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教育·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精选:动力学(影印版,原书第12版)》为动力学分册,共11章,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力和加速度,质点动力学——功和能,质点动力学——冲量和动量,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力和加速度,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功和能,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冲量和动量,刚体的空间运动学,刚体的空间动力学和振动。
本套书可作为普通高校工科各专业理论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动力学基本公式
SI词头和换算系数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均质固体的重心和惯性矩
第9章 质点运动学
本章目的
9.1 引言
9.2 直线运动:连续运动
9.3 直线运动:不规则运动
9.4 一般曲线运动
9.5 曲线运动:直角坐标分量
9.6 抛体运动
9.7 曲线运动:法向和切向分量
9.8 曲线运动:柱坐标分量
9.9 两质点绝对相关运动的分析
9.10 平动参考坐标系下两质点的相对运动
第10章 质点动力学--力和加速度
本章目的
10.1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0.2 运动方程
10.3 质点系的运动方程
10.4 运动方程:直角坐标系
10.5 运动方程:法向和切向坐标
10.6 运动方程:柱坐标系
10.7 有心力场中的运动和空间轨道力学
第11章 质点动力学--功和能
本章目的
11.1 力的功
11.2 质点的动能定理
11.3 质系的动能定理
11.4 功率和效率
11.5 保守力和位能
11.6 能量守恒定律
第12章 质点动力学--冲量和动量
本章目的
12.1 质点的动量定理
12.2 质系的动量定理
12.3 质系的线动量守恒
12.4 碰撞
12.5 动量矩
12.6 动量矩定理
12.7 动量矩和冲量矩定理
12.8 流体稳态流动
12.9 变质量推进
复习
质点的运动学与动力学
第13章 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
本章目的
13.1 刚体平面运动
13.2 刚体的平动
13.3 刚体的定轴转动
13.4 绝对运动分析
13.5 相对运动分析:速度
13.6 速度瞬心
13.7 相对平动系的运动:加速度
13.8 相对转动系的运动
第14章 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力和加速度
本章目的
14.1 转动惯量
14.2 平面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14.3 运动方程:平动
14.4 运动方程:定轴转动
14.5 运动方程:平面运动
第15章 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功和能
本章目的
15.1 动能
15.2 力的功
15.3 力偶的功
15.4 功和能的定理
15.5 能量守恒
第16章 刚体的平面动力学--冲量和动量
本章目的
16.1 动量和动量矩
16.2 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16.3 动量守恒
16.4 偏心碰撞
复习
刚体平面运动学和动力学
第17章 刚体的空间运动学
本章目的
17.1 刚体定点运动
17.2 矢量相对固定坐标系或平动-转动坐标系的导数
17.3 刚体的一般运动
17.4 平动和转动参考系下的相对运动分析
第18章 刚体的空间动力学
本章目的
18.1 转动惯量和惯性积
18.2 动量矩
18.3 动能
18.4 运动方程
18.5 陀螺运动
18.6 无转矩运动
第19章 振动
本章目的
19.1 无阻尼自由振动
19.2 能量法
19.3 无阻尼受迫振动
19.4 黏性阻尼自由振动
19.5 黏性阻尼受迫振动
19.6 电路比拟
附录
附录A 数学公式
附录B 矢量分析
附录C 链式法则
基础练习的部分解答和答案
习题答案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动力学》时,就被它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所震撼。这本书的讲解方式,是一种非常“硬核”的学术风格,它不屑于用花哨的语言来吸引眼球,而是用最严谨的逻辑和最精炼的语言,来阐述深奥的物理原理。我特别欣赏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会先从其物理意义出发,然后再给出数学描述。例如,在讲解角动量守恒时,它并没有直接给出公式,而是先通过分析一个旋转的物体,来让你直观地理解为什么角动量会守恒。这种由“形”到“神的过渡,使得物理概念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而且,书中对每一个推导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逻辑关系。这对于培养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此外,这本书还包含了一些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它们往往不是简单地考察公式的应用,而是要求你对物理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这些题目,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动力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读者提升学术能力,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经典教材。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提升我科研能力的教材。在众多选择中,这本《动力学》影印版,以其原汁原味的学术风格,成为了我的首选。它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这本书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全面,从经典力学的基本概念,到更复杂的振动、波以及相对论力学的一些初步概念,都有涉及。而且,它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力求深刻,绝不流于表面。作者在阐述理论时,往往会深入到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考,让你不仅了解“是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这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它在证明定理时,所展示出的严谨逻辑和周密思考。有时候,我会对照着不同的资料来学习同一个概念,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总是能以一种更清晰、更具洞察力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你觉得茅塞顿开。而且,它在习题的设计上也独具匠心,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需要读者自己去探索,而不是简单的套公式。这对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部引领我深入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百科全书。
评分这本《动力学》的风格,可以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上来就给你一个“下马威”,抛出一大堆复杂的公式和概念,而是以一种非常温和、但又极其扎实的方式,逐渐引导你进入动力学的世界。我最喜欢它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每个物理概念的引入,都辅以大量的直观解释和生活中的类比。比如,在讲解惯性定律时,它会通过描述乘坐交通工具时身体的感受,来帮助你理解惯性的大小。在讲解动量守恒时,它会用桌球撞击的例子,来让你体会到动量的传递。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原本枯燥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不同基础的学生所接受。而且,它在题目设计上,也兼顾了理论性和实践性。有很多问题,需要你运用书中所学的知识,去分析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不仅锻炼了你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你用物理学眼光看待世界的能力。我经常会把书中的例子和习题,与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从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踪迹。这本书,确实是一本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扎实物理功底的优秀教材。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动力学这座知识的迷宫。它最让我赞赏的地方,在于其内容的“层次感”。它不是简单地将知识堆砌在一起,而是将动力学知识体系,按照从易到难、从基本到复杂的顺序,清晰地呈现出来。我记得在学习质点动力学时,这本书就详细地讲解了各种力和运动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应用牛顿定律来解决问题。随后,它又自然地过渡到刚体动力学,并详细介绍了转动惯量、角动量等概念。在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能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更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对物理现象的深入探讨,例如,它会分析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轨迹会如何变化,以及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这些讨论,让我对动力学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物理世界的运行规律。这本书,确实是一本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完整、系统的动力学知识体系的优秀教材。
评分在学习动力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对物理思想的深度挖掘。它不仅仅是机械地传授公式和解题技巧,而是更侧重于引导读者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深刻原理。例如,在讲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深入探讨了引力场的概念,以及其在天体运行、潮汐现象等方面的应用。这种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让我看到了动力学在宏观世界中的广泛应用,也激发了我对物理学更深入的探索欲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经典实验的解读,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实验设计思路和数据分析方法的深刻剖析。这让我明白,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造性并存,理论的建立离不开实验的支撑,而实验的进步也需要理论的指导。此外,本书在数学工具的使用上也十分讲究,它能巧妙地运用微积分、矢量等数学工具,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具体、形象,便于理解和计算。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接受一次系统的、全面的物理思维训练,它不仅教会我如何“做”物理,更教会我如何“思考”物理。
评分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原版”的信任。我一直认为,优秀的教材,特别是国外高校的经典教材,其在知识的体系构建、逻辑的严谨性以及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拿到这本书后,我发现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本书的排版虽然是影印版,但字迹清晰,图表精良,完全不影响阅读体验。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内容的“恰到好处”。它不会过分强调数学的繁复,而是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数学工具融入到物理概念的阐释中。比如,在讲解拉格朗日方程时,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变分法,而是先从牛顿力学出发,逐步引入广义坐标和广义动量,然后才自然而然地导出拉格朗日方程。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得学习过程更加顺畅,也更容易被理解。此外,书中穿插的很多物理思想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告诉你如何计算,更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这种方法有什么优势,在什么情况下不适用。这些深层次的思考,是任何一本泛泛而谈的教材都无法给予的。我常常会对着其中的一些讨论,反复思考,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物理认知。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一直没能静下心来系统地翻阅,但每次拿起它,都能感受到一种严谨治学的气息扑面而来。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一看就知道是正规出版物,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都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我最喜欢的是它那种不动声色的学术力量,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弄玄虚的“成功学”套路,只是实实在在地一点一点地把知识层层递进地呈现给你。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学且谦逊的老师对话,他不会强迫你理解,而是耐心地引导你,让你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妙。我尤其欣赏它对概念的阐释,清晰、准确,而且往往能追溯到最根本的原理,让人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时候,我会在某个章节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某个推导过程,虽然过程可能有些枯燥,但当最终结果豁然开朗的那一刻,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还穿插了一些经典的例子和习题,这些习题的设计非常精妙,既能检验你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你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虽然我的学习基础不算特别扎实,但我相信,只要我能坚持按照这本书的节奏一步一步来,肯定能把这门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等待着有心人去开启。
评分作为一名在学术道路上探索的学生,我深知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性。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遇到的最出色的教材之一。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其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它不像一些教材,只偏重某个方面,而是将动力学作为一个整体,从最基础的概念,到复杂的理论,都有条不紊地展开。我记得在学习振动理论时,这本书从简谐振动开始,逐步引入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并详细解释了共振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它所使用的数学工具,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既能满足严谨的推导,又不会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而且,书中对于每一个概念的定义,都力求精确,并且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这对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至关重要。此外,本书的习题设计也极具特色,很多题目都非常有挑战性,需要读者深入理解概念,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思考一道习题,即使最终没有完全解决,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我的收获也已经非常巨大。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评分拿到这本《动力学》后,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它所呈现出的“一种严谨而又富有启发性的学术氛围”。这本书的讲解方式,不同于很多追求“通俗易懂”的教材,而是直接以一种非常专业、严谨的姿态,来阐述动力学原理。它的语言精炼、逻辑清晰,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经过深思熟虑,并且附带了详细的解释。这对于我这样希望深入理解物理本质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经典物理问题的分析,它们不仅仅是机械地套用公式,而是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去探究其背后的物理机制。例如,在分析周期性运动时,这本书会详细讲解振动方程的解的物理意义,以及不同参数对振动过程的影响。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对动力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培养了我分析和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非常有挑战性的习题,它们需要读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独立思考和探索。这些习题,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检验,更是对思维能力的锻炼。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评分这套教材的精髓之处,我认为在于它对物理直觉的培养。很多时候,学习动力学最让人头疼的并非数学推导的复杂性,而是对物理过程本身理解上的偏差。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简单地给出公式和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示意图、物理情境的描述,以及对不同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的细致分析,来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运动规律的深刻理解。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时,遇到一个看似简单的撞击问题,但我总觉得计算结果和我的直觉有些出入。翻看这本书,它用了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将碰撞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微小的时间段,然后分析在每个时间段内动量的变化,再将这些变化累积起来,最终得出能量守恒的结论。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豁然开朗,原来之前的理解是多么地狭隘。而且,这本书的例题往往不仅仅是数值计算,更侧重于对物理过程的定性分析,让你思考在不同参数变化下,系统的行为会如何改变。这种思维训练,对于培养一个优秀的物理学研究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我甚至会花很多时间去琢磨那些看似简单的图示,试图从中读出更多的信息。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在你脑海中构建起一个清晰、生动的物理世界。
评分好好好好
评分里面的图片都很生动,难得一见的这种趣味性的专业书
评分挺不错的
评分边角有些损坏有些脏,印刷质量还可以。
评分里面的图片都很生动,难得一见的这种趣味性的专业书
评分先囤货,希望我有一天能看懂
评分非常好
评分好好好好
评分早就是京东钻石会员,这次购物突然发现京东好多环节还需要优化,1是客服专业水准需要提高,因为用到支票支付,下的大单被自动分成四个子订单,客服专员都不知道支票只开一张就可以,竟然说需要四张支票balabala,甚至同事同样购买支票支付,咨询客服说支票支付发票不支持明细,竟然不知道电子发票。2客户客服体验差,因为其中一个订单临时采购,造成事件拖拉,18号下单后一直没有动静,在与多次客服沟通时,客服只会机械应答,没货等着,因为牵扯发票报销想建议客服给催促进度无果,甚至于24日中午12:20沟通的客服,竟然态度恶劣,让取消订单,岂知取消订单,整个支票流程会变得巨麻烦无比,气的我直接挂断,都忘了给他差评。需要点明,我下单时一直有货,即使在沟通时,页面显示依然有货,可以随时下单,但是结果,18号的单直到27号才到货,这个速度也是醉了。虽然说100本书中只有这一本晚到,但是,支票支付导致整个流程受阻,体验不好,作为一名京东的忠实用户,真心希望京东自营优化流程,多从用户角度出发,打通反馈沟通渠道,做好自己的口碑,首次打一星,该努力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