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语入门教程2:文献篇

拉丁语入门教程2:文献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 雷立柏(Leopold Leeb) 著
图书标签:
  • 拉丁语
  • 入门
  • 教程
  • 文献
  • 阅读
  • 古拉丁语
  • 语言学
  • 古典文化
  • 学习
  • 教材
  • 外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27026
版次:1
商品编码:1142544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8
字数:352000
正文语种: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针对性强 内容丰富 本书收录了30余篇跨越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一千余年的拉丁语著作选段,包含文、史、哲、法学、宗教等诸多领域,基本覆盖了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的拉丁语著作。

  编排合理 每段拉丁文都给出了相应的英文译文,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原文的语法结构;每段选文中的重要词汇都会在文后列出,并给出相关解释,并与学生记忆。

  中国特色 除了西方的拉丁语经典以外,本文集还包括与中国有关的文献和一部中国古代经典的拉丁语翻译。书后还附有作者多年来收集的一份将汉语成语翻译成拉丁语的学生优秀习作,充分反映了中国学生学习拉丁语的热情。

  士生今日,不通欧洲任一国语言文字者,几不可以人类齿。而欧洲各国语学,皆导源拉丁。虽已通其一,固亦不可不补习拉丁,而先习拉丁然后及其他,则事半功倍,而学益有根底焉。 ——梁启超

  ……无奈孑民先生(蔡元培)执意要学,说拉丁文欧洲各国语文之根本,各国语言多源于拉丁,西洋一切古代文化,若果不通拉丁语文,那就无从了解。 ——马相伯

内容简介

  《拉丁语入门教程2:文献篇》以上个世纪初在中国广泛使用的一部拉丁语入门教程为蓝本,经作者十余年使用教学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改编,使之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学生学习拉丁语的习惯,突出了学习重点和难点,是一部优秀的拉丁语入门教材。

  本教程分为两部:语法篇和文献篇。本书为文献篇,收录了不同作者三十余篇作品的选段,时间横跨千余年,内容包括文、史、哲、法学、宗教等领域。选文都配以英文翻译作为对照参考,有助于学生掌握拉丁语的语法结构。书后还附有作者多年来收集的一份将汉语成语翻译成拉丁语的学生优秀习作,以及一份拉丁语翻译练习。

  读者在系统学习了语法篇后,可通过此文选巩固语法知识,锻炼语感,熟悉拉丁语文化。

作者简介

  雷立柏(Leopold Leeb),古典语文学家。1967年生于奥地利,1999年获得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1999年到2004年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进行翻译和研究,并开始教授西方古典语言(拉丁语、古希腊语、古希伯来语)。2004年2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开设西方古典语言与文学相关课程,先后受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邀请讲授拉丁语。2014年开始与后浪出版公司合作,在校外开设讲堂,满足社会人员的学习需求。雷立柏教授拥有丰富的汉语教学经验,熟知中国学生学习西方古典语言的难点和重点,并富有针对性地编写与校译了多部教材与工具书,如《拉丁成语辞典》(2006)、《古希腊罗马及教父时期名著名言辞典》(2007)、《韦洛克拉丁语教程》(2009)、《柯林斯拉丁语-英语双向词典》(2013)、《拉丁语入门教程》(2014)、《古希腊语入门教程》(2014)。

目录

圣经·旧约》

《创世记》

《出埃及记》

《箴言篇》

《新约》

《马太福音》

《路加福音

西塞罗

《论义务》

恺撒

《高卢战记》

维吉尔

《埃涅亚特》

贺拉斯(贺拉提乌斯)

《诗艺》

塞内卡

Antiquum Testamentum

Genesis

Exodus

Proverbia

Novum Testamentum

Matthaeus

Lucas

Marcus Tullius Cicero

De officiis

Caesar

De bello Gallico

Vergilius

Aeneis

Horatius

De arte poetica

Seneca

Epistula

Perpetua

Passio Perpetuae et Felicitatis

Hieronymus

Epistulae

Augustinus

Confessiones

Isidorus

Sententiae

Beda

Historia Ecclesiastica

Paulus Diaconus

Historia Langobardorum

Eginhardus

Vita Caroli Magni

Hrabanus

Veni Creator

Notkerus

Gesta Caroli Magni imperatoris

Hermannus Contractus

Alma Redemptoris Mater

Salve Regina

Gregorius VII

Dictatus Papae

Bulla contra Heinricum

Otto Frisingensis

Gesta Friderici

Archipoeta

Aestuans intrinsecus

Johannes I

Magna Charta Liberta

Thomas de Cela

Dies irae

Bonaventura

Stabat Mater

Thomas Aquinas

Sententiae / Definitiones

Summa Theologiae

Jacobus de Voragine

Legenda aurea

Dante

De Monarchia

Petrarca

Familiares

Thomas a Kempis

De imitatione Christi

Erasmus

Adagia

Iohannes de Plano Carpini

Historia Mongalorum

Guillelmus de Rubruc

Itinerarium ad partes orientales

Marcus Paulus

Liber de consuetudinibus

Intorcetta

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

附录一 拉丁语成语和汉语成语

附录二 拉丁语语法和翻译练习

出版后记

精彩书摘

  《圣经·旧约·创世记》Antiquum Testamentum / Old Testament /《圣经·旧约》

  以希伯来文写成的《旧约》包含很古老的文献,部分记载来自David(大卫)王的时代(约公元前1000年),这些文献比任何希腊文献或拉丁语文献都要古老。大约在公元前250年一些犹太学者将这部经典译成希腊语(所谓的Septuaginta[=LXX]译本),而在4世纪末Hieronymus(热罗尼摩,英语名称Jerome哲罗姆)根据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版本完成他的著名Vulgata译本(《通俗拉丁语译本》)。下面选择的章节很有名,而且从语法难度来看也比较简单,适合初学者阅读及翻译。

  Genesis /《创世记》1:1��8

  内容简介:希腊语词汇genesis是“出生”、“形成过程”的意思。根据犹太人的信仰,神创造天地万物,这就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在神的手中,同时它反映出神的智慧和他的法律。因此,犹太人会说:“让一切自然现象都赞美神!”后来的一神论宗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都采纳了这种“创世论”思想。

  拉丁语原文:

  In principio creavit Deus caelum et terram.

  Terra autem erat inanis et vacua,et tenebrae super faciem abyssi,et spiritus Dei ferebatur super aquas.Dixitque Deus:“Fiat lux.”Et facta est lux.

  Et vidit Deus lucem,quod esset bona,et divisit Deus lucem ac tenebras.

  Appellavit Deus lucem diem et tenebras noctem.

  Factumque est vespere et mane,dies unus.

  Dixit quoque Deus:“Fiat firmamentum in medio aquarum:et dividat aquas ab aquis.”

  Et fecit Deus firmamentum,divisitque aquas,quae erant sub firmamento,ab his,quae erant super firmamentum.

  Et factum est ita.Vocavitque Deus firmamentum caelum.

  Et factum est vespere et mane,dies secundus. 英语译文:

  In the beginning when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the earth was a formless void and darkness covered the face of the deep,while the spirit of God swept over the face of the waters.Then God said,“Let there be light”;and there was light.And God saw that the light was good;and God separated the light from the darkness.God called the light Day,and the darkness he called Night.And there was evening and there was morning,the first day.

  And God said,“Let there be a dome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s,and let it separate the waters from the waters.”So God made the dome and separated the waters that were under the dome from the waters that were above the dome.And it was so.God called the dome Sky.And there was evening and there was morning,the second day.

  单词:

  principi�瞮m,�瞚,n.开始

  cre�瞣,�瞐re创造

  cael�瞮m,�瞚,n.高天、天

  terr�瞐,�瞐e,f.大地

  inan�瞚s,�瞖空虚的,荒芜的

  vacu�瞮s,�瞐,�瞮m空的

  tenebr�瞐e,�瞐rum,f.,pl.黑暗

  faci�瞖s,�瞖i,f.面,面积

  abyss�瞮s,�瞚,m.深渊

  spirit�瞮s,�瞮s,m.精神,灵(原文ruah也可以译为“风”,“吹气”)

  fiat从fieri发生

  lux,lucis,f.光明

  mane早上

  vespere晚上

  quoque并且

  firmament�瞮m,�瞚,n.坚固的结构,拱顶,屋顶,苍穹Genesis / 《创世记》1:26��31

  拉丁语原文:

  Et ait Deus:“Faciamus hominem ad imaginem et similitudinem nostram et praesint piscibus maris et volatilibus caeli et bestiis universaeque terrae omnique reptili,quod movetur in terra.”Et creavit Deus hominem ad imaginem suam;ad imaginem Dei creavit illum;masculum et feminam creavit eos.Benedixitque illis Deus et ait illis Deus:“Crescite et multiplicamini et replete terram et subicite eam,et dominamini piscibus maris,et volatilibus caeli,et universis animantibus,quae moventur super terram.”Dixitque Deus:“Ecce,dedi vobis omnem herbam afferentem semen super terram,et universa ligna quae habent in semetipsis sementem generis sui,ut sint vobis in escam:et cunctis animantibus terrae,omnique volucri caeli,et universis quae moventur in terra,et in quibus est anima vivens,ut habeant ad vescendum.”Et factum est ita.Vidit�瞦ue Deus cuncta quae fecerat,et erant valde bona.Et factum est vespere et mane,dies sextus. 英语翻译:

  Then God said,“Let us make humankind in our image,according to our likeness;and let them have dominion over the fish of the sea,and over the birds of the air,and over the cattle,and over all the wild animals of the earth,and over every creeping thing that creeps upon the earth.”So God created humankind in his image,in the image of God he created them;male and female he created them.God blessed them,and God said to them,“Be fruitful and multiply,and fill the earth and subdue it;and have dominion over the fish of the sea and over the birds of the air and over every living thing that moves upon the earth.”God said,“See,I have given you every plant yielding seed that is upon the face of all the earth,and every tree with seed in its fruit;you shall have them for food.And to every beast of the earth,and to every bird of the air,and to everything that creeps on the earth,everything that has the breath of life,I have given every green plant for food.”And it was so.God saw everything that he had made,and indeed,it was very good.And there was evening and there was morning,the sixth day.
  ……

前言/序言

  

《罗马帝国兴衰史:从共和国到拜占庭》 作者:[此处可填写真实的历史学家名字或笔名] 出版社:[此处可填写真实的出版社名称] --- 内容简介 一部宏大叙事,深入剖析西方文明的基石 《罗马帝国兴衰史:从共和国到拜占庭》并非一部简单的编年史,它是一部对西方政治思想、法律体系、军事组织乃至社会文化的深度剖析。本书聚焦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到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时间跨度近两千年,试图解答一个核心问题:一个在地中海一隅的城邦,如何崛起为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又为何最终走向分裂与衰亡。 本书摒弃了传统史学中仅关注帝王更迭的线性叙事,而是将重心放在结构性变迁与文化适应性上。作者运用丰富的考古学发现、碑文资料以及早期基督教文献,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罗马世界图景。 --- 第一部分:城邦的崛起与共和国的遗产 (The Republic Ascendant) 本部分详细考察了罗马如何从一个由拉丁人建立的小城邦,通过坚韧的军事机器和精妙的外交手腕,征服意大利半岛,并最终在布匿战争中击败迦太基,确立其在地中海的霸主地位。 核心议题: 1. 罗马法制的源头: 重点分析《十二铜表法》的意义,探讨罗马早期成文法对后世大陆法系的影响,以及元老院(Senatus)与平民(Populus)之间权力制衡的复杂性。 2. 军事体制的革新: 详细描述马尼普鲁斯军团(Maniple System)的灵活性,以及其在面对山地部落和希腊化方阵时的战术优势。分析公民兵制度如何与罗马的土地分配政策紧密关联。 3. 希腊化与罗马的融合: 探讨罗马精英阶层对希腊文化的“掠夺式吸收”(Graecia capta ferum victorem cepit)。关注西塞罗(Cicero)等思想家在本土哲学与外来学说之间架设桥梁的工作,探讨共和制晚期贵族政治的衰落与个人权力的兴起。 --- 第二部分:帝国的构建与“黄金时代”的代价 (The Principate and Pax Romana) 本卷深入探讨奥古斯都(Augustus)如何巧妙地终结共和制,建立元首制(Principate),并在随后的两个世纪内维持了史无前例的“罗马和平”(Pax Romana)。 核心议题: 1. 从共和到皇权: 分析“元首制”的本质——一种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重点研究奥古斯都的“公民荣誉法”(Auctoritas)如何凌驾于法律之上,以及提比略、卡利古拉等后继者的统治如何暴露了这一制度的内在脆弱性。 2. 行省的管理艺术: 考察罗马对广袤疆域的统治策略。本书细致描述了罗马化(Romanization)的过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渡槽)、城市规划(论坛、剧场)以及移民政策对被征服地区的文化渗透。 3. 经济与社会结构: 分析依赖奴隶劳动的大地产(Latifundia)对自耕农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阶层固化。探讨帝国晚期,特别是安东尼王朝时期,商品贸易的繁荣与地方经济的依赖性。 --- 第三部分:危机、重塑与基督教的崛起 (Crisis,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Cross) 本书的第三部分着眼于三世纪的危机,这是帝国历史上最黑暗、也最具变革性的时期,探讨了国家如何从崩溃边缘被挽救,以及文化重心如何转向东方。 核心议题: 1. 三世纪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详细梳理从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到加里埃努斯期间,皇帝更迭速度之快如何导致通货膨胀、边境失守和瘟疫肆虐。分析军事集团如何将帝国变成了一个“军饷帝国”。 2. 戴克里先与四帝共治(Tetrarchy): 研究戴克里先(Diocletian)的激进改革——从经济管制到军事重组。探讨他的改革在短期内稳定了局势,但同时也加速了帝国的行政分裂。 3. 君士坦丁的遗产与基督教的合法化: 深入分析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I)迁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的战略意义,以及米兰敕令(Edict of Milan)对宗教史的深远影响。本书探讨了基督教如何从一个受压迫的教派,转变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过程,以及这种转变对古典理性精神的冲击。 --- 第四部分:西方的崩塌与东方的永恒 (The Fall of the West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he East) 最后一部分聚焦于西罗马帝国在蛮族迁徙浪潮下的瓦解,并对比分析了君士坦丁堡如何继承并延续了罗马的政治与法律传统。 核心议题: 1. 蛮族并非“入侵”: 本部分挑战了“蛮族入侵”的简单叙事。作者强调了同化、军事雇佣(Foederati)和内部瓦解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西哥特人在阿德里安堡(Adrianople)的胜利如何打破了罗马军事神话,以及汪达尔人在北非的定居如何切断了帝国的粮食供应线。 2. 律法与秩序的最后堡垒: 重点介绍西奥多西二世编纂的《狄奥多西法典》和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 I)的《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分析查士丁尼在东方的努力,是如何将罗马的法律精神固化下来,确保其在千年之后仍能影响欧洲。 3. 文化的分流: 考察西欧在日耳曼王国建立后,政治权力碎片化与教会权威兴起的历史进程,与拜占庭帝国在希腊文化、官僚制度和东正教影响下保持的连续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 本书特色: 跨学科视野: 融合了政治史、军事史、法制史、社会经济史及宗教史的最新研究成果。 地图与图表丰富: 附有大量高精度地图,清晰展示了帝国疆域的扩张、收缩以及关键战役的地理位置。 史料详实: 大量引用塔西佗的《编年史》、苏维托尼乌斯的《十二凯撒传》、阿米阿努斯·马塞里努斯的《历史》等一手文献,确保了叙述的厚重感。 《罗马帝国兴衰史:从共和国到拜占庭》 不仅是了解古代史的权威读本,更是理解现代西方政治、法律与文化基因的必读之作。它带领读者穿梭于元老院的辩论声中,目睹军团的铁蹄,感受拜占庭宫廷的奢华与衰败,最终洞察一个伟大文明的永恒遗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的“进阶”部分处理得非常高明。很多入门教材在讲完基础语法后就戛然而止,留给自学者一个巨大的鸿沟。但这本书却非常体贴地为我们规划了下一步的学习路径。它引入了一些难度适中的、经过简化的古典拉丁语文本,这些文本的选择似乎经过了深思熟虑,它们既能展示拉丁语的实际应用,又不会因为过于晦涩而打击学习者的信心。更关键的是,作者在介绍这些文本时,附带了非常实用的阅读策略。比如,如何快速识别句子的主干,如何利用已知词汇的词根推测生词的含义,甚至还包括了如何处理拉丁语中常见的省略现象。这些“阅读技巧”的传授,远比单纯的“知识点堆砌”更有价值,它教会了我如何独立地去攻克更复杂的原始材料。这让我感到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而是一个正在被赋能的、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者。对于那些真正想深入研究古典文献的读者而言,这个过渡阶段的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挺有意思,采用了那种古典的羊皮纸质感,配上简洁的拉丁文标题,一下子就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学习氛围。我翻开扉页,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排版,非常清晰,字体大小适中,而且很多重要的拉丁词汇和例句都用粗体或者斜体进行了强调,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在语言学习的道路上,清晰的结构和易读的版式是保持学习动力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章节开头引入的那个小小的文化背景介绍,虽然简短,但能让人对即将学习的语法点或词汇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觉得拉丁语只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与古罗马文明紧密相连的活语言。作者在处理复杂的时态变化和格位变化时,采用了非常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了一开始就给读者灌输太多令人望而生畏的规则。相反,是通过大量的、精心挑选的、贴合实际的语境来引导我们自然而然地掌握用法。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让我在面对那些看似错综复杂的句法结构时,心里踏实了许多,感觉自己是真正在“阅读”和“理解”,而不是在机械地“记忆”和“套用”。

评分

这本书的练习设计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很多教材的练习题无非就是“将句子从拉丁语翻译成英语”或者反过来,单调乏味,效率低下。但这里的习题则体现了作者对语言教学法的深刻理解。我发现它将练习分成了好几个层次:基础的词形变化填充、中级的句子结构重组,以及最高级的、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段落仿写或者简短的语境判断题。尤其是后者的设计,非常巧妙,它要求学习者不仅要知道某个动词的变位是正确的,还要判断它在特定历史或社会背景下的适用性。这种需要批判性思维和情景代入的练习,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不再是孤立地看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而是开始学着去“思考”拉丁语的表达方式。这种从“机械记忆”到“主动构建”的转变,是我以往学习其他语言时梦寐以求的突破点。而且,配套的习题解答和详细的思路解析,也足够详尽,即便我卡在某一个棘手的句子上,也能通过查阅解析,彻底弄明白错误的原因,而不是迷迷糊糊地跳过去。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市面上主流的拉丁语教材,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解释,要么就是过于“速成”,为了追求效率而牺牲了语言的深度和语感的培养。然而,这本教材给我的感觉则完全不同,它似乎精准地找到了那个黄金平衡点。它没有回避拉丁语的难度,但同时又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去拆解这些难点。我个人对其中穿插的一些关于古罗马文学作品选段的注释非常欣赏。这些选段不仅仅是用来做语法练习的工具,它们本身就是经过挑选的、具有文学价值的片段。作者在注释中会精妙地指出这些句子在原文中的修辞手法或者文化内涵,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兴趣。我感觉自己仿佛在一位经验丰富、饱读诗书的导师的带领下,一步步走进古罗马的智慧殿堂。这种强调“语境感”和“文学素养”的教学理念,让我意识到学习拉丁语不仅仅是掌握一门“死语言”,更是开启一扇通往西方人文精神源头的钥匙。对我来说,这种深度的挖掘,远比单纯背诵词汇表要来得有价值得多。

评分

整体来说,这本书的“体感”非常优秀,它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可靠,充满了对这门古老语言的敬意。它的内容组织逻辑严密,从语音、词法到句法,层层递进,没有丝毫跳跃感。我尤其赞赏它对拉丁语的“功能性”的强调,它不仅仅是让我们认识到拉丁语在历史上有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体会到,理解拉丁语的结构,如何反过来加深我对现代欧洲语言,包括英语在内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认知。这就像是拥有了一把万能钥匙,开启了对整个印欧语系语言家族更深层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多快学会“说”拉丁语(这本身就不是它的目标),而在于它能让你多有效地“读懂”和“欣赏”拉丁语。如果你是一个对西方古典文化有强烈兴趣,并且希望通过系统、严谨的学习方式掌握这门语言基础的读者,那么这本教材无疑会成为你书架上最常被翻阅的那一本,它提供的远超一本教材本身的价值,它提供的是一种深入探究文明根源的方法论。

评分

讲解全面,内容丰富,学习拉丁语的得利教材,选文都配以英文翻译作为对照参考,有助于学生掌握拉丁语的语法结构。书后还附有作者多年来收集的一份将汉语成语翻译成拉丁语的学生优秀习作,以及一份拉丁语翻译练习。读者在系统学习了语法篇后,可通过此文选巩固语法知识,锻炼语感,熟悉拉丁语文化。

评分

基本上就是一个古典书摘的拉丁语和英语对应的本子

评分

自学好书,值得一看,是正版………

评分

文献是个好东西啊,真的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包装好,四角没有受损,京东值得信赖,只是书薄而书价贵。

评分

支持 虽然真的很不好学 感觉比德语还难

评分

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

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