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是一本法语艺术史的经典著作。书中对西方艺术史透视体系的符号学阐释深刻而睿智;对绘画书写性的探讨视野开阔又极富洞见。值得向每一位对西方艺术史感兴趣的读者推荐。
从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云一直弥漫着西方绘画的天空。它并非单单是一个描绘性的主题,还是一个绘画符号学的因素,它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最初,它被用来使神圣事物出现在现实中(基督升天、神秘主义幻象等等),其作用正如戏剧中的机械道具;在文艺复兴时期,它的功能变得模棱两可,因为当时透视模式开始起调节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云的作用是遮掩住无法表现的无穷,同时它又指示无穷。这样就保证了一种跟科学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绘画机制的悖论式均衡。
《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通过对符号能指/云/的不同功能的清点,将传统上归于艺术的领域与职能,重新分配给处于表现结构中的科学与意识形态,其真正的目的是要使艺术史重新找回它的体系性与物质性。
于贝尔·达米施(Hubert Damisch),生于1928年。法国著名符号学家、艺术史家。在透视历史研究方面具有专业性的地位。创立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直至退休。主要著作有《明亮的黄色》《透视的起源》《帕里斯的选择》等,《云的理论》是其成名之作。
译者简介:
董强,1967年生于浙江杭州。现为北京大学法语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会主席。曾旅居法国十二年。出版译著、专著三十余部,主要有《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插图本法国文学史》、中法双语诗集《L'autre Main》、《论语》、《西方绘画大辞典》等。曾获法国政府授予的 “法国教育骑士”荣誉勋章以及法兰西学院 “法语国家联盟金奖”。
★这本出版于1972年的艺术史专著,首次尝试完全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自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法发展。至今,它在许多方面仍极具挑战性。本书绝没有过时,它仍旧是一部杰作,并以一种系统化的互动方式触及了西方传统中那些为重要的特征。
——斯蒂芬·巴恩,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
★和那些从事当代艺术史研究的符号学狂热分子相比,达米施的治学态度执着而认真,他希望严肃对待这一问题。也许,在《透视的起源》和《云的理论》出版之前,我们还不知道如何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艺术史,但现在我们再也没有借口回避它了。
——伊恩·沃尔斯特根,美国乔治亚大学,载麻省理工大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学刊》
拨开《云的理论》的云雾(代译序)
第1章 符号和征象
1.1 弯顶壁画群
1.2 指示
1.3 绘画机器与梦
1.4 一枝独秀与规范
1.5 云与绘画
第2章 符号与表现
2.1 绘画的神秘
2.2 两种表现形式
2.3 绘画的舞台
2.4 表现/重复/替换
第3章 句法空间
3.1 一个阅读问题
3.2 表现的书写
3.3 平面和符号
第4章 连续的力量
4.1 “风格”与理论
4.2 天与地
第5章 白色画布的忧患
5.1 云的作用
5.2 气的象形文字
5.3 画布与衣服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淡雅的色彩搭配,以及那若隐若现的云纹图案,仿佛预示着即将展开一场关于视觉的深刻探索。我刚拿到这本《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还没来得及细细翻阅,但仅凭这份精致的装帧,我就已经感受到了出版方和作者在内容呈现上的用心。我对于“云的理论”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在我的认知里,云似乎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是飘渺、是变幻莫测,是艺术家们捕捉灵感的源泉,但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试图以此“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这无疑是一个大胆且富有挑战性的视角。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固有的思维模式,为我打开一扇通往艺术史新维度的门。作为一名对艺术史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总觉得现有的绘画史叙事,尽管宏大而详尽,但有时却显得过于线性、过于聚焦于宏观的流派和大师,而忽略了一些更具普遍性、却又难以言说的视觉元素,比如“云”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的作品中所承载的深层含义。这本书的标题恰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它暗示着一种更灵活、更具包容性的艺术史观,一种能够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自然意象,转化为解读艺术发展脉络的关键线索的可能。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云”这一抽象而又具象的元素,编织成一条贯穿古今的艺术史主线,又是如何通过对“云”的分析,来重新审视我们所熟知的那些艺术作品的。这不仅是对绘画史的梳理,更可能是一种对人类视觉经验的全新阐释。
评分作为一名对视觉艺术充满好奇的业余爱好者,我常常在欣赏画作时,会陷入一些固有的思维框架。我们习惯于从艺术家生平、流派风格、历史背景这些角度去理解一幅作品,但有时候,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好像无法完全触及到作品的灵魂深处。这本书的标题——《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就好像一把钥匙,为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方向。我第一次听说可以用“云”作为一个理论基石来重构绘画史,这简直太有创意了!我一直觉得“云”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存在,它既是自然的产物,又常常成为人类情感和想象的载体。它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有着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有时代表着超脱,有时象征着迷茫,有时又是神圣的降临。我很期待在这本书中,作者能如何巧妙地将“云”的这些特质,与绘画史的发展脉络进行连接。是说,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云”的描绘,反映了他们对世界、对生命、对精神世界的不同认知吗?还是说,对“云”的观察和理解,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构图、色彩、光影等绘画技法的运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出那些熟悉的艺术史叙事,让我能够以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视角,去重新审视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这不仅仅是关于“云”本身,更是关于人类视觉经验、审美意识和哲学思考的深刻洞察。
评分《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既严谨又充满想象力的感觉。我一直对艺术史的研究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很多现有的理论框架,虽然宏大,但在某些细节上却显得有些僵化。而“云的理论”这个概念,听起来就非常新颖,它似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来重新审视绘画艺术的发展。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云”这一自然现象,与绘画史的发展进程联系起来的。难道说,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对“云”的描绘方式,会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整体的审美趋势和哲学思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出那些熟悉的艺术史叙事,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视角,去理解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这不仅仅是关于“云”本身,更是关于人类视觉经验、审美意识和哲学思考的深刻洞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让我对绘画史有一个更深刻、更广阔的理解。
评分当我在书店看到《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这本书时,立刻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我平时喜欢阅读一些关于艺术的理论书籍,但很多时候会觉得有些概念过于晦涩,或者说,研究的角度总是集中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艺术流派和大师身上。《云的理论》这个标题,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似乎预示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视角。我一直觉得,“云”在人类的视觉经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景观之一,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不同的宗教、神话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艺术家们也常常从云的形态中汲取灵感,描绘出各种令人惊叹的画面。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云”这一概念,发展成为一种建立“新的绘画史”的理论基础的?这本书会不会去探讨,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人们,是如何通过描绘“云”来表达他们对自然、对宇宙、对神性的理解?或者说,“云”的视觉特征,是如何影响了艺术家在构图、色彩、光影等方面的处理,从而推动了绘画技法的演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具想象力、更开放的姿态去理解艺术史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光是读出来就带有一种学术的厚重感,但同时“云的理论”又给了我一种飘逸、浪漫的想象空间,这两种感觉结合在一起,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之前接触过一些艺术史方面的书籍,但总觉得那些关于流派、风格的叙述,有时候会让我觉得有些枯燥,仿佛只是在陈述事实,而缺乏一种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这本书提出要“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而且是以“云”作为理论的核心,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想象着,作者是不是会从“云”的各种形态,比如棉絮状的、层积状的、卷云等等,去分析不同画家在描绘这些形态时所使用的笔触、色彩和构图方式?这些不同的描绘方式,是否又反映了不同时代艺术家对于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能够跳出传统的艺术史叙述框架,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些经典的画作。这可能不仅仅是对绘画史的一次创新性解读,更是一种对人类视觉感知和审美意识的深入探索。
评分我个人对艺术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常常感觉现有的研究视角有些过于单一,总是围绕着流派、风格、历史事件等固定的框架。所以,当我看到《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这个书名的时候,内心是充满了期待的。首先,“云的理论”这个概念就足够吸引人。在我的印象中,云是自然界中最常见也最变幻莫测的景象之一,它常常是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来源,但很少有人会将其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并以此来构建一门新的绘画史。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云”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与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紧密联系起来的?这本书是否会从“云”的形态、色彩、光影等方面入手,去分析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画家是如何描绘“云”的?以及,这种描绘方式的变化,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哲学观念和审美趣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独特、更加深刻的方式去理解艺术史。这不仅仅是对绘画史的一次重新梳理,更可能是一种对人类视觉经验和艺术认知方式的深刻反思。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固有的认知,为我打开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新大门。
评分读到《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听起来太有挑战性了!” 我一直认为艺术史的研究,尤其是绘画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里面充斥着各种理论、流派、风格和大师的生平事迹。而现在,这本书却提出要以“云”作为一个核心理论,来构建一种全新的绘画史。这让我感到既惊奇又兴奋。我好奇作者将如何展开这个宏大的论证。难道说,历史上那些杰出的画家,他们对“云”的描绘,都蕴含着某种共通的视觉语言,某种能够超越时代和文化的哲学思考?我一直觉得,“云”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视觉表现力,它的形态变幻莫测,色彩丰富多姿,而且常常承载着人类的想象和情感。在很多宗教和神话中,云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本书是否会去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画家,是如何通过描绘“云”,来表达他们对宇宙、对生命、对神性的理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解读艺术作品的方式,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加宏观、更加概念化的视角,去理解绘画艺术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对绘画史的梳理,更可能是一种对人类认知世界方式的深度挖掘,以及对艺术本质的全新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一听就让我觉得非常“酷”,它不像那种枯燥的学术专著,而是带有一种诗意的神秘感。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艺术史的书,但大多都围绕着西方艺术的几个主要流派,比如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等等,感觉好像已经被说得差不多了。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提出要“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并且是以“云”为理论核心的时候,我真的眼前一亮。我一直在想,艺术史的叙述是不是可以更灵活一些?是不是可以不拘泥于时间、地域和风格,而是从一些更基础、更普遍的视觉元素出发?“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无处不在,在不同文化里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而且它的形态本身就充满了艺术感。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把“云”这个意象,和绘画史的发展联系起来的。难道是说,不同时代画家对“云”的描绘方式,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和哲学思想吗?或者说,对“云”的观察和理解,是如何影响到画家对光影、空间和色彩的处理的?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不会涉及到一些我意想不到的艺术作品,通过“云”这个视角,会呈现出全新的解读。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很有可能颠覆我过去对艺术史的认知,让我看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发现那些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共性。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让我对绘画史有一个更深刻、更广阔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那一抹淡淡的蓝色,配上若隐若现的云纹,已经足够吸引我了。书名《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更是让我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云的理论”这个概念,光是听起来就有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意味,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样一个意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试图以此来构建一种全新的绘画史。我一直觉得,艺术史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经典的理论和方法,但似乎总还有一些未被充分挖掘的视角。“云”,作为一种无处不在又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它在不同文化中承载着多样的象征意义,同时其本身丰富的视觉形态,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可能。这本书是否会去探索,从古代壁画到当代艺术,“云”的描绘方式是如何随着时代、技术和思想的变迁而演变的?这些演变又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对宇宙、对自身存在的理解方式的转变?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艺术的工具,让我能够看到那些被忽略的联系,发现那些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更具普遍性的视觉逻辑。
评分拿到《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书名太有深度了,但同时又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诗意。我平时对艺术理论研究一直很感兴趣,但很多时候会觉得,那些理论要么过于抽象,要么过于偏重于某个特定的艺术流派,很难形成一个连贯的、系统的认知。而这本书提出的“云的理论”,并且要以此来“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富有创新性的尝试。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云”这个本身就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自然现象,提炼成一种理论,并用来串联起整个绘画史的发展脉络。这本书是否会去探讨,从古至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们,是如何理解和描绘“云”的?他们描绘“云”的笔触、色彩、构图,是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演变?而这种演变,又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宇宙观、生命观以及审美取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解读艺术作品的方式,让我能够超越表面的风格和技法,去探寻那些隐藏在画作深处的、更具普遍性的视觉语言和文化基因。
评分看看还是可以的。
评分包装严实,送货快捷。
评分★和那些从事当代艺术史研究的符号学狂热分子相比,达米施的治学态度执着而认真,他希望严肃对待这一问题。也许,在《透视的起源》和《云的理论》出版之前,我们还不知道如何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艺术史,但现在我们再也没有借口回避它了。
评分對於西方繪畫的認識和理解,中國國人始終都是以己度人,並未真正進入。這本書的角度、方法、涉及的問題都能準確的反映西方藝術史學者所做的工作,和我們對於西方的陌生。
评分艺术理论类图书多艰涩难懂,但是这本系列的图书用语平实,阅读起来是个享受的过程。这本书理论知识丰富,也一改以往艺术类理论书复杂难懂的现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绘画史。现在现在终于出了中译本,十分难得呀。
评分艺术理论类图书多艰涩难懂,但是这本系列的图书用语平实,阅读起来是个享受的过程。这本书理论知识丰富,也一改以往艺术类理论书复杂难懂的现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绘画史。现在现在终于出了中译本,十分难得呀。
评分——伊恩·沃尔斯特根,美国乔治亚大学,载麻省理工大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学刊》★这本出版于1972年的艺术史专著,首次尝试完全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自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法发展。至今,它在许多方面仍极具挑战性。本书绝没有过时,它仍旧是一部杰作,并以一种系统化的互动方式触及了西方传统中那些最为重要的特征。
评分不错的艺术理论,值得研读。
评分——斯蒂芬·巴恩,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