任务,让演员能够实际领会特警行动中的动作要领。这些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演员的动作自然流畅,比如拔枪警戒的时候,要做到毫不犹豫,一气呵成。
  完全一致的流畅动作也就意味着没有特色,如果导演觉得这样做不够符合影片的主题,也会对动作进行一定的更正,拍摄中对动作的具体要求要细致到何种地步,全在导演的判断。
  与特警们训练一样,每个演员的骨骼、肌肉都有所不同,假如有五名演员同时扮演特警的话,五个人持枪、瞄准的姿势自然也是各有各的特点,顾问在指导的时候会注意因材施教。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演员习惯配枪行动,否则在拍摄的时候,演员会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枪械上面,动作会显得不够顺畅,表情也会比较僵硬。从表演效果上来说,这将成为影片的致命缺陷。
  ……      
前言/序言
       
				 
				
				
					《特种警察战术与装备实录》  引言  在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第一线,特种警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肩负着应对最严峻、最复杂、最危险的突发事件的重任,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处理重大刑事案件的精锐力量。本书并非对特种警察训练体系或理论知识的宏观概览,而是旨在深入细致地展现特种警察在实战中所依赖的核心战术、尖端装备以及鲜为人知的行动细节。我们将剥离抽象的概念,聚焦于那些在硝烟弥漫、危机四伏的现场真正发挥作用的要素。  第一章:特种警察的起源与演变——历史的镜鉴  理解特种警察的今日,必须回溯其历史的足迹。本书将不厌其烦地追溯特种警察力量的雏形,从早期警察部门在处理大规模骚乱、绑架案时被迫发展出的特设小组,到受到国际恐怖主义浪潮冲击后,各国纷纷建立专业化、高技能的特种反恐单位的历程。我们将重点探讨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例如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人质事件如何催生了德国GSG 9的成立,以及“9·11”事件后全球范围内特种作战能力的大幅提升。  但本书的重点并非罗列历史事件,而是通过这些历史节点,揭示特种警察职能的演变。我们将分析,是什么样的社会压力、技术进步、战术革新,一步步塑造了如今我们所见的特种警察。例如,早期面对的更多是枪支暴力和人质劫持,而如今则需要应对IED(简易爆炸装置)、生化威胁、网络攻击等多元化、高科技的挑战。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如何被融入到特种警察的训练体系和装备采购中,形成一套螺旋上升的改进机制。我们还将考察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特种警察过程中,因文化、政治、地理环境差异而产生的独特路径,例如欧洲反恐特种部队与亚洲在反恐和维和方面的侧重点差异。  第二章:近距离接触——特种警察的核心战术解析  战术是特种警察的灵魂。本书将深入剖析那些能够化险为夷、克敌制胜的核心战术,而非仅停留在战术名称的堆砌。我们将详细解读“突入”(Breaching)的艺术,这不仅仅是暴力破门,而是涉及多种技术和策略。从物理破门(撞门、撬门、液压剪)、爆破破门(利用精确控制的炸药)、到利用工具(如破门锤、切割器)在不同材质门体上的应用,以及在复杂环境(如铁门、卷帘门、加固门)下的应对之道。每一个步骤都包含着精密的计划、默契的配合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房间搜索”(Room Clearing)更是特种警察的看家本领。我们将分解这一复杂流程,从进入前的环境评估,到队员间的战术站位(例如“四人编队”、“三人编队”等),再到动态推进(Dynamic Entry)与静态推进(Deliberate Entry)的选择,以及在黑暗、狭窄、复杂室内环境中如何保持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识别威胁、优先处理目标、以及在搜寻过程中如何避免误伤。本书将通过图示与案例分析,展现队员们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清除房间内的所有危险。  此外,本书还将详尽阐述“人质解救”(Hostage Rescue)中的关键战术。这包括但不限于:情报收集与分析在人质解救中的核心作用,谈判策略的辅助运用,以及在必要时采取武力突击的决策机制。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人质危机(如巴士劫持、建筑物占领)的差异,以及针对这些差异所采取的不同战术部署。例如,针对大规模建筑占领,可能需要多点同步突入;而针对小型车辆劫持,则可能需要快速、精准的单点突击。  本书还将涉及“高风险抓捕”(High-Risk Arrest)、“反恐巡逻”(Counter-Terrorism Patrol)、以及在复杂地形(如山区、水域、地下空间)下的作战部署等一系列特种警察面临的典型场景,并对其背后的战术逻辑进行深入的剖析。  第三章:科技之翼——特种警察的尖端装备详解  现代特种警察的行动,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持。本书将深入介绍支撑他们完成高难度任务的各式尖端装备,并揭示其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实战应用。  我们将聚焦于“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这不仅仅是防弹衣和头盔,而是包括了从防弹插板的等级(NIJ标准)、防护面积、到防弹衣的战术承载系统(如MOLLE织带)的细节。头盔方面,我们将介绍其在防弹、防撞、集成夜视仪、通信耳机等功能上的发展。同时,还将涉及面部防护(如战术面罩、防弹面罩)以及防化、防生化装备在特定任务中的重要性。  在“武器系统”(Weapon Systems)方面,本书将重点介绍特种警察常用的特制枪械。这包括高精度狙击步枪(如.338 Lapua Magnum、.50 BMG),用于精确打击远距离目标; MP5、UMP等冲锋枪,因其紧凑的尺寸和精准的火力,在室内作战中具有优势;以及M4、HK416等突击步枪,作为标准配置,能够适应多种作战环境。本书还将探讨特种警察使用的特种弹药,例如穿甲弹、破门弹、橡皮子弹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选择依据。  “通信与侦察设备”(Communication and Surveillance Equipment)是特种警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战术通信系统,包括加密通信耳机、手持电台、以及战术指挥系统,这些设备能够确保信息在极度嘈杂和对抗激烈的环境中实时、安全地传递。在侦察方面,本书将触及微型侦察无人机(如Black Hornet)、战场监听设备、以及便携式X射线成像仪等,它们能够为突入前的情报收集和态势感知提供关键支持。  此外,本书还将详细介绍“破门与进入工具”(Breaching and Entry Tools),如液压剪、破门锤、爆破筒;“特种载具”(Specialized Vehicles),如装甲突击车、特种水上载具、以及用于低空突入的特种直升机;还有“非致命性武器”(Non-Lethal Weapons),如电击枪、催泪弹、闪光弹,在控制局势、避免人员伤亡时的应用。  第四章:行动背后的智慧——情报、训练与心理素质  特种警察的每一次成功行动,都绝非偶然,而是高度智慧、严酷训练和强大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本书将深入探究支撑这些行动的隐形要素。  在“情报收集与分析”(Intelligence Gathering and Analysis)方面,我们将解析特种警察如何在任务前,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人力情报、技术侦察、公开信息等)搜集关于目标、环境、敌人的信息。我们还将探讨如何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研判,形成具有高度时效性和准确性的情报报告,为战术决策提供坚实依据。例如,了解犯罪分子的人数、武器类型、部署位置、以及人质的分布情况,将直接影响突入时机的选择和战术编队的部署。  “高强度训练与演习”(Intensive Training and Exercises)是特种警察能力得以锤炼的基石。本书将详细描绘特种警察日常训练的严酷性与复杂性。这包括但不限于:模拟实战的房间搜索训练、人质解救演习、高楼绳降、水下渗透、野外生存训练,以及针对特定威胁(如化学武器、核辐射)的应对演练。我们还将探讨训练中对精度、速度、协调性、应变能力的要求,以及如何通过反复磨砺,将战术动作内化为肌肉记忆。  “心理素质与压力管理”(Psychological Fortitude and Stress Management)在特种警察的岗位上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生死一线、巨大压力,如何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做出瞬间决策,并承受巨大的心理冲击,是特种警察必须具备的特质。本书将探讨特种警察如何通过心理辅导、行为训练、以及在实战经验中累积的自信,来应对极端压力。我们将剖析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团队的凝聚力,以及如何在极度不利的条件下,仍能执行任务。  第五章:实战案例剖析——经验的沉淀与教训的传承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检验一切的最终标准。本书将精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特种警察实战案例,进行深入的解构与分析。这些案例将跨越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威胁类型,展现特种警察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智慧。  我们将详细复盘一次成功的反恐突袭行动,从前期情报侦察、战术规划,到突入过程中的细节处理、目标击毙(或抓捕)、人质安全转移,以及后续的现场清理与证据固定。我们将深入分析行动中哪些环节做得尤为出色,又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同时,本书也将不回避那些充满挑战甚至付出惨重代价的行动。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审视,我们将从中提炼出宝贵的经验教训,例如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佳决策,如何在突发状况下调整战术,以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这些深刻的反思,将是未来行动的重要指导。  本书将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展现特种警察每一次行动背后所凝聚的智慧、勇气、牺牲与奉献。这些案例并非为渲染暴力,而是为了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特种警察工作的复杂性、危险性,以及他们为维护社会和平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结语  《特种警察战术与装备实录》旨在提供一个真实、深入、细致的视角,去认识一群在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守护者。我们希望通过对战术、装备、训练、以及实战案例的详尽披露,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特种警察的专业性与使命感。他们是国家最锋利的剑,是人民最坚固的盾,而本书,正是这柄剑与这面盾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