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重要的临床课程,也是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口腔内科学应试向导/高等口腔学院校规划教材配套应试向导丛书》为高等口腔医学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口腔内科学》的配套应试辅导教材,包括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和牙周病学三大篇。每篇各章分为“应试纲要”、“应试题练”、“参考答案”三个版块.编写中注意突出教材各章节的基本概念、重点知识及考点内容,注重实用性,兼顾临床应用与应试辅导,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口腔医学专业的各类考生复习应考。
本书读者对象为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专科学生;也可供专升本学生、八年制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人学考生使用,以及作为相关专业老师授课、命题的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答题说明
第一篇 牙体牙髓病学
绪论
第一部分 龋病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病因及发病过程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四章 龋病治疗
第五章 银汞合金充填
第六章 牙体缺损的粘结修复
第二部分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第七章 牙发育异常和着色牙
第八章 牙外伤
第九章 牙慢性损伤
第十章 牙本质过敏症
第十一章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治疗
第三部分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第十二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第十三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十四章 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方法
第十五章 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十六章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十七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概述
第十八章 活髓保存与根尖诱导成形术
第十九章 根管治疗术
第二十章 髓腔应用解剖与开髓
第二十一章 根管预备与消毒
第二十二章根管充填
第二十三章 显微根管治疗与根管外科
第二十四章 根管治疗并发症及根管再治疗
第二十五章 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
第二十六章 口腔检查
附:牙体牙髓病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二篇 口腔黏膜病学
第一章 口腔黏膜病学概论
第二章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
第三章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第四章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第五章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
第六章 口腔斑纹类疾病
第七章 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
第八章 唇舌疾病
第九章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第十章 艾滋病
第十一章 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
第十二章 口腔黏膜色素异常
附:口腔黏膜病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三篇 牙周病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
第五章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第六章 牙周病宿主的免疫反应和促进因素
第七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第八章 牙周病的检查与诊断
第九章牙龈病
第十章 牙周炎
第十一章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第十二章 牙周医学
第十三章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
第十四章 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第十五章 牙周基础治疗
第十六章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第十七章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第十八章 牙周病的疗效维护和预防
第十九章 牙周健康与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的关系
第二十章 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病变
附:牙周病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精彩书摘
第一篇 牙体牙髓病学
绪论
【应试纲要】
1.牙体牙髓病学的概念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发生机制、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转归的一门科学。
牙体牙髓病学包括龋病学、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学三大部分,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个方面。
2.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
(1)龋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万年前。我国公元前14世纪的殷墟甲骨文中已发现将龋齿以象形文字的“虫”字和“齿”字合并组成的“龋”字的记录。
(2)公元前3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中记载有用针灸治疗牙痛的方法。
(3)汉代张仲景(公元2世纪)所著《金匮要略》中有用雄黄治疗小儿龋齿的论述。
(4)三国时代(公元220265年)魏晋嵇康著《养生论》中,有“晋齿而黄”的描述,是最早有关氟牙症的记录。
(5)公元9一n世纪,我国最早开始使用植毛牙刷。
(6)唐代苏恭《新修本草》中关于银膏补牙的记载,其配方近似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银汞合金。
(7)我国宋代已有正式的口齿科。明代薛已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口腔医学专著《口齿类要》。
(8)16世纪荷兰人发明了显微镜,在镜下看见口腔中的细菌,对口腔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9)18世纪法国牙医F趾lcha,d将牙科知识系统化,并提出了分科的概念,在一些西方国家将其称为牙科之父。
(10)20世纪初,口腔医学教育体系正式建立,以后不断发展完善。
(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借鉴苏联,临床口腔专业课程分为内科、外科和修复学三大学科。
(12)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大批人才到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进修,经过10年的学习、探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1996年在武昌召开的全国规划教材会议上,将口腔内科学分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和口腔黏膜病学三个学科,加上已经分化出来的儿童口腔医学和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内科学涵盖的内容已实现了较为合理的彻底分化,与国际口腔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接轨。
(13)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传统的治疗手段不断得到更新,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口腔诊室环境的改变,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14)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一些新技术不断介入,如CBCT的推广使用,使口腔临床各学科诊断水平大为提高,特别是对根折的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微创修复概念也在临床上越来越普及,延长了缺损修复后牙齿的使用寿命。
(15)新的防龋手段如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疫苗的研制,并不断发展、普及,最终将会使龋病在人类中消失,随着龋病发病率的下降,牙髓病也将逐渐减少。
……
前言/序言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重要的临床课程,也是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和课后复习,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掌握教材内容及提高应试能力,我们组织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泰安市口腔医院等单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熟悉教学要求、了解课程重点内容、有命题经验的中青年教师编写了《口腔内科学应试向导》一书。
本书编写以口腔医学专业最新版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为基础,注意突出重点和难点,分为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黏膜病学、牙周病学三大篇。每篇各章内容包括:“应试纲要”、“应试题练”和“参考答案”三个版块。“应试纲要”部分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突出了教材各章的基本概念、重点知识及考点内容,便于复习;“应试题练”和“参考答案”两部分供学生自我学习和测试。本书注重突出临床实用性,兼顾临床应用与应试辅导,培养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及解题的综合能力。
“应试题练”的试题遵循难易适宜的命题原则,参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命题方式,对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均考虑有70%的应知应会题、20%中难度和工0%高难度试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A型、B型、X型)及问答题,使得本书有较好的应试向导作用。本书使用对象为专科(专升本考试)、本科、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以帮助其掌握口腔内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各种题型的考试特点,提高复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本书也适合职称晋升、执业医师考试等复习应考之用。
本书凝集着主编和各参编者的努力和汗水,但限于学识和能力,难免有错误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改进。
本书牙体牙髓病学部分得到了滨州医学院高玉光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主编
2013年6月
口腔内科学应试向导 本书旨在帮助广大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备考口腔内科学课程的学子,系统梳理和掌握口腔内科学的知识体系。内容涵盖了口腔黏膜病、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肿瘤、口腔颌面部感染以及颞下颌关节病等主要病种。 核心内容概览: 口腔黏膜病: 详细阐述了常见口腔黏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内容涉及口腔溃疡(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疱疹性口炎)、扁平苔藓、天疱疮、银屑病性口炎、干燥综合征、白斑、红斑、口腔念珠菌感染等。本书强调了鉴别诊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区分良恶性病变时,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牙体牙髓病: 深入剖析了龋病、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等疾病。对牙体硬组织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如牙痛的性质、诱因、缓解方式)、诊断方法(包括叩诊、牙髓活力测试、X线检查)以及各种治疗方案(如充填治疗、根管治疗、牙髓摘除术、根尖手术)进行了系统介绍。对于根管治疗的器械预备、根管充填技术、疑难根管的处理等重点难点给予了详尽的讲解。 牙周病: 聚焦于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本书详细描述了牙周病的病因学(如菌斑、牙石、全身因素)、临床表现(如牙龈出血、牙龈退缩、牙松动、咬合创伤)、诊断(包括牙周袋深度测量、附着丧失、X线检查)以及治疗(如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牙周手术、咬合调整、药物治疗)的各个环节。特别强调了牙周病的预防和长期维护的重要性。 口腔黏膜肿瘤: 重点介绍了口腔癌的危险因素、病理类型(如鳞状细胞癌)、临床特征(如溃疡、肿块、疼痛、颈部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标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本书突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口腔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作用。 口腔颌面部感染: 涵盖了颌面部蜂窝织炎、脓肿、淋巴结炎、骨髓炎等常见感染。详细阐述了感染的病原体、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如血常规、影像学检查)以及抗感染治疗(如抗生素选择、局部引流)、支持治疗等。对于复杂感染的处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重点说明。 颞下颌关节病: 集中讲解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如关节弹响、疼痛、开口受限)以及诊断(包括病史询问、触诊、影像学检查)和治疗(如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咬合板疗法、物理治疗)。 本书的特点与优势: 1. 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按照学科分类,每个病种都按照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包括药物、手术、非药物疗法)、预后等模块进行阐述,逻辑性强,便于系统学习。 2. 突出重点,难点突破: 针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如一些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特殊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最新研究进展等,进行了深入讲解和提炼,帮助考生抓住核心知识点。 3.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穿插了大量典型的临床图片、X线片、病理图片等,将抽象的医学知识具象化,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4. 紧扣考纲,应试导向: 内容紧密围绕口腔内科学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精选高频考点,提炼关键信息,提供实用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5. 语言精炼,专业准确: 使用规范、准确的医学术语,语言精炼,避免冗余,保证了知识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本书适合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特别是临近毕业进行专业课复习的学生。同时,也为广大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复习资料。通过系统学习本书,相信广大考生能够对口腔内科学的知识体系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